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出自唐朝詩人李商隱的古詩作品《無題》第三四句,其全詩文如下: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相見時難別也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註釋

⑴無題:唐代以來,有的詩人不願意標出能夠表示主題的題目時,常用“ 無題”作詩的標題。⑵東風無力百花殘:這裡指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東風,春風。殘,凋零。⑶絲方盡:絲,與“思”諧音,以“絲”喻“思”,含相思之意。⑷蠟炬:蠟燭。⑸淚始幹:淚,指燃燒時的蠟燭油,這裡取雙關義,指相思的眼淚。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翻譯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乾。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賞析

“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彷彿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

引用】

紅色的蠟燭流著紅色的淚,它忍著巨痛,把光明送給我們。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蠟燭雖然沒有檯燈那樣明亮的光線,也沒有像彩虹那樣引人注目,更沒有像玫瑰花那麼美麗。但是蠟燭卻默默無聞,毫無抱怨地燃燒自己。許多蠟燭為了人類的事業和光明,年紀輕輕就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我們的老師也具備這種蠟燭精神。他們每天站在講臺上,把我們帶進知識的海洋。她們嘔心瀝血,黑髮早已變成白髮,卻默默無聞地工作著。社會上還有許多無私奉獻的英雄模範人物,默默艱苦奮戰的軍人、堅守崗位的醫務工作者、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消防人員等等,他們都是一個個有名或無名的英雄。還有環衛工人給我們創造了一個乾淨美好的城市,人民警察給我們良好的治安,奮鬥在抗擊肺炎特殊崗位上的醫護人員給我們又一次生命。讓我們向這些無名英雄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為了贏得別人的尊敬,為了贏得別人的欣賞,讓我們做個具有蠟燭精神的人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