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為什麼挖不下去了?是技術達不到還是另有隱情?

小包看看


秦始皇做為千古一帝,他的陵墓也是現存規制最大的。《史記》中曾記載秦始皇陵穿三泉而建,奇珍異寶藏有無數。有經濟學家就曾主張發掘秦始皇陵帶來的各方面效益是很大的,但是過了這麼多年遲遲不挖其實是有一下下幾點考量的。

第一,文物保護技術不過關,秦始皇陵裡的兵馬俑剛被挖掘出來的時候是五顏六色、栩栩如生的,彷彿天兵天將下凡。可是沒過幾分鐘就因為氧化變成了現在的土灰色。可想而知如果現在就打開了皇陵,那會有多少文物遭到不可估量的破壞。

第二,據專家探測,地宮內含有數量驚人的水銀。秦始皇為了在死後能享受到生前的榮譽,地宮是按照當時中國的版圖模擬建的。水銀就是用來模擬中華大地上的江河湖海,水銀是有毒性的。如果打開皇陵工作人員將會面臨毒氣的威脅,所以必須把皇陵揭頂才行。揭頂的難度又太大,考古技術條件也達不到。

第三,根據我國目前的政策,對於帝王陵只能“搶救性發掘”。也就是說發現帝王陵被盜了,或者遭到破壞了國家出於保護的目的才能進行發掘。除此之外,一律不能發掘帝王陵墓。

其實我倒是覺得不挖秦始皇陵是好的,因為史書中給了我們無窮無盡的想象,讓我們對這個地下皇宮很是好奇,很期待底下到底埋藏了什麼奇珍異寶。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挖掘了,發現底下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奢華,我們會不會感到一絲失落和遺憾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