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講述:天將厚其福而報之

“喜者所以為亡也”,自己認為一切很滿意,高興了,這是滅亡的一個先兆。所以一個人很得志,自己認為了不起了,那當然是滅亡,那不必問了

。等於西方基督教的話,“上帝要你滅亡,必先使你瘋狂”。這也是真理啊!要毀滅一個人就使他先瘋狂。


中國文化只講一句儒家的道理,“天將厚其福而報之”,也就是因果的道理。所以世界上有些壞人比一般人發財,運氣更好,因為上天要使他報應快一點,所以多給他一點福報,故意給他增加很好的機會,使他昏了頭,他把福報享完了,報應就快了,就是這個道理。


——整理自《列子臆說》


南懷瑾先生講述:天將厚其福而報之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這是孔子的名言,是中國文化的中心,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記得。這幾句話大家千萬要背得來。我們看《三國演義》,後來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給諸葛亮的故事,那不是小說,是事實,正史、小說都有記載。劉備告訴自己的兒子阿斗劉禪說:“莫以善小而不為。”不要以為善小而不肯做,小的善事也要做。有的人以為這是小善,我何必幹呢?沒有什麼意思。不知道小善也是善。他又說:“莫以惡小而為之。”不要以為一件小事情,馬馬虎虎可以原諒。你要知道,積小惡就成大惡,到那個時候就可怕了。


劉備快死了,為什麼對兒子講這兩句話呢?要知道劉備書也讀得不錯啊!他也是盧植的學生。與他同時的荊州劉表,還是《易經》大家,有著作傳世。三國時代的這些人,都讀過書,都很了不起。曹操的詩文更好。不要認為他們都是隻會打仗的老粗啊!劉備告訴他兒子這句話的精神,就是從《系傳》這裡來的。


我們中國人罵人時,說這個人很壞,快要完了,就說他“惡貫滿盈”。貫就是跟銅錢一樣地串起來,滿盈就是像電腦資料庫裝滿了,裝不下了。到了這時候就開始報應了。所以我們中國老百姓的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不過中國也有人懷疑這善惡報應的問題,司馬遷就說過,中國人講報應是真的嗎?他在《史記·伯夷列傳》裡就講到,我看社會上成功的都是壞蛋,好人都沒有好報,天道說福善禍淫,是真的嗎?司馬遷講這話,當然是很憤慨的。其實這個中間也有個道理。中國又有句話說:“天將厚其福而報之。”譬如一個壞人,他壞事做得很多,不但沒有遭到報應,反而更春風得意。因為他更得意,他便更造孽,更作惡,做壞事的本錢更雄厚,力量也更大,使他快一點把壞事做滿,做絕,好接受報應。也就是西洋人說的“上帝要他滅亡,必先使他瘋狂”的道理是一樣的。有時候你感覺用心機很得意,那就太可怕了,上帝必厚其福而報之。你的福氣好,上帝還要再加一點給你,因為加一點以後,你就快一點把福報消耗完了,好快一點接受報應。


孔子作《春秋》,《春秋》的大義在什麼地方?就是說明一部歷史的因果。春秋兩百七十年,殺了幾十個國君,亡國幾十個。孔子在坤卦《文言》中也講過:“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部下殺長官,兒子殺父親,這都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


等於我們看到臺灣社會上的問題,很感嘆,這個社會這麼糜爛,這麼奢侈,也是“非一朝一夕之故”所形成的。我看到大家這幾十年來過分的享受,心中也非常感慨。初到臺灣來的時候,大家都穿木拖板。我們由基隆上岸一看,啊!臺灣的女孩子真漂亮,就是滿口金牙、兩條爛腿不敢領教。因為不用蚊帳,女孩子的腿被蚊子咬了!這麼漂亮的腿,變得一個疤一個疤的,真叫人可惜。可是這二十年來了一個突變,大家都忘了過去二十年的痛苦,太過分了,真怕“天將厚其福而報之”。靜觀越想越覺得可怕,在座的諸位要注意呀!


所以佛家常常教人要惜福,珍惜自己的福氣,不要享受得太過分了。這也就是孔子說的:“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成名就是成功,一個人想成功要做好事,但不是說做了一件好事你就可以成功了。你今天跟人家打架,報紙登出來,你成名了,這個名靠不住啊!善要慢慢地累積起來,才有真正的幸福。做壞事也一樣,壞要累積起來,不累積還不至於滅身,上天還不會馬上報應你。所以說,“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這個原理一般人不清楚,有些人以小善沒有多大意義而不為。路上見到一塊石頭,應該馬上撿起來放在路邊,以免後來的人碰到了跌倒,這是我們小時候的教育。現在我們經常看到馬路上的香蕉皮,尤其基隆、高雄在過去幾年,那真是司空見慣。如果把石頭、香蕉皮撿起來,避免人家跌交,就是勿以小善而不為,積小善可以為大善。所以不要“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小毛病就要改,不能不改,不改累積起來就成大惡大患,就要吃大虧。


“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自己不要以為有點小毛病沒有關係,累積起來就是大毛病。“故惡積而不可掩”,掩飾不了,到了罪大惡極的時候,永遠也無法解決了。


