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相風俗的由來

看相是占卜的派生物。它是根據各觀物體的外部形狀,以推度和指測人的命運之特殊方法。客觀物體既可以是人的自身,也可以是客觀世界的物品。在根據人體與物品進行測度人的吉凶禍福時,並非隨意編造或胡說一遍,而有長時期形成的傳統的民間風俗觀作為其基礎。

據《漢書·藝文志》所載,我國古代關於占卜看相總的學問,稱為“數術”(又稱“術數”),數術又分六類: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佔、形法。看相是包括在“形法”之中的。“形法”中概括了“堪與”與相術。堪與即看風水,後世稱相地看風水的迷信職業者為堪輿家。《漢書·揚雄》雲:“屬堪輿以壁壘兮,梢夔魖而抶獝狂。”注引張晏,以堪與為天地的總名;孟康以堪輿為造圖宅書的神名。《淮南子》雲:“堪輿行雄以知雕。”許慎注:“堪,天道也: 輿,地道也。”故古人以堪奧為相士地生宅之別名。“相宅” 即是堪奧所概括者,它是根據人之住宅方位測度人的未來吉凶禍福。它產生很早,周代的《尚書·召諧》雲:“成王在豐,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傳》曰:“相所居而下之。 ”可見相宅之法是佔下之一部分,故相人的產生,是從佔小中行化出來的,至戰國時才產生了相人之術。

看相風俗的由來

相術卻與堪奧有別,它是觀察人的形貌以預言命運的方術。看相的書日相書,《漢書·藝文志》記有《相書》二十四卷。《隋書·經籍三》載《相書》四十六卷(蕭吉撰《相經要錄》二卷。
看相,從先秦起就有專門的稱呼,曰相人。《左傳》文公元年雲:“王使內史叔服來會罪。公孫敖聞其能相人也,見其二子焉。”據載,文公元年春,周天子派造了內史叔服前來參加葬禮,公孫教聽說他能給人看相,就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出來見他,叔服給他兩個兒子看相後說:“谷可以祭祀供養您,難可以安葬您,谷的下巴頦豐滿,後嗣必然在魯國昌大。”可見當時看相,已經根據骨形長短大小,來猜度未來命運昌隆與否。《左傳》提出之相人,似不能僅僅理解為相面,它應當是相發、相軀幹、相頸項、相手、相足、相肚臍眼、相背、相胸、相臂膀,甚至相男子生殖器之總稱。《荀子·非相》雲:“相人,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荀子說法有一定道理,相人似在戰國才產生,遠較占卜產生為晚。
至戰國末,產生四個大相術家,即荀子提到的“許負、唐舉、鄧通、條侯,此四公皆善相。”許負是個善相術的老婦人,河內溫地人,至漢初仍活著,被漢高祖劉邦封為鳴雌亭候,《史記·周勃世家》對她有所介紹。惜其相術不傳。但民間卻出現了許多假遷許負之名的《相書》。敦煌寫本伯三五八九、伯二五七二、伯二七九七諸原本題漢許負撰《相書》就是明顯之例證,正如王重民先生所指出:“此蓋均為相近之書,自古傳行民間,久失撰人姓氏,(或出於眾人之手,原無撰人姓氏。)尊許負者便題許負相法,尊袁天綱者或謂袁天綱相書;更多託古人,以炫其名貴,如此敦煌本之東方朔、管公明、張彥遠著錄本之黃帝樊薛等是也。故餘僅考知其見重於世,不願斤斤於撰者主名也。”王氏所述極是,只要觀其內容與民間風俗觀一致即可明瞧。相人之法發展至漢代,產生了專門給貴族階級看相的“相公”。


《史記》卷九十六“張示相傳”雲:“韋賢至大鴻胎,有和工相之,當至示相。賢有男四人,又使相之,至第二子玄成日,此子貴,亦當為示相。賢曰:“我著為承相,有長子在,是安得為之。賢后競為丞相,既死而長子有罪,乃立玄成。”
《東觀漢記》雲:“孝順梁後,永建三年(公元128年),選入掖庭,相工萊通見,是然驚駭,卻再拜賀曰:此所謂日角偃月,相之極貴,臣所未嘗見也。”(均引自《藝文類聚》)

