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給教師的一封信:閱讀是教師專業化的根本路徑

朱永新給教師的一封信:閱讀是教師專業化的根本路徑



老師,你有多久沒有讀過一本書了?你是不是總感覺工作很忙,哪有時間看書?有時候也會抱怨讀書太苦,看不出有什麼意義?有時候想讀書,又不知道該從何讀起?


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老師寫給教師一封關於閱讀的信,讓我們來看看吧!



朱永新給教師的一封信:閱讀是教師專業化的根本路徑

朱永新給教師的一封信:閱讀是教師專業化的根本路徑



閱讀,是教師專業化的根本路徑


親愛的老師:


非常高興能夠有機會與大家聊聊教師閱讀的問題。


朱永新給教師的一封信:閱讀是教師專業化的根本路徑

專業化程度不高,

與教師缺少高品質的專業閱讀有關



顧明遠先生曾經說過:“現代社會職業有一條鐵的規律,即只有專業化才有社會地位,才能受到社會的尊重。如果一種職業是人人可以擔任的,則在社會上是沒有地位的。” 現在,教師的地位不夠高,與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不夠高是有關的。而專業化程度不夠高,與教師相對缺少高品質的專業閱讀,缺少對於教師職業和學科本質的把握有關。


的確如此。一個沒有學過醫學的人,是沒有膽量站在手術檯上動刀為病人開腸破肚的,因為醫師的專業化程度相對較高。而一個沒有學習過教育學,沒有接受過系統師範教育的人,站在講臺上可能會無所畏懼。這至少說明,在大多數人看來,教師職業的專業性是不夠的。


果然如此嗎?我一直認為,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其複雜性、可變性在教育上的表現遠遠超過醫學。現在人工智能在醫療診斷方面已經成就斐然,我國國防科技大學彭紹亮教授及其團隊研發的超算醫療機器人,對100份病歷的批量臨床診斷,只花了4.8秒,平均單個病例需要的時間僅為0.04秒。經過對比研究,智能機器人的診斷和專業醫生作出的診斷結論一致度達到100%。但是,我們能夠研製出這樣的機器人,對教育問題做出診斷嗎?我個人認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幾乎是不可能的。


教師職業的複雜性、可變性是內隱的,不被普通人發現的。但是,在教育實踐中,它又是外顯的、深刻的。同樣的孩子,在不同的教師面前就有不同的表現。同樣的知識,在不同的教師面前就有不同的闡釋。有的教師,只是簡單地充當知識的傳聲筒,把知識從一個腦袋裝進另外一個腦袋;有些教師,則能夠復活知識,讓知識還原到它最初被發現的狀態,讓學生能夠經歷科學家當初發現知識時的過程,讓學生主動發現知識,而不是被動記憶和接受知識。


教師這種復活知識的能力,與教師的專業閱讀是分不開的。所謂專業閱讀,是指基於教師專業發展的閱讀,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直接作用於專業實踐的自覺的閱讀。新教育實驗曾經提出教師專業發展的“三專”理論,即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和專業交往。專業閱讀是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專業寫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專業交往是站在團隊的肩膀上飛翔。其中,專業閱讀是基礎,是綱,綱舉才能目張。



朱永新給教師的一封信:閱讀是教師專業化的根本路徑

為什麼教師要專業化閱讀?

因為共性和個性兩種需求


為什麼新教育實驗在教師閱讀上,特別推崇專業閱讀?這是因為,閱讀同時具有共性和個性兩種需求。


一方面,無論從事什麼職業,無論加入什麼群體,在不同中存在著相同,可以共同閱讀許多基礎圖書。這一類圖書,我們稱之為共同的精神底色。這是教師在拓寬視野時需要關注的問題。這是教師的專業閱讀之基。


但是,另一方面,每個群體,每個職業,都有自己的特點,閱讀的結構會不一樣,會有自己這個群體、這個職業特點的特殊之處。後者即為專業閱讀。教師的職業特點和教師的專業要求,當然對教師的專業閱讀提出了特殊要求。所以,我們研製了中國中小學教師基礎閱讀書目,從職業認同、專業發展、視野拓展三個方面,為教師自我整合知識,打下了復活知識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正在研製分學科的中小學教師閱讀書目。我們的夢想,就是能夠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一個可靠的專業發展“成長地圖”。


朱永新給教師的一封信:閱讀是教師專業化的根本路徑

教師的專業閱讀關鍵在兩個字

“專”與“問”


