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曾多次到南京出差,也曾短暫到南通、蘇州、常州、無錫等地出差。驚歎於江蘇取得的經濟成就(三個城市GDP過萬億,6個城市修地鐵)以及文化繁榮。提及江蘇"天堂蘇州、江南水鄉、江南才子、南京古都、南京大學"成為關鍵詞。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一、江蘇區域概要

1、區域概要

江蘇省位於我國東部沿海中心,長江下游,東瀕黃海,東南與浙江和上海毗鄰,西接安徽,北接山東,地跨長江、淮河,並且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區位優勢顯著。

江蘇省經濟實力排名全國第二,人均GDP全國排名第四。江蘇面積10.72萬平方公里,轄13個地級市,55個市轄區、22個縣級市,19個縣,合計96個縣級區劃。截至2018年末,江蘇省常住人口8,050.7萬人。江蘇省物產豐富,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最富庶的省份之一,其省會南京曾是十二朝都會,下轄地級市蘇州是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江蘇省經濟總量名列前茅,財政收支質量穩步提升。2018年江蘇省本地GDP為92,595.4億元,位列全國第二。2018年人均GDP為11.52萬元/人,位列全國第四,遠高全國平均水平。從增長率來看,2018年GDP增速和人均GDP增速分別為6.7%和6.9%,屬於中等水平。江蘇省各地級市經濟狀況呈明顯的階梯式分佈,蘇州、南京、無錫遙遙領先,南通、常州、徐州稍為遜色,鹽城、揚州、泰州排在之後,鎮江、淮安、連雲港、宿遷則相對較弱。

江蘇省經濟轉型效果較為明顯,以高技術裝備製造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發展迅猛。2018年全年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4.5∶44.5∶5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41.7億元,增長1.8%;第二產業增加值41,248.5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47,205.2億元,增長7.9%。從比重來看,近年來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規模相較於第一產業增加值規模不斷擴大,達到第一產業的十倍之多,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從增速來看,第三產業增速領先,第二產業其次,但三大產業增速均有放緩趨勢。第二產業增速的主要貢獻者為先進製造業發展的加快和工業企業盈利能力提升。江蘇省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分別增長11.1%和8%,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43.4%和74.2%,工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佔比擴大主要得益於郵政電信和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全年郵政行業業務總量1,050.2億元,比上年增長19.2%;電信業務總量4,811.6億元,增長132.7%,其中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為代表的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長30.8%,在各類商品中增速最快。全年接待境內外遊客81,823.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6%;全年實現旅遊業總收入13247.3億元,增長13.6%。

江蘇省財政實力雄厚,地方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對轉移支付依賴程度相對較低。2018年江蘇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30.2億元,排名全國第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為5.6%,位居全國下游。江蘇省財政收入質量極高,2018年稅收收入7,263.7億元,比上年增長12%;稅收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達84.2%,比上年提高4.8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658.2億元,增長9.8%。2018年江蘇省財政自給率為74.03%,排名全國第五,近年來自給率呈下降趨勢。

2、區域GDP及人均GDP、人口情況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2018 年,江蘇地區生產總值92,595.40億元在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中排名第2位,僅次於廣東97,277.77億、高於山東的76,469.70億、浙江的56,197.20億、河南的48,055.86億、四川的40,678.13億、湖北的39,366.55億、湖南的36,425.78億、河北的36,010.30億、福建的35,804.04億。

同期,江蘇的人均生產總值為115,168.40元,全國排名第4位,僅次於北京的140,211.20 元、上海的134,982.00 元、天津的120,710.80 元,高於浙江的98,643.41 元、福建的91,197.25 元、廣東的86,412.00 元、山東的76,267.26 元,也遠高於全國64,644.00的平均水平。

人口角度,江蘇8,050.70萬,全國排名第5位,僅低於廣東的11,346.00 萬、山東的10,047.20 萬、河南的9,605.00 萬、四川的8,341.00 萬,高於河北的7,556.30 萬、湖南的6,898.80 萬、安徽的6,323.60 萬、湖北的5,917.00 萬、浙江的5,737.00 萬。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3、江蘇各城市發展概要

江蘇各城市2018年GDP及人均GDP統計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從城市角度而言,2018年GDP從高到低分別為:蘇州18,597.47 億、南京12,820.40 億、無錫11,438.62 億、南通8,427.00 億、常州7,050.27 億、徐州6,755.23 億、鹽城5,487.08 億、揚州5,466.17 億、泰州5,107.63 億、鎮江4,050.00 億、淮安3,601.25 億、連雲港2,771.70 億、宿遷2,750.72 億。省會南京作為國家中心城市,GDP與蘇州存在較大差距。

2018年人均GDP從高到低分別為:無錫174,270.00 元、蘇州173,765.00 元、南京152,886.00 元、常州149,277.00 元、鎮江126,906.00 元、揚州120,944.00 元、南通115,320.00 元、泰州109,988.00 元、徐州76,915.00 元、鹽城75,987.00 元、淮安73,204.00 元、連雲港61,332.00 元、宿遷55,906.00 元。

省會南京僅排名第三,低於無錫及蘇州。僅有連雲港、宿遷的人均GDP低於中國平均水平。

2018年常住人口從高到低分別為:蘇州1,072.17 萬、徐州880.20 萬、南京843.62 萬、南通731.00 萬、鹽城720.00 萬、無錫657.45 萬、宿遷492.59 萬、淮安492.50 萬、常州472.86 萬、泰州463.57 萬、揚州453.10 萬、連雲港452.00 萬、鎮江319.64萬。省會南京僅排名第三,低於蘇州、徐州。

江蘇省各地級市發展水平較高,但南北差距較大。2018年,分列第一、二、三位的蘇州、南京、無錫,GDP總量均超過10,000億元,蘇州更是達到了18,500億元,遙遙領先於其它地級市,三市GDP之和佔整個江蘇省GDP總量的46.2%。此外,南通、常州、徐州在6,500—8,500億元之間,鹽城、揚州、泰州三市GDP總量差別不大,分佈在5,000-5,500億元,鎮江和淮安GDP總量在4,000億元上下,而排在末尾的連雲港和宿遷經濟實力相對較弱,GDP總量僅為2,772億元和2,751億元。增長率方面,省會南京以8%的增速拔得頭籌,且連續保持高增長,經濟擴張迅速,連雲港、徐州、鎮江增速未超過5%,其中鎮江增速僅為3.1%,排名末位,其餘各市增長率分佈在4%-7.5%之間。總體來講,各地級市GDP增速均有逐步放緩的趨勢,以鎮江最為突出,2015-2018四年間增速降低了6.5個百分點。

人均GDP處於全國領先地位,且增長比較迅猛。2018年,有11個城市的人均GDP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有8個城市的人均GDP超過11萬元/人,其中,無錫、蘇州、南京人均GDP超過15萬/人,依次排名前三,分別為17.43萬元/人,17.4萬元/人和15.3萬元/人。宿遷、連雲港的人均GDP未達全國平均水平,宿遷人均GDP僅5.59萬元/人,位居末位,連雲港為6.13萬元/人,排名倒數第二。增長率方面,徐州、南京、鎮江、無錫保持8%-9%的較快增速,連雲港、宿遷增速未超過5%。

江蘇省各地級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情況與GDP總量基本相似,規模上主要分三個梯隊。2018年,蘇州市以2,120億元位列第一,高出第二名南京市650億元,是江蘇省唯一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2,000億元的地級市,財政實力相當強勁。南京、無錫分列第二、第三,收入在1,000-1,500億元之間,這三個城市屬於第一梯隊,規模龐大的同時,增長率也逐年遞增。第二梯隊為南通、常州、徐州,收入分佈在500-650億元之間。其餘城市為第三梯隊,收入均低於400億元,其中宿遷收入為206億元,位列倒數第一。從增速來看,蘇州、南京在總量已經非常龐大的情況下依然能夠連續保持10%以上的增速,連雲港雖然收入規模位居倒二,但增長迅速,2018年以9.1%的增速排名第三。宿遷、南通增速緩慢,未超過3%。

江蘇省稅收收入情況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情況基本相似。蘇州連續四年稅收收入超過1,000億元,2018年達到1,930億元,直逼2,000億元,南京稅收收入在2017年跨過1,000億元的門檻,無錫2018年稅收收入為861億元,南通、常州、徐州在500億元上下,其餘城市分佈在150-310億元之間。江蘇省稅收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體較高,2018年,江蘇省各地級市稅收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值均在75%以上,蘇州表現依然突出,2018年佔比高達91%,除宿遷、徐州分別為77%、79%外,其餘各市佔比均在80%及以上。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政府性基金收入規模較大,部分城市的絕對規模超過稅收收入。2018年蘇州市與南京市分別以1,691億元和1,615億元位列第一、第二,常州市、南通市與無錫市位於第二梯隊,2018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分佈在700-1,000億元之間。連雲港市與宿遷市該數據未達到200億元,位列末位,其餘城市分佈在200-550億元之間。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來看,2018年蘇州、南京、無錫同樣為第一陣營,2018年支出在1,000億元以上,其中蘇州支出為1953億元,排名第一。徐州、鹽城、南通在800-900億元之間,其餘各市分佈在400-600億元之間。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3.1蘇州(蘇E/蘇U)

蘇州市在江蘇省的經濟規模最大,蘇州市以電子信息、裝備製造業為支柱產業,知名上市企業有東吳證券、金螳螂建築裝飾公司等。蘇州市地處江蘇省東南部,總面積8,488.42平方公里。蘇州下轄5個區(姑蘇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吳江區)、4個縣級市(常熟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太倉市),2018年蘇州市常住人口達到1,072.17萬人。蘇州下轄的蘇州工業園區既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之間合作的重要項目,2018年,蘇州工業園區生產總值達到2,579億元,已成為蘇州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蘇州下轄8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2個國家級高新區。另外,蘇州下轄的四個縣級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縣前十名,其中崑山市在全國縣級市排行榜中位列第一,蘇州經濟基礎雄厚,發展潛力巨大,財政實力不容小覷。

產業結構方面, 2018年,蘇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24.67億元,比去年下降0.3%;第二產業增加值35767億元,增長0.1%;第三產業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0.7%,旅遊總收入增長11.5%,成為當前蘇州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4.5萬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為2.2萬美元。目前蘇州正逐步形成以IT和機械製造為核心的新型產業結構,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例,區內目前的支柱產業是集成電路、軟件開發、遊戲動漫、生物醫藥和新材料產業。蘇州代表企業和納稅大戶有:恆力集團、江蘇沙鋼集團、盛虹控股、亨利集團、通鼎集團、通程控股和波司登,主要集中在紡織和電子信息產業。

蘇州2018年GDP為18,597.47億元,在一二線城市中排第7名,僅低於上海32,679.87 億、北京30,320.00 億、深圳24,221.98 億、廣州22,859.35 億、重慶20,363.19 億、天津18,809.64 億。

蘇州2018年人均GDP為17.38萬元,在一二線城市中排第2名,僅低於深圳18.96 萬。

蘇州2018年人口為1,072.17萬,在一二線城市中排第11名,僅低於重慶3,101.79 萬、上海2,423.78 萬、北京2,154.20 萬、成都1,633.00 萬、天津1,559.60 萬、廣州1,490.44 萬、深圳1,302.66 萬、武漢1,108.10 萬、石家莊1,095.16 萬、哈爾濱1,085.80 萬。

蘇州2018年財政收入為2,119.99億元,在一二線城市中排第5名,僅低於上海7,108.10 億、北京5,785.92 億、深圳3,538.44 億、重慶2,265.52 億。

一二線城市2018年GDP、人均GDP、人口及財政收入排名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3.2南京(蘇A)

南京市是江蘇省的省會城市,也是江蘇省經濟規模第二大的經濟體,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車製造、鋼鐵為支柱產業,擁有蘇寧易購、南京新百、紅太陽等知名上市公司。南京市地處江蘇省南部,是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南京市總面積6,587平方公里,下轄11個區(玄武區、秦淮區、鼓樓區、建鄴區、雨花臺區、棲霞區、浦口區、六合區、江寧區、溧水區、高淳區),2018年南京常住人口達到843.62萬人。南京下轄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京高新區,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京經開區,5個國家百強區—江寧區、鼓樓區、浦口區、六合區、棲霞區。南京經濟實力較強,作為中國東部地區發展的戰略軸心,南京在輻射中西部地區方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受到了中央財政的長期關注和大力支持。

產業結構方面,2018年南京生產總值12,820.4億元,列全國第11位,增長8.0%。人均生產總值152,886元,在中國直轄市、副省級市及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三,僅次深圳和廣州;第一產業增加值273.42億元,增長0.6%;第二產業增加值4,721.61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7825.37億元,增長9.1%,產業結構優化趨勢明顯。南京目前正大力發展以電子信息、軌道交通、新能源、智能製造裝備、新材料、航空航天為核心的新型產業體系,逐步引導鋼鐵、建材等重工業退出市場。代表企業和納稅大戶有:蘇寧集團、三胞集團、福中集團、弘陽集團等,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業等第三產業。

南京2018年GDP為12,820.40億元,在一二線城市中排第11名,僅低於上海32,679.87 億、北京30,320.00 億、深圳24,221.98 億、廣州22,859.35 億、重慶20,363.19 億、天津18,809.64 億、蘇州18,597.47 億、成都15,342.77 億、武漢14,847.29 億、杭州13,509.15 億。

南京2018年人均GDP為15.29萬元,在一二線城市中排第5名,僅低於深圳18.96 萬、蘇州17.38 萬、珠海15.94 萬、廣州15.55 萬。

南京2018年人口為843.62萬,在一二線城市中排第16名,僅低於重慶3,101.79 萬、上海2,423.78 萬、北京2,154.20 萬、成都1,633.00 萬、天津1,559.60 萬、廣州1,490.44 萬、深圳1,302.66 萬、武漢1,108.10 萬、石家莊1,095.16 萬、哈爾濱1,085.80 萬、蘇州1,072.17 萬、鄭州1,013.60 萬、西安1,000.37 萬、杭州980.60 萬、青島939.48 萬。