——整理自《易經系傳別講》


--------------------------------------


有人要問:“那做惡的人,為什麼現在很好?”我說,你注意了,依佛家道理,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而在儒家的典籍中也指出:“天將禍之,福而報”。有時候一個壞人,是上天幫忙他得意,因為他得意了,就會快造惡業,快受惡報。你慢慢會看到的,這是很嚴重的。西方文化也提到“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使他瘋狂”,只有使他快一點瘋狂,忘了自己是什麼,才會招致毀滅的果報,這也就是“天將禍之,福以報”的道理。


——整理自《宗鏡錄略講》


--------------------------------------


老子講的“執大象”,是天下的大道理,講正面的道理。所以老子這本書又稱《道德經》,道德沒有學好,反而學成了反面,那就壞了。老子所講的是自然的道理,自然的法則,同時教人看通因果,強調因果律的可怕,所以要注重道德。


舉例來說,花快要謝的時候,特別好看,尤其在臺灣經常可看到的曇花。曇花是晚上開的,當它開到最盛最美的時候,就開始萎謝了。因為曇花謝得很快,這個現象最明顯,稱為“曇花一現”。其他的花也是一樣,人也是一樣,日落時的太陽,光芒也最漂亮,這就是“將欲歙(xi1聲,收斂)之,必故張之”的道理。將要收縮的東西,你先看到它張大,所以人生要懂得這個道理,就是懂得這個“大象”的道理。


又比如說,做生意今年特別好,賺了五千萬,可是這時要小心啊,“將欲歙之,必放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世事人事都是一樣的道理,歷史也是如此,羅馬鼎盛的時代,最強大的時候,也就是羅馬開始滅亡的時候。歷史上最光榮的時代,強大到極點時,也就是另一個衰亡的局面開始了。


人生也是如此,年齡精神,覺得越來越好,但要注意,“將欲弱之,必固強之”。有時候,有些人覺得自己有工夫,身體特別好,便體力透支,一倒下來就完了。這也是西方宗教所講的:“上帝要你滅亡,必先使你瘋狂”,自己忘了自己,更是容易毀壞。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當上天要毀滅這個東西時,反而先使它更好。有些人做壞事,卻發財越多;有些人一輩子是好人,結果又窮又苦。像這樣的埋怨許多人都有,這其中有沒有什麼道理?中國古書上有一個道理,說是“天將厚其福而報之”。有時候,老天爺給你更大的福報,給你更大的機會,使你發財,使你得意,使你樣樣好,卻是使你快一點結束。因為,你得意到忘形了,好福報、好機會使你自己昏了頭,自然很快結束。如果你還清醒,也就不大容易結束了。


我們讀中外歷史,看到許多成功人物,成功得太偶然了,例如大家熟悉的楚漢之爭,劉邦和項羽兩個人的故事。項羽在二十幾歲的時候,短短的幾年之間,達到了“天下侯王一手封”的風光。他自稱西楚霸王,比起西方人崇拜的英雄拿破崙的威風大得多,可是,一下子就玩完了。這也是“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再看世界上的人情、物理,許多事物,當上天要毀滅你的時候,自己還不知道,反而覺得老天爺幫忙,很多機會都讓自己佔了先。中國有句老話:“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壞事如果碰上,常常不止一件,幾件會接連碰上。例如被車子碰倒了,剛爬起來,又被那邊的來車碰破了頭。禍事常接連而來,好事則很少是接連而來的。


所以,老子所講到的,都是人情、物理可怕的一面,不是教人去使用計謀手段,而是講因果律,

教我們不要忘記了這個“大象”。當你最得意的時候,就要注意到失意的來臨。比如今天精神特別好,便去多玩一下,又逢大熱天,已經玩累了,又多吃一些冰淇淋等;到了明天,或者就傷風了,又碰上感冒流行,結果在醫院躺了一個月,這都是“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的道理。


*****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宇宙的法則“天之道”,如拉弓射箭一樣,弓拉得滿,箭才能射得遠。我們中國人說,一個壞人還沒有受到惡報,是因為他“惡貫沒有滿盈”,等到壞事做得滿盈,如拉弓一樣,“啪”的一聲就射出去了。


所以,上天之道是有一個道理的,也就是為什麼好人沒見到好報,壞人也未見惡報。西方人也說,“上帝要他滅亡,必先使他瘋狂”;中國人則說,“天將降大禍於斯人,必先厚其福而報之”。所以有時候得意不是好事,上天可能是要毀滅你,不然不會給你這麼好的福氣。


人不如意時,反而不會昏頭,而惡貫則容易滿盈。


——整理自《老子他說》


----------------------------


“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


天地間舒服到極點,就要出毛病,有人說某人作惡多端,卻過得蠻舒服,而我們循規蹈矩,生活卻苦得很,報應在哪裡?但中國人有句話:“天將厚其福而報之。”也等於基督教講的:“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先使他發狂。”使他得意到極點,快點惡貫滿盈,走到頭了,跌下來,所以養到極點,罪惡、浪費、奢靡到了極點,就會出問題,所以頤養的卦下來,就是大過。

——整理自《易經雜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