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繼位後對其他爭儲的兄弟都心狠手辣,為何獨對廢太子禮遇優待?

看遍山川


康熙晚年爆發的“九龍奪嫡”,不僅持續時間長、且鬥爭極為激烈,直到乾隆初年才算徹底畫上句號。雍正繼位之後,對曾經參與“奪嫡”的兄弟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懲處,尤以八爺黨下場最為悽慘,但對於廢太子胤礽這個參與奪嫡的重要成員,雍正卻禮遇優厚,這是為什麼呢?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

雍正即位後展開大清算,對胤礽卻極為優厚

康熙駕崩,雍正繼位之後,對於曾經與自己爭奪皇位的兄弟們,雍正可以說是毫不手軟。大阿哥胤禔、三阿哥胤祉被圈禁至死,就連死後待遇都很差。而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更是被折磨致死,就連名字也被改成了蔑稱。十阿哥胤䄉和是四阿哥胤禵也被長期囚禁,直到乾隆年間才被釋放。不僅對待兄弟如此,就連這些兄弟的世子也大多沒有好下場。

△參與“九龍奪嫡”的皇子大多下場悽慘

反觀“九龍奪嫡”的另外一支勢力,被兩廢太子之位的胤礽,雍正對其可謂是禮遇優厚。

雍正還未正式登基,便加封胤礽的次子弘晳為郡王,並於即位後的次日便正式加封其為多羅理郡王。要知道,這可是雍正一朝最早被冊立為王爵的侄輩,就連雍正自己的兒子還沒有這個待遇。更是將胤礽的幼齡子女,弘㬙、弘皖、永璥、和碩淑慎公主等收為養女,撫養於宮中。

△廢太子愛新覺羅·胤礽

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胤礽病逝,雍正又冊立弘晳之母為理親王側妃,由其子贍養,而其餘妾室則完全遵從個人意願擇定居所,且由朝廷保證“豐其衣食,以終餘年”。而雍正帝更是親自前往五龍亭進行哭奠。

而對於胤礽的葬禮,則按照和碩親王的規格予以辦理,這可是清朝皇子的最高規格了,且不僅要求理郡王府人員都穿孝,就連允祉、允祹、弘曙、弘晫、弘曦、弘昉、弘春、弘昂也都被要求穿孝,且追封胤礽為和碩理親王,而其諡號“密”也屬於上諡法。

△與胤禩等人相比,胤礽的待遇已經上天了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二十八日,理郡王弘晳承襲和碩理親王王爵,使其再度成為了同輩中爵位等級最高者,要知道當時雍正已經成年的皇子弘曆、弘晝都還沒有獲封爵位。

在參與奪嫡的幾個兄弟當中,胤礽一脈的待遇可以說已經好到天上去了。

雍正為何對胤礽禮遇有加?

那麼雍正為何對廢太子胤礽一脈如此不同呢?綜合各種史料來看,無非以下三種原因:

1、康熙遺詔。根據《朝鮮李朝實錄》的記載,康熙帝在去世之前,曾留下遺詔“廢太子(胤礽)皇長子(胤禔)性行不順,依前拘囚,豐其衣食,以終其身”,“廢太子第二子(弘晳)朕所鍾愛,其特封為親王”。事實上,胤礽和胤禔的確是囚禁致死的,而弘晳最終也的確被加封為了親王,可如果僅僅是按照康熙皇帝的遺命,雍正完全不必給予其死後那麼高的待遇,可見就算這份遺詔為真,想必也只是次要原因。

2、威脅消除。胤礽第二次被廢,發生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並就此被囚禁,而這距離雍正登基,已經過去了近十年。朝中大臣也很清楚,胤礽二次被廢便再也沒有了復立的希望,數年時間胤礽的黨羽和政治影響力早已消失殆盡,對雍正已經沒有了實質性威脅,不像其他幾位皇子,仍然有一定的活動餘地和影響力。雖然曾為政敵,但畢竟還是兄弟,在已經完全沒有威脅的情況下,雍正也完全不必再去難為他。

