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墓為何萬人挖不動?千年來無人敢盜?這都要感謝一個人

武則天墓為何萬人挖不動?千年來無人敢盜?這都要感謝一個人

一代女皇武則天在世時,威武不已。去世後,和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乾陵。如此特別罕見的帝王合葬陵,自然是盜墓賊眼中的肥肉。

千百年來,盜墓賊一直對乾陵鍥而不捨。一代代、一批批的盜墓賊前赴後繼,派萬人挖,用炸藥炸,但最終的結果不是挖不動,就是繳械投降,不敢繼續盜墓。這是有何原因呢?原來這一切都是拜這個人所賜。

武則天墓為何萬人挖不動?千年來無人敢盜?這都要感謝一個人

歷代黃陵之冠的建築規模

整個武則天墓以山為陵,依梁山而建。整個陵墓氣勢雄偉,很是壯觀。陵園地面設施,是仿照唐代長安城的格局建造的。從南到北共有3道門闕,猶如長安城的3座宮門,將整個陵墓分成了皇城、宮城和外郭城。

皇城,是雙重城垣的建築風格,分為內城和外城。這樣風格十分罕見,在唐代帝王陵墓中還是首次發現。內城以內,相當於宮城,設置了4門,東面為青龍門,南面為朱雀門,西面為白虎門,北面為玄武門。

在內城外還有一座與內城大致平行的,是為外城。外城以內,列置了很多巨型石像,相當於百官衙署。陵園東南部還有17座的陪葬墓,相當於臣民居住的外郭城。

武則天墓的地宮更是堅固無比。整個墓室是埋在梁山的山體內部,通過在半山腰打洞的方式建造的。這樣方式就是為了防止盜墓賊的入侵。就算盜墓賊想要放棄墓道,另闢蹊徑通過打洞潛入地宮都難。

當時建造地宮的時候,從山裡挖出來的碎石,都是運到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才準丟棄。盜墓賊想憑藉碎石來順藤摸瓜都難。整個墓室建造完成後,又把墓道口周圍的環境恢復成原樣,讓人看不出任何的蛛絲馬跡。

地宮的墓道口經過了特殊處理,設計得十分周密。墓道被2000餘條石條封砌住。而石條間是用鐵棍進行牽拉的,又用白鐵澆築縫隙,讓2000多條石條融為一體。

這樣裡“三層外三層”的地上建築結構對於盜墓賊來說,就像進入了迷宮。等摸清了門道,才會發覺離地宮還遠著。就算找到了地宮入口,堅不可摧的墓道,也會讓盜墓賊無從下手。

武則天墓為何萬人挖不動?千年來無人敢盜?這都要感謝一個人

乾陵大盜無功而返

武則天墓所在乾陵,民間傳說各方盜墓賊都對它虎視眈眈,有名有姓的盜墓者就有17人之多,各種無名小輩就更加多了。但是各方盜墓者都無功而返。

在歷史上,黃巢挖武則天墓最為浩浩蕩蕩。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當時黃巢明目張膽地組織了40萬人馬進行了公開的盜墓行為。

可這40萬大軍在梁山挖了整整100天,只是將半座梁山給挖空了,半點都沒有摸到武則天墓的地宮所在。黃巢見此狀況,還不死心,心想就算挖空整座梁山,也要找到武則天的墓。

相傳,就在黃巢的隊伍要將墓道快要挖開時,上天突然變臉。一陣狂風暴雨襲來。盜墓之眾,聯想到了姑婆顯靈的民間傳說,立馬放下挖掘裝備,四處逃散。姑婆顯靈的詛咒,在民間傳得有模有樣,說是武則天死後,化身成為了神靈,駐守梁山。

每每有盜墓者挖陵,武則天的神靈就會呼風喚雨,嚇退心術不正的盜墓賊。黃巢親身經歷了詭異現象後,對詛咒的民間說法,深信不疑,最後只能半途而廢。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盜掘古墓成風。軍閥頭目孫連仲,也想效仿盜墓而發財的孫殿英將軍。於是孫連仲,也以軍事演練為名號,在梁山安營紮寨。

用了烈性炸藥炸開了武則天墓墓道上的三層堅硬無比的石牆。怪異的事情,卻跟著來了。陰風不知從何而來,一時間天地變換,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接著一陣龍捲風呼嘯而來,在場的官兵有近20人被巨大的風浪裹挾上了天,而後又被重重地拋在了離武則天墓20裡外的荒地上。

當時,各個都口吐鮮血,當場氣絕而亡。孫連仲當是姑婆顯靈,於是連忙派人買來水果以作貢品,在武則天墓前大勢祭奠一番,才敢宣佈收兵。

盜墓賊也許會認為人多勢眾不一定管用,以為有了重武器的年代,盜墓更容易些,但結局是一樣的,不但耗時耗力,而且損失慘重,只能無功而返。各種異象顯現,正是應了那句古話,多行不義必自斃,人在做,天在看。

武則天墓為何萬人挖不動?千年來無人敢盜?這都要感謝一個人

風水大師的傑作

當時,唐代的風水大師袁天罡,

奉命尋找寶地用於建造黃陵。袁天罡在中華大地苦苦尋找了七七四十九都無果。

就在苦尋了49天的夜晚,袁天罡夜觀天象時,卻發現一處地方紫光沖天,還與北斗七星對應著。袁天罡認為,此處是個陰陽相和之處。於是立刻派人趕過去,並作了記號。

後來,袁天罡發現此處是梁山,是一處風水寶地,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梁山由三峰組成,其中北峰為最高,南面兩峰略低,形成東西對峙格局,遠遠望過去好似一個女性的身軀仰臥在中華大地上。

一眼望去,猶如北峰為女性的頭部,南二峰為女性的胸部,怪不得民間也有著“奶頭山”的說法。

梁山還有一處峽谷,遠看就像少女的纖纖玉腿,中間還有瀑布在,水流飛濺而下,風水俱佳。袁天罡認為,梁山地貌也和女性十分契合。所以,武則天就選了梁山,這座獨一無二的寶山,作為自己的百年之後的“萬年壽域”。

武則天墓位於乾陵,因為埋葬著中國歷史上唯一的

女皇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而聞名天下。人怕出名豬怕壯。武則天墓受到了歷史上大大小小的野心家和盜墓賊的覬覦。但武則天墓是唐代18帝王中唯一未被盜掘的,而且保存最完整、氣勢最為雄偉的陵墓。

這是因為武則天墓夠堅固,夠神秘,所以千年以來歷經了無數磨難和人間浩劫,依然完好如初,巍然屹立。武則天也應該感謝當時選址此處的風水大師袁天罡。

古代帝王建造陵墓時,多半是為了自身永世不朽。但是堅固的地下宮殿,鬼斧神工的建築及那個時代的稀世珍寶,一同被傳世下來。等待國家開挖乾陵後,可以期待乾陵又將如秦兵馬俑一樣,成為世界上的又一個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