南京2018年財政收入為1,470.02億元,在一二線城市中排第10名,僅低於上海7,108.10 億、北京5,785.92 億、深圳3,538.44 億、重慶2,265.52 億、蘇州2,119.99 億、天津2,106.24 億、杭州1,825.06 億、廣州1,634.22 億、武漢1,528.70 億。


3.3無錫(蘇B)

無錫市地處江蘇省南部,支柱產業是紡織及服裝加工、精密機械及汽車配套工業,知名企業有海瀾集團、澄江實業等。總面積4,627.47平方公里,無錫市是京杭大運河沿岸的重要城市,同時北臨長江,水陸交通便利。無錫下轄5個區(梁溪區、濱湖區、惠山區、錫山區、新吳區)和2個縣級市(江陰市、宜興市),2018年無錫常住人口達到657.48萬人。無錫下轄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無錫高新區,2個國家百強縣—江陰市、宜興市,其中江陰市位列全國第二,GDP超過3,800億元,僅次於蘇州市的崑山市。無錫經濟發展基礎好,財政實力雄厚,其城投平臺的綜合實力也在全國名列前茅。

產業結構方面,2018年,無錫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438.62億元,比上年增長7.4%。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7.43萬元。全市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125.07億元,比上年下降0.3%;第二產業增加值5,464.01億元,比上年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5,849.54億元,比上年增長7.1%;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1.1:47.8:51.1,產業結構優化趨勢明顯。無錫目前已經形成了以高檔紡織及服裝加工、精密機械及汽車配套工業、電子信息及高檔家電、特色冶金及金屬製品、精細化工及生物醫藥五大產業為核心的產業結構,代表企業和納稅大戶有:阿斯利康公司、海瀾集團、博世汽車、興澄特鋼等。

無錫2018年GDP為11,438.62億元,在64個GDP超過3,000億的城市中排第13名,僅低於上海32,679.87 億、北京30,320.00 億、深圳24,221.98 億、廣州22,859.35 億、重慶20,363.19 億、天津18,809.64 億、蘇州18,597.47 億、成都15,342.77 億、武漢14,847.29 億、杭州13,509.15 億、南京12,820.40 億、青島12,001.52 億。

無錫2018年人均GDP為17.43萬元,在64個GDP超過3,000億的城市中排第2名,僅低於深圳18.96 萬。

無錫2018年人口為657.45萬,在64個GDP超過3,000億的城市中排

第41名,僅低於重慶3,101.79 萬、上海2,423.78 萬、北京2,154.20 萬、成都1,633.00 萬、天津1,559.60 萬、廣州1,490.44 萬、深圳1,302.66 萬、武漢1,108.10 萬、石家莊1,095.16 萬、哈爾濱1,085.80 萬、蘇州1,072.17 萬、鄭州1,013.60 萬、西安1,000.37 萬、杭州980.60 萬、青島939.48 萬、濰坊937.30 萬、保定935.96 萬、溫州925.00 萬、徐州880.20 萬、泉州870.00 萬、南京843.62 萬、東莞839.22 萬、濟寧834.59 萬、瀋陽831.60 萬、寧波820.20 萬、長沙815.47 萬、合肥808.70 萬、唐山793.58 萬、佛山790.57 萬、福州774.00 萬、長春750.10 萬、濟南746.04 萬、湛江733.20 萬、南通731.00 萬、南寧725.41 萬、鹽城720.00 萬、煙臺712.18 萬、大連699.40 萬、洛陽688.85 萬、昆明685.00 萬。

無錫2018年財政收入為1,012.28 億元,在64個GDP超過3,000億的城市中排第15名,僅低於上海7,108.10 億、北京5,785.92 億、深圳3,538.44 億、重慶2,265.52 億、蘇州2,119.99 億、天津2,106.24 億、杭州1,825.06 億、廣州1,634.22 億、武漢1,528.70 億、南京1,470.02 億、成都1,424.15 億、寧波1,379.69 億、青島1,231.91 億、鄭州1,152.06 億。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3.4南通(蘇F)

南通市地處江蘇省東南部,以電子信息、智能裝備、新材料產業為支柱產業,知名企業有中南控股、蘇中集團、中天科技等。南通市總面積8544平方公里,南通東臨黃海、南瀕長江,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南通下轄3個區(崇川區、港閘區、通州區)、1個縣(如東縣)和4個縣級市(如皋市、海門市、啟東市、海安市)。2018年南通市常住人口達到731萬人,南通下轄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通高新區和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通經開區。作為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南通市對外貿易已經發展成熟,2018年,南通市進出口總值2,542.90億元,同時與世界199個國家開展貿易,對外貿易對地區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很強。

產業結構方面, 2018年,南通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427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7.77億元,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3,947.88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4,081.35億元,增長8.4%,產業結構明顯趨於優化。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15,320元,增長7.1%,南通經開區和高新區是帶動南通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吸引了海內外眾多知名企業落戶。目前南通經開區已經形成了以電子信息、機械裝備、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為核心的產業結構,區內知名企業有:日本富士通、德國默克、英國捷利康化學、美國GE等。南通高新區則以精密機電、新材料、新能源和現代服務業等為主導產業,目前也引進了眾多500強企業入駐,如瑞典宜家、住友商事、中國供銷集團和中國航天集團等。

南通2018年GDP為8,427.00億元,在64個GDP超過3,000億的城市中排第19名,僅低於上海32,679.87 億、北京30,320.00 億、深圳24,221.98 億、廣州22,859.35 億、重慶20,363.19 億、天津18,809.64 億、蘇州18,597.47 億、成都15,342.77 億、武漢14,847.29 億、杭州13,509.15 億、南京12,820.40 億、青島12,001.52 億、無錫11,438.62 億、長沙11,003.41 億、寧波10,745.46 億、鄭州10,143.32 億、佛山9,935.88 億、泉州8,467.98 億。

南通2018年人均GDP為11.53萬元,在64個GDP超過3,000億的城市中排第19名,僅低於深圳18.96 萬、無錫17.43 萬、蘇州17.38 萬、廣州15.55 萬、南京15.29 萬、常州14.93 萬、北京14.02 萬、杭州14.02 萬、長沙13.69 萬、武漢13.51 萬、上海13.50 萬、寧波13.26 萬、青島12.85 萬、佛山12.77 萬、鎮江12.69 萬、揚州12.09 萬、天津12.07 萬、廈門11.80 萬。

南通2018年人口為731.00萬,在64個GDP超過3,000億的城市中排第34名,僅低於人口重慶3,101.79 萬、上海2,423.78 萬、北京2,154.20 萬、成都1,633.00 萬、天津1,559.60 萬、廣州1,490.44 萬、深圳1,302.66 萬、武漢1,108.10 萬、石家莊1,095.16 萬、哈爾濱1,085.80 萬、蘇州1,072.17 萬、鄭州1,013.60 萬、西安1,000.37 萬、杭州980.60 萬、青島939.48 萬、濰坊937.30 萬、保定935.96 萬、溫州925.00 萬、徐州880.20 萬、泉州870.00 萬、南京843.62 萬、東莞839.22 萬、濟寧834.59 萬、瀋陽831.60 萬、寧波820.20 萬、長沙815.47 萬、合肥808.70 萬、唐山793.58 萬、佛山790.57 萬、福州774.00 萬、長春750.10 萬、濟南746.04 萬、湛江733.20 萬。

南通2018年財政收入為606.19億元,在64個GDP超過3,000億的城市中排第28名,僅低於上海7,108.10 億、北京5,785.92 億、深圳3,538.44 億、重慶2,265.52 億、蘇州2,119.99 億、天津2,106.24 億、杭州1,825.06 億、廣州1,634.22 億、武漢1,528.70 億、南京1,470.02 億、成都1,424.15 億、寧波1,379.69 億、青島1,231.91 億、鄭州1,152.06 億、無錫1,012.28 億、長沙879.71 億、廈門754.54 億、濟南752.82 億、瀋陽720.64 億、合肥712.49 億、大連703.99 億、佛山703.14 億、西安684.70 億、福州680.38 億、東莞649.91 億、煙臺636.62 億、廊坊620.20 億。

3.5常州(蘇D)

常州市地處江蘇省南部,支柱產業是裝備製造業和新能源產業,知名企業有中天鋼鐵、亞邦控股、天合光能等。常州市總面積4,37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下轄5個區(金壇區、武進區、新北區、天寧區、鐘樓區)、1個縣級市(溧陽市),2018年常州常住人口達到472.9萬人。常州下轄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常州高新區,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江蘇常州經開區,1個國家百強縣—溧陽市,4個國家百強區——武進區、新北區、天寧區、金壇。經濟實力較強,同時受到了中央財政的大力扶持。

產業結構方面,2018年,常州市地區生產總值7,050.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7%。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56.3億元,下降1.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263.3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630.7億元,增長8.1%。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2.2:46.3:51.5,產業結構明顯優化。2018年人均GDP達149,275元,按2018年平均匯率折算達22,558美元。常州高新區是常州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重要陣地,目前已形成裝備製造、化工新材料、港口物流貿易三大產業板塊,其中化工新材料更是高新區未來發展的支柱產業,目前已經引進了美國亞什蘭、香港富德、華潤包裝等化工材料領域的知名企業落戶。常州的代表企業和納稅大戶有:中天鋼鐵、亞邦投資、天合光能、東方潤安集團等,主要集中在鋼鐵和新材料等領域。

常州2018年GDP為7,050.27億元,在64個GDP超過3,000億的城市中排第28名,僅低於上海32,679.87 億、北京30,320.00 億、深圳24,221.98 億、廣州22,859.35 億、重慶20,363.19 億、天津18,809.64 億、蘇州18,597.47 億、成都15,342.77 億、武漢14,847.29 億、杭州13,509.15 億、南京12,820.40 億、青島12,001.52 億、無錫11,438.62 億、長沙11,003.41 億、寧波10,745.46 億、鄭州10,143.32 億、佛山9,935.88 億、泉州8,467.98 億、南通8,427.00 億、西安8,349.86 億、東莞8,278.59 億、福州7,856.81 億、濟南7,856.56 億、煙臺7,832.58 億、合肥7,822.91 億、大連7,668.48 億、長春7,175.71 億。

常州2018年人均GDP為14.93萬元,在64個GDP超過3,000億的城市中排第6名,僅低於深圳18.96 萬、無錫17.43 萬、蘇州17.38 萬、廣州15.55 萬、南京15.29 萬。

常州2018年人口為472.86萬,在64個GDP超過3,000億的城市中排第54名,僅低於人口重慶3,101.79 萬、上海2,423.78 萬、北京2,154.20 萬、成都1,633.00 萬、天津1,559.60 萬、廣州1,490.44 萬、深圳1,302.66 萬、武漢1,108.10 萬、石家莊1,095.16 萬、哈爾濱1,085.80 萬、蘇州1,072.17 萬、鄭州1,013.60 萬、西安1,000.37 萬、杭州980.60 萬、青島939.48 萬、濰坊937.30 萬、保定935.96 萬、溫州925.00 萬、徐州880.20 萬、泉州870.00 萬、南京843.62 萬、東莞839.22 萬、濟寧834.59 萬、瀋陽831.60 萬、寧波820.20 萬、長沙815.47 萬、合肥808.70 萬、唐山793.58 萬、佛山790.57 萬、福州774.00 萬、長春750.10 萬、濟南746.04 萬、湛江733.20 萬、南通731.00 萬、南寧725.41 萬、鹽城720.00 萬、煙臺712.18 萬、大連699.40 萬、洛陽688.85 萬、昆明685.00 萬、無錫657.45 萬、遵義627.07 萬、台州613.90 萬、常德582.72 萬、岳陽579.71 萬、襄陽566.90 萬、金華560.40 萬、南昌554.55 萬、紹興503.50 萬、淮安492.50 萬、貴陽488.19 萬、惠州483.00 萬、廊坊478.88 萬、常州472.86 萬。

常州2018年財政收入為560.33億元,在64個GDP超過3,000億的城市中排第31名,僅低於財政收入上海7,108.10 億、北京5,785.92 億、深圳3,538.44 億、重慶2,265.52 億、蘇州2,119.99 億、天津2,106.24 億、杭州1,825.06 億、廣州1,634.22 億、武漢1,528.70 億、南京1,470.02 億、成都1,424.15 億、寧波1,379.69 億、青島1,231.91 億、鄭州1,152.06 億、無錫1,012.28 億、長沙879.71 億、廈門754.54 億、濟南752.82 億、瀋陽720.64 億、合肥712.49 億、大連703.99 億、佛山703.14 億、西安684.70 億、福州680.38 億、東莞649.91 億、煙臺636.62 億、廊坊620.20 億、南通606.19 億、昆明595.63 億、濰坊569.80 億。

3.6徐州(蘇C)

徐州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是華東重要門戶城市,以工程機械和新能源產業為支柱產業,知名企業有徐工集團、恩華藥業等。徐州市總面積11,258平方公里,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商業和對外貿易中心。徐州地理位置優越,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幹線在徐州交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徐州下轄5個區(泉山區、鼓樓區、雲龍區、賈汪區、銅山區)、3個縣(睢寧縣、沛縣、豐縣)、2個縣級市(邳州市、新沂市),2018年徐州常住人口達到880.2萬人。徐州下轄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徐州高新區,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州經開區,3個國家百強縣—邳州市、新沂市、沛縣,經濟實力較強,同時受到了中央財政的大力扶持。

產業結構方面,2018年,徐州市市地區生產總值6,755.2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4.2%,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6,915元,比上年增長3.7%。2018年徐州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631.39、2,812.02、3,311.82億元,較前一年分別增長2.4%、1.5%、7.0%,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9.3%、41.6%、49.1%,第三產業持續保持高速發展。第二產業方面,2018年,徐州工商新登記企業4.74萬家,比上年增長9.9%;註冊資金3,068.8億元。徐州已經基本形成了機械、建材、化工、食品為四大支柱產業,新醫藥、電子信息、環保設備為新興產業,煤炭、電力、建材、輕紡、冶金等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的具有比較鮮明特色的產業體系,代表企業和納稅大戶有徐工集團、維維食品、江蘇恩華藥業、江蘇藍豐生物化工。

