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大腦選擇記憶的指標來提高大腦的記憶

昨天給大家介紹了大腦選擇記憶的指標,下面小編就與大家說一說怎麼提高大腦的記憶。

如何用大腦選擇記憶的指標來提高大腦的記憶

把信息組織成容易理解的“信息塊”

記憶的基本過程是大量的信息通過感官短暫的儲存在感官記憶裡(只有幾秒)。然後你的大腦根據重要因素來決定關注哪些,把他們放到短時記憶裡。短期記憶信息保持時間相當有限,通常在5-20秒,最長不超過1分鐘。而且,通常只能記住5-9 (Miller's Magic Number 7)個分散信息塊。但再次思考可以讓這些記憶重現。

比如你要記住金庸的作品集《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in order。理論上來說,這是28個信息,我們假設你已經記得每部作品的名字,所以你需要記住的是他們的順序,那這樣剩下的就是14個信息,還是很難。但是,如果我們用“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來記,是不是就容易多了呢?因為這14個信息被描述成了很少的幾個有畫面感的信息塊。

所謂的助記法其實是在提高材料的可理解性,艾賓浩斯有個重要的理論,就是 “有意義,可理解材料的學習速度,是無意義材料的7倍”,那如果是7個信息塊以內的有意義,可理解的材料,那學習和記憶起來的速度應該是可以提高很多的。

重複思考或者使用信息

重複也是保持信息長期可以用的重要方法。我們一旦把信息放入了長時記憶,它就分佈在了大腦細胞的神經元網絡中。

Yes,memories stored physically!重複的思考或者使用信息能刺激使神經元形成新的樹突。他們的工作就是接受信息。有的人叫軸突,負責傳送信息。

當一個神經元的軸突在接近另一個神經元的樹突的時候,他們可以交換信息,形成網絡。當獲得信息的神經細胞連接很多的時候,信息更容易被重現。還有,當樹突和軸突已經建立起聯繫的時候,重複使用它可以讓接觸點變大,使得信息的傳遞更迅速。

把新信息和你已知的信息相關聯

我們大腦構建的心智模型幫助我們理解世界中事物的構建形式和運作模式,它也幫助我們的大腦建立一種更加有序的歸檔系統。當我們暴露在新信息面前的時候,如果我們可以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模型建立聯繫的話,新信息被記住的可能性會更大。我們會告訴大腦把信息儲存在哪裡,這樣之後我們還可以再使用。

舉個栗子。假如我給一個程序猿和一個普通人看同一段代碼,程序猿會記住更多的細節。因為他們可以在他們大腦中已經儲存的代碼模式添加細節。

這就是為什麼某一領域的專家學習這方面新東西的時候總是可以比新手更快更容易。因為專家已經知道了基本構架和該把信息往哪裡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