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兩位國師,鳩摩智與金輪法王,誰的武功更厲害一些?

李易陽風水命理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金庸小說中的故事情節,主要是圍繞著中原武林展開的,大部分高手都是中原武林人士。不過金庸小說中也有不少邊地高手,其中以兩位國師:吐蕃國師鳩摩智、蒙古國師金輪法王最為知名。

這兩位國師都是佛教密宗高手,分別為《天龍八部》和《神鵰俠侶》中的大反派,各自給主角造成了極大的麻煩。那麼這兩位國師究竟誰的武功更勝一籌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鳩摩智能把金輪法王按在地上摩擦。

一、《天龍八部》的武學境界高過《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寫於1959年,是金庸前中期的作品。《天龍八部》寫於1963年,是金庸巔峰時期的作品。在《天龍八部》以前,金庸的想象力不斷提升,對於武功的描寫也不斷誇張,最終在《天龍八部》裡達到頂峰。

所以《神鵰俠侶》的武學境界不如《天龍八部》的高,金庸自己承認,《天龍八部》中對於武功的描寫過於誇張,已經踏入魔幻之神奇境界了。

《神鵰俠侶》中高手大多以武器攻擊,楊過用過君子劍、玄鐵重劍,金輪法王仗著五個輪子橫行天下。《神鵰俠侶》中內力基本只能近戰攻擊,直到十六年後,一燈大師和金輪法王才能以內力隔空互毆。

《天龍八部》裡,只有二流高手才用武器,比如“劍神”卓不凡,真正的一流高手無不赤手空拳。而且他們都能以內力進行遠程攻擊,就不說了神奇的六脈神劍了,蕭峰降龍十八掌的掌力能打到三四丈外,就連段正淳這麼弱的人,也能隔空使出一陽指的功夫。

《天龍八部》的武學境界遠勝《神鵰俠侶》,所以鳩摩智的武功遠在金輪法王之上。

二、可以用大理段氏為參照物,衡量鳩摩智與金輪法王的武學造詣。

鳩摩智最經典的一場戰鬥,便是他初次登場時,在大理天龍寺以一己之力對戰天龍寺的一枯五本六位高僧。

鳩摩智明確地說,要領教段氏的六脈神劍。但是一人同時六脈劍氣需要極為高深的內力,一枯五本的內力不夠,均只能使出一脈劍氣。所以六人各使一脈劍氣,合為六脈劍陣,對戰鳩摩智。

不料鳩摩智一人就能發出六道掌力,分別攻擊一枯五本。好在枯榮大師雙手拇指同時捺出,發出兩著攻勢凌厲的少商劍,分襲鳩摩智右胸左肩,才略勝一籌。

接著鳩摩智雙掌緩緩推出,發出了十二道掌力,一枯五本同時感到各有兩股內勁分從不同方向襲來。五本均覺其勢不能以六脈神劍的劍法擋架,都是雙掌齊出,與這兩股掌力一擋,只有枯榮大師仍是雙手拇指一捺,以少陽劍法接了鳩摩智的內勁。

其實若不是鳩摩智事先說好想領教六脈神劍的功夫,合一枯五本之力,未必打不過鳩摩智。但是鳩摩智應該能濫虐這六位高手中的任意一位,因為武功最高的枯榮大師,根本打不過鳩摩智。

十六年後,絕情谷一戰,金輪法王與大理段氏的一燈大師鬥了個旗鼓相當。金輪法王掌力勝過一燈,你一掌來,我一指去,竟越離越遠,漸漸相距丈餘之遙,各以平生功力遙遙相擊。

書中並未寫一燈大師會六脈神劍,但是一陽指與六脈神劍同根同源,並無本質區別。若以以指力點穴,便是一陽指,若是將一陽指練至一定品階,能把指力化為有質無形劍氣,施展劍法,遠程攻擊,便是六脈神劍。

雖然《神鵰俠侶》中沒說一燈練了六脈神劍,但他能以一陽指隔空對敵,就算他也練了一脈劍氣好了。假設一燈=一本,而金輪法王與一燈打平,遠遠弱於單挑一枯五本的鳩摩智。

三、金輪法王有一個極大的缺陷,導致他會在鳩摩智手下敗得很慘

說起來,金輪法王的功力也算不錯了。十六年前,金輪法王兩度與郭靖對掌,他的內力勝過郭靖,掌法武技卻有不如,所以與郭靖旗鼓相當。十六年後,金輪法王練成了無人能夠練成的第十層龍象般若功,每一掌擊出,均具十龍十象的大力,功力更是登峰造極,自信天下無敵手。

金輪法王顯然是力量型英雄,相信一力降十會。在金輪法王看來,如果自己打不過敵人,一定是因為肌肉不夠大,力量不夠猛!只要自己猛練力量,就一定能天下無敵!

