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斋戒时更安全舒适,乾隆在天坛斋宫内建了一处带垂花门的寝宫


天坛是北京的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一般人都以为天坛就是祭天的地方,其实天坛包含了圜丘坛和祈谷坛,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的地方。祭天祈谷的地方自然是庄严肃穆的,建筑也都应该是非常庄重的,但是在天坛内却有一处在园林和四合院里常见的垂花门。 有图有故事,游览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请关注旮旯儿的头条号【犄角旮旯逛北京】,千余篇原创照片文字,欢迎阅读原文转发。

在天坛的西南部有一处被两道护城河环绕的院落,这就是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斋宫。从明代开始一直到清早期,皇帝来天坛祭天前的斋戒日都是住在斋宫的正殿无梁殿内,而到了雍正时期,出于安全考虑把斋戒三日改在了紫禁城内新建的斋宫内。

等到了乾隆年间,天坛地区已不再是荒郊野地,安全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乾隆皇帝恢复了在天坛斋宫进行斋戒的传统,但是做了些施工改造,在斋宫内原有的正殿无梁殿西侧又建了一座面阔五间的寝宫。

在寝宫内不仅设立了宝座,而且还建有薰炕,所以隆冬季节皇帝在此斋戒条件倒也并不算太差。

在无梁殿和寝宫之间建有一座精美的垂花门,这是一座标准的一殿一卷式垂花门。

旮旯儿有一本文物出版社出的《天坛》,据其介绍在嘉庆年间斋宫内的寝宫曾经因冬季取暖而被焚毁,但没有提到这座垂花门是否一同毁于大火,但是从现在垂花门的保存状况看应该是进行大修过。

与一般庭院内的垂花门相比,天坛斋宫里的这座垂花门不仅造型颜色显得很庄重,而且琉璃瓦的颜色也没像故宫一样用明黄而是选择了绿色,表明了对上天的敬畏。

这座垂花门最精彩的地方是门口的一对抱鼓石门墩,无论材质还是雕工都堪称精品,而且保持的非常完好,感兴趣的朋友再去天坛的时候别忘了去斋宫看看。最后旮旯儿友情提醒一下,参观斋宫无需单独买票,但是需要身份证换票的。 有图有故事,游览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请关注旮旯儿的头条号【犄角旮旯逛北京】,千余篇原创照片文字,欢迎阅读原文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