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農村出現“過年不回、年後回家”的現象,怕花錢嗎?答案來了

記得以前,村裡的大人和小孩們都很期待春節到來,那時候,大家只要說到春節,表現也很興奮,甚至有的人還像“打雞血”一樣,但在近幾年,筆者和村民溝通的時候,大家只要說到“春節”,是既歡喜又憂愁,表現也沒有以前那麼興奮了,而年輕人期待的也是春節給自己帶來的假期,而不是想著回家團圓,更多的人想留在城裡好好放鬆幾天。也許是因為現在的生活工作壓力大了,又或者是因為現在的年味和人情味變淡了,大家才有不回家的想法和有這樣的表現。

說實話,現在的農村,過年真的越來越沒意思,除了年前能感受的過年的氛圍之外,初二之後,年味就已經消散,很多人都不出門玩,基本都待在家裡打麻將、看電視、玩手機,走親戚也是在趕場,所以,大家覺得過年沒意思也是有原因的。

近年農村出現“過年不回、年後回家”的現象,怕花錢嗎?答案來了

然而,就是因為大家都覺得過年沒意思,在近些年,筆者還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近年來,有不少地區的農村卻興起“過年不回、年後回家”的風尚,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很多人都選擇年後再回家,有不少人表示過年回去猶如“過錢”,自己又沒錢,還是在城裡好好待著。

那麼問題來了,農村興起這股風氣,是不是因為大家怕花錢呢?還是另有原因呢?咱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據筆者瞭解,過去的農村,很少有這種情況,以前,只要家裡有個窩,很多外出打工的人,無論路途有多遠,有錢沒錢,都會在年前往家裡趕,可現在會出現這種情況,筆者認為有幾點原因導致。

近年農村出現“過年不回、年後回家”的現象,怕花錢嗎?答案來了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農村,生活成本越來越高了,過年的時候,花錢也很厲害,除了坐車的費用之外,回家後還要做人情,送禮品,這些費用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少的花銷,對於那些收入不高的家庭來說,負擔還是挺重的,很多人之所以選擇年後回家是因為過年太花錢,再說錢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都是自己用汗水換來的,很多人只要遇到這種情況,也會有所考慮。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的人是因為假期太短。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企業過年放假也就七八天的時間,而農村進城的年輕人很多都是從事服務銷售行業,這些行業春節期間有的是要上班的,就算有年假,也是分批迴家,再加上假期的時間太短,有些年輕人考慮到時間問題,無奈只能在城裡待著,等過完年再回家看看父母。

近年農村出現“過年不回、年後回家”的現象,怕花錢嗎?答案來了

當然,農村會興起這股風氣,筆者覺得很正常,畢竟現在的人生活壓力也大,很多人出去後,都想著賺錢,很少有時間去關心過節的事情,但筆者還是要提醒大家,如果您的妻兒和父母還在農村生活的,無論出於什麼原因,有時間一定要回家看看妻兒父母,不要讓他們寒心,畢竟家裡還有親人,妻兒也很想你,如果是因為工作太忙不能回家,年後還是要回去看看。

各位讀者們!以上就是筆者為大家分享的內容;對此,大家怎麼看?你們村也這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