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不注山(馮展)


華不注山(馮展)

2020年第一場雪 趵突泉

2020年的濟南第一場雪,雪景刷爆朋友圈。伴隨著降雪,氣溫也驟然下降,趵突泉更是呈現出元代著名書畫家和詩人趙孟頫筆下“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的意境之美。詩句描繪的趵突泉和提到的大明湖可謂是名眾人皆知,而提到的“華不注”對於遊客來說可能是陌生的。

老舍先生的散文《趵突泉的欣賞》開篇便說“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而我們現在要談的“華不注”這座小山在晚清以前比千佛山名聲還要大呢,它就是今天濟南城區東北的華山。

濟南的華山正確的讀音是什麼呢目前官方的宣傳和報道當中都讀做[huá]。“華”有[huā]、[huá]、[huà]三個讀音。華[huā]古同“花”,花朵;

華[huá]的含義就比較多了,比如華麗(美麗而有光彩的)、含英咀華(精英)、春華秋實(開花)、榮華富貴(繁盛)、華夏(指中國或漢族)、年華(指時光)等;華[huà]一為山名,位於陝西省的西嶽華山,二作姓氏使用。

古名“華不注”,您讀對了嗎


華不注山(馮展)

華不住

對於“濟南華山的古名為何叫‘華不注’”這一問題,老濟南們通常會給出這樣一個通俗的解釋:“華不注”即“花骨朵”的諧音。老濟南們的這種解釋有一定的道理。古時,華不注山的周圍是一片湖水。從城中遠眺,平地拔起的華不注確實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骨朵,亭亭玉立在煙波浩渺的鵲山湖之中。因此,早在唐代,詩仙李白就曾有“茲山何峻秀,綠翠如芙蓉”這樣的比喻和感慨。李白此詩一出,後世的文人騷客們就常以“芙蓉”或“青蓮”來比喻描寫華不注。

但是,濟南華山的古名“華不注”卻並非源自“花骨朵”的諧音,古代已經有許多學者對此進行過探討。

首先,“華不注”中的“華”字是“花”的古字,應讀作“huā”。“華”字在未簡化之前本寫作“華”,也曾寫作“蕐”,是一個會意字,其本義就是“花”,先秦古籍中的“花”大多寫作“華”,比如《詩經》中“何彼襛矣,唐棣之華”、“何彼穠矣,華如桃李”、“山有扶蘇,隰有荷華”、“昔我往矣,黍稷方華”等句中的“華”字皆作“花”講。只不過有的用作名詞“花”,有的活用為動詞“開花”。這種用法在現代漢語中還可以見到,最常見的是成語“春華秋實”和“華而不實”。這兩個常用成語中的“華”字均通“花”,只不過都是活用為動詞,讀作[huá],作“開花”講而已。

其次,“華不注”中的“不”字在古漢語中不讀作“bù”,而讀作“fū”,其義與“柎”通。“柎”字亦音“fū”,指“花萼、花托”。而在古漢語中,“柎”又與“跗”(亦音“fū”)通,而“跗”字的本義也是指“花萼、花蒂”。

“華不注”中的“注”字的讀音和意思,在古漢語中和在現代漢語中大致相同,在這裡取“灌入”的意思。

也就是說,濟南華山的古名“華不注”實際上是“花柎注”或“花跗注”。楊慎在其《丹鉛摘錄》卷四中的“華不注”條下即雲:“《左傳·成公二年》晉郤克戰於鞌,齊師敗績,逐之,三週華不注。相傳讀‘不’字但作‘卜’音。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其說甚異而有徵。又按《水經注》雲:‘華不注山,單椒秀澤,孤峰刺天,青崖翠發,望同點黛。’《九域志》雲:‘大明湖望華不注山,如在水中。’李太白詩:‘昔我遊齊都,登華不注峰。茲山何峻秀,綠翠如芙蓉。’比之‘芙蓉’,蓋因‘華不’之名也。以數說互證之,伏氏音‘不’為‘跗’,信矣。”楊慎此說影響很大。自此以後,學者在論及“華不注”的音義時皆引楊慎此說。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顧炎武在其《山東考古錄》的“華不註解”條下也皆引伏琛之說或楊慎之論。此外,王士禛“花萼跗明水”(《秋日遊華不注》)、高宅暘“昔聞華不注,跗萼銜千重”(《望華不注》)等詩句中也皆用到了“華不注”本為“花跗注”這一典實。

