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王夫人對薛寶釵說“賣油的娘子水梳頭”有什麼含義?

君箋雅侃紅樓


王夫人,在賈府的籠一致向都是一個佛系太太,這個看似齊心專心向佛的和順和藹的王夫人,其實則是更讓人心有慼慼。

關於王夫人,一貫以來都找不到一個更適合的能刻畫她的詞,說她好吧,其實不是真的善人一個,說她壞吧,她又沒有從骨子裡顯閃現壞透透的本色。

之所以王夫人能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應,那是因為她在賈府的參與度相對較少,當然她的存在度必須是妥妥的,要知道她可是賈府真實的一把手,王熙鳳只是她錄用的管家罷了。

王夫人倚仗王熙鳳管家,就想讓本身激流勇退,不是全身心的退,而是隱形的參與,關於賈府的全局節制照樣必須心中有丘壑的,這才是王夫人的內心之所為所需。

可當王熙鳳這個得力干將生病了,王夫人就再也沒有任何起因繼續當本身的佛系太太,王夫人出山了。

王夫人的出山看似有點跟不上編制,很快就錄用李紈,賈探春,薛寶釵幫著協理管家,說好等王熙鳳身體康復就照樣把管家一職迴歸王熙鳳手上。

在王熙鳳病情未康復的時辰,王夫人管家的時辰產生了一件事,那就是賈府產生器械貧乏,貧乏的照樣個精貴的器械,這個精貴的器械就是上好的人參。

王熙鳳的病情在一段工夫的醫治下,垂垂趨於擺盪,大年夜夫來開藥說要繼續保養,開的藥方裡就有人參,需要二兩上好的人參。

王夫人作為管家太太,天然是要幫著把王熙鳳需要的藥方給配齊,可王夫人要人參的時辰,找了大年夜大年半夜天都沒發現上好的,王夫人就有點煩躁了,說甚麼本身成天讓人要查一查器械有若干,他們恰好不聽,此刻要用才發現沒有。

王夫人抱怨後還讓彩雲繼續找,彩雲等專心再找一回,只找出幾包藥材讓王夫人去認,王夫人翻看以後發現並沒有人參,關於那些沒貼名的藥材也不知是甚麼。

關於找人參無果以後,王夫人做了兩個決定,第一個決定是找之前來要人參的邢夫人問下可否還有人參,外加王熙鳳也問了一回,獲得的答案都是一樣的,沒有人參了。

第二個決定是找賈母,賈母給了一大年夜大年夜包的人參,才減緩了王夫人找人參的窘境。可惜賈母給的人參是上好的沒錯,只是年代長遠,藥效都曾掉落效了。

王夫人其實沒有編制了,正預備讓人去外頭買人參去,正好薛寶釵在坐,就給王夫人提建議。薛寶釵的建議是:此刻外頭的人參凡是有好的,必然也是中間混了不好的,還不如讓薛蟠去和參行的伴計打呼喊,協助弄二兩名不虛傳的人參來。

薛寶柴的提議說出口,讓王太太笑著說:“油姑娘的水梳子”,也說有好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現在他們想用,也到處找人。

王夫人用“毛髮水”的頭髮做了一個經典的總結。它還說在自己家裡有很多好人參。我不知道去別人那裡有多少。

王夫人的總結和下面的感覺似乎是他臉上的一種說法,王太太想表達的是好人參,但這是真的嗎?

也許,前賈府確實是王夫人說的“娘娘腔之油”,經常給別人送上好的人參。

但今天,王夫人的自言自語,自言自語的“賣油夫人的水梳子”,馬上的水有點大,這句話給賈臉臉上的金子,其實更像王太太自己的缺點。

王夫人用這種“賣油娘子水梳子”來把賈氏經濟赤字問題帶到一個看不見的地方。賈蓉勝故居的風景已經過去了。現在賈政府已無力維持“毛娘子之油”的局面。

為什麼在賈府裡缺少人參呢?由於政府的嚴重經濟赤字,賈政府一直走下去,沒有更多的財力來把好人參遷進房子。

王夫人說,這“賣油娘子水梳子”似乎給了他臉上的金子。它實際上暴露了賈府的缺點,允許更多的人看到最後的困難結局。


紅樓尋夢


"賣油的娘子水梳頭",王夫人說這話,起因為要尋幾棵上好的人參配藥不得,連老祖宗體己的藏品已年深日久失了效了,一時無尋處之際,寶釵說了自家裡有,可拿來救急。

王夫人作為賈家太太,一時覺得失了面子,偌大個富貴之家,居然尋不著兩棵好參,藉此俗語緩解尷尬: 這情形好比賣油的婦人,不是沒有頭油用而拿水梳頭,也不是捨不得,而是一時不便趁手,用水將就罷了。

舊時老話說"編席子的睡光床,織女穿破衣”,作為底層的勞動者,卻往往沒有機會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道出貧苦之家的窘境來。古詩就有"遍身羅綺者,豈是養蠶人?”憫農之句。

另一種情況呢,其實是指人節儉惜物,即便自家有的東西,也不捨得用。賣菜的老農,總是留下不好或不太新鮮的自己吃,茶農採得新茶,為賣個好價,也不肯留下半斤嚐鮮,打魚的吃死魚小蝦,因為鮮活的大魚才可賣得好價錢。


話說王夫人外號"二木頭",在風趣幽默的婆婆賈母看來,著實是不會說話的人。但這次"賣油娘子水梳頭”,倒是用的不差。

只是賈家的衰敗之勢,豈是一句笑話可掩飾得過去的?

