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股票的時候你會每天多次查看行情,預估賬戶盈虧嗎?

浮雲財經觀


這樣的問題大多會發生新入市股民的身上,因為他們入市的時間比較短,對於市場的風險有一定的瞭解,從各種渠道聽說A股市場投資的風險非常大,但獲利能力也非常強,所以能夠拿出一部分資金投入A股市場,希望能夠在股票中賺錢。

在初次的交易中,忐忑中買入了一隻股票,全神貫注的觀察這支股票的走勢,雖然自己心裡知道自己的成本價,但也會忍不住不斷的打開自己的賬戶,看著自己身上紅了還是綠的,這是一種人性的表現。


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也可以理解,也不必過分的嘲弄,誰都是從那個階段走過來,只不過有的人表現的明顯而已。但從多年交易體會上,提一點想法,如果你是做短線交易,比如做日線級別交易甚至60分鐘級別的交易,那麼你可以時刻盯盤,因為你的交易週期非常短,所以你要快速的作出判斷和操作,這個時候你可以關注自己的賬戶變化,隨時準備賣出或者買進。

如果你是做中長線交易,比如說周線或者是月線級別交易,那麼日線級別的波動和你無關,你只要設置好止損線即可,如果這支股票沒有觸發止損線,就耐心持股,如果觸發了止損線,就無條件離場。同時設置好止盈線,達到了收益目標,就可以順利止盈。

如果你有了這兩條線,就不必頻繁的打開自己的賬戶,關注盈虧變化,一切操作都是機械的規則的。這話說起來非常簡單,需要多加鍛鍊和超強的心理素質,不必著急,慢慢來,向這個方向靠攏,一旦你覺得達到了這個標準,你的交易就成熟了。


小散李大鵬


股票市場是一個充滿希望,又是失望大於希望的地方,這個市場就算你退休了,也可以繼續在市場交易,所以這裡也沒有退休這一說。我個人認為一天花多少時間看行情取決於你的持股策略,如果手上持有股票,而且習慣短線操作的朋友最好是一直盯盤。而大多數人平日要工作,或忙或閒,無法長時間盯盤,那麼就可以考慮中長線操作,但只要有空有機會最好要看一下行情。因為你的錢投資到股票市場是真金白銀,綠盤紅盤直接就關係你的盈虧,而且來到股票市場最終目的就是賺錢,因此每天查看或估算一次盈虧是必須的。

另外,股民如此之多,看盤看行情的技巧也五花八門,這裡我分享一下我的看盤心得吧。1、大致瞭解當天市場冷暖。通過漲停榜或跌停榜判斷當天的多空力量對比,一般漲停股票數量越多越好,跌停的股票數量一般不會超過三個,如果超過三個股票跌停,那麼80%當天的行情不好,不建議操作。2、在漲停榜上找當天熱點。在漲停股票中,會有同一行業板塊或者技術板塊三隻以上的股票佔據漲停榜,那麼這時可以,認為當天的熱點就集中在這些板塊上,那麼當天的操作就儘量選擇這些板塊概念的股票。3、學會隨機應變。行情千變萬化,而股民的持股策略也要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一成不變的看某一技術指標或使用同一種技術是不可能判斷的好行情的,那麼隨機應變如何做到,這要各位股民朋友平時經驗的積累和不斷自我總結反省之後,成立一套自己的盈利體系才能做到。

總結:儘量多看盤看行情,以便了解市場指導自己的操作,每天預估一次盈虧。


全民經濟人阿楷


這個跟操作風格有關。

如果是短線為主,尤其是有融資的情況下,怎麼能不天天關注持倉和盈利,以及預估賬戶盈虧呢?因為你要算跌多少你會被強平,這是風險控制啊!

如果是中線持倉,那根本不用天天看盤,最多隻需每天收盤後看眼價格就得了,至於賬戶盈虧,隔幾天或一陣子看看。

交易風格是一個長期形成的過程,很大程度跟一個人的性格有關。

我見過很多天天交易的大佬,幾個億資金,也整天折騰的,來回做短線,打板,很多。

我也見過就幾萬塊的小散,每天也快進快出,忙的不亦樂乎的。

當然,大部分人是那種做中線,或者被套後所謂的做中線的。

因為做中線省心,關鍵是簡單。只要選好股,相信他肯定會賺錢,就不用管了。只要中間不出什麼事,就沒事,很多人都是持有藍籌,比如銀行股,或者其他的國資股,這樣的股至少拿著放心,而且分紅也挺高。