可惜,金輪法王真正的短板是——缺乏實戰經驗,心理素質差,一旦遇到沒見過的打法,心態立刻就崩盤了。

書中說金輪法王雖然有五個輪子,但平時只需出一個輪子就能解決問題,可見他平時純粹虐菜,根本無法提升自己的戰鬥經驗。相比之下,郭靖的武功可是一架一架打出來了,經歷了無數生死之戰。所以郭靖雖然功力不及金輪法王深厚,但是掌法武技卻勝過金輪法王很多。別說郭靖了,就算李莫愁,也是縱橫江湖身經百戰,在戰鬥經驗上勝過了金輪法王。

金輪法王面對尼摩星的“釋迦擲象功”,被逼得四處逃竄,險些落敗,十分狼狽,甚至覺得自己要敗。而尼摩星是被楊過以一根玉簪就秒掉的水平。

金輪法王對戰懷抱嬰兒的李莫愁,需要百招才能勝出。他遇到尹志平、趙志敬聯手,鬚鬚二三十招之後方能取勝。而這幾位本是被五絕秒的貨色,可見金輪法王的實戰弱到了何種地步!

金輪法王在十六年前敗給了楊過、小龍女的雙劍合璧,也是因為這套雙人合使的劍法太過匪夷所思,遠遠超出他的認知和心理承受能力。他因此感嘆,自己在蒙古埋頭練功,根本不知世上還有雙劍合璧這種劍法,自己真是井底之蛙,可小覷了天下英雄。

金輪法王從沒有反思過自己的短板在哪裡,他十六年在蒙古苦練龍象般若功,但卻沒有提升實戰經驗。所以當他最後一次遇到楊過,被他的五招黯然銷魂掌打敗,因為黯然銷魂掌的招式太過怪異,正好擊中了金輪法王的軟肋。

鳩摩智不僅武功高強,而且心思狡黠,機智過人。加上鳩摩智所會武學甚多,火焰刀、少林七十二絕技,招式紛繁複雜。金輪法王缺乏應變能力,必然會敗在鳩摩智手下。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


夢露居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當然是鳩摩智了。

金輪法王的武功非常強,尤其是練成龍象波若功以後,他的武功基本和五絕差不多,同郭靖、楊過、黃藥師、一燈大師都差不多。

但是,鳩摩智的武功更強。

金輪法王曾經和郭靖單挑過,雙方對掌,功力不分上下,但郭靖降龍十八掌的武功比較高明,金輪法王稍弱一些。

總體來說,金輪法王和郭靖差不多。

但我們一般認為,郭靖武功比喬峰是差了一大截的。

為什麼呢?

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很厲害,但都是必須手掌接觸到人才能有掌力。

而喬峰的降龍十八掌則可以凌空打擊,劈空神拳,曾經一掌打走了慕容復、丁春秋、遊坦之三大高手。

就掌力來說,喬峰當然比郭靖強很多。

喬峰同鳩摩智、蕭遠山、慕容博的武功都很接近,由此鳩摩智武功比郭靖是要強出一截。

其實,大家看看鳩摩智的神功火焰刀就知道。火焰刀也是劈空拳的一種,可以在數米外殺人於無形,這是金輪法王無法達到的,甚至做夢也想不到。


薩沙


鳩摩智與金輪法王,一個是吐蕃國師,天龍四絕。一個是蒙古國師,神鵰五絕相當的人物。兩人也都是天分極高,非常自負之人。假若二人碰到一起,必會引起一番爭鬥,那最終勝出的人會是誰呢?