3.7鹽城(蘇J)

鹽城市地處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江蘇省中部,支柱產業是汽車產業,知名品牌有東風悅達起亞等。鹽城市位於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北翼,總面積16,931平方公里,坐落於鹽城的南洋國際機場、鹽城大豐港區和濱海港區成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使鹽城市成為同時擁有空港、海港兩個一類開放口岸的地級市,交通條件極佳。鹽城下轄3個區(亭湖區、鹽都區、大豐區)、5個縣(建湖縣、射陽縣、阜寧縣、濱海縣、響水縣)和1個縣級市(東臺市)。2018年鹽城市常住人口達到824.7萬人,鹽城下轄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鹽城高新區,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鹽城經開區,目前經開區已經被確定為中韓產業園的核心區,區內目前擁有中國沿海汽車城、韓資工業園、鹽城綜合保稅區、鹽城未來科技城、韓國社區5大功能平臺,是江蘇省乃至中國對韓合作的主要窗口。鹽城下轄2個全國百強縣和縣級市—射陽縣、東臺市,總體來講,鹽城的經濟財政實力較強。

產業結構方面, 2018年,鹽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87.1億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73.4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2,436.5億元,增長3.7%;第三產業增加值2,477.2億元,增長8.1%,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10.5:44.4:45.1,二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6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75987元,比上年增長5.8%。鹽城市投資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實體經濟發展迅猛。2018年,鹽城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4%,全市工業投資同口徑增長16.2%,增幅列江蘇省第一,高於江蘇省平均水平8.2個百分點。其中高質量發展重要考核指標製造業佔項目投資比重達到63%,比2017年同期提高5.7個百分點,製造業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107.7%,拉動全部投資增長10.1個百分點。作為全國知名的中韓經濟合作園區,鹽城中韓產業園吸納了許多知名的韓資企業入駐,代表企業有現代起亞、摩比斯、京信電子、現代工程等,目前園區已經形成以汽車產業、智能製造產業、光伏光電產業、跨境電商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六大產業為核心的產業結構。

3.8揚州(蘇K)

揚州市地處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江蘇省中部,揚州的支柱產業是汽車及零部件製造、特鋼、石化等產業,代表性的知名企業有寶勝集團、揚力集團、恆潤重工等。揚州市總面積6,634平方公里。揚州市位於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交通便利,下轄3個區(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區)、1個縣(寶應縣)和2個縣級市(儀徵市、高郵市)。2018年揚州市常住人口達到453.1萬人。鹽城下轄4個國家級開發園區: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揚州(高郵)國家農業科技園、揚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揚州綜合保稅區,3個省級高新區:高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郵湖西新區(省級高新區)、揚州杭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8個省級經濟開發區:高郵經濟開發區、高郵城南經濟新區(享有省級開發區優惠政策)、寶應經濟開發區、儀徵經濟開發區、廣陵經濟開發區、邗江經濟開發區、江都經濟開發區、維揚經濟開發區。作為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在現代化建設方面也走在全國前列,在2018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中位列第45位,經濟財政實力較強。

產業結構方面, 2018年,揚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66.1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3.34億元,增長3%;第二產業增加值2,623.24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2,569.59億元,增長8.2%,產業結構明顯趨於優化。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0,944元,按年均匯率折算達18,277美元。鹽城市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2018年,揚州市先進製造業總產值增長10.1%,對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達56.9%。分產業看,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新型電力裝備、高端紡織服裝、汽車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電子信息、高端裝備、食品先進製造業產值分別增長21.9%、18%、12%、8.2%、8%、7.1%、4.7%、1%。全市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產值分別增長16.5%、8.9%,對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5%、39.8%。代表企業和納稅大戶有: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儀徵分公司、揚州恆潤海洋重工有限公司、揚州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寶勝集團有限公司。

3.9泰州(蘇M)

泰州市地處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江蘇省中部,以醫藥、機電和化工為支柱產業,知名企業有濟川藥業、泰州石化等。泰州市總面積5,787.26平方公里。泰州作為江蘇省的中部交通樞紐,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連接南北的水陸要津,交通條件優越。泰州下轄3個區(海陵區、高港區、姜堰區)和3個縣級市(興化市、靖江市、泰興市)。2018年泰州市常住人口達到465.19萬人。泰州下轄一個國家級醫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泰州醫藥高新區和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江蘇省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此外,泰州的姜堰區、高港區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整體經濟財政實力較強。

產業結構方面, 2018年,泰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07.63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0.05億元,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2,434.01億元,增長6.8%;第三產業增加值2393.57億元,增長7%,產業結構明顯趨於優化。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9,988元,增長6.8%。新型高效農業是泰州經濟發展的一大特色,2018年泰州糧食畝產495.9公斤,比上年增加4.3公斤,糧食綜合畝產繼續位居江蘇省第一,而泰州市農藥實際使用量下降2.4%,化肥施用量減少3024噸,下降1.9%,農業繼續向高效環保的方向發展。工業方面,泰州市已經形成了以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高端裝備製造及高技術船舶、節能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化工及新材料五大產業為主導的新型產業結構,代表企業和納稅大戶有:中興建設有限公司、正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江蘇華昊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博爾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3.10鎮江(蘇L)

鎮江市地處長江三角洲,江蘇省南部,支柱產業為裝備製造業、化工、造紙,知名企業有江蘇索普、大亞科技、金東紙業等。鎮江市總面積3,847平方公里,是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唯一交匯樞紐和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中樞。鎮江下轄3個區(京口區、潤州區、丹徒區)、3個縣級市(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2018年鎮江常住人口達到319.64萬人。鎮江下轄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鎮江高新區,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鎮江經開區,3個國家百強市—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經濟實力較強,同時受到了中央財政的大力扶持。

產業結構方面, 2018年,鎮江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50億元,比去年增長3.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8.40億元,下降4.2%;第二產業增加值1,976.60億元,增長3.0%;第三產業增加值1,935.00億元,增長3.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6,906元,增長2.9%。產業結構優化趨勢明顯,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3.4:48.8:47.8,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高0.7個百分點。鎮江高新區作為帶動鎮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目前已經形成了以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半導體及通信產業、數字創意產業、高技術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鎮江的代表企業和納稅大戶有江蘇沃得集團、江蘇天工集團、大亞科技集團和大全集團。

3.11淮安(蘇H)

淮安市地處江淮平原中部,江蘇省中北部,支柱產業是特色農業、鹽化工和鋼鐵產業,知名企業有旺旺集團、明基集團和臺灣玻璃集團。淮安市坐落於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水陸交通方便,是江蘇省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長江三角洲北部地區的區域交通樞紐。淮安總面積10,072平方公里,下轄4個區(清江浦區、淮陰區、淮安區、洪澤區)、3個縣(漣水縣、金湖縣、盱眙縣),2018年淮安市常住人口達到492.5萬人。淮安下轄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淮安高新區,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淮安經開區,經開區中的淮安出口加工區是國家級綜合保稅,也是淮安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的重要平臺;此外,淮安還有1個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淮安區,經濟財政實力較強。近年來淮安加快產業轉型,走綠色發展道路,金湖縣、淮陰區分別入選2018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和百強區;另外盱眙縣、金湖縣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

產業結構方面, 2018年,淮安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01.3億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8.7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1,508.1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1,734.5億元,增長8.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3,203元,增長6.1%。淮安正在形成"4+2"優勢特色結構,2018年這六大產業實現產值4200.40億元,比上年增長5.9%。其中鹽化新材料、特鋼及裝備製造產業、電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3,840.1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佔比51.4%;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生物技術及新醫藥產業等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360.30億元,增長9.5%。食品產業實現產值1,015.9億元,成為繼電子信息產業後第二個千億級產業。代表企業和納稅大戶有江蘇井神鹽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淮安雙匯食品有限公司、江蘇中儲智運物流有限公司、江蘇華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3.12連雲港(蘇G)

連雲港地處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江蘇省東北部,支柱產業為新醫藥產業、新材料產業,知名企業有中復神鷹、華微電子、恆瑞藥業等。連雲港市總面積7,615平方公里,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具有海運、陸運相結合的優勢。隴海、沿海兩大國家幹線鐵路和同三、連霍兩條中國南北、東西最長高速公路在連雲港交匯。連雲港下轄3個區(海州區、連雲區、贛榆區)、3個縣(灌雲縣、東海縣、灌南縣),2018年連雲港市常住人口達到451.85萬人。連雲港下轄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連雲港高新區,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連雲港經開區,是連雲港市外向型經濟的重要載體和建設國際性海濱城市的核心區域;以及1個國家百強縣—東海縣,經濟實力較強。作為中國1984年開放的第一批沿海城市,連雲港的進出口貿易已經發展成熟,連雲港經開區作為連雲港市外向型經濟的重要載體和建設國際性海濱城市的核心區域同時受到了中央財政的大力扶持。

產業結構方面, 2018年,連雲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71.70億元,比上年增加131.39億元,增長4.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5.57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1,207.39億元,增長1.9%;第三產業增加值1,238.74億元,增長8.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1,332元,增長4.5%。產業結構優化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2018年連雲港第三產業佔比20年來首次超過第二產業,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1.7:43.6:44.7;二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上升,2018年達到52.0%,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中的首要因素;三是財政收入質量提升,稅收佔比達到80%;四是創新成效顯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43.7%。目前連雲港已經圍繞港口優勢形成了以新醫藥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為支柱產業的產業結構,代表企業和納稅大戶有恆瑞醫藥、豪森藥業、中復神鷹、華微電子等。

3.13宿遷(蘇N)

宿遷市地處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江蘇省西北部,支柱產業為白酒釀造,食品產業,石英礦開採,知名企業有洋河酒廠、天能集團等。宿遷市總面積8,555平方公里。宿遷是我國一帶一路戰略中重要的節點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是沿東隴海線經濟帶、沿海經濟帶和沿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點,水陸交通便利。宿遷下轄2個區(宿城區、宿豫區)、3個縣( 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2018年連雲港市常住人口達到492.59萬人。宿遷下轄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宿遷高新區,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宿遷經開區;以及1個國家百強縣—沭陽縣,經濟財政實力在江蘇省相對較弱。宿遷近幾年利用自身區位優勢和國家的政策支持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產業結構方面, 2018年,宿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50.72億元,比上年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0.84億元,增長3%;第二產業增加值1,279.54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1,170.34億元,增長7.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5,906元。全市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0.9:46.5:42.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比重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下降1.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提升1.8個百分點。產業結構優化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快於GDP0.5個百分點,服務業對全市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3.7%,拉動全市經濟增長3.0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4.8%,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26.5%;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3%,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9.1%。作為宿遷經濟發展和產業創新的高地,宿遷經開區聚集了大批海內外知名企業,在帶動宿遷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形成了財政保障。目前,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形成了光電、新材料、食品飲料、紡織服裝、機械電子等五大特色產業。中國飲料行業排名第一的娃哈哈集團、中國乳品行業排名第一的蒙牛集團、中國果汁行業排名第一的匯源集團、"中國餅乾大王"嘉士利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匯聚國家級食品產業園;全球領先的泰源光電、亞洲塑料包裝行業排名第一的金田塑業等高新技術企業領銜新興產業園;紡織服裝產業園彙集了亞洲紡織行業排名第一的恆力集團、中國織帶行業排名第一的三鼎集團、中國出口服裝行業排名第一的晨風集團等企業。

4、江蘇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二、江蘇區域上市公司概覽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截至2019年11月30日,江蘇的上市公司421家,上市公司數量在全國排3位,僅低於於廣東的611家、浙江的454家,高於北京的342家、上海的302家、山東的209家、福建的138家、四川的124家、湖南的105家、安徽的104家、湖北的104家。

江蘇區域市值總和38,983.03億,儘管存在千億市值的大公司,江蘇區域上市公司市值全國排5位,僅低於北京的156,255.03億、廣東的115,121.22億、上海的52,708.17億、浙江的42,873.53億,高於山東的21,077.20億、福建的17,630.71億、四川的16,771.18億。

江蘇區域市值中位數36.72億,前25%分位70.07億,後25%分位24.74億。區域估值的市盈率中位數26.98,市淨率中位數2.08。

1、所有制角度

江蘇上市公司數量421家,上市公司市值38,983.03億。其中,非國有上市公司數量344家,非國有上市公司市值26,591.27 億;非國有上市公司數量佔比81.71%,非國有上市公司市值佔比68.21%。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2、區域角度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從區域角度而言,蘇州117家、南京89家、無錫76家、常州41家、南通35家、鎮江13家、揚州13家、徐州10家、泰州8家、連雲港7家、鹽城6家、宿遷4家、淮安2家。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3、行業角度

從行業角度而言,機械設備66家、化工64家、電氣設備35家、汽車31家、電子30家、醫藥生物23家、傳媒14家、商業貿易13家、建築裝飾13家、通信12家、公用事業11家、有色金屬11家、計算機11家、交通運輸10家

、輕工製造9家、家用電器9家、銀行9家、紡織服裝8家、房地產7家、國防軍工6家、建築材料6家、非銀金融5家、綜合5家、鋼鐵4家、食品飲料4家、休閒服務3家、農林牧漁2家。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4、市值角度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從市值分佈角度而言,市值0-20億60家、20-30億98家、30-50億108家、50-100億84家、100-300億50家、300-500億10家、500-1,000億6家、1,000億以上5家

區域市值總和38,983.03億,中位數36.72億,前25%分位70.07億,後25%分位24.74億。區域估值的市盈率中位數26.98,市淨率中位數2.08。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截止2019年11月30日,江蘇上市公司市值從大到小排序為:恆瑞醫藥(化學制藥,連雲港市,市值3,799.2億)、洋河股份(飲料製造,宿遷市,市值1,479.71億)、藥明康德(醫療服務Ⅱ,無錫市,市值1,430.52億)、華泰證券(證券Ⅱ,南京市,市值1,429.82億)、國電南瑞(電氣自動化設備,南京市,市值1,061.24億)、蘇寧易購(專業零售,南京市,市值917.04億)、江蘇銀行(銀行Ⅱ,南京市,市值796.57億)、新城控股(房地產開發Ⅱ,常州市,市值736.82億)、南京銀行(銀行Ⅱ,南京市,市值701.48億)、美年健康(醫療服務Ⅱ,南通市,市值579.76億)、寧滬高速(高速公路Ⅱ,南京市,市值524.76億)、卓勝微

