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裔為何會成為巴西社會中的“多數民族”?

庭州行者


巴西面積851.4萬平方公里,2016年底全國人口2.07億,其幅員和人口均居世界第五。

巴西族裔呈現多元化特點,彙集來自各大洲不同膚色的居民,其人口可分為五大類:

1、白人,包括葡萄牙及其他歐洲國家移民後裔,約佔總人口的54%

2、黑白混血的穆拉託人,占人口的38%

3、非洲裔巴西人佔6%

(亦有數據顯示巴西白人占人口47%稍多,黑白混血和黑人佔50%以上)

4、印第安人有30萬左右

5、以日裔為主的亞洲人、阿拉伯人等

巴西是世界上天主教徒最多的國家,83%的居民信奉天主教,8%為新教徒,其餘信仰東正教、佛教、猶太教、非洲宗教等。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西班牙語、英語為主要外語,一些歐洲移民社群中流行母語,印第安人使用土著語言

各族裔來源

1、葡萄牙人涉足西半球前,該地土著印第安人約有100萬—400萬,分屬數百族群的雨林農藝、邊緣與半邊緣狩獵採集者兩大類。歐洲人帶來的傳染病是印第安人最大的殺手,還有逐殺和開發,橡膠種植、伐木、採礦、築路等造成印第安人離開故土。20世紀90年代至今,政府對他們的保護政策正發揮作用,在保護地內印第安人生活方式得以延續。

2、歐洲裔人主要是具有葡、意、德、西、波血統者,殖民時代葡萄牙人佔絕大多數,1877至1930年,先後有400萬歐洲人移民巴西,主要取代咖啡種植園的獲釋奴隸,同時為新興的工業提供勞力。它是僅次於意大利本土的第二大意裔人國家。

3、非洲裔巴西人包含黑人和黑白混血的穆拉託人。據統計,史上殖民者僅從葡屬安哥拉一地就販來400萬黑奴(安又被稱作“巴西之母”),殖民時期每個葡萄牙人家庭都擁有奴隸。如果按照廣義的定義——即黑人、黑白混血均歸於非洲裔,巴西是僅次於尼日利亞的第二大非洲裔人口大國。

4、巴西日裔人是1908年至1930年代移民者的後裔,現有160萬。其中半數以上已是混血,但仍被視為日裔,巴西被認為是僅次於日本本土的第二大日裔人國家(亦有觀點認為日裔美國人稍多於日裔巴西人)。


ruixuezhaofeng


日本人跟中國人一樣吃苦耐勞,在全世界混得都不賴。在很多國家的許多領域都有日本人混出頭臉的。夏威夷的日裔進到了管理層,兩任市長都是日本後裔。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哈里斯就是第一代日後裔,哈里斯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日本人,還是在1956年在日本出生的。

而更叫人讚歎的是,日本人在海外還混上了總統,秘魯前任總統阿爾韋託 .藤森就是日本移民的後代。

現在來說巴西。

著名球星內馬爾是日本後裔,巴薩球星大腕德科也是日本後裔,德科的母親就是日本後裔,不過德科後來又加入了葡萄牙國籍,代表葡萄牙國家隊征戰國際賽場。

2018世界盃,在巴西和喀麥隆比賽現場,看臺上一位身穿巴西球衣、長著東方面孔的四歲小球迷聽著巴西國歌滿眼熱淚,感動了全世界,很多中國球迷以為他是中國後裔,其實他是日本後裔,父親是巴西一個大州、巴伊亞州的州長。

目前,在巴西生活著150萬左右的日僑、日裔。在巴西他們往往一邊喝著日本清酒,一邊吃著巴西國菜,經過三、四代人的融合,其實他們除了長了一亞洲人的面孔,骨子裡早已是地道的巴西人。

他們中很多人只會說幾句蹩腳的日本常用口語,已經看不懂日文,不會說更多的日本話。新一代的日裔巴西人已經融入這個國家。但很多巴西籍的日本人內心也很愛國,他們都在自覺不自覺灌輸著日本的價值觀。

65歲的外交官巴喬在議會演講的時候曾經坦言: "我有兩個祖國,一個是巴西,一個是日本。"