一、武功絕學比對

鳩摩智:火焰刀、小無相功、少林72絕技、易筋經。

金輪法王:龍象般若功、五輪大法。

若論武學強弱,金輪法王不及鳩摩智。金輪法王武功雖強,但是除了龍象般若功之外,並無其它武功絕學,從這一點來看鳩摩智更佔上風。

二、內功對比

金輪法王的十層龍象般若功,每出一拳都有千斤之力,掌力可達到丈餘開外。

鳩摩智的火焰刀,可以分十餘道氣勁同時傷人,在空中織成無形刀網,掌力可達三丈開外。

以此來看鳩摩智的功力略勝金輪法王。

三、實戰經驗對比

鳩摩智具有極豐富的實戰經驗及應變能力,所有武功全來自於自己一點一滴積累。除此之外,鳩摩智臨陣反應也快得出奇,總能迅速突破底線,儘快打倒對方。且此人心理素質極高,即便不敵也絲毫不慌,還能裝出成竹在胸的樣子迷惑對手。

金輪法王為人缺乏應變能力,對陣講究真刀真槍的硬打硬扛,尤其喜歡與人進行內力拼比。以戰績而言,他和裘千仞大戰竟花了一天一夜,僅此一戰就為他減分不少,所以這局鳩摩智以絕對優勢勝出。

四、對戰比較

鳩摩智在天龍寺,曾一人獨鬥身負六脈神劍的天龍六僧,雖未戰勝,但仍可輕易的脫身。

金輪法王在絕情谷,一人獨鬥周伯通、一燈大師、黃藥師三人,自知不敵而束手被擒。

一燈大師作為神鵰五絕之一,武功與其他四絕也只在伯仲之間。其一陽指功力雖然高深,但是畢竟還沒有達到六脈神劍的境界。這也說明一燈的武功稍弱於天龍六僧。

而鳩摩智卻可以一人獨斗六僧。所以也間接的說明了鳩摩智的武功,遠勝於金輪法王。

以此而論,鳩摩智無論是從武學、內功、應變能力還是實戰的角度上來講,都要勝於金輪法王,如果兩人比武,金輪必敗。

就此問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留言,感謝您順手關注點贊。


李易陽風水命理


我覺得鳩摩智應該要強於金輪法王。

畢竟鳩摩智能硬撼六脈神劍,而金輪法王只能力拼一陽指。熟悉射鵰三部曲的盆友應該都知道,六脈神劍稱得上是一陽指的升級版,乃段氏皇族真正的絕學。簡單點兒講,連段正淳那樣的普通高手都會一陽指,由此可見其差距,以此為參照,高下立判。

掌斃裘千仞、獨戰五絕之一的一燈大師而不落下風,是金輪法王武者生涯的兩大巔峰時刻。

原著描寫道,金輪法王與一燈大師在絕情谷比拼內力,一燈大師以大理絕學“一陽指”攻擊金輪法王。金輪法王掌心聚力,使出“龍象般若功”,用掌風回擊一燈大師。 兩人你一指、我一掌,相互對拼了好一陣子。

由於一燈大師早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所以在體力、耐力方面皆不如金輪法王那般出色。 黃蓉望見一燈大師的頭頂漸漸產生白氣,於是判斷一燈大師的體力有所下降,再打下去可能會被金輪法王反制。

根據黃蓉的判斷,我們能夠得出一個結論,即,金輪法王的內力、體力、耐力基本上與“後五絕”持平。

這是金輪法王的上限。

金輪法王所擅長的武學較為單一,龍象般若功是一種內功,效能是加上使用者的內力、氣力、體力,而並非是像“彈指神通”、“打狗棒法”、“一陽指”等能夠打出“技能”的招式,也就是說金輪法王的內力、氣力、體力雖然十分強大,但在招式方面卻有所欠缺。

在《神鵰俠侶》快結尾處,金輪法王與楊過交手百餘招之後,自認為楊過的掌法精妙絕倫,再過百招之後一定會被楊過打敗,所以金輪法王偷襲郭襄,藉此擾亂楊過的心神,趁機打敗楊過。