△胤礽二度被廢,早已沒有威脅

3、往日情分。早在胤礽還是太子之時,雍正可以說和胤礽走的極近,一度被視為太子黨的重要成員。即使在胤礽首次被廢之後,雍正仍然為其復立做過努力。而這或許源自於胤禛和胤礽的幼年交往,胤礽的母親赫舍里氏因難產而死,此後由康熙親自撫養,而胤禛出生後則由於其母親尚無權力撫養孩子,於是滿月後便被交給了康熙的第三任皇后佟佳氏撫養,這種情況下兩人幼年時期難免有所交集,想必關係比較親密,可能胤禛還受過大其四歲的胤礽不少照顧。或許正是這種往日情分,使得雍正保留了最後一絲兄弟情誼。

△胤禛和胤礽還算有些情分

綜上所述,雍正善待廢太子胤礽一脈乃是事實,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應該是以上三點原因綜合後造成的結果。


香茗史館


從《雍正王朝》的角度來看,雍正即位後的確對廢太子禮遇有加,但是對其他爭儲的兄弟,一開始也沒想心狠手辣,都是八爺黨和老十四都是自己作的。

雍正剛剛登基,手裡可用的人才其實很少。

也就是李衛、年羹堯、老十三胤祥等人,尤其是當時朝政不穩,雍正無論是出於情理還是為了大局,都不會對手足兄弟下手。

之所以後來八爺黨的結局如此悲哀,純粹是老八的不死心,將他們推上了絕路。

至於廢太子胤礽,雍正之所以對他還算不錯,大概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方面,在雍正登基之前,二人關係還是不錯的。

在雍正還沒機會稱帝的時候,雍正甚至自稱是太子的人,可見二人還是有一定感情的。

第二方面,就是雍正需要用自己的仁心,換取其他朝臣、兄弟的人心。

如果對廢太子太狠,恐怕會涼了其他人的心。

第三方面,就是胤礽雖然與他爭皇位,但是心地卻遠比八爺黨要單純地多。

其實也沒給雍正帶來什麼災禍,二人更提不上仇怨,說到底,二人也是兄弟。

而大阿哥卻不一樣,同樣被圈禁,雍正卻連看都不看他一眼,就因為他不顧手足情,手段毒辣,差距就在這裡。


十點歷史君


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上來說,雍正必須對廢太子禮遇有加。

康熙朝這個太子是清朝初年在位時間最長,最受康熙寵愛,出生最好,來路最正的一個接班人,他被廢除,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自己邪惡或者錯誤,而是因為尷尬。

這個尷尬是指康熙身體太好了,活得太長了,然而又把允礽太早就立起來了。

太子的母親是孝誠仁皇后,也就是少年康熙的結髮妻子赫舍里氏,這是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當年輕的康熙除掉鰲拜,平三藩的時候,索尼家在朝堂上力挺小皇帝,而赫舍里氏在後宮把家事料理得妥妥帖帖,康熙對她不只是喜歡,兩個人是患難與共,舉案齊眉的關係。當年康熙取赫舍里氏的時候,鰲拜還在旁邊BB,覺得赫舍里氏出生不夠高,不應該做太后。從年輕人的角度上來說,我們結個婚管你P事。越是排擠高壓,就越是團結一心,心靈相通。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年輕的赫舍里氏因為生太子不幸崩於坤寧宮,康熙悲痛自責。完全是因為寵愛,他把全部的愛妻之情移情到兒子允礽身上,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康熙皇帝立允礽為太子,這個是破例的。之前沒有設立,之後秘密立儲,只有在康熙朝,完全是因為康熙自己的情感,做出了這個決定。

然而這個決定對太子來說是致命的。

一歲,什麼都不懂,然後就被立為了靶子。每天干什麼都有千萬隻眼睛盯著。十多二十歲,開始有了政敵——大阿哥。三四十歲,八個兄弟來折騰......

太子算是脾氣好的,遇到李世民朱棣這樣的,估計早就揭竿而起了。

太子不只是一個人,是清朝權力繼承的一個法理,如果誰想立就立,想廢就廢,那麼就沒有王法了。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王師傅就一直勸康熙不能廢太子,理由是你自己立的接班人,如果你否定他,其實就是表示自己這麼多年來沒有教好他,就是否定自己,否定皇位繼承的邏輯。

事實上,康熙初廢太子以後,朝中就馬上出現了九子奪嫡系的亂局,不得不再復立太子,直到自己死之後,才通過秘密遺囑宣佈雍正繼位。

雍正的繼位在他所處的時代本來就比較特殊,雍正一輩子都在為這個繼承邏輯困惑。因為自己不是大家都公認的接班人,只是老爺子零時決定,取代“不行了”的合法繼承人允礽的,允礽再不行,人家也作為合法繼承人三十八年了。反觀老八,老九,老十四這幫人,是沒有任何繼承資格的,但是這幫人擁有輿論基礎和群眾基礎。