教師的專業閱讀對於教師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任何學科的教師,如果沒有專業閱讀的訓練,沒有相對成熟的專業素養,是難以真正承擔起“復活知識”的重任的。因為,復活知識的前提,是要求教師瞭解這個學科的發展歷史、基本原理和方法,瞭解這個學科的文化基因、發展趨勢和麵臨的挑戰,能夠把那些碎片化的知識通過一定的邏輯和體系整合起來。


當然,我們說的專業閱讀,本身也包括著專業閱讀的方法與路徑。


我覺得關鍵就是兩個字:“專”與“問”。


所謂“專”,就是能夠專心致志地精讀某一個領域的書籍。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只用5年多時間就獲得了物理、數學雙學士和物理學博士學位,並在40歲那一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在總結自己的成長經歷時說:“與物理無關的事情我從來不參與。”話可能有點偏激,但的確說明了“專”的重要性。教師的專業閱讀需要由“浪漫期”進入“精確期”,“精確期”的閱讀相對就體現了這種“專”。


美國管理學家托馬斯.卡林經過研究發現:“在任何一個領域裡,只要持續不斷地花6個月的時間進行閱讀、學習和研究,就可以使一個人具備高於這一領域的平均水平的知識。”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堅持一定時間的專業閱讀,完全可以在專業領域具有一定的水準。如果能夠堅持不懈地長期專業閱讀,自然有可能成為這個專業領域的“小專家”。成為這樣的“小專家”,無論是對於知識的整體把握,還是對於知識的邏輯關聯的認識,都可以成竹在胸。


所謂“問”,就是能夠在專業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提出問題。愛因斯坦曾經說:“我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不過是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李政道博士在論治學之道時也說過:學問,學問,要學“問”。只學“答”,不學“問”,非“學問”。


前不久,我剛剛讀完劍橋大學艾倫教授的《啟蒙之所,智識之源》一書。他在書中驕傲地說,“英格蘭人絕不肯長大,而且確實成功地終生保持了幾分童心”,他介紹說,在他採訪過的劍橋思想家們也都保持著這樣的“孩子氣”,動不動就拋出一長串大大的問號。

有許多相當優秀的知識分子雖然長期不得志,收入不高,但正是好奇和好問支撐了他們的研究。



朱永新給教師的一封信:閱讀是教師專業化的根本路徑

好奇好問

是教師不可缺少的品質


好奇好問也是一個教師不可缺少的品質,是專業閱讀的前提。因為,沒有這樣的追問,就容易喪失閱讀的興趣和原動力。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做學問一樣,一定要先學會提出問題,自己能提問題,再經過自己的思考想問題,自己求得答案。這才是一種創造性思維,才能真正掌握學問,增長學問。知識復活的過程,往往需要對知識進行提煉概括和理性深化,這是加深對知識理解的重要環節,也是對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必不可少的思維過程。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問”的過程。


在專業閱讀的過程中,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自然就能夠把握知識的源流和內在的關係。專業閱讀中的提問,通常是要解決三個“W”,即“是什麼”(what)、“為什麼”(why)、“怎麼辦(how)三大問題。“是什麼”的問題要蒐集事實和認清事實,“為什麼”的問題要解釋事實,“怎麼辦”的問題要由認清事實而解決問題。


陶行知先生曾經把這三個基本問題進一步細化,介紹過提問的八種方法(“八賢”)。何事——什麼事情?何故——事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何人——事情涉及到哪些人?何如——事情的來龍去脈?何時——事情發生在什麼時間?何地——事情發生在什麼地方?何去——事情會有怎樣的結果?幾何——事情的關鍵點在哪裡?可以用思維導圖或者“知識樹”等方法來釐清問題理清關係,在我們的心中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知識自然也就活了起來。


朱永新給教師的一封信:閱讀是教師專業化的根本路徑

教師想擁有復活知識的能力

離不開專業閱讀


美國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話:谷歌裡有的東西,不需要老師在課堂裡講。這句話雖然有些絕對,但是,在信息時代,是特別值得我們咀嚼的。過去的時代,教師可以成為知識的“搬運工”,把死的知識從自己的腦袋裡搬到學生的腦袋裡,考試的時候能夠準確地再現出來,就完成了教學任務。到了知識大爆炸的今天,教師只有擁有復活知識的能力,讓學生擁有活的知識,才能讓學生掌握髮現知識、運用知識的技能,才能讓學生擁有創造新知識的本領。這一切,是離不開專業閱讀的。


你的朋友:朱永新


2019年4月20日寫於北京滴石齋




— END —






朱永新給教師的一封信:閱讀是教師專業化的根本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