(半導體,無錫市,市值412.09億)、滬電股份(元件Ⅱ,蘇州市,市值387.89億)、恆立液壓(通用機械,常州市,市值384.73億)、今世緣(飲料製造,淮安市,市值378.61億)、徐工機械(專用設備,徐州市,市值358.78億)、海瀾之家(服裝家紡,無錫市,市值339.46億)、先導智能(專用設備,無錫市,市值333.19億)、長電科技(半導體,無錫市,市值332.12億)、東山精密(元件Ⅱ,蘇州市,市值306.86億)、中南建設(房地產開發Ⅱ,南通市,市值302.68億)、蘇州銀行(銀行Ⅱ,蘇州市,市值295億)、亨通光電(通信設備,蘇州市,市值294.69億)、南極電商(專業零售,蘇州市,市值272.25億)、健友股份(化學制藥,南京市,市值270.51億)、江蘇國信(電力,南京市,市值269.75億)、東吳證券(證券Ⅱ,蘇州市,市值255.9億)、南京證券(證券Ⅱ,南京市,市值253.02億)、中天科技(通信設備,南通市,市值248.35億)、星宇股份(汽車零部件Ⅱ,常州市,市值231.97億)、立華股份(畜禽養殖Ⅱ,常州市,市值230.98億)、紫金銀行(銀行Ⅱ,南京市,市值227.71億)、維信諾(光學光電子,蘇州市,市值223.34億)、常熟銀行(銀行Ⅱ,蘇州市,市值221.46億)、金螳螂(裝修裝飾Ⅱ,蘇州市,市值215.45億)、南微醫學(醫療器械Ⅱ,南京市,市值208.7億)、東方盛虹(化學纖維,蘇州市,市值201.86億)、魚躍醫療(醫療器械Ⅱ,鎮江市,市值195.78億)、江蘇有線(文化傳媒,南京市,市值193.53億)、鳳凰傳媒(文化傳媒,南京市,市值181.96億)、江蘇租賃(多元金融Ⅱ,南京市,市值179.2億)、寒銳鈷業(稀有金屬,南京市,市值175.96億)、威孚高科(汽車零部件Ⅱ,無錫市,市值175.11億)、揚農化工(化學制品,揚州市,市值174.16億)、中國天楹(環保工程及服務Ⅱ,南通市,市值160.76億)、中材科技(化學制品,南京市,市值150.02億)、通富微電(半導體,南通市,市值149.17億)、太極實業(半導體,無錫市,市值147.43億)、航發控制(航空裝備Ⅱ,無錫市,市值146.76億)、南鋼股份(鋼鐵Ⅱ,南京市,市值146.14億)、視覺中國(互聯網傳媒,常州市,市值139.34億)、朗新科技(計算機應用,無錫市,市值138.5億)、招商南油(航運Ⅱ,南京市,市值138.14億)、國軒高科(電源設備,南通市,市值136.85億)、沙鋼股份(鋼鐵Ⅱ,蘇州市,市值134.61億)、中航高科(航空裝備Ⅱ,南通市,市值134.01億)、東華能源(石油化工,蘇州市,市值130.99億)、華興源創(專用設備,蘇州市,市值127.92億)、*ST康得(塑料,蘇州市,市值124.64億)、南京新百(一般零售,南京市,市值123.98億)、中簡科技(化學纖維,常州市,市值116.44億)、博瑞醫藥(化學制藥,蘇州市,市值113.82億)、南京高科(園區開發Ⅱ,南京市,市值113.34億)、恩華藥業(化學制藥,徐州市,市值112.13億)、中材國際(專業工程,南京市,市值108.2億)、恆順醋業(食品加工,鎮江市,市值107.82億)、科沃斯(通用機械,蘇州市,市值107.53億)、天順風能(電源設備,蘇州市,市值104.96億)、鴻達興業(化學原料,揚州市,市值102.77億)、安潔科技(電子製造,蘇州市,市值102.69億)、張家港行(銀行Ⅱ,蘇州市,市值100.68億)、八方股份(電機Ⅱ,蘇州市,市值99億)、潤和軟件(計算機應用,南京市,市值98.91億)、紐威股份(通用機械,蘇州市,市值96.83億)、無錫銀行(銀行Ⅱ,無錫市,市值96.66億)、江蘇國泰(貿易Ⅱ,蘇州市,市值94.59億)、江陰銀行(銀行Ⅱ,無錫市,市值94.26億)、華東科技(光學光電子,南京市,市值94.22億)、藥石科技(化學制藥,南京市,市值92.2億)、蘇墾農發(種植業,南京市,市值90.95億)、蘇農銀行(銀行Ⅱ,蘇州市,市值89.61億)、春興精工(電子製造,蘇州市,市值89億)、神馬電力(高低壓設備,南通市,市值88.09億)、雅克科技(化學制品,無錫市,市值86.55億)、誠邁科技(計算機應用,南京市,市值86.41億)、萊克電氣(白色家電,蘇州市,市值85.21億)、國睿科技(地面兵裝Ⅱ,南京市,市值84.76億)、康緣藥業(中藥Ⅱ,連雲港市,市值84.31億)、通鼎互聯(通信設備,蘇州市,市值83.51億)、紅豆股份(服裝家紡,無錫市,市值82.33億)、匯鴻集團(貿易Ⅱ,南京市,市值80.05億)、勝利精密(通用機械,蘇州市,市值78.81億)、今創集團(運輸設備Ⅱ,常州市,市值78.54億)、埃斯頓(通用機械,南京市,市值78.48億)、金財互聯(計算機應用,鹽城市,市值77.53億)、林洋能源(電氣自動化設備,南通市,市值77.16億)、蘇交科(基礎建設,南京市,市值76.74億)、協鑫能科(化學纖維,無錫市,市值75.87億)、九鼎新材(化學制品,南通市,市值74.27億)、美尚生態(園林工程Ⅱ,無錫市,市值73.63億)、亞普股份(汽車零部件Ⅱ,揚州市,市值72.37億)、南京熊貓(通信設備,南京市,市值71.99億)、揚傑科技(半導體,揚州市,市值71.72億)、羅萊生活(服裝家紡,南通市,市值71.65億)、精研科技(電子製造,常州市,市值70.19億)、強力新材(化學制品,常州市,市值70.07億)、愛康科技(電力,無錫市,市值69.58億)、蘇美達(貿易Ⅱ,南京市,市值69億)、晶方科技(半導體,蘇州市,市值68.9億)、華東重機(通用機械,無錫市,市值67.82億)、大亞聖象(家用輕工,鎮江市,市值67.66億)、國茂股份(通用機械,常州市,市值67.41億)、捷捷微電(半導體,南通市,市值65.54億)、綜藝股份(綜合Ⅱ,南通市,市值65.39億)、恆銘達(電子製造,蘇州市,市值65.26億)、天孚通信(通信設備,蘇州市,市值65.06億)、山石網科(計算機應用,蘇州市,市值64.86億)、黑牡丹(房地產開發Ⅱ,常州市,市值64.5億)、邁為股份(專用設備,蘇州市,市值63.47億)、吳通控股(互聯網傳媒,蘇州市,市值62.6億)、天奈科技(化學制品,鎮江市,市值62.14億)、億嘉和(通用機械,南京市,市值61.57億)、蘇州高新(房地產開發Ⅱ,蘇州市,市值60.33億)、江蘇新能(電力,南京市,市值59.7億)、基蛋生物(醫療器械Ⅱ,南京市,市值59億)、夢百合(家用輕工,南通市,市值58.59億)、風範股份(高低壓設備,蘇州市,市值57.91億)、江海股份(元件Ⅱ,南通市,市值56.9億)、鼎勝新材(工業金屬,鎮江市,市值56.59億)、鵬鷂環保(水務Ⅱ,無錫市,市值56.59億)、千紅製藥(化學制藥,常州市,市值56.32億)、華昌化工(化學制品,蘇州市,市值56.19億)、蘇州固鍀(半導體,蘇州市,市值56.13億)、江山股份(化學制品,南通市,市值56.07億)、雷科防務(航空裝備Ⅱ,常州市,市值55.68億)、奧特佳(汽車零部件Ⅱ,南通市,市值55.43億)、常寶股份(鋼鐵Ⅱ,常州市,市值55.1億)、文峰股份(一般零售,南通市,市值54.33億)、華西股份(化學纖維,無錫市,市值54.31億)、天澤信息(計算機應用,南京市,市值54.04億)、永鼎股份(通信設備,蘇州市,市值53.93億)、世嘉科技(專用設備,蘇州市,市值53.72億)、錦雞股份(化學制品,泰州市,市值53.6億)、康力電梯(專用設備,蘇州市,市值53.36億)、華光股份(電源設備,無錫市,市值53.2億)、雲海金屬(金屬非金屬新材料,南京市,市值52.94億)、亞星錨鏈(船舶製造Ⅱ,泰州市,市值52.38億)、石英股份(金屬非金屬新材料,連雲港市,市值51.98億)、雙良節能(通用機械,無錫市,市值51.74億)、亞太科技(工業金屬,無錫市,市值51.58億)、雙星新材(包裝印刷Ⅱ,宿遷市,市值51.11億)、中利集團(電源設備,蘇州市,市值51億)、通用股份(橡膠,無錫市,市值50.85億)、中來股份(電源設備,蘇州市,市值50.35億)、蘇鹽井神(化學原料,淮安市,市值50.11億)、蘇州科達(計算機設備Ⅱ,蘇州市,市值49.83億)、維爾利(環保工程及服務Ⅱ,常州市,市值49.69億)、恆寶股份(通信設備,鎮江市,市值49.62億)、康尼機電(運輸設備Ⅱ,南京市,市值48.97億)、南大光電(半導體,蘇州市,市值48.54億)、金通靈(通用機械,南通市,市值48.23億)、天準科技(通用機械,蘇州市,市值48.21億)、長江健康(化學制藥,蘇州市,市值47.71億)、紅太陽(化學制品,南京市,市值47.45億)、中設集團(基礎建設,南京市,市值47.13億)、東珠生態(園林工程Ⅱ,無錫市,市值46.97億)、博信股份(綜合Ⅱ,蘇州市,市值46.92億)、維維股份(飲料製造,徐州市,市值46.82億)、電科院(高低壓設備,蘇州市,市值46.33億)、德爾未來(家用輕工,蘇州市,市值46.16億)、寶通科技(互聯網傳媒,無錫市,市值45.75億)、丹化科技(化學制品,鎮江市,市值45.45億)、南京醫藥(醫藥商業Ⅱ,南京市,市值45.41億)、寶勝股份(高低壓設備,揚州市,市值45.22億)、保稅科技(物流Ⅱ,蘇州市,市值45.21億)、雙象股份(塑料,無錫市,市值44.63億)、蘇博特(化學制品,南京市,市值44.32億)、中核科技(通用機械,蘇州市,市值44.32億)、蘇大維格(光學光電子,蘇州市,市值44.03億)、碳元科技(化學制品,常州市,市值43.36億)、瀚川智能(專用設備,蘇州市,市值43.33億)、輝豐股份(化學制品,鹽城市,市值42.81億)、玉龍股份(金屬製品Ⅱ,無錫市,市值42.75億)、賽騰股份(專用設備,蘇州市,市值42.4億)、華達科技(汽車零部件Ⅱ,泰州市,市值42.12億)、焦點科技(互聯網傳媒,南京市,市值42.07億)、海星股份(工業金屬,南通市,市值42.02億)、長青股份(化學制品,揚州市,市值41.9億)、晶瑞股份(化學原料,蘇州市,市值41.11億)、銀河電子(視聽器材,蘇州市,市值40.55億)、連雲港(港口Ⅱ,連雲港市,市值40.47億)、江蘇神通(通用機械,南通市,市值40.22億)、多倫科技(計算機應用,南京市,市值40.12億)、悅達投資(綜合Ⅱ,鹽城市,市值40.08億)、上機數控(專用設備,無錫市,市值39.99億)、新泉股份(汽車零部件Ⅱ,鎮江市,市值39.97億)、錦富技術(光學光電子,蘇州市,市值39.94億)、金智科技(電氣自動化設備,南京市,市值39.34億)、天沃科技(專用設備,蘇州市,市值39.3億)、中旗股份(化學制品,南京市,市值39.21億)、遠大控股(貿易Ⅱ,連雲港市,市值39.2億)、精鍛科技(汽車零部件Ⅱ,泰州市,市值39.16億)、雅本化學(化學制品,蘇州市,市值38.92億)、五洋停車(通用機械,徐州市,市值38.64億)、江蘇雷利(電機Ⅱ,常州市,市值38.62億)、曠達科技(汽車零部件Ⅱ,常州市,市值38.39億)、江蘇陽光(紡織製造,無錫市,市值38.16億)、長海股份(化學制品,常州市,市值38.07億)、天銀機電(白色家電,蘇州市,市值37.44億)、海倫哲(專用設備,徐州市,市值36.74億)、雲意電氣(汽車零部件Ⅱ,徐州市,市值36.72億)、華宏科技(專用設備,無錫市,市值36.66億)、眾應互聯(互聯網傳媒,蘇州市,市值36.53億)、麥迪科技(計算機應用,蘇州市,市值36.41億)、怡球資源(工業金屬,蘇州市,市值36.25億)、科斯伍德(文化傳媒,蘇州市,市值36.24億)、哈工智能(專用設備,無錫市,市值36.19億)、金陵藥業(中藥Ⅱ,南京市,市值36.14億)、精華製藥(中藥Ⅱ,南通市,市值36.02億)、信捷電氣(電氣自動化設備,無錫市,市值35.84億)、澳洋順昌(物流Ⅱ,蘇州市,市值35.52億)、利民股份(化學制品,徐州市,市值35.5億)、蘇利股份(化學制品,無錫市,市值35.26億)、蘇試試驗(儀器儀表Ⅱ,蘇州市,市值35.2億)、德威新材(塑料,蘇州市,市值35.2億)、國電南自(電氣自動化設備,南京市,市值34.83億)、江蘇吳中(化學制藥,蘇州市,市值34.69億)、鳳凰股份(房地產開發Ⅱ,南京市,市值34.63億)、ST亞邦(化學制品,常州市,市值34.56億)、廣信材料(化學制品,無錫市,市值34.34億)、光洋股份(汽車零部件Ⅱ,常州市,市值34.23億)、四環生物(生物製品Ⅱ,無錫市,市值34.18億)、江南水務(水務Ⅱ,無錫市,市值34.14億)、日出東方(白色家電,連雲港市,市值34億)、愛朋醫療(醫療器械Ⅱ,南通市,市值33.31億)、蘇州龍傑(化學纖維,蘇州市,市值33.08億)、科森科技(金屬製品Ⅱ,蘇州市,市值33.03億)、新聯電子(電氣自動化設備,南京市,市值33.03億)、金陵體育(家用輕工,蘇州市,市值33.02億)、立霸股份(白色家電,無錫市,市值33億)、新寧物流(物流Ⅱ,蘇州市,市值32.97億)、棲霞建設(房地產開發Ⅱ,南京市,市值32.87億)、江化微(化學制品,無錫市,市值32.85億)、光一科技(電氣自動化設備,南京市,市值32.73億)、南京港(港口Ⅱ,南京市,市值32.72億)、海辰藥業(化學制藥,南京市,市值32.3億)、快克股份(專用設備,常州市,市值32.18億)、羅博特科(專用設備,蘇州市,市值32.12億)、聚燦光電(光學光電子,蘇州市,市值31.92億)、我樂家居(家用輕工,南京市,市值31.86億)、模塑科技(汽車零部件Ⅱ,無錫市,市值31.76億)、澄星股份(化學制品,無錫市,市值31.54億)、泉峰汽車(汽車零部件Ⅱ,南京市,市值31.46億)、中央商場(一般零售,南京市,市值31.46億)、華軟科技(化學制品,蘇州市,市值31.42億)、科遠智慧(計算機應用,南京市,市值31.39億)、聯發股份(紡織製造,南通市,市值30.7億)、騰龍股份(汽車零部件Ⅱ,常州市,市值30.61億)、萊紳通靈(專業零售,南京市,市值30.34億)、賽摩電氣(電氣自動化設備,徐州市,市值30.34億)、航天晨光(專用設備,南京市,市值30.21億)、永安行(其他交運設備Ⅱ,常州市,市值30.18億)、天華超淨(其他電子Ⅱ,蘇州市,市值30.04億)、凱倫股份(其他建材Ⅱ,蘇州市,市值29.85億)、大東方(汽車服務Ⅱ,無錫市,市值29.82億)、東方電熱(白色家電,鎮江市,市值29.8億)、恆久科技(光學光電子,蘇州市,市值29.65億)、龍蟠科技(石油化工,南京市,市值29.6億)、宏圖高科(專業零售,南京市,市值29.42億)、蠡湖股份(汽車零部件Ⅱ,無錫市,市值29.41億)、江南高纖(化學纖維,蘇州市,市值29.3億)、鹿港文化(文化傳媒,蘇州市,市值29.19億)、中超控股(高低壓設備,無錫市,市值29.16億)、大港股份(半導體,鎮江市,市值29.13億)、武進不鏽(鋼鐵Ⅱ,常州市,市值29.06億)、佳力圖(專用設備,南京市,市值28.77億)、威爾藥業(化學制藥,南京市,市值28.74億)、傳藝科技(電子製造,揚州市,市值28.69億)、全信股份(高低壓設備,南京市,市值28.64億)、斯萊克(專用設備,蘇州市,市值28.57億)、亞翔集成(專業工程,蘇州市,市值28.48億)、醋化股份(化學制品,南通市,市值28.38億)、寶馨科技(通用機械,蘇州市,市值28.31億)、柯利達(裝修裝飾Ⅱ,蘇州市,市值28.22億)、澳洋健康(化學纖維,蘇州市,市值28.19億)、百川股份(化學制品,無錫市,市值28.18億)、天目湖(景點,常州市,市值28.05億)、電工合金(工業金屬,無錫市,市值27.87億)、斯迪克(化學制品,宿遷市,市值27.76億)、吉鑫科技(電源設備,無錫市,市值27.67億)、亞威股份(通用機械,揚州市,市值27.67億)、貝斯特(汽車零部件Ⅱ,無錫市,市值27.66億)、瑞特股份(船舶製造Ⅱ,蘇州市,市值27.54億)、中衡設計(房屋建設Ⅱ,蘇州市,市值27.4億)、四方科技(通用機械,南通市,市值27.28億)、潤邦股份(專用設備,南通市,市值27.23億)、聯瑞新材(金屬非金屬新材料,連雲港市,市值27.03億)、常熟汽飾(汽車零部件Ⅱ,蘇州市,市值26.96億)、蘇奧傳感(汽車零部件Ⅱ,揚州市,市值26.86億)、利通電子(電子製造,無錫市,市值26.59億)、海達股份(橡膠,無錫市,市值26.57億)、金陵飯店(酒店Ⅱ,南京市,市值26.37億)、海陸重工(電源設備,蘇州市,市值26.28億)、天奇股份(專用設備,無錫市,市值26.12億)、金輪股份(專用設備,南通市,市值26.02億)、振江股份(電源設備,無錫市,市值25.92億)、中電環保(環保工程及服務Ⅱ,南京市,市值25.89億)、通光線纜(高低壓設備,南通市,市值25.82億)、*ST保千(其他電子Ⅱ,南京市,市值25.35億)、智能自控(通用機械,無錫市,市值25.27億)、道森股份(專用設備,蘇州市,市值25.13億)、神力股份(電機Ⅱ,常州市,市值25.01億)、新日股份(其他交運設備Ⅱ,無錫市,市值24.99億)、紫天科技(營銷傳播,南通市,市值24.96億)、啟迪設計(房屋建設Ⅱ,蘇州市,市值24.9億)、銀邦股份(工業金屬,無錫市,市值24.74億)、ST遠程(高低壓設備,無錫市,市值24.63億)、春秋電子(電子製造,蘇州市,市值24.49億)、南京公用(燃氣Ⅱ,南京市,市值24.45億)、紅寶麗(化學制品,南京市,市值24.44億)、創元科技(專用設備,蘇州市,市值24.44億)、江蘇舜天(貿易Ⅱ,南京市,市值24.37億)、*ST新海(通信設備,蘇州市,市值24.06億)、三六五網(互聯網傳媒,南京市,市值23.77億)、大燁智能(高低壓設備,南京市,市值23.53億)、寶利國際(石油化工,無錫市,市值23.5億)、易德龍(電子製造,蘇州市,市值23.31億)、豐山集團(化學制品,鹽城市,市值23.3億)、雪浪環境(專用設備,無錫市,市值23.26億)、裕興股份(塑料,常州市,市值23.24億)、正丹股份(化學制品,鎮江市,市值23.21億)、萬林物流(物流Ⅱ,泰州市,市值23.21億)、賽福天(金屬製品Ⅱ,無錫市,市值23.1億)、中電電機(電機Ⅱ,無錫市,市值23.1億)、倍加潔(家用輕工,揚州市,市值23.06億)、富瑞特裝(金屬製品Ⅱ,蘇州市,市值23.02億)、幸福藍海(文化傳媒,南京市,市值22.95億)、*ST羅普(其他建材Ⅱ,蘇州市,市值22.92億)、興業股份(化學原料,蘇州市,市值22.82億)、亞瑪頓(玻璃製造Ⅱ,常州市,市值22.66億)、常鋁股份(工業金屬,蘇州市,市值22.44億)、三房巷(紡織製造,無錫市,市值22.24億)、飛力達(物流Ⅱ,蘇州市,市值22.23億)、和晶科技(電子製造,無錫市,市值22.22億)、億通科技(通信設備,蘇州市,市值21.82億)、麗島新材(其他建材Ⅱ,常州市,市值21.7億)、音飛儲存(物流Ⅱ,南京市,市值21.59億)、花王股份(園林工程Ⅱ,鎮江市,市值21.51億)、藍豐生化(化學制品,徐州市,市值21.36億)、新萊應材(通用機械,蘇州市,市值21.28億)、神宇股份(通信設備,無錫市,市值21.23億)、如通股份(專用設備,南通市,市值21.16億)、奧聯電子(汽車零部件Ⅱ,南京市,市值21.06億)、蘇常柴A(通用機械,常州市,市值20.92億)、法蘭泰克(專用設備,蘇州市,市值20.87億)、洪匯新材(化學制品,無錫市,市值20.64億)、恆潤股份(通用機械,無錫市,市值20.57億)、安靠智電(高低壓設備,常州市,市值20.53億)、新美星(專用設備,蘇州市,市值20.36億)、江蘇索普(化學制品,鎮江市,市值20.29億)、通潤裝備(金屬製品Ⅱ,蘇州市,市值20.18億)、秀強股份(白色家電,宿遷市,市值19.98億)、法爾勝(多元金融Ⅱ,無錫市,市值19.97億)、天瑞儀器(儀器儀表Ⅱ,蘇州市,市值19.95億)、阿科力(化學制品,無錫市,市值19.88億)、ST慧業(通用機械,鹽城市,市值19.86億)、國旅聯合(旅遊綜合Ⅱ,南京市,市值19.74億)、新宏泰(高低壓設備,無錫市,市值19.71億)、聯環藥業(化學制藥,揚州市,市值19.56億)、華源控股(包裝印刷Ⅱ,蘇州市,市值19.19億)、華脈科技(通信設備,南京市,市值19.14億)、金鴻順(汽車零部件Ⅱ,蘇州市,市值18.96億)、春蘭股份(白色家電,泰州市,市值18.91億)、朗博科技(汽車零部件Ⅱ,常州市,市值18.79億)、揚子新材(其他建材Ⅱ,蘇州市,市值18.64億)、深南股份(計算機應用,南通市,市值18.63億)、世名科技(化學制品,蘇州市,市值18.62億)、建研院(綜合Ⅱ,蘇州市,市值18.36億)、路通視信(通信設備,無錫市,市值17.9億)、南方軸承(汽車零部件Ⅱ,常州市,市值17.68億)、威唐工業(汽車零部件Ⅱ,無錫市,市值17.56億)、寶色股份(金屬製品Ⅱ,南京市,市值17.47億)、弘業股份(綜合Ⅱ,南京市,市值17.47億)、南京聚隆(塑料,南京市,市值17.42億)、ST中南(文化傳媒,無錫市,市值17.37億)、晨化股份(化學制品,揚州市,市值17.21億)、中設股份(基礎建設,無錫市,市值17.13億)、高科石化(石油化工,無錫市,市值17.07億)、亞星客車(汽車整車,揚州市,市值17.05億)、優德精密(專用設備,蘇州市,市值16.87億)、大千生態(園林工程Ⅱ,南京市,市值16.85億)、科華控股(汽車零部件Ⅱ,常州市,市值16.78億)、展鵬科技(專用設備,無錫市,市值16.69億)、錦泓集團(服裝家紡,南京市,市值16.58億)、洛凱股份(高低壓設備,常州市,市值16.5億)、天晟新材(化學制品,常州市,市值16.3億)、久吾高科(環保工程及服務Ⅱ,南京市,市值16.19億)、越博動力(汽車零部件Ⅱ,南京市,市值15.94億)、南紡股份(貿易Ⅱ,南京市,市值15.94億)、南京化纖(化學纖維,南京市,市值15.83億)、力星股份(通用機械,南通市,市值15.77億)、美思德(化學制品,南京市,市值15.72億)、和順電氣(電源設備,蘇州市,市值15.69億)、東華測試(儀器儀表Ⅱ,泰州市,市值15.64億)、通達動力(電機Ⅱ,南通市,市值15.55億)、華信新材(塑料,徐州市,市值15.53億)、南衛股份(醫療器械Ⅱ,常州市,市值15.38億)、宏盛股份(通用機械,無錫市,市值15.18億)、長城影視(營銷傳播,蘇州市,市值15.18億)、亞振家居(家用輕工,南通市,市值14.95億)、哈森股份(服裝家紡,蘇州市,市值14.93億)、三超新材(通用機械,南京市,市值14.62億)、怡達股份(化學制品,無錫市,市值14.11億)、隆盛科技(汽車零部件Ⅱ,無錫市,市值13.98億)、林海股份(其他交運設備Ⅱ,泰州市,市值13.67億)、天龍光電(電源設備,常州市,市值12.72億)、日盈電子(汽車零部件Ⅱ,常州市,市值12.53億)、海鷗股份(通用機械,常州市,市值12.03億)、*ST中科(白色家電,蘇州市,市值11.38億)、ST百特(其他建材Ⅱ,鹽城市,市值9.77億)、*ST科林(電力,蘇州市,市值7.48億)。

