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養有成功的案例嗎?

防非復養


你好,我是獸醫小彭,母豬場未發現有復養成功的案例,只有育肥成功了

江蘇連城牧業第一批覆養肥豬成功上市。這是那麼多家規模化養豬場第一個成功復養育肥豬成功的公司,自從去年8月19日被農業農村部公佈發生緋聞疫情,到現在10個多月的時間裡,連城牧業都在做什麼,怎麼做到成功復養的?


在復養上面,連成牧業沒有什麼獨門秘笈,最主要是嚴格執行生物安全制度。看到很多豬場復養失敗,原因是看到豬價上漲太心急,空欄時間短,沒有檢查生物安全,造成復養的失敗。所以,足夠的消毒清欄很重要,很多豬場技術也是從微信上學來的,大公司不能只研究技術,“技術+管理”才是最重要,做好生物安全的同時也要讓員工得到幸福感。

第一,老闆和員工認知要統一和提高。首先老闆要自己搞懂非瘟的原因,感染方法,防控手段,具體實施的過程。不僅要老闆自己懂,還要讓員工都懂,對疫情的認識要統一,這樣就會很清楚工作的目標,否則員工只會機械地去做,是不是達到理想的效果就不知道了。


第一點,老闆和員工認知要高度的一致。首先老闆要自己搞懂非瘟的原因,感染方法,防控手段,具體實施的過程。不僅要老闆自己懂,還要讓員工都懂,認真的去做好,對疾病的認識要統一,這樣就會很清楚工作的目標,否則員工只會機械地去做,是不是達到理想的效果就不知道了。

第二嚴格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建立生物安全責任小組,劃分責任田,每個員工都是這個小組的一員,建立獎懲機制,嚴肅嚴格做好各個環節的防疫工作

第三點就是讓員工幸福,員工每個月也能按時休息,廠裡面有很多娛樂設施,入KTV,兵乓球,籃球場,排球場等,只有這些都做好了,才能復養成功。


獸醫小彭


我們國內生豬的復養肯定是有成功的,第一個成功的案例就是連雲港的生豬復養。但是他的成功不具備複製性只具備參考價值,對我們農村生豬的養殖並沒有借鑑的意義。有些媒體誇大了它的功能,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確實是可以復養成功。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親身故事。

母豬死亡5500

去年我所在的一個種豬場自己的存欄生豬有5049頭,另外在7月份又引進500多頭。誰知沒過幾個月發生了非洲豬瘟,幸好是在10月份以後。因為這5000頭生豬我們拖了幾個星期,而且豬特別大,根本拖不動。這是一個規模化的養豬場,生物安全已經做到非常到位了,而且也有相關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去指導。但是他還是發生了疾病,復養的時候多困難,大家知道嗎?

1.需要被隔離:所有的有關於養殖場內的一切設施人員產品等都是禁止離開的,裡面的飼料以及生豬都要焚燬。

2.清理圈舍:這種持續到什麼程度大家知道嗎?因為上班沒事幹而且還發工資,天天拿著高壓水槍就衝欄,沒事就天天衝。連續衝了12天左右,後來在復養之前又連續衝欄12天。我們的場內是漏糞板模式,漏糞板下面一人多高而且還要到下面去清理。這其中還要對場內所有的地方都噴灑消毒,而且用的消毒劑量非常大,幾乎是用消毒水衝的情況。對圈舍封閉實施的燻蒸消毒等。


3.道路消毒:道路在消毒的時候主要是先用的高溫噴,開著車先用火焰噴一遍然後用石灰石撒一遍。尤其是處理生豬的焚燬池處理的更加徹底,全是高溫滅菌連骨頭渣基本上就不剩下,不要說細菌病毒了。

當然具體的細節非常多,有一個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這樣的工作我們一直持續到6個月。也就是說從去年10月份以後爆發的非洲豬瘟,一直到今年的4月份左右我們才開始引豬,然後還要對周邊的環境進行評測包括抗原的檢測等。

我們在復養之前已經經過了6個月左右的沉澱,結果還是不放心。將豬場周圍的流浪動物驅走、周圍的雜草全部清理乾淨。糞便處理系統做了徹底的處理,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裡面的水至少有幾百萬噸。還有對沉澱池、曝光池進行處理,4月份引入了第1批大概500多頭,檢測了幾個月之後發現複合,然後現在才開始養。如果是散養戶想要復養,我想他們所進行的一系列組織與操作不比這個簡單。最起碼也要經過6個月的沉澱。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復養成功的案例沒有,失敗的案例倒是有。現在養殖業,太不靠譜了,情況太複雜了,一年一個行情,偏偏農民拿這個市場毫無辦法。今年豬肉瘋長,估計接下來一窩蜂的都去養豬了,市場一飽和,到時候,價格跳水,農民太難了,太難了,太難了


陳酒舊友敘相思


沒有做過養殖的還是單一養殖養好了就說,不然就是老人說的不會走還想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