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奪嫡最大“對手”是誰?不是老八,不是老十四,而是康熙皇帝

電視劇《雍正王朝》可謂一部良心劇,劇中不僅將雍正嘔心瀝血的“勤政”畫面一覽無餘地展現給了觀眾,更是將雍正即位前後的宮鬥之烈盡情演繹了出來。不過,不同於戰場上刀光劍影下的武夫之勇,宮廷之爭更講究的是智慧上的博弈。

從電視劇來看,雍正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奇才相助——鄔思道,這位康熙朝欽犯雖然身體殘疾,但有著驚人的智慧謀略,而且其對天下大勢的分析,對人心的揣摩可謂分毫不差。雖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複雜的皇宮大內的事務,其發生發展無不按照他的既定思路進行著。也正是因為有這位奇才的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皇四子胤禛最終在九子中脫穎而出,取得了奪嫡之戰的最終勝利,成為了留名青史的雍正皇帝。

老四奪嫡最大“對手”是誰?不是老八,不是老十四,而是康熙皇帝

乍一看,老四得以奪嫡成功,全賴鄔先生的鼎力相助,倘若沒有鄔先生,老四是不是隻能束手無策,坐等皇位花落他家?比如一開始早早立為儲君的太子,或是善於網羅人心的“八賢王”老八,亦或是自己能文能武的弟弟老十四。

事實果真如此嗎?個人看來非也,即便太子早沐皇恩,勝券在握;即便老八網羅天下臣僚,四海歸心;即便老十四勇冠三軍,軍功赫赫,他們依然都不是“孤臣”老四的對手。太子不必多言,智慧謀略上與老四差了一大截,至於老八和老十四,儘管表現搶眼,但終究還是遜色老四頗多。

典型的證據便是:老四江南賑災凱旋之時,以皇長子為首的大小王爺和各位大臣為其設宴接風洗塵。老四並沒有因為勝利衝昏了頭腦,料想此次宴會必定來者不善,於是每走一步都很小心。一下馬就發覺對方在給自己下套:歡迎樂曲居然是皇帝才能用的暢音閣御樂,宮燈數量居然是皇帝回京才能用的十二。洞察如此之細,心思如此縝密,難怪連對手陣營的人都要讚歎“老四做事滴水不漏”。

老四奪嫡最大“對手”是誰?不是老八,不是老十四,而是康熙皇帝

當然最能表現老四智慧的地方還是接下來的“鴻門宴”。以皇長子為首的王爺百官們紛紛給老四敬酒,表面看起來是隻是簡單的接風洗塵,敘敘兄弟情義,感懷母恩,但敏銳的老四發覺他們都是披著羊皮的狼,利用敬酒之機阻礙他辦理追比戶部欠款的差事,好為自己還不上欠款儲備人情籌碼。不過老四也不是省油的燈,不僅一眼識破出了他們心中所懷的“鬼胎”,而且還一一用非常恰當的語言拒絕了他們,堪稱絕佳範本。最後,老四慷慨陳詞,絕地反擊,表示只要各位自覺將欠款還了,他不當這個差事,他便大醉而歸。這句反擊之語一針見血地戳到對手痛處,使得原本喧囂的敬酒場面鴉雀無聲,老四收穫了主動:是大家瞧不起他胤禛,不給他情面,而不是他瞧不起大家,那後續辦差中也休要怪他不講情面。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鴻門宴中,奪嫡過程中的幾乎所有對手都來了。沒有鄔先生的精妙指點,老四與他們一一正面交鋒均未落敗。如此用心縝密、漂亮回擊,以一敵眾,不落下風,可見他不俗的實力,擁有如此實力的他又怎麼會在後續的爭儲鬥爭中甘拜下風?

老四奪嫡最大“對手”是誰?不是老八,不是老十四,而是康熙皇帝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成功案例便是登基之後的逼宮事件。雍正實行“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納糧”新政後,自然會得罪不少既得利益集團,包括聲望極高的各色旗主王爺。於是老八又暗中行事,想借旗主王爺入京整頓旗務這一機會來扳倒他。為了一擊必中,老八可謂殫精竭慮,使出了渾身解數,暗中收買了弘時和隆科多,串通了各色旗主王爺就新政一起發難,並且還使詐誤導了五皇子弘晝。用心如此良苦,計謀如此天衣無縫,使得一開始雍正面對他們的逼宮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

不過老十三一出場,形勢立馬完全扭轉,老八苦心經營的錦囊妙計立馬宣告破產。這說明了什麼?說明雍正早留後手,不論朝廷上與八爺黨據理力爭、打口舌戰的張廷玉,還是掌握兵權、可以隨時廢除隆科多命令的老十三,都是關鍵時刻可以獨當一面、扭轉乾坤的股肱之臣。以雍正滴水不漏的處世性格,安排如此殺手鐧也是情理之中之事,當然,最為關鍵的是,這兩位股肱大臣始終沒有臨陣倒戈,反映了雍正絕佳的識人之術。

至於老十四,這個空有武力和熱血情緒的莽夫漢子,在老四面前自然不值一提。老四和福晉借母后送壽禮之機唱起了雙簧,成功將心腹年羹堯順利“推”給了老十四,共同舉薦讓其擔任陝甘總督,負責為大軍押運糧草,以此給老十四打仗立軍功植入了強有力的掣肘;當著母親的面舉薦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如此換來了老十四對自己的感恩戴德。

老四奪嫡最大“對手”是誰?不是老八,不是老十四,而是康熙皇帝

這些只不過是老四不經意間的一言一行,便成功挑撥了老八和老十四之間的同盟關係,老十四偽造老八筆跡,老八利用“死鷹”陷害老十四,均是老四這些不經意動作結成的碩果。雍正登基後,面對老十四大鬧靈堂,雍正也只是淡淡地端來一把椅子,將其母親當眾宣立為聖母皇太后,便成功令要鐵了心鬧到底的老十四下跪,不僅承認了他母親的名分,更是被迫承認了他的皇帝身份。

值得一提的是,老四上述動作均沒有頂級智囊鄔先生的直接參與。既然老四直面爭儲對手毫無壓力,那為何老四還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康熙朝的欽犯鄔思道迎入府中,還親自帶領府中眾人給鄔先生行大禮?之後為何老四自己更是對鄔先生極盡禮遇,對其言聽計從?

