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前言

日本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神奇國度。在這裡,人們小時候過著本土神道教的“七五三節”;成年後去神社參加成人禮儀式;在結婚時除了傳統儀式之外,也可以選擇去教堂舉行婚禮;死後則由寺院的僧侶來為亡人進行超度。

他們會在聖誕節為孩子們準備禮物,又會在元旦當天去參拜神社;情人節那天女孩們幾乎都會送出巧克力,而盂蘭盆節(中元節)又是人們回家省親的法定假期。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日本的傳統婚禮“神前式”VS西式婚禮“教會式”

作為一片沒有與大陸接壤的“孤島”,為了讓自己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從古至今,日本都沒有停止過對先進外來文化的借鑑學習。

古代有派往我方天朝上國的“遣隋使”、“遣唐使”;近代有明治維新時期的“全面西化”、“脫亞入歐”;現代有二戰後學習美國發展製造業和經濟。

日本的民族文化,在學習中不斷蛻變更新,卻又能保有自己獨特的精神內核,並未成為毫無主見單純的“雜糅體”。在外來文化的衝擊和影響之下,如何化解矛盾,以包容的態度去接受,卻又不至於完全被同化,仍保有自己民族獨立的性格?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探討與研究的課題。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從《X戰記》的角色身上,體會日本的“多元文化”

日本的“多元文化”在很多領域都有所表現。譬如動漫領域,許多人們喜聞樂見的動漫作品,往往都有著東西方文化相結合、多種元素交相輝映的文化背景。

那麼今天,阿昴想和大家聊的,便是這樣一部作品。它將“神道教”、“密宗”、“基督教”、“賽博朋克”等迥異的文化元素集於一身,看似混亂,卻又從眾多元素中提煉出了自己獨特的審美。它便是CLAMP繼商業出道作《聖傳》之後,又一部畫風更加華美、史詩與悲劇並存的長篇漫畫,永遠的“大坑”——《X戰記》。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X戰記》全套18卷單行本的書脊,拼湊在一起是一張完整的人物圖

提起《X戰記》,年紀稍長一點的朋友應該不陌生。劇中有太多美型的角色出現,彩色插圖又繪製得太精美,所以它的漫畫、卡片和畫集,在那個時代成了許多女孩子最寶貝的收藏品。

“天龍”七封印,“地龍”七御史,14位少男少女(當然也包括御姐和大叔兄貴)組成了陣營對立的兩大“天團”。他們的外形或俊逸秀美、或陽光活力、或成熟穩重、或憂鬱深沉,幾乎涵蓋了當時市面上流行的偶像類型,就算在今天的審美眼光看來,也還是充滿了吸引力。

而且更吸引人的地方,是這些主要角色的身份背景。他們並非是來自同一所學校的學生、或者是同一間公司裡供職的社畜,而是來自各行各業、遍嘗人間疾苦的、真正的“三教九流”,可以說與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中的“八部眾”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從這14個人的愛恨交織、生離死別之中,我們看到了20世紀最後的10年裡,在日本外表光鮮的社會下,艱難前行的芸芸眾生。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接下來我們就以身份背景為劃分,從代表人物身上入手,來看每一種文化在角色身上是如何體現的。當然,文化的代表人物不止主角,對劇情有推動作用的重要角色,我們也將有所涉獵。

1.神道教

代表人物:鬼咒嵐、貓依護刃、桃生鏡護

神道教作為日本本土宗教,其元素在《X戰記》中的出鏡率可謂是最高了。劇中所提到的神道教祭祀場所,其中除了桃生家的“刀隱神社”是劇情需要所虛構的以外,鬼咒嵐所代表的“伊勢神宮”和貓依護刃所在的“三峰神社”都是日本現實中存在的神宮和神社

作為日本的本土歷史最古老的、信陽人數最多的宗教,神道教分為起源於本州島和四國地區神話傳說的“大和神道”,以及起源於琉球群島的、以龍宮信仰和御嶽信仰為主的“琉球神道”。《X戰記》中所涉及的是“大和神道”。

首先看來自“伊勢神宮”的“暗藏巫女”鬼咒嵐

和現實中通常作為神主助手的巫女不同,漫畫所虛構的“暗藏巫女”