這些人其實還好,至少長期看不會虧,最慘的是那些剛進股市就追漲殺跌的人,這部分人就是股市裡的韭菜。每天關注盈虧,今天賺幾萬,開開心心,到明天又虧幾萬,感覺天都陰了。

這部分人,最終要麼修煉成短線高手,成為大佬;要麼就不敢再做短線,成為上面所謂的中線持股者;要麼就退出市場,徹底不玩了。

第一種有,但肯定是極少數的。


趙冰峰財經


這種行為有意思嗎?沒有,反而會加重你的博弈情緒,造成心情不順暢,甚至還會進入一個短線投機的泥坑之中!

我對於投資都是一種長線價值投資的思維,所以說不會每天都去看賬戶盈虧,也不會每天都去看盤,時時盯盤更是不可能的,因為這種行為對我沒有幫助,不僅壞我心情,而且還會讓我焦慮!

所以我基本都是看一個開盤,晚上看一個收盤結果,然後每週進行一次覆盤,看看趨勢,週期,個股有沒有出現什麼重大問題,如果依然還是按照我長線投資的週期,策略,想法進行的,那麼就大可不必擔憂!

甚至對於我的操作來說,我的操作頻率也非常低,就好比在2018年的下半年裡,我不斷的逢低買入,而在2019年的這5個月裡,我沒有做過一次買入和賣出的行為!

因為現在的A股看似從2440點漲到了3288點,但是個股分化非常嚴重,如果手裡持有的是那些前期滯漲的,處於底部區域的績優股,那麼我是不會亂動的!甚至漲幅沒有出現主升浪,更不會讓我輕易拋售出底部區域的優質籌碼!

因為在投資中不要幻想做完美主義,莊家洗盤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預計的,不要因小利益耽誤大行情,不要因小變動迷失大方向;看大方向賺大錢,看小方向賺小錢。在股市中熊掌魚翅是不可兼得的!

而我發現的是,周圍許多小夥伴,甚至許多粉絲,喜歡實時盯拍,甚至不想錯過每一次日線級別裡的上漲和下跌,希望從中找出所謂的主力意圖!!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主力不是散戶,他們不會在某一天內,甚至某一個時間點內表明自己的意圖,看東西,看技術,作分析,一定要懂得利用大週期來判別!

只有周線,月線的大週期指標和走勢才能夠說明了個股的位置,以及主力想要做的一些事和一些目的!所以時時盯盤只會讓你掉入主力的陷阱!

為什麼主力和機構要把股市從2440點拉昇至3288點?不是為了帶散戶賺錢,是因為在2440點散戶更不不看盤,根本不打開軟件,更不會交易,那麼主力和機構如何表演,如何洗盤,如何割韭菜??

只有當他們把指數拉昇至一個大部分人套牢區域附近,持倉成本價格附近的時候,散戶才會關注股市,才會打開軟件看,才會開始頻繁交易!這個時候,主力和機構才有機會,震盪,洗盤,表演,割韭菜!

所以,主力和機構最害怕的就是那些底部區域買入,然後不看股票等待牛市到來的長線投資者。而最喜歡的就是那些整天盯盤,喜歡靠著短線週期指標研究的人。股市就像個舞臺,散戶是觀眾,主力和機構是臺上的舞者,只有臺下的人看了,表演才能繼續,才能夠吸引人,才能夠騙到人!


琅琊榜首張大仙


不同的投資者對待投資的態度是有所不同的。

有人賭上全副身家,那麼對於賬戶的漲跌得失自然是十分關注的,因為股價每變動1%甚至0.1%對資產的價值都是有巨大的影響。比如1000萬市值,變動1%就是10萬,這是個任誰都無法忽視的數字,這種情況下,每天關注行情的情況自然是比較頻繁的。而投資少者,比如每月定投資金1%的金額入股市,股價的漲跌對其資產影響甚微,這種情況下就不會太過關注股價的變動,也很少去預估盈虧了。

當然,對股市的態度還與入市時間和歷練有關。相同情況下,入市時間短者會更加在意股票的漲跌,這時候股市對其而言是刺激的,每一次價格的跳動都牽動著投資者的神經,使其心跳加速,血脈僨張。而時間長者由於見慣各種情況,雖然內心仍有波瀾,但總體要平和多了。

