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東野圭吾《白夜行》

初讀《白夜行》的時候,僅是覺得本書名字取得很有意思,但並沒有細緻地去思考東野大神想表達的初衷,但隨著頁數逐漸增加,直到最後,突然意識到,原來只有這三個字才能完整地概括全文的主旨。

這本書一經出版,便廣受讀者的追捧,同時也是東野圭吾所有推理小說系列被改編成影視作品最多的一部,東野圭吾也因此被稱為無冕之王。

深度解析東野圭吾《白夜行》|情有可原,罪無可恕


在深度解析劇情和主人公性格和心理前,得先看看這本書整體結構和寫作手法上的創新。

一般的推理小說樂衷於讓讀者做偵探,作者來做最後的法官,但東野大神對此不屑一顧,他把所有的線索一點點在讀者眼前浮現出來,任由你東拼西湊、隨性組合、肆意猜想,直到最後一頁也不肯把真相說破,讓你用上帝的視角,陪著兩位主人公跨越是是非非19年的時光,最終發現我們才是這個故事最後的法官,對與錯,黑與白,正與邪,是解放還是毀滅,都交由我們讀者來定奪。

而且整本書始終用平實的語言在敘寫著,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刻意地塑造詭異的氣氛,但是人性的殘酷,命運的無情確實在這些樸素的文字下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也是當我看完小說後意猶未盡的來源,覺得不寫一些文字都對不起它。

很多讀者讀完後表示不願意再讀第二遍,不是寫得不好,而是太好、太真實,那種呼之欲出的絕望和痛苦,讓人像是被水覆蓋住一樣,沉重得讓人不能呼吸。

但這些並不完全是作者想表達的。

深度解析東野圭吾《白夜行》|情有可原,罪無可恕

《白夜行》

開端:兩個原生家庭的父母種出的惡之花

整本小說一直是籠罩在一片死寂、淒涼、兇狠的氛圍下進行講述的,從開頭的殺父,一直到結束兒子的自殺,雪穗淡漠地轉身離開,沒有回一次頭,無一不在撥動讀者的心絃。這種讓人感到絕望和無奈的氛圍始作俑者則是文中的兩位主人公——西本雪穗和桐原亮司,兩個相互支撐才能行走的殘破靈魂。

可從警官笹垣潤三視角中,兩位主人公小時候是和正常的孩子一樣的,美麗的雪穗在小學時就喜歡看世界經典名著《飄》,聰明的亮司會剪精美的剪紙,他們的未來本是光明的,而恰恰是他們最親近的父母,讓他們在童年時期就直面了人性的惡,就像雪穗說的:她的一生,一直是沒有太陽的。

當一個孩子對家人不再信任和尊重,感受不到歡樂和溫情的時候,那便是罪惡的開源。

深度解析東野圭吾《白夜行》|情有可原,罪無可恕

《白夜行》


11歲的桐原亮司對家庭不再信任開始於一把小銅鎖,這把鎖鎖住了一個11歲的孩子的童年。由於父親長時間不在家,以前身為舞女的母親和家裡店鋪僱的長工經常在一起鬼混,為了不受待在二樓的桐原亮司的打擾,便用一把小小銅鎖鎖住一樓與二樓之間的鐵門,每當這時,內心仍存有善意的亮司便心照不宣地帶上他的剪紙和陪伴他一生最後卻用來自殺的剪刀從樓頂逃離這個苟且之地,來到圖書館,在這個他自己的心靈之所,與自己一生唯一的好友雪穗一起,尋求那一份美好和純真。

雪穗同樣有著不堪的童年,但她比亮司更讓人心痛可憐,儘管她最後變得鐵石心腸,可怕得如魔鬼一般,但仍讓讀者對她厭惡及憎恨時投以最大的同情。

她年幼時父親去世,生活在泡沫經濟的日本大蕭條下,母親的卑微的薪水無法養活她自己和雪穗,為了生存下去,作為罪惡的本源——雪穗的母親便把年幼漂亮的雪穗作為斂財工具,一次次地把她推向變態的桐原亮司的父親魔爪下,來緩解生活壓力。而這個有著戀童癖的男人毫無人性地摧殘著這個幼小的花蕾。

深度解析東野圭吾《白夜行》|情有可原,罪無可恕

《白夜行》


兩個相互依存的共生體有著相似的命運開端,才造成桐原亮司在母親偷情時跑到廢棄大樓的通風道里玩耍,但似乎又是命運的安排,在這裡看到了父親對自己的好友雪穗實施侵害的不堪一幕,扭曲的驚懼與憤怒使得11歲的他用長剪刀刺死了自己的父親。

看盡了大人世界的算計、慾望、貪婪、背叛,讓他們的童年過早地結束,讓他們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才是“救世主”。

11歲的亮司面對警察詢問是淡漠和理性,雪穗的完美無缺的謊言,讓中年的刑警笹垣潤三有一種錯覺:自己在和一位成年人聊天。

兩個無助的孩子便在那刻緊緊地結合到一起,但他們的靈魂卻從那刻起不再完整,心靈的淨土上被種下了惡之花,生根,發芽……還未成熟的世界就籠上了陰霾。

但這兩朵惡之花是被他們的父母種下的,為什麼要指望兩個十幾歲的孩子親自來拔掉?