60年代的球星、足球球星第一人球王貝利就有個日裔老婆。日裔在巴西給人的感覺是無處不在,但其實巴西的日本後裔人數上很少,屬於"少數民族",之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日本後裔很多,主要是因為他們混得不錯,很有成就,在巴西的影響力很大。

日本後裔在巴西的影響,跟猶太人在美國的影響有的一拼。

日本移民在巴西一共有140萬左右,還有10萬人左右手持日本護照在巴西定居,只佔了巴西總人口的不到百分之一。可是巴西的聖保羅大學裡有五分之一的學生是日本移民的後代,十分之一的教授是日本移民。

巴西跟日本遠隔重洋,相距千萬裡,又沒有什麼歷史淵源和血緣關係,而且日本要比巴西發達得多,日本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富國,而巴西是窮得叮噹響的第三世界國家,巴西怎麼有那麼多日本移民呢?

凡是亞洲移民海外的,都有一本血淚史,日本的移民跟中國移民一樣,多數是勞工的形式移民海外。

巴西與日本,兩個相距非常遙遠的、民族文化差異巨大的國家竟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由於歷史上日本幾次向巴西進行大規模移民,導致如今巴西國內有一百四十多萬日本裔,這使得巴西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最多日裔的海外國家,而這個數字佔巴西總人口的百分之一,毫無疑問是巴西國內的主要"民族"之一。

歐洲國家都有高度的文明和財富積累的過程,最早實現工業化革命,他們是世襲的富豪。而日本沒有經過那些過程,相對歐洲國家,日本是地道的"暴發戶",是明治維新才開始突飛猛進的,是後起之秀。

在此之前日本也跟中國一樣是窮小子、鄉巴佬。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的工業還不發達,就業率很低,大量勞動力剩餘。明治維新之後的幾十年裡,日本的經濟剛開始起步,經濟水平跟歐洲國家相比也比較落後。好多不甘現狀的日本人就想去海外尋找天堂,改變自己的命運。

最早一批向巴西的日本移民是在1908年,此後二十多年日本又有好多人湧向巴西,到1935年達到高峰。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後,日本停止了向海外移民,但這時候已經有幾十萬日本人移民巴西。日本在二戰後又允許國民向海外定居,但國內經濟開始復甦,並且經濟發展很快,國內的日子過得不賴,移民人數就大大減少。

跟大多數中國的海外華僑和華裔一樣,日本在巴西的移民最初都是出苦力,幹著又髒又累的工作。每天的收入僅僅夠個花銷,根本就沒有什麼剩餘。他們滿懷希望來尋找天堂,卻發現巴西也是個人間地獄。但日本人跟中國人一樣不服輸,不認命,他們更吃苦耐勞,更勤奮、聰明,他們明白改變命運不能只靠雙手,還要靠腦子。所以好多日本移民開始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去投資、去經商,來獲得更高的回報,更多的收入,終於改變了命運,把地獄建設成天堂。

在巴西生活的日裔早已經不是貧苦百姓了,現在也仍然有日本人前來巴西進行投資,尋求資產升值。

日本移民在巴西的奮鬥歷程讓我們想起冰心的那句名言: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歷來現實


球王貝利有日裔妻子,巴西球星內馬爾的祖父是日裔,巴西似乎很多日本人。如果單從數量上看,巴西的日裔算不上是什麼多數族裔,但如果從影響力角度而言,日裔巴西人的地位相當之高不容忽視。

巴西日裔對巴西而言,地位與影響到底如何呢?舉個簡單的例子。

日裔巴西人總人口約150萬以上,佔巴西總人口的1%,巴西聖保羅大學是拉丁美洲頂級高等學府,而聖保羅大學的學生20%以上,以及10%的教授都是日裔巴西人。


巴西算得上是距離日本最遙遠的地方之一了,然而巴西卻是全球海外日裔第二多的地方,僅次於美國。巴西如此眾多的日裔人口主要來自於20世紀初期的日本移民。

20世紀初期,由於奴隸制被廢除,經濟極度依賴種植園的巴西出現了嚴重的勞動力短缺,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招募移民;當時的日本雖然贏得了日俄戰爭,卻沒得到沙俄的賠款,其內部經濟又因戰而出現混亂,大量勞動力找不到工作而出現剩餘。如此一來,日本開始有計劃的對巴西進行移民。