這涉及到一個問題:老四為何要用鄔先生?或者說鄔先生對老四而言,到底是何用處?難道僅僅是給世子當老師?

老四奪嫡最大“對手”是誰?不是老八,不是老十四,而是康熙皇帝

上面在介紹老四奪嫡對手時還忽略了一個人,他不僅身處老四的對手行列,更是其如履薄冰、不可忽視的最大對手,他便是康熙皇帝。

毫無疑問,縱然太子、老八、老十四如何神通廣大、收買人心,最終欽定儲君之位的唯一人選也便是康熙皇帝。對於這一點,老四心裡比誰都清楚。但令其倍感壓力的是,他的這位父親不僅是個英明的皇帝,而且還是個“出爾反爾”的使詐高手。他的每一步用意看似清晰明瞭,但又讓人生疑。比如當眾第一次廢黜太子,然後提出讓朝野眾人推選新太子人選,看似是真對舊太子失望,準備民主選拔帝國繼承人,實則是為舊太子選拔人才,並且觀摩朝中何人在結黨營私?這用心不僅隱晦,而且看起來很有幾分險惡。

當然這對老四而言還不算什麼,真正令老四傷心的是:自己排除萬難為康熙接下追比戶部欠款一事,居然是康熙有意安排為太子做的一件嫁衣。當催款期限將至,老四筋疲力盡、聲淚俱下,只差跪下來要求大家還款時,太子卻在得意洋洋間,一兩句話便收買了眾人心,給爛尾的催款一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雖然他聲稱還沒有請示康熙皇帝,但第二天康熙的一句輕描淡寫的“我還能說什麼呢?”便認可了太子的做法。老四這兩天可謂遭受了人生的巨大創傷:原來自己為父皇排除萬難接下的這個差事,居然只是為了給太子做嫁衣裳,並且成了太子籠絡人心的墊腳石。父皇言辭懇切地勸他成為孤臣,也不過是讓他心無旁騖,安安分分給太子做臣僚罷了。因此催款現場太子出現的那一刻,以及上朝之時,老四的表情用絕望、悲傷形容絲毫不為過。

老四奪嫡最大“對手”是誰?不是老八,不是老十四,而是康熙皇帝

面對這麼一個較之自己更為心思縝密、用心更為“險惡”的對手,老四自然頗為忌憚,於是便事事請教鄔先生。果然還是請教及時,在老四正準備再一次“為皇阿瑪排憂解難”,想捅一捅刑部的馬蜂窩時,鄔先生極具慧眼地勸止。果然,“單純”而又收買人心慣了的老八接手這個案子後,便被康熙派去的眼線圖裡琛抓住了小辮子,從而失去了奪嫡的資格。

不過最讓老四捉摸不透而又心灰意冷的是,老十四當眾頂撞康熙,惹得康熙急火攻心、昏迷倒地,事後康熙不僅不追究,反而提升其為大將軍王。並且在康熙大壽之時,老十四出了“死鷹”事件,康熙卻不管不問,不予追究,不僅如此,還罷免降級了連同他在內的一干朝廷能臣干將。這又讓老四極為不解,一氣之下竟然覺得康熙要立老十四為儲君。在鄔先生的一番開導下,老四終於豁然開朗,真正懂得了“帝王心術”,也終於明白康熙的良苦用心。在鄔先生的安排下,老四終於被康熙欽定為繼承人。而且康熙臨死前的那番肺腑之言,也終於明白康熙在選定接班人上也是何等的艱難。

老四奪嫡最大“對手”是誰?不是老八,不是老十四,而是康熙皇帝

因此,正是因為康熙不按套路出牌,心機深重,所以使得他成為老四奪嫡之路的最大對手。也正因為老四對戰勝這個對手沒有信心,所以才請來“神人”鄔思道,助其奪嫡成功。一旦成功之後,便也是“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老四即位那天晚上馬不停蹄看望鄔先生便說明了這一點。實際早在老十四發生“死鷹”事件之時,就能窺探出鄔先生對老四的作用——僅是用於對付康熙。因為老四發現康熙“屬意”老十四後,頓覺無望之時,便拿出了一箱金錢“驅趕”鄔先生。當然鄔先生不甘失敗,大笑一聲關閉了箱蓋,意思便是:“你怎能如此看扁我?”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帝王心術大揭秘中,鄔思道分析認為康熙突然罷免降級了張廷玉、馬齊等能臣幹吏,是為了保護他們,以待新皇登基一紙赦免留用。既然如此,鄔思道本人也是康熙朝治罪入獄的能人,自老四將其接出監獄養在家裡之後,康熙並未有一分一毫地過問發難,是否也可認為這是康熙的“特別保護”,以便讓其為“識人者”留用?最後康熙從眾皇子中選出老四,是否也是對其慧眼識才的回報?

老四奪嫡最大“對手”是誰?不是老八,不是老十四,而是康熙皇帝

綜上分析可知:《雍正王朝》中,除了世子老師這一身份外,鄔先生的作用也僅是老四用於對付康熙皇帝,這是因為老四奪嫡過程中的最大“對手”不是老八,也不是老十四,而是謀略過人的千古一帝康熙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