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個“太陽”?

魅力光山


浩瀚的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個“太陽”?我只能無情的說,以人類目前的探測技術來看,答案就是不計其數,因為目前根本沒有人能數得清宇宙中到底有多少顆恆星,也就是你口中所說的太陽!

我就不扯太遠了,首先從大家身邊可以觸及的部分來說。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由於當時的大氣環境和現在存在很大不同,所以大家經常都可以看到滿天繁星,而這些星星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恆星。雖然現在我們很難看到這樣的景色,但這只不過是受限於地球本身的環境問題,並不影響它們客觀存在這一基本事實。

並且,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大家只需要瞭解太陽系中的這一個太陽就足夠了。縱然我們的太陽只是恆星群體中最普通的一員,但我們地球生物的繁衍生息卻只與它有關。所以,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個太陽,就交給世世代代的科學家們去研究吧,我們可以將其作為科普知識來了解即可。

在太陽系內,我們都知道太陽的溫度十分高,所以幾乎是沒有什麼探測器可以靠近進行仔細研究的。而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在逐步“抵抗”來自太陽高溫的影響,進行對太陽的一個全方面研究,在探測器方面是提升比較明顯的,也就是在發射之後逐步提升抵達太陽表面的距離,來看看這個“火熱”的天體到底是什麼情況。

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報告指出,美國的派克太陽探測器在2018年8月從地球發射升空之後,如今也再次進行了變軌,這算是一個重大的突破,這一點我們也值得肯定,美國的這個派克太陽探測器確實實力不可小覷。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報告指出,這次也是該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在金星軌道上成功完成的第二次重力助推。

在探測器在靠近行星3000公里後,採取了降低速度的方法,從而改變了飛行路徑,為2020年12月29日第四次接近太陽做準備,所以探測器正在一步一步的“衝向”太陽。從整個探測器的設計來看,預計是將在未來7年圍繞太陽飛行24圈。並且將該探測送達距離到太陽表面僅610萬公里的位置上,這也是迄今為止人造航天器最接近太陽的地方。

當然,如今還未達到這個距離,探測器還需要進一步飛行操作才行。按照科學已記錄的數據來看,在2018年的時候,派克太陽探測器就接近太陽的距離創下紀錄,為2400萬公里,這是它首次接近太陽。它成為人類創造的最接近太陽的航天器,打破德美“赫利俄斯2”號4180萬公里的紀錄。

所以說如果是達到了距離太陽表面僅610萬公里的話,這將是一個史無前例,更近的記錄了,至於會不會成功,暫時還不明確。但是在已有的探測情況來看,是完美的,沒有出現任何的問題,當然對於為何人類探索太陽,除了我們想的是證明太空實力之外,其實也希望研究出它對我們地球的影響有多大。

從如今的科學記錄來看,科學家們對太陽的瞭解還是比較稀少,而我們人類對太陽的瞭解更少,除了知道太陽很熱之外,大多數都不知道其他的了,就如太陽為何在發光發熱,它會永久性的燃燒下去嗎 ?這些都不得而知了。而對於太陽的壽命,科學家們也是給出了一個初步的預估,但是是一個理論性的結論。

根據科學理論數據顯示,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光譜為G2V),黃矮星的壽命大致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45.7億歲。 在大約50至60億年之後,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所以說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不得而知。同時,我們其實還比較關注“太陽活動週期”的一個變化,根據科學家們找出的規律來看,地球每11年左右就會出現一個“極大值”和“極小值”。

而這兩個時期,我們的太陽活動表現非常的不一樣,其中“極大值”的時候,太陽黑子非常強,極小值的時候可能出現“無太陽黑子”的情況,在2019年的時候,我們就遇到了,那就是太陽黑子出現了消失的情況,總計達到了288天,在這個時期,不少的科學家也說可能會出現地球小冰河時期,而如今太陽黑子的活動又出現了,說明不會冷了。

所以這也體現出了,我們對太陽瞭解很少,所以不能夠準確地知道地球與太陽之間的一些較大關係。而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除了瞭解基本的太陽活動情況之外,可能附帶的好處就是這些,如今美國宇航局(NASA)也暫時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到底要做些什麼,如果是為了基礎性的打破一個靠近地球的記錄,那也就毫無意義了。

肯定我們還是希望對太陽的未來走向做出分析,就如上面所說的,如果太陽具有真正的生命週期的話,未來我們地球可能將會面臨“無光”的情況,太陽消失了,地球也就沒有一個更大天體來照射了,至少我們如今在科學的探索之中,還未找到一個新的天體在給我們地球提供“光”,熱量等。所以說,這些疑難問題,就只有在進行探索之後,才能真正的研究透徹,這就是要發射探測器的原因之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