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全求央媽的愛


看全求央媽的愛


昨晚美聯儲降息了,而且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正常情況下,就算降息也要在例行的FOMC議息會議宣佈,3月份的這個會安排在了17號。連半個月都

等不了,就火急火燎地宣佈。

而且美聯儲之前每次都調整0.25%,昨晚卻一次性下調了0.5%,相當於一次幹了兩次的活。

降息,我懂。但昨晚美股的表現卻沒太看懂,先漲,然後大跌,可能也是被嚇到了吧?

段子說得好,孩子本來只是得了肺炎,給塊糖安慰下就行。結果央媽不僅提前發糖,還一次給了兩塊。

孩子可能覺得自己時日無多,被嚇到了。當然股市短期走勢本來就是玄學範疇,也可能是我們想多了。

很多人對所謂的「降息空間」沒概念,這裡解釋一下:

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央媽出手救市用了兩大工具。一個是數量型工具,量化寬鬆也好,QE也罷,說

白了就是放水撒錢;另一個是價格型工具,說白了就是降息,把利率按在地上,搞零利率。後來歐洲

和日本央媽又發明了新工具,按在地上還不夠,得按在地底下,搞負利率。

看全求央媽的愛

2008-2017,利率在地上躺了近十年。利率水平決定資產現值,美股走出十年牛市。錯過美股和錯過中

房的感覺一模一樣,那是被時代甩在身後的痛。

負利率這種極端做法暫且不論。可以說,零利率就是貨幣政策的底線,距離零利率還有多遠,就是

所謂的「降息空間」。

2017-2019,經過一輪短暫的加息週期,美聯儲又給自己爭取了200多個基點的降息空間。截至昨晚,

利率水平降至1%。按照每次調整25個基點的套路,還能用4次。留給央媽的空間,確實不多了。

主要經濟體的央媽都在降息,日本央媽更是親自下場買起了基金。

有關貨幣政策,強烈推薦大家複習這篇文章,易行長用大白話親自授課劃重點,正本清源,乾貨滿滿

《跟易行長學貨幣金融》,此文重要性被嚴重低估,閱讀量撲街。

但降息並不是萬能的,它既不能改善總需求,也不能治療疫情。

降息的量大直接作用,一是降低還款壓力,這點好理解,LPR利率從4.9%降到4.75%,大家每個月的房

貸都能減少那麼一丟丟。

第二個作用是能提高資產的估值,因為利率水平可以影響資產價格。這點比較繞,但把窗戶紙捅破了

也好理解。我來解釋下:

利率就是未來價值(期值)轉化成當前價值(現值)打折程度

說人話解釋,因為現在的錢比未來的錢更值錢。所以未來的錢想平移到現在花,得打折,至於打幾折就

看利率了。

好了,邏輯是這樣的:

什麼叫資產?能持續產生現金流的資源都是資產。

所謂買資產,本質是用現值買一個資產未來能產生的現金流總和(期值)。前面說了,期值轉現值是要

根據利率打折的。如果利率低,打的折就少,所以現在的價格就會高。

這就是為什麼低利率能提高資產的價格。

再換個角度,降息放水說明市場上的錢多了。而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好資產本來就少(資產

荒),大家又都想買,這會進一步推高優質資產的估值和價格。

所以,誰手裡有好資產,誰就能從降息中獲利。08年之後,買了房的中國老百姓買了股票的美國

老百姓都莫名其妙的富了,也是因為這個。

最近確實很看好基建,前天用腳投票了老基建-基建工程指數和新基建-5GETF。

從宏觀角度看,基建為什麼能行?

看全求央媽的愛


新冠戰疫,國內上半場結束,海外下半場正酣的背景下,今年想刺激經濟,完成經濟目標。外需出口肯

定歇菜了,只能靠內需。居民部門的消費又被疫情壓制,需求起不來。

現在還有發揮空間的,全靠上圖中的4個重點——製造業復工、房地產邊際放鬆+支持房企融資、新老

基建上馬、政府部門(財爹)消費。接下來央媽降息可期,依然利好基建。

回顧歷史,一輪基建週期,古典基建能漲多少?能漲多久?

覆盤過去三輪基建熱潮,可以參考下圖,注意圖裡是滯後的宏觀經濟數據,並非股市表現。

看全求央媽的愛

· 08-09年,建築指數漲了9個月,漲幅99%

· 14H2-15H1,建築指數漲了12個月,漲幅288%

· 2016年,建築指數漲了10個月,漲幅54%

還是可以期待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