這個職業,身上藏有伊勢神宮真正的“神體”。鬼咒嵐是“天龍”成員之一,一位冷麵御姐。平日裡穿著普通的學生服,只有在“非常時刻”才會身著巫女服,會使用金字塔形狀的結界,手中能伸出代表伊勢神宮神體的“手刀”。

鬼咒嵐擁有高貴與優雅的氣質,很符合日本人眼中傳統貴族淑女“大和撫子”的印象。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現實中的伊勢神宮位於三重縣伊勢市,被日本學界認為建於天武天皇時期(約為公元673年前後),其神體是象徵皇權的三大神器之一的“八咫鏡”,內宮主祭日本神道教最高的神明——天照大神。伊勢神宮曾在明治維新時期,被政府定位為代表了日本神道頂點的神社,是日本神社中當之無愧的NO.1

結合鬼咒嵐在漫畫中的實力、地位,以及來自高野山密宗門下的有洙川空汰對她的崇拜和誓死追隨,我們可以看出,雖然CLAMP在《X戰記》中安排了信仰不同宗教、代表不同階層的登場人物,在她們心目中,本土神道教(包括後面要講的“陰陽道”)的地位還是最高的。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然後是來自三峰神社(原文寫作“三峰神社”)的守護者貓依護刃

雖然同樣是女孩子,貓依護刃的身份卻並非是巫女,而是三峰神社婆婆收養的孫女,一位有“犬鬼”傍身的年輕守護者。“犬鬼”雖名為“犬”,但實際上卻是狼族,妖力非常高強的式神(注1)。雖然只有貓依護刃和少數人能夠看得到犬鬼,它卻擁有非常強大的戰鬥力。

注1:式神,“式”者,侍也,指的是受陰陽師之命所役使、侍奉主人的神怪或靈體。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現實中,位於埼玉縣軼父市的三峰神社,供奉著許多狼的神龕。相傳建造三峰神社的先人,正是受到了白狼神的恩惠和指引,才從奧秩父山脈中找到了出路。而宮崎駿的《幽靈公主》,也是以三峰神社的白狼神傳說為原型所編寫的故事。

和白狼神一樣,貓依護刃的好夥伴“犬鬼”,也代表了一種強大的看不見的自然之力。而與《幽靈公主》中對所呼籲的保護環境、深入思考人與自然關係的主題相似,《X戰記》中,作者同樣也對環境遭受人類破壞的地球有著悲憫和痛惜之心。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神道教的代表人物,最後一個要講刀隱神社的神主(即主持)桃生鏡護

雖然他在第2卷結尾就領了便當,被“地龍”哪吒搶走“神劍”並幹掉,但作為主角桃生封真的父親,“神劍”的守護者,仍值得一提。作為一名神主,桃生鏡護拼盡全力保護著妻子沙鵺所誕下的“神劍”;在妻子離世後,同時作為一名父親,他又盡職盡責的將一兒一女撫養長大。孩子們善良優秀,一家三口在鄰里之間都有著不錯的口碑。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桃生鏡護所經營的“刀隱神社”,雖然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卻說明了“神社”在日本民間的廣泛分佈。據日本文化廳調查顯示,截止至2016年3月,日本共有登記在案的神社8.1萬多所,像這樣毗鄰居民區的中小型神社,在日本比比皆是。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廣島的一間位於居民區附近的神社

而桃生家所守護的、在漫畫中被稱作“決定日本未來”的“神劍”,則是源自日本皇室國寶“三神器”之一的

“天叢雲劍”(草薙劍)。據《古事記》中的神話記載,天叢雲劍是素盞嗚尊斬八岐大蛇之後,從大蛇的體內所得,後進獻給天照大神,又由天照大神授予神武天皇的曾祖父瓊瓊杵尊,此後由日本皇室代代相傳的寶物。

不過有趣的是,雖然是關乎日本未來的重要神器,CLAMP在外形上卻選擇了類似西洋劍的設計。漫畫中有兩把神劍,分別由天龍和地龍的兩位主宰者掌握,代表了不同的未來。這一點也很像是西方中世紀題材小說中,兩位劍士為了正義而拔劍進行決鬥的設定。從神劍的精美設計上,我們可以看到CLAMP將東西方文化結合發揮到了極致。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X戰記》中的神劍與日本“三神器”(想象圖)對比,在武器設計上歐風更容易表現出複雜的華美

