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分享:疫情對“智能+”行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新書分享:疫情對“智能+”行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為抗擊新冠疫情,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將於近期出版《新冠肺炎疫情的行業影響及對策分析》,今日官方微信刊發書中史佔中教授和張濤博士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智能+”行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一文以令大家先睹為快。


新書預告

新書分享:疫情對“智能+”行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新冠肺炎疫情的行業影響及對策分析》

主 編:陳方若副主編:陳宏民 田新民 顏世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即將出版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傳播開來,焦慮、恐慌、封城、隔離隨之而來。這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對我國的應急能力的重大挑戰。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行業研究院密切關注災情,組織研究團隊深入分析新冠病毒疫情對飲食行業、旅遊行業、能源行業、醫藥行業、出版行業、半導體行業、人工智能行業、養老行業等行業的影響,同時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積極為黨和政府、企業獻計獻策,本書即為這些研究成果的總結。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行業研究院院長、光啟講席教授,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原)終身講席教授 陳方若:

疫情發生之後,許多社會精英憂國憂民,他們紛紛發表言論,指出問題,建言獻策。這其中不乏有經濟學家預測宏觀經濟的走勢、提出宏觀調控政策的設想,也有管理學家關注企業家和企業面臨的困難、呼籲社會各界的支持、解惑排憂、幫助他們走出難關。與此不同,本書從行業角度審視這次公共衛生事件可能產生的影響,並提出了有效的應對策略,有助於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瞭解行業區別,出臺更為精準的產業政策,也有益於企業家明晰本行業發展趨勢,看準方向,及時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

新書分享:疫情對“智能+”行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陳方若)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楊頡:

疫情之後有些企業會面臨運營困難,有些行業的走向會變得不明朗,政府和企業需要及時作出合理的政策調整,同時也應當看到,部分傳統行業將加快轉型,一些新興行業會迎來蓬勃的發展新機遇,中國也將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提速期。

新書分享:疫情對“智能+”行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楊頡)


新冠肺炎疫情對“智能+”行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史佔中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張濤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生)

2020年春節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源自武漢,隨即迅速向全國蔓延,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還將其宣佈為“PHEIC”(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擴散打破了中國經濟運行的節奏,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影響,同時對許多行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負面衝擊。但“智能+”行業的發展也許“危中有機”,甚至還有“逆勢上揚”的發展機會。

新書分享:疫情對“智能+”行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疫情是短暫的,但對我國未來產業經濟的影響將是廣泛而又深遠的。對創新的重視、對新經濟的期待以及對“智能+”行業的關注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智能製造新模式、泛互聯網新業態、生命健康新方式也將逐漸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一、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行業發展“新趨勢”

1.產業智能化進程加快

人工智能技術正在驅動產業變革,“產業智能化”已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主旋律,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正在逐步形成。在國家多項政策和科研基金的支持與鼓勵下,各地人工智能創新工程建設快速啟動,“智能+”行業呈高速發展態勢。賽迪顧問發佈的《2019人工智能企業百強榜》預計2021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將突破2000億元。

可以預見,這次疫情將大大縮短傳統產業尤其是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的過程。例如富士康已建設完成精密機構件、智能刀具、精密組裝、測試包裝等“熄燈工廠”。這些“熄燈工廠”人力節省了88%,效率提升了2.5倍,在疫情面前,它最大的優勢是無需擔心工人不能及時返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將再次迎來爆發式增長,企業將加快“機器換人”的進程,一批無人車間、無人工廠也將有望成“燎原之勢”。產業智能化是“中國製造”能否轉型升級為“中國智造”的必經之路,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中國能否從如今的“經濟大國”走向世界“經濟強國”。


2.部分服務需求從線下轉為線上

面對疫情,線下服務業當前受到最直接的衝擊,部分消費場景開始向線上轉型,進一步提升了線上消費的比重。如春節檔院線電影《囧媽》,打破了傳統的影院商業模式,改為線上播出;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大公司迅速開發出大數據尋人、查找附近發熱門診、線上就診等服務;教育培訓、辦公會議等行業也開始向線上轉型,電商、短視頻、遊戲、知識付費、線上辦公軟件等迎來流量高峰。


3.5G融合應用創造新商業模式

此次疫情中,5G的定點部署和切片應用大顯身手,充分體現了5G“高速率、廣連接、低時延”等技術特性的優勢。5G與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智能技術的結合,可為5G的應用創新積累有益經驗。其中以遠程醫療、大視頻直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領域的應用最為典型。例如通過5G+VR技術,“雲監工”們觀看了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的全過程;5G網絡能夠支持4K/8K遠程高清會診和醫學影像數據的高速傳輸與共享等。

新書分享:疫情對“智能+”行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二、“智能+”行業將為應對疫情危機增添“新動能”

