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名字的歷史由來,快來看看吧

武漢,簡稱“漢”,湖北省省會。它是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統稱。

武漢名字的歷史由來,快來看看吧


武漢的城市名稱起源,要從近代歷史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漢國民政府隨即公佈將武昌.漢口和漢陽三地合併作為新首都,並定名為武漢。漢口作為直轄市,武昌作為省轄市,漢陽作為縣而分治。新中國解放後,政府將漢口、武昌、漢陽行政劃分給合併為武漢市,武漢市人民政府設在漢口。至此,三個地方才名符其實地合而為一稱為武漢。

武漢名字的歷史由來,快來看看吧


之所以稱為武漢,其中有包含地理的因素.文化經濟和歷史原因。

武昌:三國時期孫權為了與劉備奪荊州,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並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與現在鄂州市互換的。經過歷史的發展到民國時期在新文化運動、國內北伐戰爭和抗戰初等時期,武昌曾成為革命中心。辛亥革命第一槍在這裡打響,武昌也因此劃時代事件名揚海內外。武昌一呼,天下響應”和“民國開創,武昌實為首功”的美評之稱。

武漢名字的歷史由來,快來看看吧


漢口:漢口之前叫江夏。因為地理處於在漢水和長江交匯之處。讓這個地區水上交通極為方便。各地的生意人紛紛來到江夏做買賣,這裡就漸漸繁榮起來。在此地做生意的大部分是本省的商人;外來商人中算陝西來的商人最多。因為漢水的發源地又正好在陝西,而江夏是漢水流入長江的出口處。因此陝西人就開始把江夏叫漢口。他們說:漢口、漢口,就是漢水的出口。久而久之,這種叫法漸漸成了習慣,江夏這個稱呼曉得的人倒不多了。都覺得比叫江夏更為合適。“ 漢口” 就成了正式的叫法。

武漢名字的歷史由來,快來看看吧


漢陽:隋朝統一南北朝後,按照對重新行政劃分“存要去閒,並小為大”的原則。對重新劃分漢津縣的地理處於漢水流域的漢水之北,龜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稱陽。取名漢陽。唐朝時期文化經濟才迅速發展起來。到了晚清時期張之洞在漢陽創辦了漢陽鐵廠和漢陽兵工廠,昭示著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正式興起。漢陽鐵廠、漢陽兵工廠在中國近代工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謂是舉足輕重。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推進中國近代工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一段漢陽文化的重要載體。

武漢名字的歷史由來,快來看看吧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中雲:“黃鶴樓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所謂江城,乃指武昌,後沿稱武漢為江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