如果雍正否認了太子,就等於否認康熙的決策,否認康熙的決策,就給了老八,老九,老十以口實——老爺子的獨裁選擇是不對的,要搞民主,要大家自由選擇一個大家擁戴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論拉幫結派,八爺的勝面大一些。

雍正即位,要強調正統,法理——

康熙老爺子永遠是對的,他選擇太子,是對的,他廢除太子,也是對的,不是因為太子錯了,是因為我更好。他選擇我,也是對的。所以老爺子,太子,我,都是對的。只不過我是最適合的。而那些老爺子絲毫沒有關注過的,比如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你們閉嘴吧。

其次,廢掉的太子,已經沒有任何政治能力和關係渠道,雍正如果虐待廢太子,就是欺負人。但是八爺黨是一股不聽話的勢力,對皇權構成威脅,自然是需要打擊的。

最後,個人感情上,雍正和太子的關係並不差,因為雍正本不是接班人,對於他來說一輩子最好的結果應該是好好輔佐儲君,這樣才能實現自身價值。所以雍正和太子政治立場是一樣的。雍正即位是撿了一個便宜,對待這個冤大頭兄長,沒必要仇恨。

堅持優質原創,希望各位大佬多多鼓勵。


HannibalLecter


雍正在奪嫡的過程中,真是歷盡千辛萬苦,險象環生,才撥雲見日當上了皇帝。作為曾經的那些政治敵手,雍正肯定是睚眥必報,尤其是以老八胤祀為首的八爺黨,是雍正打擊的重點。沒幾年,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和早已放棄奪嫡的老三先後被雍正以不同名義處理。

最悽慘的就是老八和老九,他們生前爵位被奪,名字都改成了畜生的名字,更是在折磨後莫名其妙的死亡。還有老十四胤褆,與老四雍更是一母同胞,即便二人感情不好,但母后還在,雍正還是將老十四貶到皇陵守陵去了。

雍正對待兄弟,手段不可謂不毒辣,除了對老十三胤祥厚恩之外。其實還有一個人,雍正至少做到了善待,他就是廢太子胤礽。雖然雍正即位後沒有放出胤礽,但是在生活上做到了優待,更是在胤礽死後封胤礽親王銜,以親王的待遇下葬,更是將廢太子的兒子在子侄輩中第一個冊封為了親王。可見,雍正對廢太子真的算是禮遇有加了。

為什麼雍正會對其他人手段殘忍,對廢太子胤礽禮遇有加呢?

首先,廢太子胤礽被廢到雍正繼位,時間已經超過10年,胤礽已經對雍正構不成威脅,他手下的勢力早就分化瓦解,樹倒猢猻散了。既然這樣,雍正也沒有必要對胤礽下死手。

其次,雍正其實與胤礽的感情還是不錯的。在雍正還小的時候,就受到了胤礽的照顧,給他們的感情打下了基礎。在雍正長大後,更是投身到了太子黨的門下,為胤礽做事。即便胤礽在荒唐,但對待雍正還是不錯的。因此,雍正即位後,自然要善待廢太子。

最後,雍正善待廢太子,其實也是做給別人看的。畢竟雍正即位後,對其他兄弟展開了清算,使得雍正不管在朝堂上還是在民間,都妖魔化了雍正,所以雍正通過善待廢太子,讓世人看到雍正溫情的一面。

當然,廢太子胤礽也沒能活多久就在雍正二年去世了。我們設想,如果當年胤礽在太子位上做到一國之儲君應有的樣子,我想康熙也不會選擇廢掉太子的,那樣雍正即便再有野心和能力,我想斷不會有機會繼位的。

對此,你覺得雍正幹嘛善待廢太子胤礽呢?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清世宗(雍正帝)胤禛即位之後不久,便對康熙年間所謂“九子奪嫡”時期的對手——自己的親兄弟們展開了清算。短短四年時間,允祉、允禵被髮配去遵化守陵,允䄉被幽禁,允禩、允禟被幽禁後秘密處決。再後來,允祉、允禵也被幽禁……但是,對廢太子允礽,清世宗反倒是網開一面,不僅沒有進一步加害,允礽在去世後還獲得了親王待遇,追封理親王,諡“密”。至於提問者所說的禮遇、優待,似乎也談不上,但善待應該還是沒有疑問的。那麼,清世宗對其他幾位兄弟如此心狠手辣,為何要善待最為“樹大招風”的允礽呢?



