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易經》要從哪裡開始學?

玄墨公子


易經是一門規律學、自然學科,也是中華哲學思想的起源六經之首。作為醫學世家出生的我,可以給你一點小小的建議。學習易經不能死記硬背,要結合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規律進行總結學習。易經分為象、數、理、佔四大板塊。初學者應該先從易理方面開始入手學習。天干、地支、八卦、陰陽、五行、河圖、洛書。這些易經的通用知識基礎理論一定要學紮實。只有基礎理論紮實了,才可以更深入的研究其它板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早日學成!


易學傳承


沒有誠心,讀易讀死也白讀,易乃百經之道,易經分諸子百家,名抒其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就預測而言分八十一課科目,沒有老師實難入門,沒有緣分的人說了也白說,例如,邵子神數,全國只有一個老師,周口老杜,我只見此人一面一卦,悟了半年,才略知先天圖後天圖妙用萬分之一,後來就難見其人了,致於鐵版神數,梅花易數,太極神數,南極神數,北極神數,北斗飛宮,紫微斗數,大六壬,小六壬,六壬紫微法,奇門遁甲,飛奇門,奇門太極飛宮法,八字,六爻,測字,手相,面相,點香,十二支法,臨時飛宮法,擇日法,陰宅法,陽宅法,稱骨法,夢法,萬物類象法,諸葛馬前課,不一而足,你咋學?緣分而矣!


道濟天下854


學習《易經》,應該由簡入繁,慢慢切入,建議先學習邵偉華老師所著的《周易預測學講義》,看這本書的目的是,只學習裡面的八卦、六十四卦怎麼演化而來的、十天干、十二地支,熟悉它們所代表的方位、代表的五行屬性、代表的事物(萬物類象),對著八卦圖反覆熟練(如圖),然後,再學習天干地支之間的生、克、合、衝、洩、耗關係,完成這些後,會覺得學習易經不難。


這些都是基礎知識,但依靠這些基礎知識,也能夠快速的學會梅花易數斷事,排四柱、裝卦等,如果學習斷八字(也叫命理預測、四柱預測),可以先買幾本市面上的四柱預測書籍,反覆看,讓自己有了感覺,放下書以後,慢慢的就會明朗了。


各派風水,也都是用卦和干支,有的加上數理星宿來進行勘察定論,並使用干支相合及生剋制化來分析,所以學好上述基礎知識並熟練,就會逐步的豁然開朗。


學習易經並不難,從高知到平民,文化程度不同,但很多人都掌握得很好,只是不能死記硬背,要結合現實生活,多悟、多思考、多練習,才能成為水平高的易學研究和實踐者。


大易學社


我也說說自己走上易學之路,小時對算卦就感興趣,八九年看到了邵偉華的《周易預測學》還有天津南開大學李蘭芝的《周易與卦象》她的書主要是六十四經文詳解。

說實話第一次接觸周易真得很難,那時也見不到一個懂《周易》的人,在邵氏書中看的入迷,上學就沒下過苦功,慢慢的深入書中,真正的讓我看到要學好《周易》必要懂的很多知識,無論天文還是人情都要懂些,早年學過中醫中途不學了,正好《周易》與中醫接合在一起很快就入了門,這時又看到了馮寧志寫的《易俠張延生》書主要說的是張廷生自學氣功與周易講課沒有講怎麼斷卦,實際書中以含糊的把斷卦說了出來,我又在生活中慢慢摸索,給人每斷一卦就留下例子等結果是對與錯,沒人找自己斷卦自己就斷天氣。用卦斷病看病症,我的一個夥伴卦學的比我深,那年得了尿毒症,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病,我讓他搖一卦,是坎宮第一卦他說久病逢衝則死,近病逢衝則愉病好了!我說你死了難逃九月,請看白虎發動克用神討錢火急買棺材,在這年的後八月死啦那年二十五歲。想學好《周易》不是幾句話的事,必要用正確的思維來判斷一個卦象,去年一個人想和我學斷卦,他想一個月就學會,我告訴他這是不可能的。最後說上幾句最關鍵的就是看你命理傷官怎樣有無華蓋星,否則根本難學會周易這門學術,


雲中子56


《易經》我是自學的,把個人體會和大家分享一下:



1、不要太功利。就像一買彩票就開始憧憬中大獎後的宏圖計劃,學習《易經》也一樣,不要以為學了《易經》就可以上知一半,下知一半,掐指一算,一切盡在掌握。我們要抱著把他當一門普通知識來學習的態度,至於以後能不能預知過去未來,就看大家的功力了。