5、財務指標角度

(1)收入

2018年度區域收入的總和20,696.79億,中位數15.30億,前25%分位35.54億,後25%分位7.55億。

其中,收入超過100億的有36家,分別:蘇寧易購2,449.57億元、蘇美達819.59億元、遠大控股660.27億元、新城控股541.33億元、東華能源489.43億元、徐工機械444.1億元、南鋼股份436.47億元、中南建設401.1億元、匯鴻集團389.83億元、江蘇國泰368.6億元、江蘇銀行352.24億元、中天科技339.24億元、亨通光電338.66億元、寶勝股份321.84億元、南京醫藥313.03億元、國電南瑞285.4億元、南京銀行274.06億元、金螳螂250.89億元、洋河股份241.6億元、長電科技238.56億元、江蘇國信221.35億元、中材國際215.01億元、東山精密198.25億元、海瀾之家190.9億元、東方盛虹184.4億元、恆瑞醫藥174.18億元、勝利精密173.9億元、中利集團167.26億元、華泰證券161.08億元、太極實業156.52億元、沙鋼股份147.12億元、南京新百145.41億元、宏圖高科140.18億元、鳳凰傳媒117.89億元、中材科技114.47億元、鼎勝新材102.91億元。

(2)淨利潤

2018年度區域淨利潤的總和1,543.09億,中位數1.03億

,前25%分位2.64億,後25%分位0.40億。其中,淨利潤超過10億的有32家,分別為:蘇寧易購133.28億、江蘇銀行130.65億、南京銀行110.73億、新城控股104.91億、洋河股份81.15億、華泰證券50.33億、寧滬高速43.77億、國電南瑞41.62億、恆瑞醫藥40.66億、南鋼股份40.08億、海瀾之家34.55億、江蘇國信25.56億、亨通光電25.32億、威孚高科23.96億、藥明康德22.61億、蘇州銀行22.42億、中南建設21.93億、金螳螂21.23億、中天科技21.22億、徐工機械20.46億、常熟銀行14.86億、中材國際13.68億、鳳凰傳媒13.25億、立華股份13億、紫金銀行12.54億、江蘇租賃12.51億、匯鴻集團12.02億、沙鋼股份11.77億、今世緣11.51億、無錫銀行10.96億、東華能源10.78億、江蘇國泰10.16億。

(3)經營性現金流

2018年度區域經營性現金流的總和766.30億,中位數1.07億,前25%分位2.97億,後25%分位0.20億。其中,經營性現金流前十名為:南京銀行416.6億、華泰證券219.91億、中南建設194.32億、洋河股份90.57億、東吳證券70.45億、寧滬高速57.15億、南鋼股份49.38億、新城控股38.17億、徐工機械33.09億、蘇美達32.24億。

(4)資產

2018年度區域

資產的總和81,396.57億,中位數30.19億,前25%分位67.59億,後25%分位15.49億。其中,資產前十名為:江蘇銀行19,258.23億、南京銀行12,432.69億、華泰證券3,686.66億、新城控股3,303.18億、蘇州銀行3,110.86億、中南建設2,356.94億、蘇寧易購1,994.67億、紫金銀行1,931.65億、常熟銀行1,667.04億、無錫銀行1,543.95億。

(5)淨資產

2018年度區域淨資產的總和17,634.31億,中位數17.01億,前25%分位34.42億,後25%分位9.26億。其中,淨資產超過100億的有35家,分別為:江蘇銀行1,226.24億華泰證券1,033.94億、蘇寧易購809.17億、南京銀行778.08億、洋河股份336.45億、新城控股304.93億、徐工機械301.33億、國電南瑞277.84億、寧滬高速261.37億、江蘇國信242.18億、蘇州銀行235.63億、江蘇有線215.01億、東吳證券201.6億、恆瑞醫藥197.28億、中天科技192.74億、*ST康得181.35億、藥明康德176.88億、中南建設173.98億、威孚高科159.14億、南鋼股份153.79億、維信諾149.08億、鳳凰傳媒133.33億、南京新百132.37億、金螳螂132.33億、海瀾之家129.58億、東方盛虹129.52億、常熟銀行128.36億、亨通光電124.21億、紫金銀行122.94億、長電科技122.92億、江蘇租賃110.18億、無錫銀行108.5億、中材科技106.35億、南京證券105.93億、江陰銀行105.18億。

(6)商譽

2018年度區域商譽的總和906.96億,中位數0.01億,前25%分位1.22億,後25%分位0.00億。其中,商譽前十名為:南京新百60.23億、美年健康47.39億、長江健康27.4億、潤和軟件26.38億、錦泓集團25.26億、安潔科技24.26億、蘇寧易購24.12億、長電科技22.71億、華東重機22.45億、東山精密22.21億。

(7)員工

2018年度區域員工的總和1,273,143人,中位數1,454人,前25%分位3,329人,後25%分位756人。其中,員工前十名為:美年健康39,296人、蘇寧易購39,031人、長電科技23,600人、恆瑞醫藥21,016人、新城控股20,653人、東山精密20,475人、金螳螂19,877人、蘇美達19,658人、江蘇有線19,108人、海瀾之家17,994人。

(8)毛利率

2018年度區域毛利率中位數26.27%,前25%分位37.40%,後25%分位18.26%。其中,毛利率前十名為:三六五網93.9%、恆瑞醫藥86.6%、海辰藥業86.23%、中簡科技79.61%、基蛋生物78.9%、愛朋醫療76.5%、康緣藥業76.33%、山石網科76.3%、四環生物75.13%、麥迪科技74.46%。

(9)ROE

2018年度

ROE中位數6.46%,前25%分位11.02%,後25%分位1.69%。其中,ROE前十名為:八方股份62.1%、寒銳鈷業46.56%、瀚川智能42.27%、卓勝微39.06%、立華股份34.7%、南微醫學34.51%、羅博特科33.01%、南紡股份30.81%、華興源創30.01%、新城控股29.72%。

(10)人均指標

2018年度區域人均創收中位數106.03萬元,前25%分位175.70萬元,後25%分位67.83萬元。其中,人均創收前十名為:遠大控股9,854.76萬、東華能源3,209.37萬、博信股份2,447.11萬、江蘇租賃1,025.94萬、華東重機1,010.93萬、匯鴻集團996.51萬、鳳凰股份827.64萬、蘇寧易購711.62萬、南京醫藥699.51萬、南極電商682.17萬。

2018年度區域人均薪酬中位數12.02萬元,前25%分位15.85萬元,後25%分位9.92萬元。其中,人均薪酬前十名為:華泰證券73.16萬、柯利達51.88萬、江蘇租賃51.71萬、遠大控股49.76萬、南京銀行46.28萬、博信股份45.66萬、卓勝微45.34萬、國電南瑞45.11萬、中南建設44.1萬、東吳證券43.93萬。

2018年度區域人均創利中位數7.98萬元,前25%分位15.50萬元,後25%分位3.16萬元。其中,人均創利前十名為:

江蘇租賃526.75萬、鳳凰股份445.99萬、南極電商180.36萬、卓勝微140.55萬、南京高科113.08萬、南京銀行107.63萬、寒銳鈷業91.31萬、江蘇銀行87.57萬、寧滬高速81.21萬、東珠生態81.15萬。

(11)研發投入指標

2018年度區域研發投入率中位數3.66%,前25%分位5.09%,後25%分位2.13%。其中,研發投入率前十名為:天龍光電58.82%、*ST保千37.02%、維信諾31.98%、山石網科27.83%、蘇州科達23.64%、博瑞醫藥23.37%、晶方科技21.52%、麥迪科技20.14%、南大光電16.37%、天準科技15.66%。

(12)成長性指標

2018年度區域收入3年複合增長率中位數15.50%,前25%分位26.71%,後25%分位6.58%;其中,3年收入複合增長率前十名為:蘇美達352.61%、東方盛虹198.39%、江蘇國信180.32%、博信股份139.15%、南極電商104.99%、邁為股份96.5%、先導智能93.6%、華東重機86.38%、華宏科技84.11%、羅博特科77.59%。

2018年度區域扣非後淨利潤3年增長率中位數35.56%,前25%分位125.39%,後25%分位-44.98%;其中,扣非後淨利潤3年相對期初增長率前十名為:江山股份446.04倍、東山精密62.6倍、太極實業51.83倍、哈工智能47.71倍、焦點科技31.91倍、寒銳鈷業26.82倍、新萊應材19.75倍、上機數控18.93倍、恆立液壓18.2倍、沙鋼股份16.36倍。

(13)其他指標

①2018年區域應收賬款週轉率中位數4.39、前25%分位8.24、後25%分位2.58;

②2018年區域存貨週轉率中位數3.87、前25%分位6.04、後25%分位2.30;

③2018年區域資產負債率中位數39.13%、前25%分位54.96%、後25%分位25.00%;

④2018年區域流動比率中位數1.79、前25%分位2.75、後25%分位1.28;

⑤2018年區域速動比率中位數1.35、前25%分位2.19、後25%分位0.94;

⑥2018年區域銷售淨利率中位數8.74%、前25%分位14.27%、後25%分位3.18%;

⑦2018年區域銷售費用率中位數4.21%、前25%分位7.69%、後25%分位2.53%;

⑧2018年區域銷售期間費用率中位數16.30%、前25%分位22.43%、後25%分位10.78%。

6、投資回報角度

企業上市至今漲幅超過5倍的有29家,分別為:恆瑞醫藥136.56倍、國電南瑞38.79倍、美年健康26.3倍、蘇寧易購25.38倍、徐工機械19.6倍、先導智能14.17倍、威孚高科12.62倍、亨通光電11.5倍、揚農化工11.22倍、魚躍醫療11.12倍、南京新百10.65倍、金螳螂10.61倍、中航高科8.9倍、中核科技7.85倍、誠邁科技7.63倍、寒銳鈷業7.33倍、卓勝微7.13倍、紅太陽6.88倍、蘇州高新6.76倍、藥石科技6.65倍、康緣藥業6.39倍、長電科技6.21倍、綜藝股份5.9倍、視覺中國5.82倍、恩華藥業5.61倍、恆順醋業5.55倍、南京醫藥5.46倍、國睿科技5.21倍、健友股份5.18倍。

