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比明朝多400萬平方公里領土,是怎麼多出來的,在哪個地方?

元明清是中國封建王朝發展最頂峰的時代,其中元朝的疆域最廣闊,基本上歐亞大部分有人的地方,都被蒙古佔據了,但從元朝到明朝,實際上領土就大大的縮水了,明朝疆域盛極一時的時候,據說只有997萬平方公里,當然比我們現在還大一些,但並非是我們所熟悉的秋葉海棠形狀的。

清朝比明朝多400萬平方公里領土,是怎麼多出來的,在哪個地方?

明朝一直以來就有一個心腹大患蒙古,作為將蒙元驅逐出中原的明朝,一直以來就未完全徹底收復蒙古,當時明朝的邊界劃定,像大同、北京、西安等地基本上都是邊界地區,甚至不包括今天的內蒙地區,而且在明朝的西北部還有察哈臺汗國,甚至荷蘭後來還把臺灣佔據成為他們的殖民地,因此明朝控制的疆域實際上很窄。

清朝比明朝多400萬平方公里領土,是怎麼多出來的,在哪個地方?

而唯一延展的地方是在東北女真居住的這一塊,女真早期一直嚮明朝納貢稱臣,因此如果廣義上來說,明朝在東北地區的疆域一度能延展到北冰洋地區,當然往窄了說,也不一定能到那裡,但至少包含今天庫頁島在內的大部分都是我們的,清朝以後隨著俄羅斯公國的擴展,加上清政府在東北地區的虛邊政策,所以才導致了東北地區如今的情況。

清朝比明朝多400萬平方公里領土,是怎麼多出來的,在哪個地方?

不過清朝以後,就等於說將蒙古納入管轄範圍了,其實女真一族的崛起是離不開蒙古的,從努爾哈赤時代,女真就竭力同蒙古交好,皇太極後宮中的妃子,有很大一部分是蒙古人,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準噶爾部的叛亂,雖然一度造成清廷動盪,但清朝歷經三代帝王平定準噶爾汗國以後,順利的將領土拓展到了天山以南的位置。

清朝比明朝多400萬平方公里領土,是怎麼多出來的,在哪個地方?

對於蒙古這樣一直重要力量,清朝除了和親以外,在政治上政治上實行分而治之的“扎薩克制”,而地方各部盟盟主是有中央直接任命,並接受中央管理,在軍事上設置都統,率領軍隊駐防各個地方,從軍事上加強了控制,實際上到了清朝後期,在北部疆域基本上就已經不設防,蒙古就成為了清政府北疆一支重要的屏障。

清朝比明朝多400萬平方公里領土,是怎麼多出來的,在哪個地方?

準噶爾部平定以後,清政府的勢力擴展到了新疆地區,並且新疆這個名字都是乾隆命名的,由於解除了準噶爾部對哈薩克等汗國的威脅,這些國家後來也相繼歸附了清廷,使得新疆地區的管轄大大加強,加上康熙收復臺灣,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等於說自乾隆以後,實際上清朝的疆域就已經快速穩定下來。

清朝比明朝多400萬平方公里領土,是怎麼多出來的,在哪個地方?

這樣來看清朝比明朝多出來的地方,實際上就有新疆地區以及蒙古、臺灣這三個地方,差不多算起來也有400多萬平方公里,我們現在提到清朝,實際上都指揮想到他的積貧積弱,但實際上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封建王朝,同樣也是世界最偉大的國家之一,只可惜晚清所面臨的是自下而上全世界範圍內前所未有的變革,最終不得不退入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