除了二戰時期有所中斷,這樣的移民一直持續到20世紀60年代日本經濟崛起以後。經過四五代的繁衍,20世紀晚期的巴西日裔人口就已經超過百萬。

早期的日裔移民也都是抱團生活,他們聚集在一起生活與工作,相對封閉而孤立,與巴西主流文化相隔絕。二戰期間,巴西的日裔開始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與生活方式,選擇主動融入巴西。

大量的日裔巴西人放棄日籍,主動學習與使用葡萄牙語,甚至加入巴西軍中參加當時巴西對意大利作戰的日裔也不在少數。二戰結束以後,原本內部擇偶的日裔開始紛紛與巴西其他族裔通婚,巴西各行各業都出現了日裔的身影。由於日裔勤懇工作、重視家庭等,巴西對於日裔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甚至軍中、國會都出現了日裔。

日裔在巴西地位相對較高,在如今的巴西“日系五世”就是中產階級的代名詞,在巴西有個日裔朋友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雖然人口占比不大,但日裔在巴西的存在感卻高得驚人,比巴西很多其他人數遠多於日裔的族群高得多。


澹奕


球王貝利有日裔妻子,巴西球星內馬爾的祖父是日裔,巴西似乎很多日本人。如果單從數量上看,巴西的日裔算不上是什麼多數族裔,但如果從影響力角度而言,日裔巴西人的地位相當之高不容忽視。

巴西日裔對巴西而言,地位與影響到底如何呢?舉個簡單的例子。

日裔巴西人總人口約150萬以上,佔巴西總人口的1%,巴西聖保羅大學是拉丁美洲頂級高等學府,而聖保羅大學的學生20%以上,以及10%的教授都是日裔巴西人。

巴西算得上是距離日本最遙遠的地方之一了,然而巴西卻是全球海外日裔第二多的地方,僅次於美國。巴西如此眾多的日裔人口主要來自於20世紀初期的日本移民。

20世紀初期,由於奴隸制被廢除,經濟極度依賴種植園的巴西出現了嚴重的勞動力短缺,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招募移民;當時的日本雖然贏得了日俄戰爭,卻沒得到沙俄的賠款,其內部經濟又因戰而出現混亂,大量勞動力找不到工作而出現剩餘。如此一來,日本開始有計劃的對巴西進行移民。

除了二戰時期有所中斷,這樣的移民一直持續到20世紀60年代日本經濟崛起以後。經過四五代的繁衍,20世紀晚期的巴西日裔人口就已經超過百萬。

早期的日裔移民也都是抱團生活,他們聚集在一起生活與工作,相對封閉而孤立,與巴西主流文化相隔絕。二戰期間,巴西的日裔開始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與生活方式,選擇主動融入巴西。

大量的日裔巴西人放棄日籍,主動學習與使用葡萄牙語,甚至加入巴西軍中參加當時巴西對意大利作戰的日裔也不在少數。二戰結束以後,原本內部擇偶的日裔開始紛紛與巴西其他族裔通婚,巴西各行各業都出現了日裔的身影。由於日裔勤懇工作、重視家庭等,巴西對於日裔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甚至軍中、國會都出現了日裔。

日裔在巴西地位相對較高,在如今的巴西“日系五世”就是中產階級的代名詞,在巴西有個日裔朋友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雖然人口占比不大,但日裔在巴西的存在感卻高得驚人,比巴西很多其他人數遠多於日裔的族群高得多。



遊戲人超超


巴西與日本,兩個相距非常遙遠的,民族文化差異巨大的國家竟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由於歷史上日本幾次向巴西進行大規模移民,導致如今巴西國內有一百四十多萬日本裔,這使得巴西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最多日裔的海外國家,而這個數字佔巴西總人口的百分之一,毫無疑問是巴西國內的主要“民族”之一。

那麼,巴西國內為何會有數量如此多的日本裔呢?巴西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而日本卻是高度發達國家,一個發達國家的百姓湧向一個發展中國家並長期定居在那裡,這本身就是一個令人無法理解的問題,可事實就擺在那裡,我們又不得不信。