三、江蘇區域資本運作動態

江蘇地區股權類融資統計(截至2019年11月30日)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1、2005年以來IPO統計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江蘇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2005年以來,江蘇地區IPO共338家,為:南京港(2005-03-25,港口Ⅲ,南京市,市值32.72億)、中材國際(2005-04-12,國際工程承包,南京市,市值108.2億)、美年健康(2005-05-18,醫療服務Ⅲ,南通市,市值579.76億)、長城影視(2006-10-12,營銷服務,蘇州市,市值15.18億)、國軒高科(2006-10-18,儲能設備,南通市,市值136.85億)、沙鋼股份(2006-10-25,特鋼,蘇州市,市值134.61億)、蘇州固鍀(2006-11-16,分立器件,蘇州市,市值56.13億)、大港股份(2006-11-16,集成電路,鎮江市,市值29.13億)、金螳螂(2006-11-20,裝修裝飾Ⅲ,蘇州市,市值215.45億)、中材科技(2006-11-20,玻纖,南京市,市值150.02億)、*ST新海(2006-11-30,通信傳輸設備,蘇州市,市值24.06億)、江蘇國泰(2006-12-08,貿易Ⅲ,蘇州市,市值94.59億)、金智科技(2006-12-08,電網自動化,南京市,市值39.34億)、恆寶股份(2007-01-10,終端設備,鎮江市,市值49.62億)、金陵飯店(2007-04-06,酒店Ⅲ,南京市,市值26.37億)、南極電商(2007-04-18,專業連鎖,蘇州市,市值272.25億)、連雲港(2007-04-26,港口Ⅲ,連雲港市,市值40.47億)、南京銀行(2007-07-19,銀行Ⅲ,南京市,市值701.48億)、通潤裝備(2007-08-10,金屬製品Ⅲ,蘇州市,市值20.18億)、通富微電(2007-08-16,集成電路,南通市,市值149.17億)、常鋁股份(2007-08-21,鋁,蘇州市,市值22.44億)、紅寶麗(2007-09-13,聚氨酯,南京市,市值24.44億)、澳洋健康(2007-09-21,粘膠,蘇州市,市值28.19億)、雲海金屬(2007-11-13,金屬新材料Ⅲ,南京市,市值52.94億)、九鼎新材(2007-12-26,玻纖,南通市,市值74.27億)、東華能源(2008-03-06,石油加工,蘇州市,市值130.99億)、魚躍醫療(2008-04-18,醫療器械Ⅲ,鎮江市,市值195.78億)、奧特佳(2008-05-22,汽車零部件Ⅲ,南通市,市值55.43億)、澳洋順昌(2008-06-05,物流Ⅲ,蘇州市,市值35.52億)、海陸重工(2008-06-25,其它電源設備,蘇州市,市值26.28億)、恩華藥業(2008-07-23,化學制劑,徐州市,市值112.13億)、華昌化工(2008-09-25,複合肥,蘇州市,市值56.19億)、*ST中科(2009-09-03,家電零部件,蘇州市,市值11.38億)、羅萊生活(2009-09-10,家紡,南通市,市值71.65億)、新寧物流(2009-10-30,物流Ⅲ,蘇州市,市值32.97億)、洋河股份(2009-11-06,白酒,宿遷市,市值1479.71億)、中利集團(2009-11-27,光伏設備,蘇州市,市值51億)、焦點科技(2009-12-09,互聯網信息服務,南京市,市值42.07億)、ST百特(2009-12-18,其他建材Ⅲ,鹽城市,市值9.77億)、寶通科技(2009-12-25,移動互聯網服務,無錫市,市值45.75億)、天龍光電(2009-12-25,光伏設備,常州市,市值12.72億)、*ST羅普(2010-01-12,其他建材Ⅲ,蘇州市,市值22.92億)、精華製藥(2010-02-03,中藥Ⅲ,南通市,市值36.02億)、華泰證券(2010-02-26,證券Ⅲ,南京市,市值1429.82億)、康力電梯(2010-03-12,樓宇設備,蘇州市,市值53.36億)、科遠智慧(2010-03-31,IT服務,南京市,市值31.39億)、東山精密(2010-04-09,印製電路板,蘇州市,市值306.86億)、維信諾(2010-04-13,顯示器件Ⅲ,蘇州市,市值223.34億)、長青股份(2010-04-16,農藥,揚州市,市值41.9億)、聯發股份(2010-04-23,棉紡,南通市,市值30.7億)、雙象股份(2010-04-29,其他塑料製品,無錫市,市值44.63億)、雅克科技(2010-05-25,其他化學制品,無錫市,市值86.55億)、雷科防務(2010-05-28,航空裝備Ⅲ,常州市,市值55.68億)、深南股份(2010-06-01,IT服務,南通市,市值18.63億)、勝利精密(2010-06-08,機械基礎件,蘇州市,市值78.81億)、長江健康(2010-06-18,化學制劑,蘇州市,市值47.71億)、江蘇神通(2010-06-23,機械基礎件,南通市,市值40.22億)、金通靈(2010-06-25,其它通用機械,南通市,市值48.23億)、ST中南(2010-07-13,影視動漫,無錫市,市值17.37億)、*ST康得(2010-07-16,其他塑料製品,蘇州市,市值124.64億)、華軟科技(2010-07-20,其他化學制品,蘇州市,市值31.42億)、百川股份(2010-08-03,其他化學制品,無錫市,市值28.18億)、滬電股份(2010-08-18,印製電路板,蘇州市,市值387.89億)、眾應互聯(2010-08-31,互聯網信息服務,蘇州市,市值36.53億)、中超控股(2010-09-10,線纜部件及其他,無錫市,市值29.16億)、常寶股份(2010-09-21,特鋼,常州市,市值55.1億)、江海股份(2010-09-29,被動元件,南通市,市值56.9億)、潤邦股份(2010-09-29,重型機械,南通市,市值27.23億)、錦富技術(2010-10-13,顯示器件Ⅲ,蘇州市,市值39.94億)、通鼎互聯(2010-10-21,通信傳輸設備,蘇州市,市值83.51億)、寶利國際(2010-10-26,石油加工,無錫市,市值23.5億)、輝豐股份(2010-11-09,農藥,鹽城市,市值42.81億)、*ST科林(2010-11-09,新能源發電,蘇州市,市值7.48億)、和順電氣(2010-11-12,儲能設備,蘇州市,市值15.69億)、寶馨科技(2010-12-03,機械基礎件,蘇州市,市值28.31億)、藍豐生化(2010-12-03,農藥,徐州市,市值21.36億)、銀河電子(2010-12-07,其它視聽器材,蘇州市,市值40.55億)、曠達科技(2010-12-07,汽車零部件Ⅲ,常州市,市值38.39億)、亞星錨鏈(2010-12-28,船舶製造Ⅲ,泰州市,市值52.38億)、天順風能(2010-12-31,風電設備,蘇州市,市值104.96億)、金財互聯(2010-12-31,IT服務,鹽城市,市值77.53億)、秀強股份(2011-01-13,家電零部件,宿遷市,市值19.98億)、風範股份(2011-01-18,線纜部件及其他,蘇州市,市值57.91億)、亞太科技(2011-01-18,鋁,無錫市,市值51.58億)、天瑞儀器(2011-01-25,儀器儀表Ⅲ,蘇州市,市值19.95億)、天晟新材(2011-01-25,其他化學制品,常州市,市值16.3億)、星宇股份(2011-02-01,汽車零部件Ⅲ,常州市,市值231.97億)、中電環保(2011-02-01,環保工程及服務Ⅲ,南京市,市值25.89億)、新聯電子(2011-02-11,計量儀表,南京市,市值33.03億)、春興精工(2011-02-18,電子零部件製造,蘇州市,市值89億)、千紅製藥(2011-02-18,化學制劑,常州市,市值56.32億)、南方軸承(2011-02-25,汽車零部件Ⅲ,常州市,市值17.68億)、亞威股份(2011-03-03,機床工具,揚州市,市值27.67億)、天沃科技(2011-03-10,冶金礦採化工設備,蘇州市,市值39.3億)、維爾利(2011-03-16,環保工程及服務Ⅲ,常州市,市值49.69億)、江南水務(2011-03-17,水務Ⅲ,無錫市,市值34.14億)、科斯伍德(2011-03-22,其他文化傳媒,蘇州市,市值36.24億)、長海股份(2011-03-29,玻纖,常州市,市值38.07億)、海倫哲(2011-04-07,其它專用機械,徐州市,市值36.74億)、天澤信息(2011-04-26,軟件開發,南京市,市值54.04億)、通達動力(2011-04-28,電機Ⅲ,南通市,市值15.55億)、億通科技(2011-05-05,通信傳輸設備,蘇州市,市值21.82億)、吉鑫科技(2011-05-06,風電設備,無錫市,市值27.67億)、電科院(2011-05-11,高壓設備,蘇州市,市值46.33億)、東方電熱(2011-05-18,家電零部件,鎮江市,市值29.8億)、鹿港文化(2011-05-27,影視動漫,蘇州市,市值29.19億)、雙星新材(2011-06-02,包裝印刷Ⅲ,宿遷市,市值51.11億)、文峰股份(2011-06-03,百貨,南通市,市值54.33億)、富瑞特裝(2011-06-08,金屬製品Ⅲ,蘇州市,市值23.02億)、飛力達(2011-07-06,物流Ⅲ,蘇州市,市值22.23億)、林洋能源(2011-08-08,計量儀表,南通市,市值77.16億)、江蘇國信(2011-08-10,火電,南京市,市值269.75億)、愛康科技(2011-08-15,新能源發電,無錫市,市值69.58億)、精鍛科技(2011-08-26,汽車零部件Ⅲ,泰州市,市值39.16億)、雅本化學(2011-09-06,農藥,蘇州市,市值38.92億)、新萊應材(2011-09-06,機械基礎件,蘇州市,市值21.28億)、通光線纜(2011-09-16,線纜部件及其他,南通市,市值25.82億)、亞瑪頓(2011-10-13,玻璃製造Ⅲ,常州市,市值22.66億)、恆立液壓(2011-10-28,機械基礎件,常州市,市值384.73億)、玉龍股份(2011-11-07,金屬製品Ⅲ,無錫市,市值42.75億)、德爾未來(2011-11-11,傢俱,蘇州市,市值46.16億)、安潔科技(2011-11-25,電子零部件製造,蘇州市,市值102.69億)、鳳凰傳媒(2011-11-30,平面媒體,南京市,市值181.96億)、東吳證券(2011-12-12,證券Ⅲ,蘇州市,市值255.9億)、華宏科技(2011-12-20,樓宇設備,無錫市,市值36.66億)、紫天科技(2011-12-29,營銷服務,南通市,市值24.96億)、和晶科技(2011-12-29,電子零部件製造,無錫市,市值22.22億)、蘇交科(2012-01-10,路橋施工,南京市,市值76.74億)、揚子新材(2012-01-19,其他建材Ⅲ,蘇州市,市值18.64億)、吳通控股(2012-02-29,互聯網信息服務,蘇州市,市值62.6億)、三六五網(2012-03-15,互聯網信息服務,南京市,市值23.77億)、雲意電氣(2012-03-21,汽車零部件Ⅲ,徐州市,市值36.72億)、裕興股份(2012-03-29,其他塑料製品,常州市,市值23.24億)、怡球資源(2012-04-23,鋁,蘇州市,市值36.25億)、日出東方(2012-05-21,家電零部件,連雲港市,市值34億)、德威新材(2012-06-01,其他塑料製品,蘇州市,市值35.2億)、海達股份(2012-06-01,其他橡膠製品,無錫市,市值26.57億)、華東重機(2012-06-12,機床工具,無錫市,市值67.82億)、蘇大維格(2012-06-28,顯示器件Ⅲ,蘇州市,市值44.03億)、潤和軟件(2012-07-18,IT服務,南京市,市值98.91億)、銀邦股份(2012-07-18,鋁,無錫市,市值24.74億)、天銀機電(2012-07-26,家電零部件,蘇州市,市值37.44億)、南大光電(2012-08-07,半導體材料,蘇州市,市值48.54億)、ST遠程(2012-08-08,線纜部件及其他,無錫市,市值24.63億)、東華測試(2012-09-20,儀器儀表Ⅲ,泰州市,市值15.64億)、光一科技(2012-10-09,計量儀表,南京市,市值32.73億)、紐威股份(2014-01-17,機械基礎件,蘇州市,市值96.83億)、光洋股份(2014-01-21,汽車零部件Ⅲ,常州市,市值34.23億)、揚傑科技(2014-01-23,分立器件,揚州市,市值71.72億)、金輪股份(2014-01-28,紡織服裝設備,南通市,市值26.02億)、斯萊克(2014-01-29,其它專用機械,蘇州市,市值28.57億)、晶方科技(2014-02-10,集成電路,蘇州市,市值68.9億)、雪浪環境(2014-06-26,環保設備,無錫市,市值23.26億)、今世緣(2014-07-03,白酒,淮安市,市值378.61億)、天華超淨(2014-07-31,其他電子Ⅲ,蘇州市,市值30.04億)、康尼機電(2014-08-01,鐵路設備,南京市,市值48.97億)、ST亞邦(2014-09-09,紡織化學用品,常州市,市值34.56億)、中來股份(2014-09-12,光伏設備,蘇州市,市值50.35億)、寶色股份(2014-10-10,金屬製品Ⅲ,南京市,市值17.47億)、中設集團(2014-10-13,路橋施工,南京市,市值47.13億)、石英股份(2014-10-31,非金屬新材料,連雲港市,市值51.98億)、中電電機(2014-11-04,電機Ⅲ,無錫市,市值23.1億)、錦泓集團(2014-12-03,女裝,南京市,市值16.58億)、中衡設計(2014-12-31,房屋建設Ⅲ,蘇州市,市值27.4億)、蘇試試驗(2015-01-22,儀器儀表Ⅲ,蘇州市,市值35.2億)、利民股份(2015-01-27,農藥,徐州市,市值35.5億)、天孚通信(2015-02-17,