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清軍殘部去了哪裡?其中一支1987年才被解散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豬豬親王”,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連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新的推送,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閱讀觀看。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相互增進彼此的友誼和歡樂!如果喜歡就積極訂閱吧!也歡迎提出你寶貴的意見和誠懇的建議,看的開心可以在閱讀結束時點個在看 。

軍隊這個概念從奴隸社會就已經存在,在我國上古時代,奴隸主們為了能夠很好的管束自己的奴隸,於是就組織了武裝衛隊。這些衛隊三五人成隊,不僅可以看管奴隸,如果遇到外敵入侵還可以組織起來進行防禦。

其實在現在看來,像這樣形式的衛隊充其量也就是個打手團,但在上古時期無疑是一支強大的軍隊。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衛隊開始逐步的蛻變,從三五小隊變成動輒數十萬的大軍,而武器裝備也從木棒藤條變成了刀槍劍戟。雖然形式和裝備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其功能卻恆久不變,要麼就是保家衛國,要麼就是侵佔掠奪。

而侵略和保衛的過程,帶來的結果就是王朝的更替,天下的歸屬,而這之後就會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失敗的軍隊應該何去何從?

清朝滅亡後,清軍殘部去了哪裡?其中一支1987年才被解散


敗軍降卒的去留

這個問題歷史給了我們許多的答案,比較著名的有“長平之戰”,白起把戰敗的趙軍40萬降卒全部坑殺,而自己卻不流一滴眼淚。當然這種做法很少,也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除了坐以待斃任人宰割之外,戰敗的軍隊還可選擇逃跑,然後尋找機會東山再起一雪前恥。遙想當年烏江邊,如果鐵血霸王項羽願意遁走江東,以他的能力和號召力重新再來的話,他和劉邦誰笑到最後還真不一定。

另外對待戰敗一方最常規的做法,就是把他們收編,以此達到擴充自己實力的目的,還不會留有後患,是一種兩全其美的做法。

歷朝歷代的王朝更替也基本都是使用以上幾個方法,但是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大清朝,雖然承上但卻沒有啟下,那麼清朝滅亡後,清軍殘部都是怎麼處理的?為何有一支清軍一直到1987年才被解散?

清朝滅亡後,清軍殘部去了哪裡?其中一支1987年才被解散


清朝的繁雜軍隊

大清王朝的軍隊系統相對複雜,分為旗兵和漢兵,而這其中旗兵又分八旗滿、八旗蒙和八旗漢,而每旗又分弓、炮、騎等兵種。漢兵前期分為綠營和鄉勇,之後有發展出新式的新軍。這些軍隊前後加起來也是接近百萬之眾。

然而這些軍隊在列強的洋槍洋炮面前,可謂是不堪一擊。就拿甲午戰爭來說,大清國投入25萬清軍,最後陣亡近4萬人,剩下的軍隊不是被打散,就是跪地舉白旗。

然而清朝的傷疤猶在,八國聯軍又來入侵華夏大地進行掠奪,這次清朝11萬裝備精良的清軍,被敵方5萬聯軍打的潰不成軍。

經過此役之後,清朝軍事實力幾近崩塌,所幸袁世凱深謀遠慮,為大清王朝保留了最後一支實力強勁的陸戰新軍。

而袁世凱也依靠這支軍隊掌控了大清朝,隨後把清朝舊部重新整理並歸納到自己的新軍中。

清朝滅亡後,清軍殘部去了哪裡?其中一支1987年才被解散


清朝最後的軍隊

但並不是所有清朝軍隊都被接管和處理,清朝有一支5萬人的守軍因為地處偏遠而被世人所遺忘,這支軍隊就是駐九龍清軍。

我們都知道,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其中有一條就是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但是香港島北面的九龍城寨卻依舊屬於清政府管轄。

既然有管轄權那麼就有權駐兵,因此清朝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向九龍派遣了一支現代化軍隊,並且加固了城牆和修築巨型炮臺,這就讓九龍成了一塊難啃的骨頭。

雖然九龍城寨背靠內陸,是一塊交通的咽喉之地,但已經擁有香港的英國,也犯不著為了這一小塊土地大動干戈,因此香港和九龍之間在多年之內也是相安無事。

但是清朝滅亡之後,英國就想趁機取下九龍地區,為下一步侵略計劃做準備,奈何這支清軍頑強抵抗,一次又一次的抵抗住了敵國的堅船利炮,雖然九龍許多地區被英軍佔領,但是其中一支清軍堅守的九龍城寨卻一直無法攻破。

最後英國人無可奈何,民國也不想管,這裡就成為了一塊難得人間淨土。

在指揮官的帶領下,沒裝備就花錢買,沒錢就自食其力,沒兵就在當地徵兵,這支軍隊就這樣堅守九龍城寨長達75年之久。

雖然他們知道清朝已經滅亡,但是他們堅守土地的決心未變,這是他們身體流淌著的中國血液賦予他們的天性,是自古就流傳下來的“男兒可灑熱血,國土一寸不讓”的愛國情懷的一種表現。

時光荏苒,隨著中英兩國對香港問題達成共識之後,香港迴歸已然板上釘釘,為了能夠全面迴歸,在中英雙方的努力下,這支清朝最後一支軍隊宣佈解散。

清朝滅亡後,清軍殘部去了哪裡?其中一支1987年才被解散


總結

這支軍隊能有如此的執著,是濃縮了中華幾千年的愛國情懷的一種表現。在他們看來,從接到保衛祖國邊疆任務的那一刻起,這片土地就值得他們用生命去捍衛,不為別的,就因為這片土地屬於中國。

雖然他們解散了,但是這種精神永在,這種情懷永存。

他們雖然來自祖國的五湖四海,但是他們的信念統一,在面對敵人的堅船利炮時,他們只需要一個眼神,一聲吶喊,剩下的就是英勇無畏的衝鋒。

讓我們記住他們,他們無愧於華夏兒女的這聲稱呼,無愧於他們心中的那份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