2.陰陽道

代表人物:丁姬、皇昴流、櫻塚星史郎

陰陽道原本是日本神道教的一個分支,誕生於公元6世紀左右的日本,是由我國“陰陽五行”思想傳入而形成的,被當時的日本統治階級(聖德太子)所接受和推崇。到了平安時代,日本成立了國家機關“陰陽寮”,從事占卜問道等相關工作的陰陽師成為了熱門職業,從中誕生了今天人盡皆知的大陰陽師安倍晴明。

明治維新時期,陰陽道因其占卜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被當時忙於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政府所勒令禁止,從此地位便一落千丈,僅以民間信仰的形式部分殘存下來,並被神道教徹底開除了“粉籍”。

儘管如此,陰陽師這一職業,因具有極大的神秘性和較強的浪漫色彩,至今仍被廣泛應用在動漫、遊戲和影視作品中,是日本“文化出口”非常成功的典型。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陰陽師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是有預知未來能力的“丁姬”

和《聖傳》中的“星見”類似,“夢見”也是一種能預言未來的職業。她的名字“丁”,與她妹妹的名字“庚”,取自我國的十天干

。“丁”屬火,正所謂“佛前一盞燈,遍地蓮花生”,“燈”即丁火,有佛者之心,常常犧牲自己,照亮別人。

丁姬這個人物本身,也的確具有這樣的寓意。她身材嬌小,身著傳統的巫女服飾,目不能視、口不能言,依靠心靈感應與人交流,居住在國會議事堂地下,犧牲自己的一切,為這個國家未來的命運占卜。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皇一門”第十三代少主皇昴流,“天龍”七封印之一。

在CLAMP的《東京巴比倫》漫畫中解決了許多直指社會痛點的靈異事件的陰陽師皇昴流,在《X戰記》中作為“天龍”七封印之一登場,繼續之前未完成的故事。

《X戰記》延續了《東京巴比倫》結尾的時間線,在這裡昴流已經長大成人。而他的內心,也早已不像年少時那樣單純善良、容易被感動和傷害。經歷了孿生姐姐北都的被害以後,他從封閉的內心深處走出來,多了幾分憂鬱和成熟,但也變得更加強力,更清楚自己真正要守護的是什麼

皇(すめらぎ)這個獨特的單字姓氏,代表了“皇一門”代代相傳、保衛皇室的尊貴身份。而現實中的日本,雖然人數極少,但“皇”姓的確存在,分佈於東京、神奈川縣及滋賀縣等地。雖然在漫畫中被用於神道教的陰陽師,但實際上最早是來自於明治時期淨土真宗淨院寺的僧侶。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暗殺集團“櫻塚護”的繼承人櫻冢星史郎,“地龍”七御使之一。

作為昴流一生的宿敵,星史郎也繼續在《X戰記》中,作為與昴流立場相對的“地龍”登場。與丁姬、昴流所代表的傳統正派陰陽術不同的是,

“櫻塚護”可以用動物替自己承擔“術”的反噬,代表了一種現代派的“邪術”。“暗殺集團”亦是在影視劇中常見的、一種現代商業化元素的設定。而“櫻塚護”的家徽,也使用了與傳統陰陽師的五芒星相反的“倒五芒星”,在西方文化中所指的是“撒旦”

不過在漫畫中,星史郎並非徹頭徹尾的反面角色,而是一位亦正亦邪、富有爭議的人物。《東京巴比倫》時期,他是以為外表溫和的獸醫,經常會在昴流遇到危險時挺身而出。他既是昴流心中記掛之人,又是昴流家族的敵人,既救過昴流的性命,卻又親手殺害了昴流的姐姐北都。

在充滿浪漫色彩的陰陽道角色刻畫方面,CLAMP未像對待國民信仰“神道教”一樣全部以正面形象呈現,而是創造了“星史郎”這樣一個具有現代面孔的“反面角色”,既增加了劇情的矛盾衝突和可看性,又在傳統文化元素的表現上做出了與時俱進的創新。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3.日本密宗

代表人物:有洙川空汰

在《聖傳》創作中就對印度神話和佛教文化表現出濃厚興趣的CLAMP,在《X戰記》裡將“佛教文化”的展現留給了日本密宗(真言宗)