通信傳輸設備,蘇州市,市值65.06億)、五洋停車(2015-02-17,其它通用機械,徐州市,市值38.64億)、力星股份(2015-02-17,機械基礎件,南通市,市值15.77億)、柯利達(2015-02-26,裝修裝飾Ⅲ,蘇州市,市值28.22億)、立霸股份(2015-03-19,家電零部件,無錫市,市值33億)、埃斯頓(2015-03-20,其它通用機械,南京市,市值78.48億)、騰龍股份(2015-03-20,汽車零部件Ⅲ,常州市,市值30.61億)、強力新材(2015-03-24,其他化學制品,常州市,市值70.07億)、全信股份(2015-04-22,線纜部件及其他,南京市,市值28.64億)、江蘇有線(2015-04-28,有線電視網絡,南京市,市值193.53億)、萊克電氣(2015-05-13,小家電,蘇州市,市值85.21億)、先導智能(2015-05-18,其它專用機械,無錫市,市值333.19億)、醋化股份(2015-05-18,其他化學制品,南通市,市值28.38億)、賽摩電氣(2015-05-28,計量儀表,徐州市,市值30.34億)、音飛儲存(2015-06-11,物流Ⅲ,南京市,市值21.59億)、萬林物流(2015-06-29,物流Ⅲ,泰州市,市值23.21億)、新城控股(2015-12-04,房地產開發Ⅲ,常州市,市值736.82億)、道森股份(2015-12-10,冶金礦採化工設備,蘇州市,市值25.13億)、美尚生態(2015-12-22,園林工程Ⅲ,無錫市,市值73.63億)、蘇鹽井神(2015-12-31,氯鹼,淮安市,市值50.11億)、華源控股(2015-12-31,包裝印刷Ⅲ,蘇州市,市值19.19億)、高科石化(2016-01-06,石油加工,無錫市,市值17.07億)、啟迪設計(2016-02-04,房屋建設Ⅲ,蘇州市,市值24.9億)、賽福天(2016-03-31,金屬製品Ⅲ,無錫市,市值23.1億)、新美星(2016-04-25,印刷包裝機械,蘇州市,市值20.36億)、蘇奧傳感(2016-04-29,汽車零部件Ⅲ,揚州市,市值26.86億)、多倫科技(2016-05-03,軟件開發,南京市,市值40.12億)、世嘉科技(2016-05-10,樓宇設備,蘇州市,市值53.72億)、四方科技(2016-05-19,製冷空調設備,南通市,市值27.28億)、洪匯新材(2016-06-29,其他化學制品,無錫市,市值20.64億)、哈森股份(2016-06-29,鞋帽,蘇州市,市值14.93億)、新宏泰(2016-07-01,低壓設備,無錫市,市值19.71億)、世名科技(2016-07-05,塗料油漆油墨製造,蘇州市,市值18.62億)、江蘇銀行(2016-08-02,銀行Ⅲ,南京市,市值796.57億)、幸福藍海(2016-08-08,影視動漫,南京市,市值22.95億)、恆久科技(2016-08-12,光學元件,蘇州市,市值29.65億)、花王股份(2016-08-26,園林工程Ⅲ,鎮江市,市值21.51億)、廣信材料(2016-08-30,塗料油漆油墨製造,無錫市,市值34.34億)、宏盛股份(2016-08-31,其它通用機械,無錫市,市值15.18億)、江陰銀行(2016-09-02,銀行Ⅲ,無錫市,市值94.26億)、通用股份(2016-09-19,輪胎,無錫市,市值50.85億)、無錫銀行(2016-09-23,銀行Ⅲ,無錫市,市值96.66億)、常熟銀行(2016-09-30,銀行Ⅲ,蘇州市,市值221.46億)、優德精密(2016-09-30,其它專用機械,蘇州市,市值16.87億)、夢百合(2016-10-13,傢俱,南通市,市值58.59億)、路通視信(2016-10-18,通信傳輸設備,無錫市,市值17.9億)、快克股份(2016-11-08,其它專用機械,常州市,市值32.18億)、神宇股份(2016-11-14,通信傳輸設備,無錫市,市值21.23億)、萊紳通靈(2016-11-23,專業連鎖,南京市,市值30.34億)、神力股份(2016-11-25,電機Ⅲ,常州市,市值25.01億)、蘇農銀行(2016-11-29,銀行Ⅲ,蘇州市,市值89.61億)、蘇州科達(2016-12-01,計算機設備Ⅲ,蘇州市,市值49.83億)、麥迪科技(2016-12-08,軟件開發,蘇州市,市值36.41億)、如通股份(2016-12-09,冶金礦採化工設備,南通市,市值21.16億)、興業股份(2016-12-12,其他化學原料,蘇州市,市值22.82億)、蘇利股份(2016-12-14,農藥,無錫市,市值35.26億)、亞振家居(2016-12-15,傢俱,南通市,市值14.95億)、武進不鏽(2016-12-19,普鋼,常州市,市值29.06億)、中旗股份(2016-12-20,農藥,南京市,市值39.21億)、信捷電氣(2016-12-21,工控自動化,無錫市,市值35.84億)、奧聯電子(2016-12-29,汽車零部件Ⅲ,南京市,市值21.06億)、亞翔集成(2016-12-30,其他專業工程,蘇州市,市值28.48億)、常熟汽飾(2017-01-05,汽車零部件Ⅲ,蘇州市,市值26.96億)、貝斯特(2017-01-11,汽車零部件Ⅲ,無錫市,市值27.66億)、海辰藥業(2017-01-12,化學制劑,南京市,市值32.3億)、誠邁科技(2017-01-20,軟件開發,南京市,市值86.41億)、張家港行(2017-01-24,銀行Ⅲ,蘇州市,市值100.68億)、華達科技(2017-01-25,汽車零部件Ⅲ,泰州市,市值42.12億)、瑞特股份(2017-01-25,船舶製造Ⅲ,蘇州市,市值27.54億)、法蘭泰克(2017-01-25,重型機械,蘇州市,市值20.87億)、科森科技(2017-02-09,金屬製品Ⅲ,蘇州市,市值33.03億)、晨化股份(2017-02-13,其他化學制品,揚州市,市值17.21億)、安靠智電(2017-02-28,線纜部件及其他,常州市,市值20.53億)、寒銳鈷業(2017-03-06,其他稀有小金屬,南京市,市值175.96億)、大千生態(2017-03-10,園林工程Ⅲ,南京市,市值16.85億)、捷捷微電(2017-03-14,分立器件,南通市,市值65.54億)、新泉股份(2017-03-17,汽車零部件Ⅲ,鎮江市,市值39.97億)、碳元科技(2017-03-20,其他化學制品,常州市,市值43.36億)、久吾高科(2017-03-23,環保工程及服務Ⅲ,南京市,市值16.19億)、美思德(2017-03-30,聚氨酯,南京市,市值15.72億)、江化微(2017-04-10,其他化學制品,無錫市,市值32.85億)、龍蟠科技(2017-04-10,石油加工,南京市,市值29.6億)、正丹股份(2017-04-18,其他化學制品,鎮江市,市值23.21億)、三超新材(2017-04-21,磨具磨料,南京市,市值14.62億)、傳藝科技(2017-04-26,電子零部件製造,揚州市,市值28.69億)、新日股份(2017-04-27,其他交運設備Ⅲ,無錫市,市值24.99億)、恆潤股份(2017-05-05,機械基礎件,無錫市,市值20.57億)、金陵體育(2017-05-09,文娛用品,蘇州市,市值33.02億)、蘇墾農發(2017-05-15,糧食種植,南京市,市值90.95億)、展鵬科技(2017-05-16,樓宇設備,無錫市,市值16.69億)、海鷗股份(2017-05-17,其它通用機械,常州市,市值12.03億)、晶瑞股份(2017-05-23,其他化學原料,蘇州市,市值41.11億)、江蘇雷利(2017-06-02,電機Ⅲ,常州市,市值38.62億)、華脈科技(2017-06-02,通信傳輸設備,南京市,市值19.14億)、智能自控(2017-06-05,機械基礎件,無錫市,市值25.27億)、我樂家居(2017-06-16,傢俱,南京市,市值31.86億)、中設股份(2017-06-20,路橋施工,無錫市,市值17.13億)、易德龍(2017-06-22,電子零部件製造,蘇州市,市值23.31億)、日盈電子(2017-06-27,汽車零部件Ⅲ,常州市,市值12.53億)、大燁智能(2017-07-03,中壓設備,南京市,市值23.53億)、基蛋生物(2017-07-17,醫療器械Ⅲ,南京市,市值59億)、健友股份(2017-07-19,化學原料藥,南京市,市值270.51億)、隆盛科技(2017-07-25,汽車零部件Ⅲ,無錫市,市值13.98億)、朗新科技(2017-08-01,IT服務,無錫市,市值138.5億)、南衛股份(2017-08-07,醫療器械Ⅲ,常州市,市值15.38億)、永安行(2017-08-17,其他交運設備Ⅲ,常州市,市值30.18億)、東珠生態(2017-09-01,園林工程Ⅲ,無錫市,市值46.97億)、建研院(2017-09-05,綜合Ⅲ,蘇州市,市值18.36億)、電工合金(2017-09-07,銅,無錫市,市值27.87億)、天目湖(2017-09-27,自然景點,常州市,市值28.05億)、威唐工業(2017-10-10,汽車零部件Ⅲ,無錫市,市值17.56億)、聚燦光電(2017-10-16,LED,蘇州市,市值31.92億)、洛凱股份(2017-10-17,低壓設備,常州市,市值16.5億)、精研科技(2017-10-19,電子零部件製造,常州市,市值70.19億)、金鴻順(2017-10-23,汽車零部件Ⅲ,蘇州市,市值18.96億)、阿科力(2017-10-25,其他化學制品,無錫市,市值19.88億)、凱倫股份(2017-10-26,其他建材Ⅲ,蘇州市,市值29.85億)、佳力圖(2017-11-01,其它專用機械,南京市,市值28.77億)、麗島新材(2017-11-02,其他建材Ⅲ,常州市,市值21.7億)、振江股份(2017-11-06,風電設備,無錫市,市值25.92億)、華信新材(2017-11-06,其他塑料製品,徐州市,市值15.53億)、藥石科技(2017-11-10,化學原料藥,南京市,市值92.2億)、蘇博特(2017-11-10,其他化學制品,南京市,市值44.32億)、怡達股份(2017-11-15,其他化學制品,無錫市,市值14.11億)、春秋電子(2017-12-12,電子零部件製造,蘇州市,市值24.49億)、賽騰股份(2017-12-25,其它專用機械,蘇州市,市值42.4億)、朗博科技(2017-12-29,汽車零部件Ⅲ,常州市,市值18.79億)、鵬鷂環保(2018-01-05,水務Ⅲ,無錫市,市值56.59億)、科華控股(2018-01-05,汽車零部件Ⅲ,常州市,市值16.78億)、南京聚隆(2018-02-06,改性塑料,南京市,市值17.42億)、今創集團(2018-02-27,鐵路設備,常州市,市值78.54億)、江蘇租賃(2018-03-01,多元金融Ⅲ,南京市,市值179.2億)、倍加潔(2018-03-02,其他家用輕工,揚州市,市值23.06億)、鼎勝新材(2018-04-18,鋁,鎮江市,市值56.59億)、藥明康德(2018-05-08,醫療服務Ⅲ,無錫市,市值1430.52億)、越博動力(2018-05-08,汽車零部件Ⅲ,南京市,市值15.94億)、亞普股份(2018-05-09,汽車零部件Ⅲ,揚州市,市值72.37億)、科沃斯(2018-05-28,其它通用機械,蘇州市,市值107.53億)、億嘉和(2018-06-12,其它通用機械,南京市,市值61.57億)、南京證券(2018-06-13,證券Ⅲ,南京市,市值253.02億)、江蘇新能(2018-07-03,新能源發電,南京市,市值59.7億)、豐山集團(2018-09-17,農藥,鹽城市,市值23.3億)、蠡湖股份(2018-10-15,汽車零部件Ⅲ,無錫市,市值29.41億)、邁為股份(2018-11-09,其它專用機械,蘇州市,市值63.47億)、愛朋醫療(2018-12-13,醫療器械Ⅲ,南通市,市值33.31億)、利通電子(2018-12-24,電子零部件製造,無錫市,市值26.59億)、上機數控(2018-12-28,其它專用機械,無錫市,市值39.99億)、紫金銀行(2019-01-03,銀行Ⅲ,南京市,市值227.71億)、招商南油(2019-01-08,航運Ⅲ,南京市,市值138.14億)、羅博特科(2019-01-08,其它專用機械,蘇州市,市值32.12億)、蘇州龍傑(2019-01-17,滌綸,蘇州市,市值33.08億)、威爾藥業(2019-01-30,化學原料藥,南京市,市值28.74億)、恆銘達(2019-02-01,電子零部件製造,蘇州市,市值65.26億)、立華股份(2019-02-18,畜禽養殖Ⅲ,常州市,市值230.98億)、中簡科技(2019-05-16,其他纖維,常州市,市值116.44億)、泉峰汽車(2019-05-22,汽車零部件Ⅲ,南京市,市值31.46億)、國茂股份(2019-06-14,機械基礎件,常州市,市值67.41億)、卓勝微(2019-06-18,集成電路,無錫市,市值412.09億)、南微醫學(2019-07-22,醫療器械Ⅲ,南京市,市值208.7億)、華興源創(2019-07-22,其它專用機械,蘇州市,市值127.92億)、天準科技(2019-07-22,其它通用機械,蘇州市,市值48.21億)、瀚川智能(2019-07-22,其它專用機械,蘇州市,市值43.33億)、蘇州銀行(2019-08-02,銀行Ⅲ,蘇州市,市值295億)、神馬電力(2019-08-05,線纜部件及其他,南通市,市值88.09億)、海星股份(2019-08-09,鋁,南通市,市值42.02億)、天奈科技(2019-09-25,其他化學制品,鎮江市,市值62.14億)、山石網科(2019-09-30,軟件開發,蘇州市,市值64.86億)、博瑞醫藥(2019-11-08,化學制劑,蘇州市,市值113.82億)、八方股份(2019-11-11,電機Ⅲ,蘇州市,市值99億)、聯瑞新材(2019-11-15,非金屬新材料,連雲港市,市值27.03億)、錦雞股份(2019-11-22,紡織化學用品,泰州市,市值53.6億)、斯迪克(2019-11-25,其他化學制品,宿遷市,市值27.76億)。