還有些投資者是絕對不會打開股票看行情的。比如深套的、套了多年的投資者,股價不大幅上漲他們就當沒有持有股票這回事,不是因為他們不在意,而是因為剛開始時候太在意,但在意也不能使他們回本盈利,於是心如死灰。

任何事情,當次數多了,其效應就會降低,一開始是新鮮刺激的,久了便麻木冷淡。

關注瞭解更多財經觀點。

浮沉市


我年輕時候確實有這樣的習慣——經常查看行情走勢和帳戶盈虧。

這主要是因為我當時是以短線交易為主。做短線交易就必須要經常看盤,並且對所持的倉位進行資金管理。比如持有6只股票,其中有兩隻的跌幅達到了10%以上。這時我就要重點關注這二隻走勢較弱的股票的未來行情變化。如果它們未來依然有繼續走弱的可能,我就可能要採取止損或換股的措施了。不能任由它們下跌,“大賺小虧”這是做短線的基本思路。必須要截斷虧損,才能確保整體資金帳戶的盈利。賣掉弱勢股,把資金加到走勢強的股票上,是做短、中線的常用手法。因為行情大多時間都是強者恆強的。

普通股民的查看行情其實就是看熱鬧,因為他們根本看不出其中的門道。他們喜歡看的是今天有多少個漲停板,哪些股票是連續漲停的、是走勢最牛的。。。。而我這類的專業短線客則是關心熱點的啟動和消退、輪換,自己的股票目前處何種狀態,我應當如何做決策。。。。。。

多次查看行情和預估帳戶盈虧並沒有什麼錯。關鍵的是你要採取什麼的措施,要達到什麼目的。如果這些都沒有想清楚,那麼天天看行情查帳戶當然就是在消磨時光。


孟可的思想空間


我作為一個穩健型中線投資者的風格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個人絕不會只要持股了就每天多次打開股票行情去預估盈虧;因為我個人風格是中線為主,設置好止損止盈點,不到自己目標價位不操作,但是每天盤面還是要看的,看盤時間要看工作量而定。

首先說說我個人怎麼應對這種情況,我自己買的股票我肯定是知道持股成本的,而且還會設置止損止盈點的;所以成本價,止損價,止盈價都已經在心中有數了,而變動的就是股價;我買入股後肯定也會關注股價的變動,瞭解主力的控盤情況,但我絕不會每天去多次打開行情預估盈虧,我除非有操作的時候才會打開,操作完畢之後就關閉,沒操作還是要工作的,畢竟不是職業股民,每天都有工作量,天天盯著盤看也沒用。

我個人覺得如果不操作買賣,而且又是中長線投資者風格的話,一天當中多次的查看行情目的只是為了查看自己手中股票盈虧的話,我認為這種散戶就是無腦炒股。難道連自己持倉成本都不知道嗎?還要每天打開賬戶才能知道盈虧情況呢,這樣的散戶完全是小白一個,連持倉成本都不知道,大概率也沒有止損止盈點,都是憑藉心情,憑藉感覺去買賣操作個股,所以股票行情不用天天看著自己的股票就漲,越看只會越讓自己心亂。

假如打開行情看到自己的股票是賺錢的,紅了,心裡非常的激動,賺錢了就怕,怕等下股價再度跌回來虧進去;結果賣出後就賣飛了,股價出現持續的上漲,主升浪來臨,成功與牛股插肩而過,這就是每天閒著無事打開賬戶看的後果。

反之也是一樣,每天打開行情看著都是綠色的還虧損,心裡更加著急,要麼賣出股票追漲其他個股,要麼就是死扛,反正都是虧錢的,不賺錢不出來;一拿就是幾年過去了,股票依舊還是綠色,繼續持有到最後成了不動產了。

綜合通過以上分析可以說明一個問題,只有一持有股票每天都多次打開股市行情去預估盈虧情況,這樣只會影響自己的持股信心或者決心。我中長線只要覺得只要把止損點和止盈點設置好,完全不同天天盯盤看股票行情的,看著也是這樣,漲跌改變不了,當然短線投資者不同,快進快出確實需要時時看著股票行情走勢,隨時準備操作買賣。


老金財經


本人是否每天查看股票行情要看自己的狀態,如果閒了會看,忙起來基本就不看了。在股市中完全是長線的投資邏輯,所以沒有必要天天看。

筆者是全職交易,每天早上看盤是一成不變的習慣。當然交易系統成行之後,看盤也並不需要很長時間去分析和判斷。交易模型的作用就捕捉交易系統的信號。有預期出現交易信號的品種留下關注,其他沒有預期的品種等第二天早上再篩選就ok。