“三週華不注”,春秋史上揚美名


華不注山(馮展)

三週華不住

在歷史上,華不注山第一次見諸史冊是因為一場戰爭,這就是發生在春秋時期的齊晉鞌之戰。在現在的華不注山上,有個華泉,還有個回車澗,這些景點都是這場戰爭的見證者。

戰爭的起因是一個駝子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這個駝子叫做郤(què)克,是晉國的正卿,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晉國的總理。公元前592年,郤克奉晉景公的命令,來到齊國參加盟會。當時齊國的國都是臨淄,就在郤克去臨淄的路上,他碰到了同來參加盟會的魯國使臣季孫行父、衛國使臣孫良夫。在這裡要說一句,三位使臣都有不同程度的殘疾,郤克是個駝子,季孫行父跛(bǒ)足,孫良夫眇(miǎo)目。既然遇到了,三人就結伴一起去覲見齊頃公。齊頃公早就聞知三國使臣都有些殘疾,於是便安排了一場鬧劇:他讓自己的母親和后妃躲在帷帳之中看笑話,然後命令瘸子使者引領著跛足的季孫行父,眇目使者引領著獨眼龍孫良夫,駝背使者引領著羅鍋郤克上朝堂,眾人頓時鬨堂大笑,連帷中的齊國太后也大笑不止……

堂堂晉國使臣遭受如此奇恥大辱,郤克氣憤不已。回國之後,他針對齊國開始了一系列的行動。公元前589年,晉國正式發兵討伐齊國。齊晉兩軍在鞌山,也就是現在的北馬鞍山附近擺下戰場,齊頃公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兩國一交手,齊軍便潰敗下來,拼命向東逃竄,沒多久就跑到了華不注山下。此時,晉軍仍然緊追不捨,尤其是郤克,非要活捉齊頃公。齊頃公無奈,只能從回車澗處,圍著華不注山逃竄,形勢非常危急。就在這緊要關頭,齊國大夫逢醜父站了出來,他穿上了齊頃公的衣服,乘著齊頃公的車輿,成功轉移了晉軍的注意力,趁此機會,齊頃公跑出了包圍圈。不過,當逢醜父的車跑到華泉附近時,被一個樹枝掛住了,晉軍趕到後,活捉了逢醜父。後來,晉國君臣對逢醜父的義舉很是感動,不久就把這位大忠臣放回了齊國。

這就是《左傳》上赫赫有名的“三週華不注”,藉助這場戰爭,華不注山開始在歷史上揚名。


“綠翠如芙蓉”,無數文人競折腰

古今遊濟南的文人墨客留下的讚頌華不注的詩詞歌賦多達100多首。唐代李白、北宋曾鞏、金代元好問、元代趙孟頫、明代李攀龍及晏壁、清代董芸、近代康有為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跡。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對它曾不吝讚美:“單椒秀澤,不連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岸翠發,望同點黛。”可以想見,視野所及,一馬平川,驀地,視線被一嶄絕孤峙的存在所擋,一座孤峰拔地而起,如一支青椒向天,似一顆虎牙凌霄,若一彎翠黛蹙聚,這才引得年輕的地理學家驚歎讚美,訴諸筆端。

開元年間,李白遊歷濟南,登臨華不注,後來就寫下《昔我遊齊都》的名篇:”昔我遊齊都,登華不注峰。茲山何秀俊,綠翠如芙蓉。蕭颯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挾兩青龍。含笑凌倒景,欣然願相從