日本人最初移民到巴西其實是迫於無奈的,那是上世紀初,當時日本正經歷明治維新,工業化進程加快,城鎮人口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日本農民湧入城市,這就造成了日本城鎮人口壓力過大,而農村人口減少,土地荒蕪嚴重。而與此同時,巴西脫離葡萄牙的統治不過七十多年,急需發展經濟,但當時的巴西地廣人稀,於是巴西政府決定從國外招募勞工。

一開始,巴西將目光移在了清政府身上,可是清政府拒絕了向巴西派遣勞工的要求,於是巴西轉而找到日本,而日本政府基於以上那些原因,決定向巴西移民。

首批移民巴西的日本人只有七百多人,這些日本人到達巴西后,被集中安置在一起,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最大限度的保證了日本民族文化的延續。之後1925年到1935年這十年間,日本移民巴西達到一個高峰期,這期間移民巴西的日本人達14萬,這些移民巴西的日本人都是生活在日本最底層的農民,他們來到巴西后也從事著非常繁重的種植工作。

後來二戰爆發,巴西與日本斷絕了聯繫,移民也就戛然而止,但二戰結束後,日本與巴西恢復正常,日本再次向巴西進行移民,與戰前移民不同的是,這一次湧入巴西的日本人早已經不是貧苦百姓了,而是想到巴西進行投資的資本家。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戰前,日本比巴西富裕,而戰後日本滿目瘡痍,當時的日本人看不見希望在哪裡,所以有錢人都選擇到國外投資,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就去了巴西,巴西礦產資源豐富,去那裡投資回報率很高。所以自上世界五十年代起,移民到巴西的日本人再創新高。

由於移居到巴西的日本人太多,所以巴西政府非常重視這些日本人,他們為這些日本人劃定了居住地,也不過多幹涉他們的風俗習慣,再加上日本人本身就很團結,所以移民巴西的日本人很快就在那裡扎穩腳跟,幾代以後,那裡的日本裔人數已經達到百萬之多,成為巴西國內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鹹魚閒聊


日本裔在巴西大概有100多萬人左右,巴西日裔僅次於美國,位列第二。從上世紀初期到上世紀80年代左右,這個時期是日本向巴西移民的活躍時期,日本移民先後分幾批漂洋過海來到巴西。他們中大多是農民,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不遠萬里來到了巴西。


這些日裔主要從事咖啡種植,這也讓當時巴西擁有了大量的勞動力,隨後的日本移民,慢慢的與當地人通婚,他們的後裔多數是中西混血,語言上因為遠離日本本土,缺少母語環境,加之二戰時期巴西與日本斷交,巴西日裔只能學習葡萄牙語和英語,所以,巴西日裔大多隻會說葡語和英語。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期,日本經濟騰飛,巴西經濟自身出現了一些問題以後,很多定居巴西日裔才開始返回日本,一部分去了歐美等國,但是巴西仍然是日裔最多的國家。


由於巴西日裔與日本政府保持密切聯繫,日本對巴西的投資也是不斷擴大,由原來輸出移民到輸出資金技術,大量的巴西日裔從日本向巴西匯款,幫助巴西發展,領域也非常廣泛,包括礦產,農業等,從這幾點可以看出,巴西日裔對巴西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現在,巴西的40%日裔仍然從事農業,其它從事服務業,金融業等,他們幾乎在巴西的各個領域,基本融入到了巴西這個移民大國,很多日裔後代已經完全把自己稱為巴西人,巴西這個國家也同樣樂於接納日本後裔,如今巴西文化裡有日本文化,日本文化也有巴西文化的影子,巴西很多商店,餐館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怪叔叔是個逗比


巴西現在總人口約2.1億,而居住在巴西的日裔人約200萬人,約佔巴西總人口的1%,從比例上說日本裔巴西人稱不上多數民族。但是由於日本人的團結,顯得日裔人在巴西是“多數民族”。

巴西的人口中混血居多,過程是這樣的。巴西原來是有印弟安人的,1532年葡萄牙人開始以殖民者的身份來到這塊地方。至了18世紀,隨著採礦業的發展,勞動力需求的增大,葡萄牙人從非洲安哥拉和米納還了奴隸,於是黑人的比例就開始極大的增長。到了19世紀,1818年德國人來了,1875年意在利人來了,1880年西班牙人來了。

然後,從1884年到1962年,巴西多次發生移民潮,共計497萬人移民到了巴西,主要來自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國、法國、波蘭和阿拉伯國家。黃種人多來自日本、朝鮮。