2、瞭解《易經》的起源狀況。我們常說的《周易》,其實只是《易經》的一種,另外還有《連山易》和《歸藏易》。《周易》就是周文王演先天八卦為六十四卦的著作,是現在我們學習的版本。此外還有《易傳》,是孔子等先賢給《周易》做的註解,也是要學的。



3、學習《周易》的三原則三法則。三原則就是變易、簡易、不易。變易就是要知道一切都在變而適應變;簡易就是世界萬物變化的法則很複雜,但在我們懂得了原理、原則後,就會變得簡單;不易,就是萬事萬物在變,但主宰變化的那個事物不變。這三個點是易經的靈魂所在。

三法則就是象、數、理,往水面扔個石子,產生水紋,這就是象;產生了幾圈水紋,這個就是數;為什麼會產生水紋,就是理。易經的每一卦、每一爻都包含了理、象、數的內涵。接下來,就是學習具體的卦、爻了。



4、書籍推薦。南懷瑾先生的《易經雜說》,通俗易懂,也不枯燥,是入門的好書;孫映逵、楊亦鳴的《六十四卦與人生哲理》,採用問答形式,可讀性強,講得也比較清楚,如果要用金錢卦占卜一下,查找起來也很方便。


坐隱江湖


《易經》這本書難看明白,而且枯燥無味,我以前十分好易經這神奇的書,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農村卻難找一本易經書,當然沒現在網絡電子版,好不容易在書店買了一本普及版,只有經文,沒有後面的傳文和卦序傳,雖然有簡單白話文翻譯,看了前面乾卦後面再也沒有耐心去看了,後來找了本邵偉華的《易經預測》,只到看到了六爻預測,也可以自己來模擬預測了,再去看《易經》這本書,當然買了一本厚了不少的易經書,有了圖文,才慢慢把整個書看了一遍,包括經傳,卦序,雜卦傳~~,還有參同契!

學易經如果古文基礎不好的,先還是從實用角度入手,讓興趣帶動熱情,再用好奇心情去研究,到了研究明白一點意思了,就不能自拔了,哈哈!!!這時你離大師級別就不遠了~~哈哈


99論天下


首先要看書。先看朱熹《周易本義》,因為這位宋代大師寫的這本書是後世所有學生的教科書,它全面地介紹了《周易》,有河圖,有洛書,有八卦橫圖,先、後天八卦,這些東西在他之前沒人介紹過。現在《頭條》上有人問太極生二儀再生四象八卦是怎麼玩的,看這本書中的八卦橫圖就知道了,這個問題千把年前就解決了。

再看南懷瑾的《易經雜說》和《易經系傳別講》,南先生娓娓道來,引人入勝,將您引入易經的奇妙殿堂,千萬別晚上看,因為您會不知不覺發現天亮了,"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時",讀《周易本義》沒有這種感覺,因為您很多地方可能看不明白。多少學者會貶低南先生,說他沒有學術性,您不要理會,因為有沒有學術性不是這些學者定的,何況南先生的書能使您愛不釋手,能使您有所進步,您還要什麼所謂的學術性幹什麼?

再看尚秉和《周易尚氏學》、《焦氏易詁》和《焦氏易林注》,這三本書要通讀、讀通,讀通了您就理解了易象和數,而周易用來預測的卦是通過易象來看的,掌握了易象您於周易便登堂入室了。

其次要知道易理。《周易》的作者創作《周易》的目的就是用來預測,他管你什麼理義,直到孔子看了《周易》後,他發現"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他說易經裡說的東西和天地的變化是一致的,易經能涵蓋天地變化的一切規律,那麼我老孔就研究《周易》吧,把《周易》預測中揭示的天地人事變化的道理給總結出來,所以,他就在卦辭或爻辭加上"象曰",於是,就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樣"心靈雞湯"。這些就是所謂的理義,它不是《周易》作者的原創,是孔子後來挖掘出來的。目前講易理的當數臺灣的曾仕強講的最為精當。

第三,就是要掌握剛才所說的易象數。理從象出,八卦的本質是象,八卦和河圖洛書結合就產生了數,自八卦產生以來就一直玩象數,孔子後,易的理義研究異軍突起,到了漢代,出現了一個天才少年,他叫王弼,更是來了個"王弼掃象",使易象的光芒日益暗淡,理義成為《周易》研究的主流,讓用於預測(即筮)的《周易》變成了六經之首。直到近二千後的清未學者拂去易象的封塵,才把易象逐步揭示出來(《周易本義》沒說多少易象),而尚秉和乃集其大成,寫了上面提到三本書。把易象數放在第三點,不是它不重要,而是它最重要,大家最後看到最印象。

"易道至簡,唯得門徑者方入",易之門徑者,易象也!


