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低年級基礎不錯,熟讀數本國學書,出現叛逆行為,成績波動很大該怎麼辦?

異鄉客1981


低年級孩子進入系統的學齡教育,會有一段適應階段,家長不要太過注重穩定的學習成績,因為從孩子的學習能力上看,可以熟國學書,考試偶爾也能發揮得比較好,看得出孩子沒有問題。不穩定背後的原因是關鍵所在,家長從這裡著手找對應解決辦法,比如就說一個情緒的點。

孩子的情緒問題如果常常得不到重視,有了情緒後不知道該如何排解,所以導致孩子情緒一上來,哪怕是在考試中,也都愛做不做。這要反觀平時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的時候是如何處理的,這和孩子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就有著很大的關係。

如果父母常常是打壓、忽視、拒絕孩子的情緒表達,那麼孩子很可能在情緒來的時候不知道如何排解,會用偏激的行為、放任自己的、忽略感受的方式面對自己的情緒,比如題目中的交空白卷就是一種表現,孩子當下有情緒不知道如何處理,一直沉浸在那樣的氛圍裡,忽略了周圍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就會造成不知道該做什麼,放任隨意。

單從情緒這塊,建議家長反思下當面對孩子情緒來的時候,我們自我的情緒覺察,首先讓自己保持冷靜的狀態,不用成人的情緒控制孩子的情緒。其次,我們成人能夠冷靜的時候去理解孩子,因為事情造成的情緒失控,比如傷心、委屈、難過等等,就會讓孩子明白他的情緒被人理解被人看見,最後再去和孩子一起去解決實際的問題。慢慢的,孩子對情緒不再抗拒,懂得怎麼去排解,就能夠關注當下更需要做的事情。

情緒的問題只是家庭教育的一個小的縮影,孩子學齡期遇到的問題,不過是家庭教育方式的放大罷了,以此家長可以反思,在家庭中還有什麼值得改進的地方,有可能的話參與一些家庭教育的培訓,能更快速的看到問題所在。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


從問題的描述上看,家長比較重視孩子的成績,孩子成績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親子關係。從熟讀國學書上看,家長寄予孩子很高的希望,很有可能孩子的情緒化來自家長的壓力。為了讓孩子更加優秀,各種各樣的輔導課程沒有少報,各種各樣的教育活動積極參加,但是這並不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學習規律。

一般人每天工作八個小時已經很累了,何況孩子一天學習超過八個小時,晚上還要再“加班”做作業或做家長指定的任務。生活要勞逸結合,對於尚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每天的生活不僅只有作業和作業,應該還有外面的世界和精彩的時刻。

教育注重的是過程,不是結果。相對成績來說,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健康的身體、良好的行為品格更為重要。義務教育階段培樣孩子的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主要是提高素質為最終目標,成績不是教育追求的目的。

所以,家長一定先要和孩子認認真真的溝通和交流,瞭解孩子真是的想法,然後再做打算。要根據孩子的喜好報合適的輔導班或適量的圖書。不要求孩子的成績,不給孩子成績上的壓力,讓孩子慢慢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最好的方式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學,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互相深刻了解彼此。


小鄧教師


男孩低年級基礎不錯,這很難得,也是他能讀國學書的前提條件,可見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抓得緊,所以考試成績得第一就在情理之中。可情緒化後就引起了成績波動,這如何是好呢?

一、尋根究底

冤有頭,債有主,孩子的判逆也應該有其原因,是因為家長要他多讀國學書引起反感,還是語文得了第一每次要他保持這名次,或許是剝奪了孩子游戲的時間,與朋友少了往來。你都要像中醫醫生用望聞問切問病根一樣,把孩子的判逆原因查個水落石出。

家長應是有心人,孩子的一舉一動都要逃不了你的視線,在他剛開始出現判逆就應該敲響警鐘。

二、尋思解決

如今醫院越來越多,都為了治好人們的疾病,如果有養生意識,得病的人就不會有這麼多。孩子的判逆何嘗不是如此,如果孩子的行為較前大起大落,家長就應該警覺了,就不會導致行為嚴重。既然出現了,那只有到醫院治病一樣按時打針吃藥。

對於因讀國學書反感的,家長應理解,那種枯燥乏味的學習氛圍對於活潑好動的孩子是格格不入的,如果加上表演式的讀,像六一節我們觀看國學展示那樣,相信孩子是樂在其中的,這多麼需要家長的陪伴,可你做到了嗎?

對於因要孩子始終保持語文第一名來說,那是適得其反的,我們知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孩子的一時失利是情有可原的,想當年,目己也沒這麼大的能耐,何況現在引誘多多,想安心讀書得有多大的信心才能堅持下去。所以,將心比心,別要求太苛刻了。你只能與孩子多談心,他盡力而為就足夠了。

孩子的判逆事出有因,家長要追根溯源,多運用疏的方法將孩子的判逆化為學習的動力,繼續對國學書產生興趣,在各次考試中名列前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