巴西人口結構複雜,各色人種通婚普遍。現在巴西人口中,土著印弟安人有明顯特點,一部分融入巴西社會中,另一部分仍生活在叢林裡。其他諸如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國、法國、波蘭和阿拉伯國家人混血嚴重,種族概念不明顯,大家和平相處,特別是對黑人或者混血人平等對待。大家從足球運動員的相貌中就能看出,混血的特徵非常明顯。世界絕很多國家發明了專用詞,用以譏諷其他族群,但在巴西語詞彙中,沒出現專門用於貶損黑人或混血兒的詞。

《巴西:未來之國》的作者茨威格在1941年訪問巴西后禁不住這樣讚歎:“凡是來過巴西的人都不願意離開這裡;……美麗十分罕見,而完美的美麗幾乎只是一個夢。

哪麼生活在巴西的日本人是怎麼回事呢?19世紀初,巴西剛建國的時候,因為需要開墾荒地,巴西人計劃從我們國家招部分勞工,被清政府拒絕了。然後,巴西要找到了日本人,日本人馬上同意,專門成立了移民公司,有組織地向巴西運送行移民。1908年6月18日,781名日本人漂洋過海來到地球的另一端———巴西的桑托斯港。經過繁衍生息,再加上後來移居過去的日本人,使現在居住在巴西的日本人達到了150餘萬人。

移居到巴西的日本人非常團結。剛到巴西的日本人是這樣,即使到了現在也很團結。2016年6月,巴西中西部地區的5個僑社進行了合併,成立了巴西利亞聯邦區日巴聯合會,積極開展宣傳日本文化的活動。他們開辦體育俱樂部,舉辦針灸、農業技術等各種講座,並出版日葡雜誌。並給居住在巴西的日本人提供不同需求的支持。這是他們能紮根在巴西的重要原因。

相比較當地其他種族人群,日本人也非常聰明和勤勞,他們在巴西很快積攢下了財富。有了財富,才能夠在當地立足。由於文化上的聯繫,赴日本的巴西僑民中,日裔佔據了很大比例,這些人在日本賺了錢再郵回巴西,幫助巴西經濟的發展。據統計,2002年在日本的巴西僑民向巴西匯款26億美元,超過巴西的飛機和汽車的出口收入。

日本政府對日裔巴西人的支持,也提升了當地日本人的社會地位,使他們在當地具有更多的話語權。長期以來,日本多次向巴西提供鉅額農業開發與科研項目的貸款和贈款。許多日裔巴西人從日本學回先進的農業技術後用於生產,積累了財富,並逐步使巴西成為世界重要農產品輸出國,如今巴西許多大型農場都由日裔經營。

剛移過去的時候,日本人不允許和外族人通婚,所以日裔一族的特徵明顯。這一族還很富有,是巴西的一道風景。相比較其他民族的混血,日本裔成為了巴西的“多數民族”。

總結起來說,日裔巴西人能顯出明顯的族群,與別的巴西人未形成族群有關係,更與日本人抱團,族群特徵明顯有關係。無法改變環境,只能去適應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生長出的日裔巴西人族群觀念弱化,與外族通婚頻繁,日裔這個多數民族也將不復存在。(完)


無事說天下


巴西和日本,一個坐落在南美洲,一個則在北半球,這兩個國家從地理位置上看,完全就不存在任何的交集,更沒有任何歷史淵源可談。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巴西國內竟然有著幾百萬日本裔,他們儼然成為了巴西社會中一個“多數民族”。究竟是何原因,讓日本人背井離鄉,又讓遠在南半球的巴西擁有如此多的日本人口?