發展:開了弦的弓,流走的水,無法回頭的絕路

沒有了完整家庭的桐原亮司和西本雪穗,在慘劇發生後度過了平靜的七年,然而,桐原亮司發現當年的案子還是有人在查,而且,已經開始懷疑到自己和唐澤雪穗身上了。

沒有家庭溫暖的兩個可憐的人,為了不讓自己的罪行被發現,用盡各種手段把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一一除掉,以為拼命抓住彼此就好,其實不是,兩個不全的靈魂結合到一起,只會是一個更大的殘破的靈魂。

雖然我們都知道這是一條沒有沒有回頭路的絕徑,情有可原,但罪不可恕,個人的不幸不是傷害無辜的人的理由,自己過不好就去剝奪他人的幸福,在一次次所謂的救贖中,迷失了自己,為了填滿自己的私慾黑洞,道德的底線也在一度被他們壓低,最後直至消失。原本是被魔鬼折磨的可憐人,最後變成魔鬼本身。

作者在整本小說中,西本雪穗和桐原亮司兩個人物描寫得很細緻,也是很有可讀性的。

西本雪穗滿足常人眼中對美好女子的幻想,但又是一個隱藏很深的悲劇,厚重的面具讓人無從親近。

張無忌的媽媽說過:“不要輕易相信漂亮女人,她們的演技和城府都是你無法想象的。”


深度解析東野圭吾《白夜行》|情有可原,罪無可恕

《白夜行》

畢業於女校,英文系,受過良好的教育;熟練茶藝、插畫,經營多家服裝設計店,精品店,顯然是一位獨立的女性。但這樣看似完美的女性外表,誰能猜透她的心卻是那麼堅硬和毒辣。

為了能進入上流社會,靠著自己充滿魅力的外表來吸引,為了讓高宮誠的心全部放到自己身上,不惜用下三濫的手段去對付天真的三澤千都留,讓這位無辜的人失去原本屬於她的愛情和地位,但這位無辜的人一直到最後,還被雪穗矇在鼓裡,警察來調查雪穗時,她還一個勁地誇雪穗的好。

為了逼迫高宮誠和自己結婚,借用一根假的測孕棒,謊稱自己懷孕了,善良的高宮誠最終娶了雪穗為妻,但隨後又被雪穗設計重遇三澤千都留,才發現自己原來的婚姻是個錯誤,選擇了離婚,但他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在雪穗的計劃中。

但雪穗想當的卻不是妻子或母親,她希望自己永遠是女人。

平靜和諧的婚姻時光持續兩個月,雪穗便想用筱冢一成的錢買股票,但不得不佩服她,她的眼光和她的性格一樣,很毒辣,很有商業頭腦,在全日本經濟蕭條的情況下,大批工廠紛紛倒閉,但她的生意卻一直很火,短短几年內,開了數家分店。

我時常想,若她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能過和普通的孩子一樣長大,她的未來簡直不敢想象。可她終究不是,童年的悲苦遭遇讓她成為一個一生都在索取,只為了過去那個永遠無法填滿的黑洞。

無數毫無破綻的陰謀詭計都需要人去執行,那麼稱亮司是雪穗的一把鋒利的刀,是一點都不為過的。

亮司對雪穗更多的是愧疚,是一種哪怕窮盡一生都無法償還的罪惡感。

他像一頭同樣兇狠的野獸,但只行走在漆黑的夜色中,不為自己而活,獨自夜行,再黑暗的深淵中苦苦掙扎,釋放著只對雪穗一人的柔情。

亮司對感情的忠貞和執著讓人欽佩,活得小心翼翼,努力為對方著想,避免給對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但這個同樣從童年就帶著宿命般悲劇感的人物,至少還能給朋友園村友彥留下祝福。

結局:微弱的光,照不開陰霾,扭曲的人性,修不成你和我

那個在漆黑的通風管道中摸索的聖誕老人,等待被救贖的心靈在悸動,在無望的守護和絕望的愛情裡面最可憐的人終於得以解脫。

從二樓一躍而下,用陪了自己一生的剪刀結束了自己,螻蟻的愛,抵不到終點。

深度解析東野圭吾《白夜行》|情有可原,罪無可恕

《白夜行》


只見雪穗正沿扶梯上樓,背景猶如白色的幽靈。

亮司的死帶走了雪穗世界裡代替太陽的亮光。

唯一懂得那份惡,同時又心痛他們的刑警笹垣潤三最終放棄了此案,把他們比作槍蝦和蝦虎魚,那種共生關係最終如同他們的靈魂一樣破裂了。

當槍蝦失去蝦虎魚,當唯一的光熄滅時,當愛消失時,故事也就結束了。

“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有的人活在太陽的照耀下,有的人活在漆黑的夜裡,但後者並不覺得黑夜太過昏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明亮,但足夠把黑夜當做白夜跨步前行。

那代替太陽的光是什麼?是仇恨嗎?或許,是無法言語的蒼白的愛……

所以,作者在全文的淒涼與絕望之下,想襯托出愛和情的力量,即使身處黑暗之中,也要堅強地活下去,珍惜生命中每一份情意和感動,因為它會給你無言的力量。

不要去問值不值得,因為答案已經在你心中。

但愛的前提是決不能與惡同行,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不能因為物慾和貪婪矇蔽自己的雙眼,否則,在人前活得再體面,其實還是在黑暗的深淵裡掙扎,得不到真正的解脫和自在。

另外請記住,你永遠比雪穗和亮司幸福,至少你不用畏懼太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