。佛教約在公元六世紀中葉(飛鳥時代),由中國經朝鮮傳入日本,在當時聖德太子的推廣之下,建立了很多寺院,並派“遣唐使”入中國進行佛教文化交流。

《X戰記》裡選擇刻畫的,是來自日本佛教密宗真言宗總本山“高野山”的小和尚有洙川空汰。同樣是“天龍”七封印之一,與一般僧侶給人莊重不苟言笑的傳統印象不同的是,空汰是個有著關西口音、講話風趣幽默、喜歡燒烤和大阪燒的、非常有活力的高中生。他身上有著關西人特有的幽默天賦,是“天龍”團隊中的搞笑擔當。卻又非常執著地喜歡伊勢神宮的暗藏巫女鬼咒嵐,甘願按“星見”的預言,為守護心愛的女人而死。

在日本,僧侶通常被稱為“坊主”,與真正受戒的和尚不同的是,坊主不用忌葷,也可以結婚,還能讓自己的子孫繼承寺院。這也是日本特有的文化,最早源於鎌倉時代淨土真宗的二代祖師親鸞。雖然在江戶時代因為統治階層對佛教的重視,出現過短暫的“戒律復興”運動,但到了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政府大力推崇本土的神道教,對本土佛教徒則頒佈了《肉食妻帶解禁令》,其真實意圖是為了取消對寺廟的補貼。

同樣的,從漫畫中密宗與神道教的地位差距,我們也可以看出,雖然日本從古至今都在積極的接受外來文化和信仰,但在日本人心目中,任何宗教的地位,都無法與本土的“神道教”相提並論。既有開放的態度,又有堅守的固執,這正是日本文化既能吸收百家之長、又能保有獨立特質的原因。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4.基督教

代表人物:桃生小鳥、夏澄火煉

比起佛教來,基督教文化在《X戰記》中的表現就顯得更為隱晦了。大多數時候,並不讓信徒直接出場,而是以宗教意象,來向觀眾傳遞作者眼中的基督教文化精神。在基督教文化的深度上,《X戰記》雖然遠不及《EVA》,但一些基督教元素的使用上,卻又與《EVA》不謀而合。

作為兩位主角的妹妹和青梅竹馬,少女桃生小鳥卻是一個代表了“犧牲”的悲劇角色。

無論神威選擇“天龍”還是“地龍”,她都難逃命運的毒手。然而她又用自己最後的力量,借玖月牙曉之口,傳達給神威“未來尚未確定”的訊息,希望神威能堅持自己的選擇,保護人類、保護地球

小鳥臨終前的畫面十分有視覺衝擊力,表達了非常強烈的基督教文化意向。小鳥的犧牲,亦如耶穌基督的犧牲,而插入她胸膛的“神劍”,此時則對應了基督教的聖器——

“朗基努斯之槍”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提到“朗基努斯之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即便不瞭解基督教文化背景的小夥伴,也都從《EVA》裡看到過這件“聖器”的身影。

據《聖經》記載,“朗基努斯之槍”是一位百夫長用來穿刺耶穌的長槍(一說長矛)。因為沾染了聖血,而成為了基督教的聖物,也被後世稱為

“命運之槍”,是古羅馬帝國權利的象徵。

不過區別在於,《EVA》中被釘在NERV總部地下的第二使徒莉莉絲(2003年末PS2遊戲EVA2設定),卻是猶太教的拉比文學中的人物。

無論如何,在《X戰記》中,因為基督教的“末日審判”,正迎合了CLAMP想要表達的“末日來臨之時”的莊嚴與悲壯,所以“朗基努斯之槍”和“犧牲”這一意象,被用在此處,藉此將整個漫畫的劇情矛盾推向了最高潮。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被朗基努斯之槍所刺的耶穌基督(左)與《EVA》中的“第二使徒”(右)

擁有“役火”能力的性感女郎夏澄火煉,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

她因為從小就有能操縱火焰的能力,而被周圍的人認為是異類和怪物,飽受世人的冷眼和母親的嫌棄。在母親去世以後到處流浪,後為謀生進入了風月場所,卻一直堅守著虔誠的信仰。作為“天龍”七封印之一,卻對與自己身世相仿的“敵人”哪吒抱有同情。