”。此詩為遊仙詩,寫遊華不注,遇仙人赤松子,共同昇天;寫山俊秀“綠翠如芙蓉”;寫遊仙,自駕白鹿,赤松子挾青龍,飛昇於日月之上,甚是浪漫。李白這首詩寫後,讓文人騷客們爭相奔赴華不注山,讚美此山的詩文大量湧現,詩人們從各個不同的側面,畫龍點睛地描寫華不注山之美。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曾在熙寧四年至熙寧六年任齊州知州。他懲治豪強、興修水利、改革教育,以卓著的政績贏得了濟南人民的愛戴。他還酷愛濟南山水,趵突泉的名字是他所取,沿用至今;在大明湖修建亭臺樓閣、百花堤、七橋風月工程等,使之成為文人墨客雅集宴飲之地;登千佛山考證舜耕歷山的傳說。當然,他肯定也慕名去遊覽過華不注山。他的《華不注山》這樣寫“虎牙千仞立巉巉,峻拔遙臨濟水南。翠嶺嫩嵐晴可掇,金輿陳跡久誰探。高標特起青雲近,壯士三週戰氣酣。醜父遺忠無處問,空餘一掬野泉甘“。曾鞏在詩中不但形象描述了華不注山的陡峭與俏麗,更多的為醜父事蹟不被彰顯而憤憤不平。

到了金代,元好問曾到濟南一詠華不注:“華山正是碧芙蕖,湖水湖光玉不如

”,可見山湖相映之美。

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是描繪濟南華山的經典畫作,作者還在畫的題記中寫道:“齊之山川,獨華不注最知名”。在《趵突泉》 詩中,趙孟頫也巧妙的運用大明湖、華不注等景物傳神的描繪出泉水的氤氳之氣。

1923年,66歲的康有為來到濟南,在濟南成立了“孔教會”,在號召人們尊孔復古之餘,也將濟南各大景點走了一遍。這一年的6月17日,康有為專程遊覽了華不注山。他以年近七十之齡,攀上山巔,只見此山從黃河岸邊的平原上平地突起、一柱擎天,親臨其境領略了堪稱“齊煙九點”之首的華不注山那高挺兀立之勢、孤峰特拔之險,禁不住感慨萬端。康有為將觀山所得,回府記載了下來,並與平生所登過的名山相比較,把對華山的讚美和設想,具體地寫進了他的《新濟南記》一文。康有為在文中中感嘆地說:“遙望此山如在水中,蓋歷下城絕勝處也……南京鐘山紫金峰,北京翠微山、煤山,揚州的七星山,蘇州的橫山,然山水之美,皆不若華不注也!”南京鐘山、北京翠微山等都不如華不注之美,可見康有為對華不注山的偏愛,於是他設想可以將都城遷移到此地。康有為還指出華不注山是平原上的突起,是泰山支脈北走至此盡結的表現,而這正是古人所說的“風水寶地”,最適宜建都。因此,他大膽地提出了把首都移到濟南華不注山下的建議,並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設想,認為這些設想如果實現,濟南將“雄美冠中國都會”。


華不注山(馮展)

華山雪景

孔孚(1925—1997),當代著名山水詩人。晚年詩專寫山水,獨僻蹊徑,並且成為“現代東方神秘主義詩歌”的開拓者。他創作的《飛雪中遠眺華不注》是這樣寫的:“它是孤獨的,在鉛色的穹廬之下。幾十億年,仍是一個骨朵。雪落著,看!它在使勁開”。宏曠的時間,蒼遠的空間,盡在寥寥數筆之間。華不注,一個天地間經年的花骨朵,第一次開放在心神之內。而先生賦予此山“孤獨”的蘊意,“使勁開”的意象,或正於隱秘間道出華不注的精神指向。


《鵲華秋色圖》,七百年滄海桑田

華不注山(馮展)

