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到底有什麼本事,為何能夠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

說起清朝,大部分人腦海裡立馬會出現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貪官和珅,由於近幾年清朝古裝劇的流行,很多清朝人物也都被觀眾所熟知,其中名氣最大的毫無疑問是和珅。

對於和珅貪汙腐敗的事實,想必絕大多數人都能說上幾句,但要是問大部分人,乾隆皇帝為何要重用和珅?知曉的人就很少了。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聊一聊, 和珅到底有什麼本事,為何能夠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

和珅到底有什麼本事,為何能夠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

苦讀詩書入仕途

和珅原名善保,出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農曆五月二十八日,和珅的父親叫常保,時任福建副都統,因此和珅也算是一個官二代,然而在和珅三歲時,母親就因難產去世。

等到和珅九歲時,父親常保患病去世,父親常保死後,家裡沒了依靠,小小年紀的和珅可謂是嚐遍了人情冷暖,所幸家中還有一個老僕,在老僕的幫襯下,和珅和弟弟和琳只好相依為命。

家道中落的和珅,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每日苦讀詩書,在和珅的努力下,十來歲的和珅考上了鹹安宮官學,鹹安宮官學位於皇宮內,是一所專門用來培養朝廷重要幹部的學院。

和珅到底有什麼本事,為何能夠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

和珅入學不久後,由於聰明好學,很快就得到老師吳省欽、吳省蘭的看重,在兩位老師的悉心教導下,和珅除了熟讀四書五經,還精通四種語言,分別是漢語、滿語、藏語、蒙語。

而就讀於鹹安宮官的學生,大多都是官宦子弟,和珅作為一個家道中落的官宦子弟,在鹹安宮官,自然是誰也得罪不起,只能夾著尾巴做人,這也讓小小年紀的和珅,練就了一副伶牙俐齒和察言觀色的本事。

勤學苦練拍馬屁

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和珅十八歲時,時任直隸總督馮英廉發現了和珅的才華,為此馮英廉還將孫女馮氏許配給和珅,等到和珅繼承父親常保的三等輕車都尉後,在親家馮英廉的幫助下,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珅成為了三等侍衛。

和珅作為侍衛,要時常跟隨在乾隆皇帝身邊,乾隆四十年(1775年),據《歸雲室見聞雜記》記載:乾隆皇帝出巡山東,由於山東路途遙遠,在半路上,乾隆皇帝就和跟班侍衛和珅聊天,在聊天時,乾隆皇帝問和珅:你參加過科舉嗎?和珅答:參加過。乾隆皇帝:把當年你參加科舉的文章背給我聽聽。

和珅到底有什麼本事,為何能夠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

沒想到和珅,一字不差的背出來,在隨後的聊天中,和珅展現出了自己的才華,這讓乾隆皇帝對他更感興趣,不久後,和珅就升任乾清門御前侍衛兼副都統,和珅升官後,並沒有得意洋洋,反而是越發謹慎。

乾隆皇帝這個人喜歡附庸風雅,吟詩作對,和珅為了迎合乾隆皇帝,就苦學作詩,經常和乾隆皇帝和詩,除了吟詩作對,乾隆皇帝在書法上的造詣也不低。

和珅為了拍馬屁,經常模仿乾隆皇帝的字跡,經過長時間的苦練,和珅模仿乾隆皇帝的字跡,幾乎能達到以假亂真,據考證,掛在故宮崇敬殿上的御製詩匾,就是由和珅代寫的。

和珅到底有什麼本事,為何能夠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

乾隆皇帝還很喜歡論文談史,顯擺自己學識,為了迎合乾隆皇帝,有一次和珅在抄寫《二十四史》的時候,故意在幾處明顯的地方,寫錯幾個字,然後等乾隆指出修改,藉此表明乾隆皇帝學識淵博,從而滿足乾隆皇帝的虛榮心。和珅這種拍馬屁的本領,也讓乾隆皇帝對其更加喜愛。

精通外語當高官

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皇帝七十歲大壽時,在熱河行宮舉行,消息傳播出去後,各地官員紛紛前來祝壽,這時西藏六世班禪,派人送來一份藏文所寫的文書,乾隆皇帝收到後,打開一看是藏文,便叫身邊隨行的官員翻譯。

誰知竟然沒人看得懂,堂堂大國,既沒人能翻譯一份藏文所寫的文書,這說出去不是讓人笑話嗎?就在乾隆皇帝臉色不對勁的時候,旁邊有一官員對乾隆說:“皇上,和珅能看得懂”,等到和珅來時,乾隆皇帝讓其翻譯,和珅看完後立馬就翻譯出來,內容大意是:得知乾隆皇帝70歲大壽,西藏六世班禪準備帶領幾百名僧人前來祝壽。

和珅到底有什麼本事,為何能夠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

乾隆皇帝聽完後龍顏大喜,而且由於和珅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乾隆還將其任命為理藩院尚書,負責管理西藏、新疆以及少數民族和外交上的一切事務,《八旗通志》是這樣描述和珅的外交本領:

“去歲用兵之際,所有指示機宜,每兼用清、漢文。此分頒給達賴喇嘛及傳諭廓爾喀敕書,併兼用蒙古、西番字者,殊難其人,惟和珅承旨書諭,俱能辦理秩如”

從《八旗通志》的記載,能看出和珅在外交上水平很高,朝野內外幾乎沒人能夠替代他,

同年,乾隆皇帝派遣和珅,前往雲南查李侍堯貪汙案,在這一起案件中,和珅通過細節和自己的智慧,從李侍堯府上的下人打開案件突破口,從而找到李侍堯貪汙腐敗的證據,從而將其一網打盡。

和珅在處理李侍堯貪汙這一事上,表現得十分出色,獲得朝野內外一致肯定,這也為和珅日後在仕途上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回京後的和珅,便被乾隆任命為戶部尚書兼議政王大臣。

和珅到底有什麼本事,為何能夠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

除此之外,精通滿漢語言,也是和珅在仕途上一個重要的優勢,在乾隆時期,大多數機密文書都是用滿語書寫,雖然大多數滿人官員看得懂滿語,但這些滿人官員卻看不懂漢語,因此溝通起來極其費力。

而大部分漢人官員,雖然看得懂漢語,但卻看不懂滿語,精通滿漢兩種語言的人才可謂是極少,漢人官員張廷玉算是其中一個,精通滿漢兩種語言的官員,但張廷玉是雍正時期的官員,但在乾隆十五年,張廷玉就病逝了。

等到乾隆中、後期,滿朝文武能夠精通滿漢兩種語言,兼又有能力和眼光的大臣,只有和珅一個人,也正是因為如此,和珅才能逐漸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乾隆皇帝重用和珅,一方面是因為和珅精通多種語言,無人能夠代替他的位置,另一方面是和珅本身也有能力,再加上還懂得拍馬屁,這樣一個有能力、有才華、會拍馬屁的臣子,乾隆當然會重用了。

參考文獻:《清高宗純皇帝實錄》《歸雲室見聞雜記》《八旗通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