巴西地圖

早在20世紀初,日本就開始了向巴西的移民過程,之所以會發生這一次移民浪潮,其實是由於在19世紀末的時候,剛崛起的日本大規模移民活動。日本明治維新後,隨著國內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和軍事實力的增強,日本最底層的農民也開始變得無比貧窮,甚至紛紛破產。

隨後在20世紀初,日本政府開始發動大規模的對外侵略戰爭,為了搜刮戰爭資源,日本國內政策更加高壓,進一步被壓榨的日本國內大多數底層民眾,陷入了一種水深火熱的境地。

日本面積狹小,資源匱乏,活不下去的日本人被迫流落海外、謀求生存。當時,巴西正處於經濟發展階段,聖保羅地區大規模種植咖啡,需要非常多的勞動力。再加上1888年巴西奴隸制的廢除,進一步導致勞動力緊缺,巴西開始試圖引進勞力,雙方一拍即合,隨機,日本人開始大規模移民巴西。

移民巴西的日本婦女

據資料統計,1908年至1921年間,前往巴西的日本移民共達多了3萬餘人,不過在1921年的時候,巴西政府以日本移民不願意在莊園定居為由,取消了日本移民的旅途補貼。這讓那些貧苦農民無法繼續移民到巴西,第一個階段的移民進入了低迷期。

然而,隨著1923年的到來,直至二戰發生以前,日本社會陷入了經濟危機,再加上1923年關東大地震的發生,導致日本國內失業率快速增長。在這種極不穩定的社會環境下,日本政府開始鼓勵國內民眾向海外遷徙。所以在接下來的12年的時間裡,日本向巴西輸送移民的總人口數竟然達到了14萬人。

巴西街頭的日本裔

第2個階段的日本移民,已經不侷限於底層貧農,他們到達巴西也不再從事單獨的咖啡園種植工作。有些日本人組成了成了移民集團,他們向巴西的亞馬遜等地區出發,巴西政府為了吸引移民定居巴西,政府會專門向這些海外移民贈送土地;巴西當地人也舉辦了一些移民機構,專門給這些日本移民出售土地。

此後,日本人就在這些地方佔地墾荒,還經辦了自己的莊園。不過自從1935年之後,巴西政府也開始限制每年移民至巴西的日本人數;再加上二戰的爆發,日本向巴西移民數量逐漸減少,甚至在戰爭結束前完全終止。

巴西的日式建築

直到二戰結束,日本向巴西移民的浪潮才正式進入第3個階段,1953年至1962年間,移民浪潮再次上演,這次的日本移民,有的帶來了鉅額財富,有的受巴西政府相邀前來投資,有的則是隨日本企業一同前往巴西開工廠的一些管理人員、技術人員。

由於日本移民數量已經足夠龐大,再加上人口迅速增長的巴西也有了足夠的勞動力,自從1968年以後,巴西政府對於日本移民的要求更加嚴格,移民者必須具有高等學校畢業文憑,或者交納5000美金才能夠進入巴西。

此後,每年前往巴西的日本移民越來越少,但是,原先的日本移民後裔已經在巴西各地分佈,在這片南美洲的土地上,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日本後裔社會,這就是為何在巴西有這麼多的日本後裔的原因所在。


鳶飛九天2018


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來,世界上的移民浪潮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其中,國際移民的主力是歐洲人、非洲人,以及阿拉伯人。而作為人口基數龐大的東亞國家,卻並不熱衷於對外移民,除了日本。

日本是唯一鼓勵對外移民的東亞國家,明治維新以後,有計劃的對外移民,甚至被列入了日本的國策。一百多年以來,日本的對外移民前後共經歷了很多批次。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日本的移民策略是成功的。日本海外後裔的數量,已經非常龐大,這也無形中增強了日本的文化傳播和國際影響力。


看看日本移民的影響:作為日本後裔在南美洲的大本營,巴西的日本後裔已經成為了巴西第二大民族;太平洋有一個國家叫帕勞,其第一任總統中村國雄是日本人,該國說日語寫日本文字;美國夏威夷,與日本本土無異,遍地日本文化,與日本之間的來往非常密切;秘魯有一個日本後裔叫做滕森,曾經擔任過秘魯總統.......

總的來說,日本對外移民在各所在國的影響力都是比較大的。當然,日本移民的地區,最主要還是集中在美洲。北美洲的日本移民以美國的數量最為龐大,而南美洲的日本移民則以巴西的數量最為龐大。

日本對巴西的移民,早在明治維修以後就已經開始了。當時,地廣人稀的巴西對移民的需求非常大。不過,巴西當局最希望接收的東亞移民最初是華人。然而,由於清朝的拒絕,巴西當局將目標移向了日本。恰巧日本也有對外輸出移民的願望,因此,日本和巴西一拍即合,大量日本人開始移民巴西。這種趨勢,直到上世紀60年代才終止。期間,除了二戰時期以外,日本為巴西貢獻了數以百萬計的日本移民。這些移民深刻地影響著巴西,也影響著巴西對日本的關係。

目前,巴西的日本後裔已經接近150萬人,僅次於美國的日本後裔人數。


蘇綻


當奧運聖火傳遞在巴西國土上時,日本2020年奧運會的新會徽也被揭曉。巴西與日本的關係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親近。

遠隔太平洋,日本與巴西怎麼聯繫到一起的?