四一翁




首先,要明確“易經”的概念。很多現在對“易經”的概念比較模糊,把“易經”的概念侷限於《周易》這本書。就目前而言,“易經”的範疇很廣,包含了周易、風水、命理、占卜等很多內容。很多人說是想學習《易經》,其實是想學習風水、命理、占卜等術數。所以,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想學什麼,是想學易經哲學方面,還是想學易經術數方面。

其次,對於想要研究周易的,及想學術數方面的,給大家推薦幾本入門書。

對於研究《周易》哲學方面的,除了《周易》原書以外,給大家推薦北京大學朱伯昆編寫的《易學基礎教程》適合入門,後面可以看民國尚秉和先生的《周易尚氏學》、《周易古筮考》,是比較經典的書籍。再往後可以看杭辛齋的《杭氏易學七種》。看完之後可以看清代官方編寫的《周易折中》。這個層面研究注重“道”。



對於想學易經術數方面的,在學之前要明白自己要學哪一門術數,因為術數也分很多種,有八字、六爻、梅花易數、奇門遁甲、大六壬、紫微斗數、風水、起名等等。關於八字建議先看現代人書籍入門,然後看古籍,比如《三命通會》、《窮通寶鑑》、《滴天髓》、《子平真詮》、《淵海子平》等。關於六爻,建議看《卜筮正宗》、《增刪卜易》、《易隱》、《易冒》等。關於梅花易數,首選邵康節的《梅花易數》,也可以看張延生的《易學入門》、《易學應用》入門,後面看《周易古筮考》,《高島易斷》等等。至於其它術數,大家可以找相應的基礎書籍來學習。



最後,相對大家說的是,學習的話儘量選擇一門深入學習,不要貪多。古人講:少則得,多則惑。尤其是想學術數方面的朋友更要注意。另外,建議大家有條件的話,可以找個老師,跟著老師來學習,這樣可以讓自己少走很多彎路,而且可以在短時間內學到老師大半生的經驗及心得。

有需要以上書籍的朋友,可以私信我,我為大家免費分享電子版書籍,最後,祝大家學有所成。


張炳中風水命理


《易經》其中的理論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無論你想得到什麼其中都會給你答案,這是《易經》與其他任何著作都不同的一個特點,學習《易經》先要看你想學習其中哪個方面的理論,是想學習其中的哲學理論?還是想學習其中的術數預測學。

《易經》中的哲學理論。哲學是我們進行實踐的指導思想,有了哲學理論的基礎,我們才能夠有足夠的創新思維去探索鑽研一門學術。要學習《易經》的哲理部分,首先要從陰陽五行學說的產生源泉開始研習,學習哲學部分只要簡單的知道陰陽五行的生克之理就行,之後再來學習六十四卦卦象和爻辭。

整個六十四卦是一個大的系統,從開始到結束都有一個詳細的演化過程,就像是一件事的發展過程一樣,其中的每一卦每一爻都蘊藏著深厚的哲理。卦象是一個形象思維,我們再通過不同卦象的觀察,能夠豐富我們的思維活動,開拓思維。

《易經》中的術數預測學。從《易經》發展成的術數預測學影響非常之廣,同樣也是深入研究易學文化必不可卻的一個過程。古人通過對原始狀態下自然發展的觀測,努力探索天、地、人之間的變化規律,總結出一套預測理論,直到今天成為了各種預測之術的基礎理論。

要想學習好預測之術,我建議要先從四柱八字開始學習,因為八字就是根據一個時間來判斷吉凶的體系。我們無論學習那種預測術,都是與時間分不開的,都是要以一個時間為基礎才好去做出判斷。初步的瞭解八字以後,再去學習其他的預測學門類,就會更加容易理解,之後就可以學習六爻、梅花易數、奇門遁甲、大六壬等預測之術,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易鑫


學習《易經》,首先知道《易經》是什麼?從上古開始,由《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發展而來,遺憾的是前兩部已失傳。而《易經》和《易傳》組成了《周易》。

《易經》記錄64卦,包括卦辭和爻辭,《易傳》是孔夫子對《易經》的解讀,如果《易經》學不懂,可先看《易傳》。

其次,破除對《易經》學習的三個誤區:“神秘學”(“難學學”)、“鬼神學”“思維誤區”,這樣才能不受干擾,正經地學習《易經》。

更多的《易經》知識,你可以去看看清華教授崔國文先生的視頻(易先生APP上可觀看),內容全面,先系統瞭解《易經》及學習方法,免走歪路。

還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來問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