新冠肺炎疫情在給民眾生產和生活帶來嚴重負面影響的同時,也為推進“智能+”行業發展和重塑智能經濟生態提供了難得的契機。當前蓬勃發展的大電商平臺,如阿里巴巴、京東等多在2003年“非典”之後迅速壯大,深刻改變了生產、流通和消費等經濟社會的運行模式。把災難變機遇,重塑智能經濟社會的內生機制,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窗口,尋求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突破,探索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是推動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當今中國應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衝擊,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智能經濟的快速發展,力爭在疾病診療、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多個方面為抗疫行動做出更大貢獻。


從診斷環節來說,AI醫療影像技術已經可以很好地完成前期的CT讀片工作,例如平安科技的“智能讀片”經LUNA評測為全球第一,肺結節檢測準確率達95.1%,假陽性篩查準確率達96.8%[4]。在醫療診斷方面,武漢協和醫院、同濟醫院等線下醫院的互聯網醫院平臺也開設了發熱門診在線問診,網上答疑解惑,對初期、輕症居家隔離病人,給予專業遠程指導,有效減輕發熱門診的壓力。在新藥研究領域,結合大數據與算力支持,AI可以從海量文獻、實驗等數據中完成篩選,例如阿里雲的AI算力,可支持病毒基因測序、新藥研發、蛋白篩選等工作,幫助科研機構縮短研發週期;研究病毒的變異位點,為針對病毒的靶向藥物研發提供全面的數據支持[5]。同時還推出了“智能疫情機器人”,為浙江省新冠肺炎公共服務與管理平臺提供服務。在流行病學史追蹤方面,微醫、丁香園、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等紛紛推出疫情地圖與新冠肺炎線上諮詢服務,並利用大數據進行分析,為傳染模型的建立、精準分析和科學預測提供了重要支撐。


在治療方面,美國華盛頓的一家醫療中心使用機器人治療美國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醫生負責在隔離窗外操作機器人,該機器人配備了攝像頭、麥克風和聽診器等設備,這家醫院藉助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醫學隔離和診療。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也啟用了AI機器人“小白”,協助醫護人員在隔離診區開展工作,用於疑似病例會診與遠程查房。在醫療防護物資緊缺的情況下,“非接觸的面對面溝通”進一步降低了醫患交叉感染的風險,也提高了專家跨院會診的效率,節約了醫療資源。上海鈦米科技開發的智能消毒機器人,能識別環境內的物品進行自主避障;配備消毒管理軟件,自動根據空間面積計算消毒時間,並自主圍繞消毒目標進行360°無死角消毒;機器人全程智能操作,實行人機分離,能夠有效避免和降低感染風險,也提高了大規模消毒的效率。

新書分享:疫情對“智能+”行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2.智慧城市建設強化疫情防控,提升防疫工作效率


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時代,防控疫情需要“數戰數決”。面對疫情,智慧城市系統會根據智能算法立即啟動預警系統,應急指揮調度中心根據預警級別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並採取相應的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擴散。此次疫情中,智慧城市大腦系統平臺通過對區域數據資源的集聚與分析優勢,能夠實時監測進入本地區的外地車輛,特別是重點區域牌照車輛的動態數據,並進行大數據分析,將相關信息第一時間提供給疫情防控指揮部。通過對入區外地車輛的監測和大數據分析,為判斷防疫形勢提供數據支撐,有效提升應急指揮決策效率。


如萬達信息市民雲作為可信的城市服務平臺,發揮市民雲在社區治理和城市服務方面的優勢,第一時間面向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提供疫情動態更新、信息採集、流動人口數據報表等全方位疫情防治解決方案。


從本次疫情人員控制上來看,湖北和武漢等城市在健康大數據平臺、智慧交通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導致疫情發展初期未能通過大數據自動化檢測模型引起傳播預警,延誤疫情控制應對時機。可以預見,疫情過後我國很多城市將加大智慧城市建設投入,加快城市網絡通訊基礎設施和雲服務中心的升級,打通不同醫院、區域的醫療健康大數據平臺,加強疫情預警、應急管理等智慧城市系統建設。這為具有較強技術能力和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3.智能物流應對防疫期間的緊迫需求,保障社會民生


在疫情期間,智能化的物流系統能夠有效保障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需要。例如,達達集團通過達達快送、京東到家等本地生活服務平臺,調配春節期間運力,全力保障防疫期間市民生活物資的配送,達達快送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模式,避免面對面接觸,最大限度降低風險。同時通過引入一些智能化解決方案如無軌AGV、智能分揀線、智能立體倉等,實現物流揀配的“熄燈作業”,也可大幅度提高物流效率。京東到家還啟動大數據價格監測機制,與平臺上的廣大商家攜手,全力保障各類防疫相關物資的供給,平抑物價。同時,肺炎疫情催發出來的無人配送需求,也為服務機器人行業拓展了新的市場空間。