通過金輪法王的所作所為,我們可以看出,金輪法王在正常交手的情況下並不是楊過的對手,而金輪法王的弱點便是武功招式過於單一。

這是金輪法王的下限。

鳩摩智出場時,憑藉一人之力單挑大理天龍寺五大高僧、保定帝段正明。

鳩摩智催動火焰刀,以內力強行將火焰刀一分六,隔著五尺的距離攻擊大理六大高手,隨後使出小無相功與六大高手打了一個五五開。

大理六大高手全部精通一陽指,尤其是段正明的一陽指更被譽為“一品”,可見段正明的武功修為未必弱於一燈大師。

金輪法王只能勉強和一燈大師打成平手,而鳩摩智以一敵六卻不落下風,最後硬是逼的枯榮大師燒燬了六脈神劍的劍譜,足見鳩摩智的實力要強於金輪法王。

如果讓金輪法王對戰全部精通一陽指的大理六大高手,金輪法王很可能無法活著走出大理天龍寺。

鳩摩智在擒得段譽之後,威逼段譽寫出“六脈神劍劍譜”,段譽急中生智,教鳩摩智逆練六脈神劍。

哪知乃是練武奇才,竟練成了威力不亞於“正版六脈神劍”的“少澤劍”。

一陽指雖然厲害,但卻僅僅是六脈神劍的入門級武功,威力遠遠不如六脈神劍強大。

金輪法王對付一陽指都必須全力以赴,更不要說威力更強的六脈神劍了!

更何況鳩摩智還精通火焰刀、小無相功、無相劫指、易筋經等上乘武學,打敗“內力強、招式弱”的金輪法王,簡直易如反掌。

事實上,如果細讀《天龍八部》和《神鵰俠侶》或者說“射鵰三部曲”,你會發現,兩個時期的武學水平是有不小差距的。

你看看天龍八部裡面那些決定高手,有幾個人是用武器的?基本上的都是赤手空拳或者靠著內力遠稱對轟。只有相對較弱的人才會用刀劍之類的東西,比如咱們忠肝義膽的嶽老三統治,一把大剪刀橫行霸道。

而在射鵰三部曲裡面,什麼用劍的、用輪子的都來了,差距還是不小。


白話歷史君


金庸筆下兩位國師,分別是鳩摩智和金輪法王,二人身上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不過以武功而論,鳩摩智的武功更強,金輪法王略有不及。


一、力挫群雄


鳩摩智曾經力戰天龍寺高手,以火焰刀勝過六脈神劍,雖然此次是劍陣,並非真正的六脈神劍,不過鳩摩智獨戰各大高僧,顯然是更勝一籌。

甚至隻身來到少林,若非虛竹出手相救,少林之中除了掃地僧之外,無人能將其擊敗。這些直接描述出鳩摩智的武功,的確是非同一般。相比之下,金輪法王的武功,始終略有不及,同樣是力戰高手,法王數招之內,不能取勝小龍女,後來勉力接下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同樣都是以寡敵眾,二人的表現天差地別,與眾位高手交鋒,側面看出鳩摩智更為強勁,論心理素質,法王也遠遠不及。

這裡有一點需要闡明,當時掃地僧坦言降龍十八掌天下第一,言外之意,金輪法王能接住此套掌法,按理說武功會高出鳩摩智。實際上當初郭靖出招,也是從半空,屬於無處借力,相比金輪法王力從地起,明顯郭靖技高一籌。也就是說空中毫無借力之時,法王依然不能取勝郭靖。若與鳩摩智性命相搏,勢必難以擋其攻勢。


二、武功修為


論武功招式和內力,都是鳩摩智佔盡上風,首先少林七十二絕技,可謂無懈可擊,尤其是小無相功,複製天下武學。加上易筋經護體,鳩摩智的武功,絲毫不遜色天龍四絕中的任意一位,雖說練功走火入魔,可是內勁尚在,招式也極其的精妙。

金輪法王內力也絲毫不虛,絕招以龍象般若功最為霸道,然而十六年之後,可謂是法王的巔峰,但遇到周伯通,施展龍象般若功之後,竟然搔不到對方的癢處,且周伯通僅僅用了一套空明拳而已。假設與鳩摩智交手,七十二絕技連續催發,威力無窮無盡,招式之間的銜接,也是連綿不絕,試問金輪法王如何抵擋?


這一切都是劣勢,當龍象般若功不能取勝之後,法王也就黔驢技窮,再無破敵之良策,除了束手就擒之外別無它法。

三、側面對比


鳩摩智的武功以廣博著稱,當初與虛竹大戰之時,開始佔盡上風,後來略有不及,雖然交手之時,虛竹前期用的只是少林絕學,但是後來招架不住,改用天山六陽掌。虛竹身懷諸多武功,以及二百四十年內力,武功強勁之處可想而知。鳩摩智能有此發揮,證明武功絕非等閒,假設虛竹的武功定位,就是神鵰中的郭靖,且看法王能否取勝,或者是佔到便宜。