據統計,巴西是全球日裔最多的海外國家。到2000年,巴西全國總人口1.7億,其中日僑日裔約佔1%,包括仍持日本護照的移民約有9萬人,業已入籍巴西的日本移民及其後裔超過140萬人。日本人為什麼會選擇如此遙遠的國家進行大規模移民?這還要從遙遠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說起。

20世紀初,地廣人稀的巴西種植園經濟不斷髮展,大量土地被開發。1905年,巴西政府開始開發亞馬遜平原。但是,亞馬遜平原環境惡劣,很多勞工因疾病而死亡。巴西種植園主和一些官員起初的打算是引進中國移民,甚至有人建議招募100萬中國勞工來巴西。不久,巴西總統便派遣特使來到中國,向清政府提出引進華人移民的要求。但出人意料的是,清政府堅決地拒絕了這項請求。就這樣,中國與巴西的合作不了了之。

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明治政府大力參與經濟活動,推進工業革命。苛捐雜稅令許多破產的農民離開農村到城市謀生。於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明治政府開始考慮通過海外移民的辦法來減輕國內過剩人口的壓力,甚至將其\\為一項軍事輔助手段予以支持和鼓勵。1895年,日本與巴西締結了《日巴通商友好條約》,兩國宣佈正式建立邦交。此後日巴兩國政府協商,開始籌劃有組織的巴西移民計劃。

風風火火的移民大潮

日本向巴西移民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08年到1921年,14年間遷往巴西的日本移民共有3萬餘人。

根據日本的檔案資料,1908年6月28日,第一批日本移民781人(165戶共733人及單身48人)乘坐“笠戶丸”號海輪從神戶啟航,前往巴西。

此後短短6年間,共有10批,約1.5萬人移民到巴西。1921年,巴西聖保羅州政府中止了對日本移民的旅途補貼,日本向巴西移民暫告一個段落。

第二階段從1922年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總計有超過14萬人移民巴西,平均每年移入約9000人,這是日本向巴西移民的鼎盛時期。1935年後,隨著日本政府窮兵黷武,移民人數開始下降。1936年之後,日本向巴西的移民逐漸減少直至完全中止。從1936年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共有約3萬人移民巴西。

從戰後至今,是日本向巴西移民的第三階段。戰後初期,移民人數有限。從1953年到1962年,日本對巴西的移民有了相對的增長。與此前不同的是,這時的移民不是簡單的勞動力,他們有的帶著財產,有的是應日本在巴西企業的邀請前來進行投資的,有的是隨日本企業向巴西轉移而來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

經過1908年到二戰前夕的兩次日本移民潮,巴西社會中已經聚集起數十萬人的日僑群體。由於他們是在日本政府支持下的集中移民、集中安置,其內部完全保持著從日本帶來的所有社會及文化習俗,因此在巴西社會中格外引人注目。

隨著對新環境的逐漸適應,日本僑民從早期的咖啡和甘蔗種植園走出來,開始租賃白人地主的土地,種植稻穀、玉米、蔬菜、棉花。特別重要的是為巴西引進了大豆。現在,大豆已成為巴西的重要出口作物,每年為巴西賺取大量外匯。目前, 巴西大豆生產已與美國和中國齊名,成為世界三個生產大豆最多的國家之一。

日本移民還在巴西建立農業合作組織,有的已成為巴西重要的現代化農業企業。此外,許多日裔青年為了擺脫社會地位低下的處境,努力求學,在巴西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

如今,在巴西的日本後裔幾乎完全融入了巴西社會。他們在巴西出生,接受巴西文化教育,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他們開始更多地認為自己就是巴西人。日裔與巴西人通婚現象較為普遍,幾乎所有日裔家庭都有外來血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