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醫療隊感控醫師陳亞男︱既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

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肆虐荊楚,疫情牽動人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白衣戰士”們披甲赴鄂,決戰湖北。面對疫情的救治及防控,感染控制同樣也是一場決戰,甚至是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戰爭!

根據安排,江蘇援黃石醫療隊中的66名隊員將承擔黃石市陽新縣的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及防控工作,而 “戰友們”分別來自江蘇連雲港、鹽城、徐州、淮安、泰州以及南通等六市十餘所醫療機構,如何在完成疫情救治工作的同時保障大家的安全是擺在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陽新分隊唯一一位感控醫師陳亞男面前最迫切而又必須百分百完成的任務。為此,他在第一時間就制定了包括《醫療隊駐地感控管理制度》、《隔離病區感染防控要點》、《防護用品穿脫標準操作流程》等在內的多項感控制度並進行強化培訓,讓所有醫療隊隊員知曉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江蘇醫療隊感控醫師陳亞男︱既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

但同時,他也深知,單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想完成這個任務非常困難,醫療隊的強項在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救治,而如果無法做好院內的疫情防控,那可能會出現隊員一邊排雷、“敵人”一邊佈雷的情況,無法徹底改變疫情的現狀。必須要需要“夥伴”的支持, 他想到了他的“同道”——陽新縣人民醫院院感科專職人員,陳亞男堅信:既要授之於魚,更要授之以漁!只有快速提升他們的感控能力,才能發揮出1+1>2的效果。說幹就幹!兩撥人馬迅速合併, 針對如何快速提高陽新縣人民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擬定了“全程、全院、全員”感控提升計劃。

江蘇醫療隊感控醫師陳亞男︱既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

3.1全程感控管理

強化全院感控流程梳理,把控好院內每一個環節。一是強化院內通道管理,規範入院體溫監測、強化預檢分診人力配置,細化問診內容,從患者進入醫院大門開始就強化感染防控,同時,明確院內發熱患者CT檢查通道、醫療廢物通道、隔離病區醫護人員通道等,確保不出現交叉、逆流,保障安全;二是取消佈局不合理的隔離病房,科學佈局緩衝間,規範三區兩通道設置,保障醫護人員防護用品的穿脫;三是加強公共區域的管理,配置足量手消毒劑,重點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同時開展院內環境的定期消殺。

江蘇醫療隊感控醫師陳亞男︱既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

3.2全院感控管理

一方面,重點強化對於發熱門診、隔離病區的感控管理,制定隔離病區感控要點,強化通風、紫外線消毒燈等硬件處理,再就是建立防護監控員制度,安排專門感控人員進入隔離病區予以指導防控,降低感染風險;另一方面,強化對於非隔離病區的督查力度,如呼吸科、神經內科、腫瘤科等,對發熱患者每日督查單間隔離、核酸檢測情況等,確保將所有風險消滅在萌芽;第三方面是強化對重點部門如手術室、血透室、內鏡室等高風險操作科室新冠肺炎應急預案的制定與落實,實現盡全力不出意外,即使出了意外也能第一時間解決。

江蘇醫療隊感控醫師陳亞男︱既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

3.3全員感控管理

全員包括全體醫療隊隊員以及陽新縣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保潔員、保安、醫療廢物收集人員等。對於醫療隊隊員,抵達後即制定了便開展集中知識培訓,同時對於隔離病區的內部結構、通道等進行了培訓,對防護用品的穿脫等強化培訓;對於院內醫務人員,首先開展了集中的感控知識培訓,沒有會議室,那就露天籃球場。其次通過中國繼續醫學教育網等在線學習平臺等開展新冠肺炎知識學習;三是在日常督查中強化對於保安、保潔、醫療廢物收集人員感控知識宣教。

江蘇醫療隊感控醫師陳亞男︱既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

經過大家的努力,目前整個陽新縣的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工作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實現治癒出院患者已超過85%, 都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而陳亞男卻說:我們既要授之以漁,也要授之以漁,這樣才能確保醫療隊離開以後仍然能做好感染防控工作。

江蘇醫療隊感控醫師陳亞男︱既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


  • ➢ 陳亞男,醫學碩士、主治醫師,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管理科幹事,主要從事醫院感染流行病學研究。

➢ 主持及參與省、市級科研課題5項,近三年在《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等期刊發表核心論文11篇,曾獲中華預防醫學會感控分會“科學感控優秀基層實踐者”、全國“感控新星”、“卓越感控追夢之星”以及連雲港市“五一勞動獎章”、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三等獎1項、市醫學新技術引進獎三等獎1項。

江蘇醫療隊感控醫師陳亞男︱既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

➢ 現任中華預防醫學會消毒分會現場消毒學組委員、江蘇省醫院協會醫院感染管理專業委員會秘書、江蘇省免疫學會轉化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連雲港市院感質控中心秘書、上海國際感控論壇版主等。

從江蘇VS黃石,到“感控+臨床”的合作,蘇大強與陽新的故事一定會佳話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