神鵰中金輪法王與郭靖交手,而且還是三人圍攻,瀟湘子和尼摩星的武功決然不弱,可即便如此,仍然無法擊敗郭靖。


二人若是單打獨鬥,非到千招之外,難分勝敗,再加上瀟湘子和尼摩星兩個一流好手相助,法王本來不難取勝,只是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實在威力太強,兼之他在掌法之中雜以全真教天罡北斗陣的陣法,鬥到分際,身形穿插來去,一個人竟似化身為七人一般。

到底是降龍十八掌太強,還是金輪法王武功未至化境?故而從這裡進行側面分析,鳩摩智的武功,要超出金輪法王,尤其是單打獨鬥,雖然後來落敗,但也沒有金輪法王狼狽。也就是說鳩摩智能自保,法王除了取勝之外,毫無其他辦法,如此分析之後,依舊是鳩摩智佔盡上風。


四、高手棄用兵器


縱觀金庸武俠,絕頂高手幾乎都是棄用兵器的,金輪法王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手持金輪,這到底是為何呢?嚴格來說,對自己的武功,還是不自信的。反觀鳩摩智兩手空空,對於兵器,可謂不屑一顧,當然也有人會有疑問,楊過也用玄鐵劍,難道就不是高手嗎?就算棄劍,還有黯然銷魂掌。也就是說縱使高手持有兵器,也可以棄而不用,此時的金輪法王,還未練到這個境界,無論十六年之前,還是之後,兵器一直帶在身旁。

樹林離他尚有百餘步,但這粒小石子不知由何神力奇勁激發,形體雖小,破空之聲卻響亮異常,對準面門疾射而來。法王舉銀輪一擋,拍的一響,小石子撞在輪上,登時碎成數十粒。


經此一戰,不難發現,倘若沒有銀輪,必定身中彈指神通。鳩摩智以火焰刀聞名江湖,從未攜帶兵器,遇到敵人之後,隨手所發的劍氣,就是絕佳的兵器。綜合維度比較之下,始終都是鳩摩智更勝一籌,法王的武功也決然不弱,然而與之相比,還是遜色一些。


古金武俠


鳩摩智與金輪法王都是金庸筆下武功高強的外邦國師,也都是戲份十足的反派。那麼這兩位來自同鄉的大和尚究竟誰的武功更厲害一些呢?靈沖霄個人認為鳩摩智的武功要比金輪法王更勝一籌。

論功力鳩摩智尤勝金輪法王

功力是衡量金庸先生筆下的武功高手實力定位的重要標準,而單以功力而論,鳩摩智要比金輪法王厲害不少。《天龍八部》第十章的章節名稱叫做《劍氣碧煙橫》,這章節名中的“碧煙橫”就跟鳩摩智有關。鳩摩智為了奪取天龍寺的六脈神劍劍譜,跟大理段氏僧家六位高手動手比武,六位天龍寺高僧分別施展六脈神劍來對敵。鳩摩智以無形刀勁火焰刀絕技來對敵,為了彰顯武功和風度,小智手持點燃的藏香來顯示刀勁路數。如此雙方劍來刀往,天龍寺中無形的劍氣,碧煙縱橫,是為“劍氣碧煙橫”。鳩摩智能在手持藏香的情況下,以火焰刀絕技大戰段氏六大高手的六脈神劍無形劍氣,這一手功力之深可遠不是金輪法王能比的。

《神鵰俠侶》末期的時候,金輪法王在已經練成龍象般若功第十層的程度上,面對一燈大師的一陽指,依然不敢硬接,要退後一步避開指力才再度回擊。法王回擊的凌空掌力,一燈大師也只後退了一步便讓金輪的掌力落空。

論招式鳩摩智遠勝金輪法王

對武林高手而言,招式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君不見內力全廢的令狐沖僅憑一套獨孤九劍就能縱橫天下。鳩摩智在武功招式上也遠勝過金輪法王,鳩摩智本身的吐蕃武功就足夠強了,更兼他還兼練了少林七十二絕技,雖然鳩摩智的少林絕技練得並不正宗,但以他能夠用山寨版的絕技戰勝少林高僧正宗的七十二絕技來看,在招式發揮上鳩摩智是極為厲害的。

再《神鵰俠侶》中,無論前期還是十六年後,金輪法王的招式都是相對短板的。以他並不遜色於郭靖的內力,再加上蒙古三傑這樣強力的隊友幫襯,在圍攻郭靖的時候,都被人家打得一時應接不暇。在練成十層龍象般若功後,金輪在打一個年老力衰的裘千仞也用了三天三夜(新修版中是“一天一夜”),最終還讓他跑了。這足見他招式上的短板非常明顯。