火煉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女性,無論是美麗的外表,還是溫柔而又堅韌的性格,都十分的吸引人。而在她身上,作者也表現出了基督教所倡導的博愛、平等與寬容。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5.賽博朋克

代表人物:八頭司颯姬、哪吒

與前幾種文化元素不同的是,“賽博朋克”並非一種宗教信仰,而是一種思想與藝術風格,主旨是“High Tec,Low Life”(高科技,低生活)。賽博朋克題材的科幻作品通常發生在近未來,人與機械的界限開始模糊,社會整體高度秩序化,高度發達的都市卻又同時存在著貧民窟。通常會有某種系統對人的“控制”,與人類的“反控制”情節。

大約是受《攻殼機動隊》漫畫,和諸如《銀翼殺手》等國內外賽博朋克題材科幻作品的影響,CLAMP在《X戰記》中也開始嘗試使用賽博朋克元素的人設。她們用巨大的“系統”和幕後操縱者的“無情”,將人物角色的“有情”襯托得更加出彩。

“電腦少女”八頭司颯姬

,“地龍”七御使之一,寫作“人類”,卻曾比“人工智能”更無情。

作為百年一遇難得的天才,八頭司颯姬被丁姬的妹妹庚姬收在麾下,利用她與超級電腦“獸”的交流,來獲取“天龍”七封印相關的情報。然而這一切在颯姬看來都是毫無意義又無趣的,若非後來她有血有肉的出現在大家面前,單憑剛登場時身上插滿電線的樣子,所有人都會以為她是個貨真價實的人工智能。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全然無情的、機械一般的少女,卻也始終還是有情之人。只不過她的“情”,比一般人藏得更深,表達也更隱晦。嘴上說著毫不在乎,實際上心中卻惦念同為“地龍”七御使的麟飼遊人。在遊人死後,她亦選擇與“獸”僵持而死。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複製人哪吒,“地龍”七御使之一,“無心”卻“有情”。

和八頭司颯姬不同,“哪吒”在倫理學上已經不能稱之為“人類”了。他是一個在培養液中誕生的無性生命體,是用小女孩“塔城霞月”基因所製造的複製人。之所以被命名為“哪吒”,是因為哪吒託生蓮花之後沒有魂魄,而再生的“霞月”亦是如此。他只是巨大的命運機器上一根不可或缺的螺絲釘,沒有人會注意到他還殘存著前世記憶的碎片,也沒有人在乎他是否有感情。

最初,他的確是作為一個“莫得感情”的任務機器登場,毫不留情的從桃生鏡護手中搶走神劍,順便輕而易舉殺死了對方。然而隨著前世記憶不斷浮現,哪吒從封真身上看到了父親的影子。在夏澄火煉如同久違的母愛一般的溫柔之下,他逐漸找回了自己失去的感情。最終,哪吒以自己希望的方式,被覺醒後的封真摧毀並用於修復身體。他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實現了永遠守護最重要的人的諾言,與親人和愛人融為一體。

陰陽師、和尚與賽博朋克,從CLAMP《X戰記》看日本的“多元文化”

在《X戰記》的賽博朋克風格表現上,我們看到了“控制”與“反控制”,“無情”與“有情”之間的激烈鬥爭。在時尚的科幻元素背後,我們卻又能感受到CLAMP傳達出的一個主題:無論生物的外表有多完美、智慧有多強大,若“無情”,他便無所謂“人”;只有“有情”,他才配被稱之為“人”。

結語

從《X戰記》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優秀的作品,總是在吸收了“多元文化”的同時,又能保有自己民族獨特的“精神內核”。就像《流浪地球》這樣的科幻作品,既展現了宏大超前的科幻背景,同時又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對土地和對家園的愛與深情。

同樣的,在動漫領域,我們也擁有這樣具有民族精神內核的作品。只是在文化的廣度和深度的拓展上,仍有很大發揮空間和餘地。對海外動漫作品的深度解讀,不但可以讓我們學習到更多豐富的表現形式,更能讓我們通過對方在文化挖掘方面所做的優秀範例,找到自己的不足,進一步努力,提高和超越自己,做出更優秀、更具深度、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接受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