清世宗與廢太子允礽並沒有利益衝突

何為“奪嫡”?廢太子允礽就是那個嫡!正是因為嫡被廢了,所以才有了所謂“九子奪嫡”。在康熙四十七年之前,允礽是名分早定的皇太子,如果沒有後來那些事,清聖祖(康熙帝)玄燁百老歸天之後,允礽就是理所當然的皇帝!因此,在康熙四十七年之前,允礽是半個君!他與潛邸時期的清世宗不僅是兄弟,還是“君臣”。即便彼時的清世宗有野心,也只能深藏心底。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潛邸時期的清世宗與允礽並沒有發生過太多利益衝突。相反,一段時期內清世宗甚至還被劃入了“太子黨”序列!換言之,在康熙四十七年允礽第一次被廢之前,潛邸時期的雍正帝與時為皇太子的允礽關係應該還是非常不錯的。康熙四十七年,清聖祖廢太子更多地還是父子矛盾激化的結果,這背後並沒有清世宗的身影。即便是康熙五十一年胤礽第二次被廢之前,允礽與潛邸時期的清世宗也沒有發生過什麼明顯的不愉快。也就是說,這兄弟二人不僅沒有發生過太多利益衝突,私人關係很可能還相當不錯!二人之間沒有私人恩怨。



允礽被廢十年,勢力早已無存

從康熙五十一年允礽第二次被廢到康熙六十一年清世宗即位,其間經歷了十年時間。政治是非常現實的東西,允礽被廢之後,所謂“太子黨”早已樹倒猢猻散,即便沒有被“清洗”的,也大多已經改換門庭了。到清世宗即位時,幽禁之中的允礽原本的勢力早已蕩然無存,儼然就是一頭被拔掉了爪牙的老虎,根本不足為懼!



更重要的是,經歷了長期幽禁與心理鬱結,加之年齡不饒人,康熙六十一年時允礽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在清世宗即位之後不久的雍正二年便去世了。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指向是清世宗謀殺了允礽。可見,清世宗即位之時,允礽很可能已經病得不輕了。除了一個清聖祖嫡子的名分還略微有些威脅性,允礽對清世宗已然構不成什麼威脅了。



清世宗維護自身正統、合法性的需要

清世宗從即位開始,其得位不正的爭議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早在雍正元年便傳出了清世宗逼死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的謠言,清世宗即位的合法性一直備受質疑。



廢太子允礽是清聖祖唯一的嫡子,在被廢之前是清王朝唯一合法的皇位繼承人——皇太子。清世宗之所以能夠以庶出之子的身份繼承皇位,最大的前提就是嫡子允礽被廢了。如果清世宗在即位之後對被廢的允礽下手,等於是欲蓋彌彰,自己坐實了皇位來路不正的謠言!為了自身皇位的正統性、合法性,清世宗必須善待自己這位當過皇太子的二哥,這就是為什麼允礽死後能夠得以以親王身份風光入土的原因之一。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曾經的直郡王、清世宗的大哥允禔,允禔死後僅僅被清世宗以貝子禮下葬。請注意,是貝子禮,並不是追封貝子!換言之,直到入土,允禔依然是戴罪之身,而允礽入土時卻是實打實的理親王!



即便如此,清世宗對自己這位曾經當過皇太子的二哥依然是有所顧忌的。雖然允礽死了,但是他的事實庶長子(允礽無嫡子)兼法定繼承人弘晳還活著。清世宗對這位大侄子雖然表面上優待到無以復加(弘晳是弘字輩第一位封郡王、也是第一位封親王的,甚至被允許以“皇父”稱呼清世宗),但是卻時刻保持著高度警惕。終雍正一朝十三年,清世宗對弘晳一直都是隻給高爵厚祿、不給實權,一刻也沒有放鬆對他的監視。當然,出於維護自身正統性和合法性的需要,清世宗並沒有為難這位大侄子。所謂“弘晳逆案”,那是清高宗(乾隆帝)弘曆即位之後的事情了……