看相風俗的由來

以上西漢與東漢記載說明、宮庭貴族間很流行相工看相,相工說話很有威信,大有點石成金之概。
東漢時看相,已重相骨,即骨相。王充《論衡》有專門的《骨相》篇,雲:“案骨節之法, 察皮膚之理,以審人之性命。”《後漢書。班超傳》雲:“相者指曰:生燕領虎勁,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頜即下巴,可能班超的下巴骨節較尖,故為“燕頷”,根據骨相法,為“萬里侯相”。這與《左傳》寫的叔服相面看下巴結論相似。

魏晉南北朝時,頗為強調相形。魏●王朗《相論》日: “然仲尼之門,童冠之舉,不言相形之事,抑者亦難據故也。” 但此時之言相形,系強調人的奇形,形越奇似乎越富貴,所以曹植《相論》日: “世人固有身瘠而志立,體小而名高者,於聖則否,是以堯眉八採,舜目重瞳,萬耳參漏,文王四乳,然則世亦有四乳者,此則駑馬一毛似驥耳。”故堯舜禹文王四人之異相,都是聖人異於常人之處,是為富貴之相。曹植《相論》又云:“宋臣有公孫呂者,長七尺,面長三尺,廣三寸,名震天下。若此之狀,蓋遠代而求,非一世之異也,使形殊於外,道合其中,名震天下,不亦宜乎。”當時是認為“形殊於外,道合其中”故強調了奇形貴人相說。魏晉南北朝之相彩與相骨是結合在一-起的,正如梁●陶弘景《相經序》所說:“蓋性命之著乎形骨,吉凶之表平氣貌。 ”此時甚強調天生之奇形,認為是天生的“神睿”。如梁.劉孝標《相經序》雲:“若乃生而神睿,羽而能言,八採光眉,四脈麗目,斯實天姿之特達,聖人之符表,泊乎日角月偃之寄,龍樓虎踞之美,地靜鎮於城纏,天關運於掌策,金槌玉枕,磊落相望,伏犀起蓋,隱轔交映,井宅既兼,食匱已實,抑亦帝王卿相之明旁也。及其深目長頸,頹顏蹙弱,蛇行鷙立,嫂喙鳥咪,筋不東體,血不華色,手無春荑之柔,發有寒蓬之悴,或先吉而後兇,或少長乎窮乏,不其悲歟。至如姬公凝負圖之容,孔父眇棲遑之跡,豐本知其有後,黃中明其可貴,其間或躍馬膳珍,或飛而食肉,或皂隸晚侯,初形未正,銅巖無以飽生,玉饃終乎餓死,因斯以觀,何事非命。”南朝梁劉孝標的《相經序》強調的是天生的奇形,“八採光眉,四瞳麗目”,認為是“天姿之特達,聖人之符表”,但是,應當強調的天生奇形的反面。即病態的畸形,卻為“先吉後兇”之徵兆,此時看相人絕不以病態為美。

由此可見,看相的理論至魏晉南北朝之時已經頗為細緻了。相人之法繼續有所發展,便有了系統“相木”的提出,《三國志》魏米建平傳雲:“善相術,於閭巷之間,效驗非一。”說明漢魏以後民間相術大為發展。

魏晉南北朝以後,到了隋唐之際,出現了一個大相術家,即袁天綱其人。《太平廣記》卷七十六引《感定錄》雲:“唐則天之在褓襁也,益州人袁天綱能相,士發令相妻楊氏。天綱曰:“夫人當生貴子。’乃盡召其子相人,謂元慶、元爽日:可至刺史,終亦屯否。見韓國夫人日:“此女大貴,不利其夫。,則天時在懷抱,衣男子衣服,乳母抱至,天綱舉目一視,大驚日:‘龍睛風頸, 貴之極也。若是女,當為天下主。 ””袁天綱是益州(四川成都)人,時在隋代至初唐之時,他相面已很注重“龍臘鳳頸”,按以上民間傳說所言,他相眼、相頸,其預言均百發百中。

唐代民間骨相益行,甚至有瞎子看相人,用手摸人臉相骨來預言人的吉凶禍福。《太平廣記》卷七十六引《嘉語錄》雲:

“唐貞元末,有相骨山人,瞽雙目,人求相,以手捫之,必知貴賤。房次卿方勇於趨進,率先訪之,及出戶時,後謁者盈巷。覩次卿已出,迎問之曰:‘如何。’答曰:‘不足言。不足言。且道個瘦長杜秀才位極人臣,何必更雲。’後杜循果帶相印鎮西蜀也。”

和現代有些人相信瞎子算命一樣,唐代人也相信瞎子看相。“竭者盈巷”,真是盛況空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