2、IPO在審企業統計

IPO在審企業有: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集團、國聯證券、確成硅化學、江蘇德納化學、蘇州賽伍應用技術、江蘇海安農村商業銀行、無錫新潔能、江蘇崑山農村商業銀行、張家港愛麗家居科技、常州市凱迪電器、崑山滬光汽車電器、江蘇長齡液壓、江蘇共創人造草坪、無錫派克新材料科技、偉時電子、江蘇嶸泰工業、新亞強硅化學、常州澳弘電子、江蘇協和電子、江蘇博遷新材料、江蘇劍牌農化、江蘇必得科技、無錫市振華汽車部件、江蘇同力日升機械、佳禾食品工業、江蘇大豐農村商業銀行、弘業期貨、蘇州華亞智能科技、蘇州瑞瑪精密工業、江蘇傳智播客教育科技、優彩環保資源科技、無錫化工裝備、江蘇日久光電、江蘇聚傑微纖科技集團、常州中英科技、南京市測繪勘察研究院、上能電氣、崑山佰奧智能裝備、無錫帝科電子材料、江蘇圖南合金、南京科思化學、揚州海昌新材、江蘇海晨物流、江蘇協昌電子科技、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凱龍高科技、南通江天化學、金埔園林、崑山亞香香料、江蘇恆輝安防、蘇州可川電子科技、中辰電纜、盛德鑫泰新材料、通用電梯、蘇文電能科技、常州武進中瑞電子科技、江蘇網進科技、江蘇博俊工業科技、康平科技(蘇州)、蘇州寶麗迪材料科技、江蘇晶雪節能科技、江蘇新視雲科技;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國盛智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迪威爾高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艾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IPO中止企業有:江蘇國茂減速機、蘇州恆銘達電子科技、協鑫智慧能源、江蘇揚瑞新型材料。

IPO終止企業有:揚州曙光電纜、江蘇金太陽紡織科技、江蘇天智互聯科技、江蘇華綠生物科技、江蘇聯瑞新材料、江蘇新瀚新材料、南京肯特複合材料、南京微創醫學科技、勳龍智造精密應用材料(蘇州)、蘇州禾昌聚合材料、蘇州未來電器、常州祥明智能動力、鎮江泛沃新能汽車技術、無錫芯朋微電子、崑山國力電子科技、盛利維爾(中國)新材料技術;句容寧武新材料、天聚地合(蘇州)數據、南京優科生物醫藥集團、常州祥明智能動力、蘇州金宏氣體、南通國盛智能科技集團、蘇州新銳合金工具、蘇州星諾奇科技、蘇州艾隆科技、揚州日興生物科技、江蘇中信博新能源科技、紅螞蟻裝飾;和艦芯片製造(蘇州)股份有限公司。

3、借殼案例統計

該區域借殼案例為:"三六零"借殼"江南嘉捷"、"美年健康"借殼"江蘇三友"、"必康股份"借殼"九九久"、"海瀾之家"借殼"凱諾科技"、"東方市場"借殼"絲綢股份"、"視覺中國"借殼"遠東股份"、"南極電商"借殼"新民科技"、"國軒高科"借殼"東源電器"、"中國天楹"借殼"ST科健"、"蘇美達"借殼"常林股份"、"ST長生"借殼"黃海機械"、"*ST保千"借殼"ST中達"、"長城影視"借殼"江蘇宏寶"、"*ST百特"借殼"中聯電氣";"協鑫能科"借殼"霞客環保"。

4、歷史被否IPO案例

歷史上,江蘇地區IPO被否企業包括:江蘇蘇豪國際集團、江蘇江陰港港口集團、南京石油化工、南京朗光電子、江蘇延申生物科技、淮安嘉誠高新化工、江蘇新中環保、江蘇榮聯科技發展、華海電腦數碼通訊廣場連鎖、江蘇遠洋東澤電纜、蘇州通潤驅動設備、無錫市瑞爾精密機械、桑夏太陽能、江蘇金源鍛造、江蘇海四達電源、海瀾之家服飾、無錫上機數控、南京大地水刀、崑山華恆焊接、江蘇天鳥高新技術、南京中油恆燃石油燃氣、蘇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江蘇申利實業、南京聖和藥業、南京磐能電力科技、江陰潤瑪電子材料、蘇州金槍新材料、安佑生物科技集團、江蘇金太陽紡織科技、江蘇聯動軸承、江蘇藍電環保、蘇州宇邦新型材料、常州恐龍園、上能電氣、勳龍智造精密應用材料(蘇州)、聯德精密材料(中國)、無錫普天鐵心、南通國盛智能科技集團、常州中英科技、南通冠東模塑、蘇州恆銘達電子科技;江蘇揚瑞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蘇州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超達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富士萊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銀河世紀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