農民工歪說歷史


試著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

一、康熙遺囑

康熙在去世前,曾特別交代嗣君要善待廢太子胤礽,並封胤礽的兒子弘晳為親王。

康熙去世雍正繼位後,雍正確實遵守了康熙部分的遺囑,封弘晳為理郡王,不是親王哦,並把弘晳一家遷居到京郊鄭家莊居住。鄭家莊距離京城很遠,說明雍正也是在防著弘晳。

另外,他沒有撤銷對胤礽的圈禁,昔日的太子胤礽一直被圈禁在鹹安宮,直到雍正二年去世。

胤礽去世後,雍正前往哭祭,並按照和碩親王(清朝最高級別的親王)的規格來安葬他(後來雍正追封他為和碩理親王)。

二、獲得民心

在雍正登基之前,胤礽就已經被廢,且軟禁了數年,政治勢力基本全部被消滅,對雍正帝沒有實質威脅。

當了四十幾年的太子胤礽,他的被廢並不是因為自身不仁,而是康熙太長壽,權利慾望太大。這個清朝在位時間最長,最受康熙寵愛,出生最好,來路最正的接班人,很受天下同情,雍正禮遇胤礽可以為他爭取民心。

三、雍正曾依附於胤礽

在胤礽太子地位穩固的時候,雍正和胤礽的關係非常親近,一度被視為皇太子黨的重要成員。直到胤礽兩次被廢之後,雍正帝才基本自成一派,故而,從政治關係上,雍正必須禮遇胤礽。

另外,或許,也有感情的成分吧,畢竟從小一起長大,又自幼受到胤礽的庇護。


aTalks


2歲的胤礽被立為太子,當了30幾年的太子,在康熙47年9月廢太子之前,實際沒有哪一個皇子有覬覦太子的心思。老三和老四還在盡力維護太子的地位,特別是四阿哥胤禛一直以來努力和太子搞好關係,畢竟太子是未來的皇帝,自己的勢力並不強大,康熙也不怎麼喜歡他。



第一次廢太子時,康熙讓胤禛參與看管太子,因為他清楚老四胤禛是保太子的,讓胤禛看管可以防止其他皇子對太子的不軌。既然大阿哥的落井下石被康熙痛斥,那麼心懷城府的老四胤禛就反其道而行,多多為太子講好話,連康熙都特別講到在胤礽被拘禁時,別人都保持沉默自保,唯獨四阿哥屢次替太子說情。

四阿哥和太子的關係一直都不錯,康熙47年之前,胤禛還是屬於太子圈裡的人,太子被廢之後,各位成年皇子包括四阿哥胤禛或明或暗都參與到爭儲的鬥爭中,帝王之家本無情,一旦爭儲失敗,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是分分鐘的事。



太子已經倒臺,他作為一張最大的招牌已不復存在,永遠失去了競爭寶座和參政的權利,成了權力角逐場的圈外人,廢太子一下子處在了明處。而胤禛的那些虎狼弟兄都在暗處和他繼續較勁,看似溫文爾雅的三阿哥,肚裡乾坤的八阿哥,口舌莽撞的老九,自我感覺良好的老十四等,哪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這些阿哥即便是正當競爭或自覺防衛,在雍正看來他們都是些魑魅魍魎。

這些胤禛在搶班奪權路上遇到的對手,懷疑雍正繼位的合法性,威脅雍正朝的政權建設,觸及到雍正的根本利益,被秋後算賬是早晚的事。而廢太子對胤禛的謀儲已毫無障礙,胤礽已經是這場權力遊戲的局外人,也不會對雍正朝的政局產生任何影響,加害廢太子顯得沒有必要。



雍正一上臺就封廢太子胤礽次子弘皙為理郡王是對二阿哥一派的拉攏安撫,賜給胤礽物品都不稱是御賜,也不讓他行君臣禮,雍正二年廢太子臨終時對雍正感激不盡。


看遍山川


我們都知道,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最終的勝出者是四阿哥胤禛,即後來的雍正帝。雍正帝登基後,“硬核四爺黨”的十三阿哥胤祥成為雍正帝眾多兄弟中最幸運的一個,他得到了最高級別禮遇,信任、賞賜無以復加,更是清朝唯一不用避皇諱的特例。

而除了十三阿哥之外,廢太子胤礽也得到了雍正帝的禮遇。雍正二年廢太子胤礽病逝,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其喪儀照和碩親王例,且雍正帝親自前往哭奠。作為曾經的競爭者,為什麼反而得到禮遇?

