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人姓名的背後,有許多您不知道的故事

泌陽人姓名的背後,有許多您不知道的故事

泌陽縣地處南陽盆地東緣,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泌陽人的姓名文化,也和泌陽地名、泌陽話、泌陽民俗一樣,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泌陽特殊的地域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形成了獨特個性鮮明的取名文化,給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編通過考究泌陽人的名字發現,人名不僅是一種文字符號,更是血脈與親情的延續,是歷史的傳承,是時代的產物,姓名與社會的發展,政治形勢,時代的進步,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美好願望密切聯繫,息息相關,泌陽人的取名文化,是泌陽厚重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值得傳承和發展。

泌陽以姓氏加輩分加名字的傳統名字比較多

泌陽傳統文化意識濃厚,為了血脈與親情的延續,以姓氏加輩分加名字的傳統名字較多,如高店鄉上二門、下二門、九門崗、七門崗、三座屋、柏棚村、泰山鄉程莊,賒灣鎮小程莊、盤古鄉學屋村、馬谷田鎮廟街村、花園街道辦事處八里院村等程姓集中的村莊,都是以程氏輩分加名字起的。數百年來約定成俗,俺程氏輩分長幼,村民大都叫程元某、程遠某、程相某、程傳某、程大某等,喊叔叫爺,一聽名字便知道。高邑鄉侯莊、賒灣鎮關馮莊、泌水街道辦侯莊村、郭集何蘆村、黃山鄉上侯、下侯村等侯氏集中的村莊,人們起名字也是按輩分命名的,侯定某、侯平某、侯太某、侯守某比比皆是,十分有趣。

泌阳人姓名的背后,有许多您不知道的故事
泌阳人姓名的背后,有许多您不知道的故事

泌陽有不少人的名字都帶有時代的印記

統計發現,我國任何一次政治軌跡,都能在泌陽人的名字中找到印記。文革時期出生的人,出現了不少叫紅旗、建國、曙光、新生、團結、光明、向陽、文化、衛東的名字,這部分人名字作為一種社會文化和政治生活的反映,一直沿用到現在,有趣的是這部分人不少都在工作崗位上。

泌陽人也有以節慶、出生的季節給孩子命名的,以至於農村和城市出現了不少叫國慶、新春、新年、建軍、五四、春、夏、秋、冬的名字,這部分人名字重名率非常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國家改革開放,黨的富民政策又給農村孩子起名增添了新的內容,叫才、富、學的名字又熱了一陣子。計劃生育時期,出於對男孩的寵愛和嚮往,不少男孩都叫留柱、留根、拴住等。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泌陽人的起名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少家庭給孩子起名適應了新形勢,開始追求時尚和時髦,給孩子起名五花八門,百花齊放,不受輩分的約束,追求個性,“高大上”的名字越來越多。出現了叫坤、品、倩、亞、燦、琳、娜、茹、貞、宇、航、浩、斌、嶽、鵬等具有一定寓意的名字,以至於不少單位出現了重名重姓的名字,不得不冠於大李軍小李軍,大李麗小李麗,大李偉小李偉,大王鵬小王鵬,大李強小李強,大李兵小李兵等。

泌陽農村也有不少以數字和屬相起的名字

這部分人的家庭大都子女多,父母沒文化,起名比較隨便,按出生先後順序叫老二,老三,老五,老六,高店鄉有個村弟兄幾個就叫程相三、程相四、程相五、程相六的,非常有意思。過去農村一些家長,出於對孩子溺愛稀罕,給孩子起名叫狗勝、狗蛋、驢、套的,有的一直到上大學才改名。還有一些農村老年人認為,當孩子屬相與父母及其他親屬相剋時,就必須起一個相關的名字鎮住,這樣屬虎的人就出現了叫“松、林、羊、圈、籠”等名字。也有一些父母認為,人的名字與命運息息相關,起名時想法設法給孩子起一些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名字,這也是泌陽農村叫“福、順、安、平、吉、祥、祿”等名字從古到今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泌陽有內涵和個性的名字越來越多

名字是一個人區別於另一個人最直觀的符號,姓名是一種文化,隨著信息互聯網科技時代的到來和人們教育水平,文明程度的提高,泌陽一些有內涵和個性的名字越來越多,有父母以自己姓氏的第一個字來給孩子命名,出現了一些叫左仝、張潘、吳魏、周陳的名字。也有的父母以自己的出生地來給孩子起名,出現了叫湘豫、秦晉、豫粵等高雅有趣的名字。

避免姓名雷同,可以推行取名改革

據統計:我國人口集中的常用姓氏僅40多個,用作名字的漢字不足2000個,這對於我們這個泱泱大國來說,無論怎樣排列組合,也跳不出重名重姓的框框,況且隨著學名和疊字名之風的興起,雷同姓名的數字還在上升。給孩子起個內涵豐富、寓意深刻、悅耳動聽、富有詩意的名字,是每位家長的心願,如何避免姓名雷同,給孩子起一個新穎向上、“高大上”的名字還真是一門學問!在給孩子起名時,要充分發揮中國漢字豐富的優勢,逐步推行姓名改革,擴大取名方法,把傳統的“子女隨父姓或母姓加名字”的取名方法改為“父母和姓加名字”,可以實行四字姓名制,以改變日趨增多的姓名雷同現象,公安部門在辦理新生兒登記入戶時,從避免姓名雷同的意義出發,也要引導父母給孩子註冊一個理想的名字。要知道:一個好聽的名字將伴隨孩子一生,影響孩子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