鵲華秋色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幅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打開卷幅,但見畫面一片遼闊的絢爛:樹木繁盛,房舍掩映,河流蜿蜒,漁舟往復,在遠處,再遠處,更高處,有兩山遙相對應,左山方圓,右峰高聳,分外醒目。整幅畫作為金黃色籠蓋,景物則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用筆則書畫相長,枯潤相契。細品此畫,洋溢著高逸名士之風,散逸文人之氣,好山好水、半漁半樵的隱逸之心,呼之欲出。

畫中之山是何方名山?且看趙孟頫的題跋:“公謹父齊人也,餘通守齊州,罷官歸來,為公謹說齊之山川,獨華不注最知名,見於左氏,而其狀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為作此圖。其東則鵲山也。命之曰鵲華秋色圖。”趙孟頫創作此畫的目的,是為了安撫老友周密。周密是南宋文學家,與趙孟頫以兄弟相稱。相傳有一天,趙孟頫、周密和幾位好友喝酒作詩。席間,大家談笑風生,說起曾經遊歷的名山大川,趙孟頫盛讚濟南山水之勝,談及鵲山和華不注山,一個渾圓敦厚,一個尖聳入雲,兩座山峰形態迥異,窮盡山之峻美巍峨,使在場的人為之神往。當時,只有周密一人默默不語,趙孟頫很是納悶。問過才知,原來,周密祖籍是山東,宋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北宋旋即滅亡,中原士大夫紛紛南下避難,周密曾祖父周秘也在這時離開祖籍,南遷吳興。周密沒有回過自己的故鄉,聽到老友說起故鄉之事,思鄉之情讓他難以開顏,趙孟頫得知後,憑著記憶描畫起濟南的山水來,他一邊畫,一邊給周密介紹濟南的山水、民俗風情。就這樣,被後人譽為“思鄉之畫”的傳世之作《鵲華秋色圖》誕生了。《鵲華秋色圖》在元、明兩朝一直收藏於民間;到了清朝,這幅古畫被收入皇宮,成了乾隆皇帝心愛的寶貝,乾隆親筆以大字“鵲華秋色”題寫於引首,並題跋九則,鈐印眾多。

畫中樹繞村莊、水滿湖塘,不難看出華不注山附近原本是有湖的。這個湖形成於兩千多年前。那時候還是漢朝,黃河決口,改道千乘(今山東高青)入海,一時間大量洪水湧入了附近的濟水,濟水氾濫,在華不注山、鵲山附近形成了一片大湖。

唐代人叫它鵲山湖,因為湖中遍植蓮花,故又名蓮子湖。按照唐人段成式的記載,當時鵲山湖方圓二十餘里,湖中蓮花很多,就像在水中浣洗的綵緞一樣。而孤峰聳翠的華不注山,就挺立在湖中,像一朵出水芙蓉。

到了宋金之際,由於劉豫挖小清河的緣故,鵲山湖的水量漸漸變少。不過在元明時期,這裡仍然是一派水鄉風光。而且這個時期,鵲山湖、大明湖、小清河都是相通的。元世祖時期的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王惲遊華不注山時,便是乘舟由匯波樓出水門(老城北門,在大明湖北側),入小清河東行裡餘,然後北上,經黃臺,入鵲山湖直抵華不注山下的。

鵲山湖徹底乾涸是在清朝雍正時期,這時候著名學者全祖望遊華不注山時,已經不靠船了。

隨後的幾百年時間裡,華不注山附近滄海桑田,湖泊變成了平地,農田裡起了高樓,華不注山變成了一個被人遺忘的山丘。

如今,歷史又給了華不注山一個機會。定位於濟南“第四大名勝”的華山湖已在2017年9月底前進場施工。如今華山湖約2.51平方公里,相當於5個大明湖的面積,華山位於湖的中間,並與小清河、大明湖、護城河、趵突泉等水系連通,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華山湖的修成,讓華不注山消逝已久的 “含笑凌倒景”的情景又重現濟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