首先,康熙帝病危之時,封了胤礽的第二子弘皙為親王,並且讓繼承人雍正帝要善待廢太子與皇長子,之後康熙帝便病逝了,相當於這是康熙帝的遺命,雍正帝不會不遵從。

其次,胤禛出生時,其生母烏雅氏身份較低,不能撫養孩子,因此胤禛養在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名下。進而因為這層關係,胤禛更多機會得到康熙帝的關懷,和胤礽的感情比其他兄弟的好了不少,第一次廢太子後,胤禛的立場是支持復立太子的,不論是否有胤禛自己的目的,多多少少有存在一定的感情的。

再者,此時已經是距離第二次廢太子已經過了十年了,朝中的黨羽已經基本消失殆盡了,對雍正帝而言也不存在什麼政治威脅了,再加上太子本性不壞,被廢后不少百姓還是比較同情的,如果此時雍正好好的對待這個沒什麼威脅的廢太子,對於剛登基的他是博取民心的好手段。


若淺話史


感覺題主的這個問題有點過於片面,對於和自己爭儲的皇子裡面,雍正對於三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心狠了一點,但也談不上手辣,而且雍正這麼做都是有原因的,並不是平白無故的,而且也並沒有對太子很禮遇,依然幽靜著廢太子,太子死後才把他加封為和碩理親王。雍正對於其他的兄弟就很好,十三阿哥被封鐵帽子王,五阿哥一直有著親王的爵位,十七阿哥被封果親王委以重任。對自己最小的弟弟更是如慈父般疼愛。


雍正最心狠的莫過於對於八阿哥,九阿哥的審判。雍正剛剛登基的時候,對於八爺黨的勢力還是十分畏懼,所以加封了八阿哥允祀為和碩廉親王。等到雍正四年雍正的位置坐穩了,八阿哥有一點破罐子破摔命令太監打死了不聽話的軍官,被雍正抓住了把柄,再加上自己的秘密信件,被雍正發現,據說信件上的文字都是允祀自己編的密碼。允祀因此獲罪,和他關係最親密的九阿哥允禟一同被削去了宗籍,賜名阿其那,塞斯黑,後來內心不忿而亡。十阿哥允俄因為雍正一登基就不服氣,被雍正幽禁了起來。三阿哥允祉因為對於十三阿哥的死沒有很關心,表現冷漠被罰去守陵,抑鬱而亡。大阿哥允禔因為被康熙幽禁的,所以雍正也一直幽禁著,到死也沒有給大阿哥名分。說到這裡不得不說雍正確實冷血,心狠,人死了,要說也應該結束了怨念,但是雍正卻絲毫沒有表示的跡象。


雍正為什麼恢復了太子胤礽,賜封和碩理親王呢。是因為康熙臨死前和雍正說雖然幽禁了大阿哥和廢太子但是你也不要為難他們要讓他們衣食無憂,他的二兒子弘晳是我喜愛的。後來雍正果然對弘皙十分重視,不僅給房,還封了王。廢太子感激雍正的行為告訴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忠於當今的皇上。雍正聽到廢太子胤礽對兒子的教導也很感動,雍正二年,廢太子去世,雍正甚至要親自祭奠。第三點雍正在阿哥時期和太子胤礽關係很好,雖然有競爭關係,但是兩人關係很不錯,所以後來很多影視劇裡也有把前期的胤禛歸到太子一黨裡邊。



紅雨說歷史


因為雍正之前一直是太子黨。康熙二廢胤礽之前,雍正始終都是胤礽派別的主力成員。

自胤礽二廢,雍正才正式獨立出來成為四阿哥黨,因為這個關係,雍正不大可能對以前的老大下什麼重手。



此外,胤礽自1675年冊封太子,至1709年二廢庶民,歷時30多年,在普通官員和百姓之中也沒有多大的惡名,反而因為擁有唯一的嫡皇子身份而被同情。

雍正連十阿哥這樣的政敵都可以放過,不過是因為十阿哥身份高貴,而且本人不具備什麼殺傷力而已。



胤礽黨前後被康熙清理多次,索額圖乃至凌普等骨幹均被處置,雍正繼位後,已經關押十年的胤礽完全喪失政治影響力。對比不斷利用資源抵抗的八九兩個政敵來說,雍正完全沒必要處置胤礽這個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