回顧50年,新中國在航天事業上的發展成就,自豪感油然而生

導讀:

21世紀初,除了5G互聯網,另一項最重要發展就是航天事業。中國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沒多久,科學界就已經開始著手研究載人航空。隨著714工程的啟動,中國第一艘宇宙飛船被命名為“曙光一號”。遺憾的是714工程在1972年被迫停止,直到1986年“863計劃”啟動,才對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起到了積極性的作用。

回顧50年,新中國在航天事業上的發展成就,自豪感油然而生

1990年,“長二捆”火箭順利升空,中國終於有了可承擔載人任務的大推力火箭,它也是長征二號F型火箭的前身。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代號為“921工程”,這是一箇中國人永遠都值得銘記的日子!

回顧50年,新中國在航天事業上的發展成就,自豪感油然而生

1995年10月,我國從飛行員中選拔出首批預備航天員,包括李慶龍、吳傑、陳全、趙傳東、潘佔春、楊利偉、聶海勝、景海鵬、翟志剛、劉伯明、費俊龍、張曉光、潘佔春、劉旺。14位首批航天員,在後期成為中國人最大的驕傲。

回顧50年,新中國在航天事業上的發展成就,自豪感油然而生

1999年11月,神州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21小時候順利返回地面。2001年1月,神州二號飛船在軌飛行7天后順利返回地面,成功測試了與航天員生命保障相關的設備。2002年3月,神舟三號飛船發射,飛船上攜帶生理信號設備,與假人模型,能夠模擬航天員血液循環和呼吸等重要生理參數。

回顧50年,新中國在航天事業上的發展成就,自豪感油然而生

2002年12月,神州四號飛船發射成功,除了沒有真正載人之外,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完全相同,順利完成了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空間和天文探測等任務。2003年10月,楊利偉成為我國首位登陸太空的航天員,標緻著我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可以獨立開展太空航天任務的國家。

回顧50年,新中國在航天事業上的發展成就,自豪感油然而生

2005年,神州六號將費俊龍、聶海勝送上太空,從而完成了多人多次太空飛行試驗,讓我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載人航天強國。2008年9月,翟志剛、景海鵬、劉伯明,三維航天員乘坐神州七號飛船進入太空,並進行了19分35秒的外太空出艙活動,讓中國成為與美國、俄羅斯一樣,掌握出艙技術的國家。

回顧50年,新中國在航天事業上的發展成就,自豪感油然而生

神州八號於2011年11月發生,成功實現了與天宮一號的對接,標緻著我國成功實現空間對接,以及組合運行等關鍵技術。2012年6月,航天員劉旺、景海鵬、劉洋(女),乘坐神州九號升空,成功完成中國第一個宇宙實驗室項目,也是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執行航天飛行任務。

回顧50年,新中國在航天事業上的發展成就,自豪感油然而生

2013年6月,張曉光、聶海勝、王亞平乘坐神州十號升空,在軌飛行15天,其中12天是與天宮一號組合飛行,成功實現人員、物資天地往返任務。神州十一號2016年10月發射,主要進行航天員太空駐留試驗,整個過程持續了32天,由景海鵬和陳東執行。

回顧過去的50年,新中國在載人航天事業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讓每一位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