論實戰經驗鳩摩智秒殺金輪法王

武功再高,實戰經驗不行的話,也是白給。以實戰經驗而論的話,鳩摩智無疑是要秒殺金輪法王的。以鳩摩智的出場第一戰來看,天龍寺六僧的總體實力絕對是遠勝他的(蕭峰自我估計也無法打三四個段延慶),但鳩摩智不但能全身而退,還能順手擄走段譽。在面對武功比他低的對手時,鳩摩智從未有失手的時候,哪怕走火入魔了,他依然能十來招秒了慕容復。

而金輪法王在實戰經驗上就遜色的多了,除了欺負一下趙志敬、尹志平(新修版為甄志丙)和山西一窟鬼這樣武功遠遠遜色於他的對手外,跟郭靖、老頑童、一燈大師等人的交手時,他從沒佔過上風。

從功力到招式,再到實戰發揮,鳩摩智都全方位碾壓金輪法王,兩人真遇上的話,金輪法王必然會輸的,除非他正趕上鳩摩智走火入魔的時候,才有可能獲勝。


開最大的腦洞,品最有趣的故事。我是靈沖霄,歡迎關注評論!


靈沖霄



金庸小說裡面,許多人喜歡將大輪明王鳩摩智和金輪法王鳩摩智進行對比,蓋因為他們那時候都是我們少數民族的國師級別,都是少數民族當時吐蕃和蒙古的第一勇士。不在僻靜之處修身養性,為了名利跑到我們中原武林鬧的滿城風雨,江湖從此多事。

如果要比較他們的武功高低,我覺得很明顯鳩摩智是要遠高於金輪法王的。其實熟悉金庸小說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天龍八部》裡面的武功明顯要比《神鵰俠侶》裡面的武功要一個檔次。比如大理段家的段正淳一陽指,在喬峰的眼裡只是一門點穴功夫,毫無壓力,而到了《神鵰俠侶》裡面段家的一燈大師就是江湖頂級高手。在《天龍八部》裡面鳩摩智比段正淳高了不是一點點,而在《神鵰俠侶》裡面一燈大師應該是勝過或者比平金輪法王的。要知道金輪法王和裘千仞大戰三天才能略勝一籌,而一燈大師比裘千仞應該也是略勝一籌的。


而且鳩摩智有小無相功,可以催動少林七十二絕技。
而金輪法王翻來覆去就是龍象般若。連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基本上都不能硬碰硬,每次對掌後吃啞巴虧。特別是連楊過和李莫愁這樣當初二三流角色都能將金輪法王弄的焦頭爛額,說明國師金輪法王的實戰不行,很容易著了別人的道,比如金輪法王每次和郭靖對掌,郭靖會順勢將敵人力道卸掉,而金輪法王為了面子活受罪。


金融家888


1武學高低

武學上面毫無疑問大輪明王鳩摩智的武學是十分高深的,最主要的是他所會的比較多,火焰刀,小無相功,多門少林絕技。而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他無法專心修煉一門武功,反而導致他的武學有了弱點。多而不精

而金輪法王則相應的沒有這方面的問題,相反的他的龍象般若功是一門十分高明的武功。個人覺得超越了大輪明王鳩摩智的各種武學

2戰意上面

在這一方面還是金輪法王更強一些。首先他雖然來到中原是有目的的,但是大多時候他是來挑戰高手的。而大輪明王鳩摩智則不同,他更多的是來搶武功秘籍的。為了六脈神劍去天龍寺是如此,後面去少林寺也是如此。

鳩摩智是屬於那種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避開,屬於比較會審時度勢的人物。而金輪法王這一點和他不同,他遇上高手是興奮的,想要做天下第一,所以他的戰意更強。

3 謀略上面

金輪法王是一國國師,他的謀略自然是不用多說的,而大輪明王地位也很高,也是吐蕃國的國師。


兩人地位對等,並且都是有野心的人,謀略上面應該不相上下,都不是易與的人物。這一點上面打平

綜合以上幾點,個人覺得,如果鳩摩智和金輪法王對上的話,鳩摩智輸,金輪法王贏的機會還是比較大的。


玄幻小子


讀書人

武功另說,鳩摩智有腦子,金輪沒有。

看鳩老師兩次大顯威風,一次與天龍寺六個半高手五五開,逼得枯榮燒了祖傳劍譜,先擒下大理國君,再擄走鎮南王世子。一次在少林寺展示七十二絕技,看得少林群僧人人驚駭莫名。

