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歐洲經濟會強勢復甦嗎?

李路林


今年正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十週年。相比於亞洲,歐洲和美國受到的經濟衝擊大得多。十年前,美國雷曼兄弟銀行破產,金融危機隨之往更深處蔓延,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人們對金融危機的感受是真真切切的,那一年,歐洲通貨膨脹加劇,失業率陡增,金融秩序被打亂。歐洲無疑是受到此次金融危機影響最大最深的一個,直到去年,歐洲才慢慢從當年的泥潭中走出來。

金融危機的第二年,希臘危機出現,多個歐洲國家主權債務嚴重。由於市場對歐洲債務危機抱悲觀心理,緊接著,歐洲債務危機出現,歐元被遭到大量的拋售,隨之而來的是歐洲股市的暴跌。歐洲經濟危機進一步撕裂的同時,世界經濟大國及經濟類國際組織紛紛施以援手,幫助歐洲度過難關。

近年來,尤其是從去年以來,我們從相關數據中可以看到,歐洲的經濟在逐步復甦,歐盟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穩步上升,失業率率下降到不到百分之十,通貨膨脹率也降到百分之一點三。這些數據達到了自金融危機以來最好水平,最令人關注的歐洲債務危機也得到緩解,負債率大大降低。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也上調了歐洲在2018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無論是市場預期還是歐洲自身表現,都能看出歐洲在逐漸走出經濟泥潭並向良好的趨勢發展。

不過,還需警惕的是,歐洲一些地區的行業如房地產發展過快,相應的股指上升勢頭很強,這或許會給剛剛穩定下來的歐洲經濟帶來一些不穩定。不過,總的來說,歐洲經濟會在2018年繼續復甦,朝良好的勢頭髮展。


環球網


歐洲經濟已然在復甦,但並不像美國那般明顯。其實現在世界主要經濟體基本都走出了經濟衰退階段,經濟蕭條階段,逐漸的步入經濟復甦階段。

這也是主要經濟體長時間應對經濟危機以來的曠世功績,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

我們可以看看美國經濟現在處於什麼階段,然後再來看看歐洲的局面。

經濟週期一般分為:復甦、繁榮、衰退、蕭條,四個階段,而這四個階段逐一出現,不斷往復,週而復始,永不停歇。

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機發生,主要經濟體股市出現“瀑布式”下跌,更有甚者GDP增長為罕見的負增長狀態,市場瀰漫著很重的恐慌氛圍,大宗商品也是跟隨下跌。一時間難以找到應對解決辦法,泡沫產品也逐一被搓破。

將2008年定位為經濟週期的衰退階段,正合適。因為下跌程度巨大,受損程度巨大,帶來的不良反應巨大。

2009年,面對如此巨大的金融危機,主要經濟體選擇了經濟刺激的手段來解決。可無法阻擋巨浪式的金融衝擊。企業倒閉、失業率持續升高,民眾情緒不穩,產品滯銷問題,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出現。僅僅是經濟刺激足不能應對全部的問題,緊接著其他政策的出臺。

2010年,歐洲債務危機襲來,各個主要經濟體也是措不及防,更加不知如何應對,特別是歐洲主要國家,歐元區國家。這也將這個歐元區國家帶入了“深淵”,歐元匯率大幅下降。

2013年,美國經濟體各項經濟開始數據好轉,股市也開始一片漲聲。所實施的經濟政策、貨幣政策已然出現了轉折。

2009年-2013年,可以將此時間歸納在經濟蕭條階段,因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問題不斷出現,產品滯銷,失業率大幅升高,民眾恐慌情緒未有消散等問題存在。

2014年、2015年,這兩年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股市是上漲的,各項經濟水平是上升的,各項經濟數據有更好的發展,所實施的刺激政策也逐漸的在考慮退出等等,說明一些列的問題,有效的解決了,並且事情已然步入常態化。

現在的時間段來看,這些數據依然強勁,並且有更好的勢頭。

所以從2014年至今,評定為復甦階段,因為各項經濟數據顯示均有好轉向繁榮階段進發的勢頭。

但是,單一的看待歐元區國家有沒有進入到復甦階段呢?

答案:已然進入。從歐元區經濟體的經濟各項數據顯示,已然步入了復甦階段,但並未有美國那麼明顯,也沒有美國強勁。還有一個基礎就是,歐元區已然在考慮是否加息,退出擴張期,進而轉為縮表期。這是一個強有力的證明,證明其進入了復甦階段,但復甦階段的道路要比美國長遠。

那麼,2018年歐洲經濟會強勢復甦嗎?

答:不會,因為強復甦階段已然過去。而是進入復甦修整期,為進入繁榮階段做足準備。

用我15年的投資及股市操作經驗,為您解答!

我是:時空老人的K線圖,歡迎關注、評論及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