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致敬張藝謀電影,17年前票房2.5億,還曾被評為全球十佳

備受矚目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已經圓滿落下帷幕,今年的盛典上有上演了不少頗具情懷的高光片段,其中在頒佈"最佳國際電影"獎項之前,現場特意播放了一小段經典電影集錦,其中作為華語電影巔峰之作的《英雄》就在其中。

奧斯卡致敬張藝謀電影,17年前票房2.5億,還曾被評為全球十佳

2003年,導演張藝謀的嘔心之作《英雄》橫空出世,即使拿到現在,從電影的質感到主題,無疑也是華語電影領域的登峰造極之作,雖然當時這部力作在國內反響相對平平,但在國際上卻是反響非凡,在上映之際,北美票房已經高達五千多萬美元,這個成績在華語電影界是真正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17年前攬獲了2.5億的票房,在2004年,還被美國知名雜誌《時代週刊》評選為"全球十佳電影之一"。

奧斯卡致敬張藝謀電影,17年前票房2.5億,還曾被評為全球十佳

一路走來,《英雄》也被譽為是華語電影界最受爭議的作品之一,很多專業影迷對它也是褒貶不一,國內風評一向喜憂參半,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它把更多的中國古代元素雜糅其中,開啟了中國風格流派電影的新篇章。仔細品品,從片中的配樂到構圖,無一不是玄妙有餘,值得揣摩和推敲。斯皮爾伯格曾經這樣評價:"《英雄》創造了用顏色講故事,讓人們不用看字母都能理解,使色彩成為一種通用的語言"

奧斯卡致敬張藝謀電影,17年前票房2.5億,還曾被評為全球十佳

奧斯卡致敬張藝謀電影,17年前票房2.5億,還曾被評為全球十佳

意識流派別的構圖體現,恰恰成為了觀眾評價不一的爭論點,不少觀眾認為,《英雄》這部電影個人特質太明顯,是一種近乎空洞的美麗,所以客觀而說,這部片子沒有內核和主題,很多情節甚至稍顯立不住腳,可見,當張藝謀極致的浪漫主義轉化為電影符號,不少國內觀眾卻是顯得"水土不服",當然這也不意外。

奧斯卡致敬張藝謀電影,17年前票房2.5億,還曾被評為全球十佳

其實耐心品品,這部電影的故事線足以簡單清晰,是對歷史事件"荊軻刺秦王"的重新詮釋和架構,只不過這個故事脫離了傳統敘述風格,一名叫做無名的高手此刻身負重任準備刺殺秦王,要想目標成功,他需要經歷一番周折,這裡自然而然的引起裡其他三個主要人物,長空、飛雪和殘劍。

整部影片把視角主要聚焦在無名和秦王的對話之中,在這裡,為了豐滿情節,張藝謀採取了場景拼接的手法,通過一系列的記憶場景轉換,從而去凸顯刺客無名的思想轉變歷程,最後大徹大悟,以心懷天下之初衷,毅然決然的選擇自我犧牲,譜寫了一曲悲涼沉鬱的英雄輓歌。

奧斯卡致敬張藝謀電影,17年前票房2.5億,還曾被評為全球十佳

縱觀全片,張藝謀巧思下安插的意象處處彰顯中國文化的詩意美,一些場景的塑造也是惟妙惟肖,頗有風韻,比如劇中的經典橋段,李連杰和梁朝偉的湖面打鬥,這個情節被處理的相當藝術化,一招一式,虛實相生,將東方美學之精髓,把控的收放自如。

奧斯卡致敬張藝謀電影,17年前票房2.5億,還曾被評為全球十佳

也不難理解,為何國際上會對這樣一部藝術類作品給予如此高的讚譽,總而言之,《英雄》這部作品著實成為了電影領域中的文化輸出之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