如果不是段譽虛竹兩個主角掛,鳩老師誰也不怕。

其實以武功而論,鳩老師就算勝過枯榮、玄慈,也絕對形成不了碾壓優勢。兩寺本字輩、玄字輩高僧無論群毆或是車輪戰,都能活活累死鳩老師。但人家偏偏就是能掌控局面,明明是客場作戰,硬是能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天龍寺本字輩五僧每一個都不弱於段延慶,五個沒有殘疾的段延慶以一陽指出戰,鳩老師必然不敵。但鳩老師藉著印證劍法為名,把比賽項目限制到對方初學乍練的六脈神劍,又以吐蕃國力威脅,逼得枯榮燒燬劍譜,大佔上風。

少林寺也是一樣,以印證七十二絕技為由,生生把武功對戰改成了套路展示,擠兌得少林群僧一個個上來,以一路絕技迎戰他的小無相功。本來上門踢館,誰躺下誰輸,在鳩老師這兒,比賽內容卻成了要證明“一人兼通七十二絕技”。莫說鳩老師功力深厚,就算每一陣都略處下風,也改變不了“一人兼通七十二絕技”這個事實,可以說是穩贏的局面。

再看輪老師,大勝關武林大會,主角登場前,金輪一方的優勢完全靠的是運氣。朱子柳只要出手略狠,霍都便沒有施放暗器的機會。又或者黃蓉沒有身孕,霍都也是完敗。第二陣郭靖三掌拍翻達爾巴,第三陣輪老師根本沒有下場的機會,活憋死他。

這一戰之後,輪老師說起來,便是罵中原武林人多勢眾陰險狡詐,可你自己敢闖到武林大會挑釁,就沒點心理準備麼?他對中原武林的認識還停留在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年代,居然說得出“好,霍都,你就下場去,和洪七公的弟子比劃比劃”這種扯淡的鬼話,跟鳩摩智怎麼比啊……


醉飲一曲嘆往事


大輪明王遠勝金輪法王。

也許這麼說有人不服,那咱們就看看這麼說的論據是否充足。由於是兩部書中的人物,而且年代上有差距,沒有同時貫穿兩部小說的人物,所以很難進行直接比較,但好在有個貫穿兩部小說的門派,所以還是可以比一比的。那這個門派是哪一派那,當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天南第一武術世家—大理段氏。

大理段氏獨處天南,以家傳絕學一陽指和六脈神劍享譽武林,歷代高手輩出,與四方高手多有切磋,而恰巧大輪明王與金輪法王都與段氏高手有過比試,因此只要考察他們交手後的戰績就可高下立分。

先說大雪山大輪明王鳩摩智,其為了得到六脈神劍劍譜曾在天龍寺與多位段氏高手較技,雖起初略遜於六位高手組成的六脈劍陣,但吸取教訓後很快重奪上風,最終迫使當時的大理段氏第一高手枯榮大師焚燬劍譜,並在諸位高手眼皮底下生擒了本身也是一流高手的大理皇帝段正明,其武功之高毋庸置疑,如果不是最後惜敗於開了掛的段譽,恐怕大理段氏一脈的臉都要丟光了。

再來說金輪法王,你本身藝業也是驚人,尤其是在龍象般若功大成後更是創造過擊殺鐵掌水上漂裘千仞,獨挑東邪、南帝、周伯通、瑛姑、黃蓉五大高手的神話般戰績,雖然最後惜敗於對手,但也足可自慰了。

兩相比較,大家可以看出鳩摩智以一人之力對戰大理段氏六大高手還能佔據上風,而金輪法王同樣是對戰六位高手最後卻被擊敗,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也許有人不服,會說東邪、南帝、周伯通遠勝當初天龍寺的諸位高手,但請不要忘了,南帝段智興武功雖高,但終其一生也未聞修煉過大理段氏最高絕學六脈神劍,而以枯榮大師為首的六位段氏高手同樣無法以自身修為染指六脈神劍,可見雙方修為並無太大差距。

因此僅以天龍寺一戰和絕情谷一戰的結果作比較即可看出大雪山大輪寺大輪明王鳩摩智以實力論必在金輪法王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