4.智能教育滿足在線學習需求,推進教育方式創新


2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提出:疫情總體出現積極變化,加強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教育部要求各地應根據當地疫情發展的情況錯峰、錯區域和錯層次開學。因此,在防疫期間,智能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在家進行線上學習,避免校園學生聚集帶來的傳染風險。


面對疫情的爆發,傳統的線下教育機構紛紛利用視頻系統轉型為線上教育,一些在線教育的龍頭企業如新東方、好未來等機構免費為全國孩子提供在線課程,線上教育的需求迎來爆發式增長。隨著中小學復課時間推遲,遠程教育、視頻課堂將得到大面積推廣。教育部推出22個線上課程平臺,免費開放2.4萬門優質課程,另外,從2月17日開始,中國教育電視臺第四頻道將通過直播衛星平臺傳授有關課程學習資源,將覆蓋偏遠貧困農村地區,特別是網絡信號比較弱和有線電視沒有通達的地區[6]。在此形勢下,科大訊飛旗下的智學網免費提供公有云教育平臺給湖北中小學使用,流利說等智能教育企業也向社會提供免費在線學習資源。


5.智能製造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國製造企業大多還是以單一中心場地為主,使得企業採用遠程辦公、多地協同的工具和機制的動力不足。疫情所導致的人員隔離、工人停工,使得部分勞動密集型傳統企業受到極大影響。而智能製造能夠使用互聯網進行多地區協同管控的優勢再次被放大,可有效應對疫情期間人工短缺問題。例如,中國鋼鐵行業領軍企業寶鋼股份也開始大力建設“熄燈工廠”,該智能工廠可通過遠程運行維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綜合智慧手段保持24小時不停工,既保證了疫情期間的病毒防控,又實現了高效的生產運轉。因此,為滿足疫情期間的生產工作需求,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加速向智能化轉型,加大對無人工廠、無人車間的投入,通過智能製造,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無人零售、無人餐飲、智能物流、無人機配送、無人機巡檢等高科技行業有望強勢崛起。VR/AR等場景體驗類項目將再次受到關注,再加上5G應用技術的成熟,虛擬世界也將逐步與現實世界同步。

新書分享:疫情對“智能+”行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加快推進“智能+”行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1)調整相關的財政貨幣政策,加快推進智能經濟的發展,強化民生領域的逆週期調節。對一些新興“智能+”企業給予適當的補貼,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例如,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貸款並減免3個月的利息,對於中小企業和三農主體,減免或減半收取擔保費,努力保持中小企業有足夠的流動性;調整定額納稅人與個體工商戶的納稅定額,允許企業延期交納稅款,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優化出口退免稅。


(2)加快5G引領的“雙千兆寬帶城市”建設,打造5G應用公共服務平臺。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打造5G千兆、寬帶千兆“雙千兆寬帶城市”,加強前瞻佈局,擴大有效投資,全力促進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提升。充分挖掘新冠肺炎診療以及疫情防控的5G應用場景,攻關並批量生產一批輔助診斷、快速測試、精準測溫與目標識別等智能化設備與產品,助力疫病智能診治,降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提高管控工作效率。進一步發揮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在疫情預防、監測、應對中的作用。


(3)打造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賦能中小企業加快創新和發展。依託龍頭企業,鼓勵建設開源開放、共享協同的人工智能創新服務平臺,引導更多人工智能中小企業參與協同創新。通過創新平臺建設,形成大數據資源池和算法、技術核心平臺,助力中小企業算法開發和迭代優化,有效降低中小企業的成本,加快推進中小企業的協同創新。規範政府示範應用項目,建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專項投資資金,拓展“智能+”行業的投融資渠道,賦能中小企業加快創新和發展。

新書分享:疫情對“智能+”行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4)聚焦教育醫療、城市管理、智能製造等重點領域,以場景需求推動智能技術的應用。充分發揮政府資源優勢,依託各方研究力量,針對突發性或者極端事件(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現的人力和物資的替代性需求,加快各類智能系統的研發和落地應用,增強極端事件下的資源儲備和應急能力。


重點挖掘在醫療、教育、智能製造等場景的應用。在醫療方面,推動遠程在線智能診療系統等產品的應用,推動手術機器人及其操作系統研發,加強突發病、流行病和常見病智能監測和防控。在教育方面,推進智能校園建設及在線教育培訓平臺建設,推動個性化學習,促進教育教學方式的轉型創新。在製造業方面,致力於構建企業生產數據的智能決策和機器學習模型,增強人工智能技術支持下的人機交互與協作生產能力。疫情導致人口流動趨緩,企業將面臨更加嚴重的“用工荒”,導致復工困難。通過積極引入智能化技術,幫助企業逐步減少對人工的依賴。


本次疫情將促使企業和政府持續加大對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投入,在共克時艱中將危機轉化為智能製造轉型發展的契機。


新書分享:疫情對“智能+”行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新書分享:疫情對“智能+”行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