是否要盯盤股市其實取決於交易者的交易邏輯,交易的時間框架。短線盯盤時間緊張,長線時間更自由不需要緊盯著盤面。

尤其是股市的新手,筆者建議不要緊盯著盤面,因為k線是有魔力的,對於新手交易者很容易被k線帶走。

昨天一位今年剛剛入市的盆友,買入的華魯恆升被套,並且補了一次倉,當下持倉的均價是16.6,昨天收盤13.9,問我是不是第二次補倉。這就是很明顯的經常看股價,時刻關注盈虧,被盈虧的數額帶入到k線的節奏中,被行情帶著走,並沒有更加宏觀的看到股市行情。

買入16元的股票浮虧2元多,股市的格局依然在2800上方整理中。

假設2800上方這裡是反轉開始,只有2元多的浮虧很容易解套並盈利。

假設2800上方這裡是中繼的下跌的開始,現在補倉後續會根據被動。如果關注一下當下股市整體的結構,當然不能激進的補倉。

其實走勢很清晰,也很明朗,暫時不能補倉,耐心等待。

牛市不是一蹴而就的,行情也不能在一夜間走完,要對行情有耐心,給行情發酵的時間週期。

炒股比的心態,技術,耐心,不是交易的年限和盯盤的時間長短。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八位數花園


說到這個問題,估計每個人都會有類似的經歷,在持有股票的時候大家非常關注行情,因為這關係到資金的漲跌問題,但凡是跟錢有關係的事都不小,重視也在情路之中。

而對新股民來說,對股市不大瞭解,開始的時候非常重視賬戶的盈虧,就拿我自己來說,剛剛進入股市那會,每天要打開賬戶好幾次,一是感覺到很好奇,看著錢的數字那樣變來變去,挺有意思的,二是賺錢的時候看賬戶有種收穫的喜悅,我想這是多數新股民的體會。

而隨著時間的邊長,賬戶的盈虧變得平常起來的時候,尤其是套牢了之後出現鉅虧,就不想看賬戶了,覺得看了揪心,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就那麼沒了,而等有一天重新解套賺錢了的時候,新股民那時候的習慣就來了,繼續開始每天頻繁的查看賬戶。

仔細思考這些行為都是屬於一種不成熟之舉,真正等你的心態成熟了之後,就會做到手中有股而心中無股,你會把賬戶的盈虧看得很淡,有時候一年甚至都不打開賬戶幾次,而等你打開賬戶的時候,都是盈利豐厚之時,是要賣股票的時候了。

我覺得能做到這種狀態,就說明你在股市裡已經有了一定的造詣,心態也好很多,不賺錢恐怕都難,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心態需要長時間的修煉才能達到的境界,不僅需要時間還要有很好的自我修養過程。


春意萌生


這個問題的答覆,我估計能夠正確回答這個問題的人不會多,因為這涉及到一個交易者對交易的理解深淺。

一個問題,涉及了兩個方面:一是盯盤的問題,二是預估盈虧的問題。

先談盯盤問題:在我的《規則交易法》中,不存在短、中、長線的交易,交易不應該主觀地把交易割裂開來(關於為什麼這麼說,屬於另外的問題,另文再述)。

這裡就暫且按照社會上流行的短中長線交易的概念談談這個問題。

無論你是短線交易、還是中長線交易,盯盤都是必須的,這是控制風險的必要手段。

市場行情是變化無常的,如果因為自我認為自己的交易屬於中長線交易就不需要盯盤,早晚會出大問題的。這個觀點,只有那些經歷了很多的人,才會有所體會。一般的交易者可能不以為然。分享僅僅是分享,接受還是不接受,是讀者自己的事情。

再聊盈虧預估的問題。盤中盯盤,是為了風險控制,但是並非是為了預估盈虧。股市中高手有一句話叫“手中有股,心中無股”,其潛臺詞就是不要被每一個當下的行情漲漲跌跌、賬戶資金的起起伏伏所幹擾。

交易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按照交易規則交易;二是不要被行情發展過程中的起伏帶著走。

我們很多散戶之所以做不好交易,就是違背了這兩條基本原則,進出沒有交易規則,即胡亂操作;在交易過程中,盈利了,怕被抹掉;虧損了,還在補倉。一句話,想法太多,結果就會很差。

所以,總結一下,盯盤是必須的,預估盈虧的壞習慣是必須剷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