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之後,又一個敢於發聲的人即將倒下

還是頭一回。


當身價過億的朱一旦,不再戲弄暴發戶,又或者動不動就把人送去非洲改造時。


一塊失而復得的勞力士,總算終結了他無聊且枯燥的生活。


李文亮之後,又一個敢於發聲的人即將倒下


透過普通一次性口罩的一句“神奇”,反而讓這個心機叵測的富商,第一次發覺——


自己對別人的算計,無可奈何。


短視頻裡的主人公朱一旦是個網紅。


儘管平日裡揮金如土,靠炸城堡炫富,但從他身上,你永遠找不到那種居高臨下的態度。


李文亮之後,又一個敢於發聲的人即將倒下


有關朱一旦的故事,涵蓋了職場話題、社會熱點。


單就萬年不變的BGM《美麗拍檔》這一點(即配樂),就不難判斷出,它走的大多是“假如我是個億萬富豪,平時遇到這些問題會怎麼做”的無厘頭路數。


今天要聊的這個小故事,叫《一塊勞力士的回家路》。


朱一旦的秘書A,找到工廠的老闆B,準備採購一批口罩當作賑災物資,捐給疫區。


B說自己召集工人,連夜趕製了20萬隻口罩,開價80萬。


李文亮之後,又一個敢於發聲的人即將倒下


A說這批口罩質量太差,只給60萬,還要對方開100萬的發票。


回到公司,A告訴朱一旦,疫情期間廠家獅子大開口,10萬隻口罩要價100萬。


李文亮之後,又一個敢於發聲的人即將倒下


朱一旦說,特殊時期救急要緊,立馬把口罩捐給了相關機構。


相關機構的領導C,為了給男科醫院頂賬30萬,又把口罩送到了院長D手裡。


院長D的下屬E,知道口罩的價格已經炒到10塊一張,於是他用40萬盤下了這批口罩,並向微商朋友F開價60萬,幫助銷售。


李文亮之後,又一個敢於發聲的人即將倒下


朱一旦的保姆是F的分銷下線,聽到有口罩的買賣,她以80萬的價格收掉這批口罩,最後120萬又賣回朱一旦手裡。


在朱一旦拿著寫好的感謝信,準備繼續向疫區捐贈物資時。


當初遺落在物資箱裡的那塊勞力士,讓他瞬間笑出了聲。


李文亮之後,又一個敢於發聲的人即將倒下


我們看,朱一旦為捐贈物資花掉了220萬,到頭來原本的20萬張口罩,僅僅剩下10萬張。


而且如果繼續捐下去,這10萬張口罩,很可能依然到不了疫區。


《一塊勞力士的回家路》的BGM沒有繼續用《美麗拍檔》,而是換成了節奏更快,也更能襯托緊張和懸疑氣氛的《Your Voice》。


儘管幽默的成分依然在,相比以往,這支視頻也顯得更加黑色。


說它黑色,其實不僅僅在於口罩流向中,每個人自私自利、發國難財這麼簡單。


首先,工廠趕製20萬隻口罩,只用了一晚上。


而具備足夠預防呼吸道感染能力的口罩,在加工出來後,必須要經過消毒、解析的處理,才能正常使用。


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曾在央視採訪中說過:


單是消毒、解析這個過程,就需要7-15天。


李文亮之後,又一個敢於發聲的人即將倒下


結合朱一旦微博給這則訊息點過讚的事實。


李文亮之後,又一個敢於發聲的人即將倒下


這裡的意思就很明顯了——


旦總採購的這批口罩,本來就不能有效的幫助疫區群眾和醫護人員。


其次,男科醫院的院長D在接到領導C送來的口罩時說:


“上次用帳篷頂賬,這次用口罩頂賬,我一個男科醫院,要這玩意有屁用。”


這裡的用意更明顯,早在08年汶川地震時,就傳出過賑災物資中一頂帳篷摺合1萬多元的曠世奇譚。


另外,微商F喊大家賣口罩,群裡的賓利哥和勞斯哥暫且不談。


李文亮之後,又一個敢於發聲的人即將倒下


這個做微商大G女,諷刺的正是前不久開奔馳進故宮,還發微博炫耀的國航前空姐。


李文亮之後,又一個敢於發聲的人即將倒下


當然了,作為一個非紀實性的網絡視頻,《一塊勞力士的回家路》的杜撰成分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


但即使它在片尾打上了“本故事純屬虛構”的字樣,如今你在微博等平臺上,已然見不到它的蹤影。


李文亮之後,又一個敢於發聲的人即將倒下


針對某慈善機構的質疑迅速平復,

武漢一天新增過萬確診病例,

在去世前被扣上“造謠者”帽子的李文亮......


我不否認朱一旦的幕後團隊,借社會熱點博取到了極大的流量和關注。


但在這些收益的背後,我們也應當看到這些普通人,為表達所甘願承擔的風險。


或許他們不像李文亮那樣,能被大眾稱之為英雄,甚至在這則視頻被全面下架後,被人們所遺忘。


李文亮之後,又一個敢於發聲的人即將倒下


但值得慶幸的是——


這樣的人依然存在。

李文亮之後,又一個敢於發聲的人即將倒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