老太太縱有能耐,攢積下眾多好參(喻與先祖掙下偌大家業),可惜年深日久,如年事已高的賈母,賈府福澤君恩三世而斬的稀薄,都如枯朽的人參,難以滋養這個大家族繼續繁盛下去了。

正如中秋之際,尤氏在賈母處吃飯,鴛鴦對她說,如今做飯都可著頭做帽子,連一碗紅梗細米飯已不可多得,皆因進得少出消多,手長衣袖短遮不住了。


所以有一種觀點認為,抄檢大觀園攆人,是王夫人認識到了賈家的險境,尋人不是打發些人出去,不過為體面地裁員縮支手段。

畢竟連境況大不如的薜家,說到賣香菱的時候,寶釵都講道"咱們家從來只知買人,不知賣人"將她留下來,何況堂堂榮國府,大規模裁員意味著後手不繼,豈不大失顏面?

老祖宗賈母又何嘗不知,賈璉鳳姐兩口子通過鴛鴦,將她屋裡體己寶貝"偷借"去救急,明白了又怎好說破,睜隻眼閉隻眼,只盼撐到閉眼那一天罷了……


元元的天下


這是句俏皮話,原意是自己擁有很多,可是卻不捨得用,類以於“賣鹽的老婆喝淡湯;編席的睡土炕;賣菜的吃黃葉;做鞋的赤腳跑”等話,王夫人用在這裡是自嘲,但意思卻稍有改變,是說自己府中原有很多人參,結果當用之時卻沒有了。



《紅樓夢》第七十七回,鳳姐因過年時操勞過甚,不但流產了一個哥兒,還落下了“下紅”的後遺症。經過調治,漸漸好轉,最後太醫調配“調經養榮丸”,要要上等人參二兩。結果王夫人邢夫人王熙鳳都沒有,賈母那邊倒有一大包,卻早無性力,根本不能使用了。 於是王夫人向寶釵感嘆道:“賣油的娘子水梳頭,自來家裡有好的,好歹不知給了人多少,這會子輪到自己用,反倒各處求人去了。”



王夫人這句話,暴露了賈府此時早己寅吃卯糧,青黃不接的現狀,因為真正的有底韻的大戶人家,不但供養太醫,還會珍放名貴藥材,以做不時之需,而人參,正是常備藥財。



賈府曾經擁有很多人參,並且不知給人多,說明賈府曾經烈火烹油,鮮花著錦般富且貴,而現在,一兩難求,只能說明賈府千瘡百孔,經濟早已走上下坡路了。


萍風竹雨123


新年好!這話出自紅樓夢第七十七回,說的是鳳姐身體不好,需要人參二兩配藥。讓彩雲到處去找了,卻找不到。

然後又去問老太太要,誰知道老太太的人參已經放得太久,都化灰了也用不了了。最後想說花點錢到外面去買,但薛寶釵卻告訴她,商行裡的參也是參假賣的,得不到好的。

王夫人就對她說了這句話,平日裡給別人不少,到自己家的時候卻沒有了。是一種自嘲的說法,其實賈府已大不如前了,這樣說不過是不想別人看笑話罷了。


我們家鄉有句俚語叫賣花姑娘插竹葉,大概也是這個意思。賣花的姑娘不一定有花戴,同樣的賈府用人參,就像賣油姑娘一樣,雖然有頭油萬千,但自己卻常用水梳頭,平時不放在心上,用的時候倒沒有了。

明是自嘲,實際上是想挽回面子,說自己不缺。


阿楚故事


這句話是一句俗語,意思就是指經營某東西卻捨不得用它,或本該有的東西急需時卻一時找不出來。

王夫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第二層意思。本該自己家有的,因為平時都給了人或用完了,現在自家要急用,卻一時找不出來。

王夫人這句話有點兒自嘲。但這種事情畢竟也屬正常。人參這東西是比較稀罕貴重的藥材,不屬於常備藥,平時確實也沒多少存貨的。像賈母壓箱底的都已變質了,因為稀罕,平時捨不得用。

因為賈府經常配"人參養榮丸"等滋補藥,賈府下面也沒開設藥鋪,一時急需卻找不到也是正常的。而寶釵薛家經營的店鋪卻拿得出來倒也是很正常的。

許多人據王夫人此說認為賈府已走下坡路了,認為赫赫賈府要幾兩人參都找不到。這說法倒顯得膚淺了。

當今社會上也有不少富豪家庭,試問哪幾家有人參等藥材隨時備用?如果沒有就因此斷定他們也走下坡路了?


青山紅豆心


賣油的娘子水梳頭這句話出現在紅樓夢的第77回,王夫人對薛寶釵說的。


這句話的本意

這本來是一句俗語,這裡的“油“指的是以前女孩子梳妝用的頭油。史湘雲也曾經說過“這鴨頭不是那丫頭,頭上哪討桂花油”都是指女孩子頭上用的桂花油。

這個道理很明顯,賣頭油的老闆娘應該最不缺頭油,但是她卻偏偏用水代替油,相當於湊合著把頭髮勉強梳順,讓她有一點點光亮。

用水梳頭可以理解為不稀罕用頭油梳頭了,天天見,天天用,膩歪了,換個方式。也可以理解為根本就沒有能力用油梳頭了,就好像《賣炭翁》中的那個賣炭的老農,自己明明凍得受不了,也捨不得燒炭取暖,還企盼天冷些再冷些。


王夫人說這句話的語言環境

那麼王夫人說這句話,是基於一個什麼樣的語境呢?是因為王熙鳳生病,需要調經養榮丸,其中有位料是上等人參二兩。

但是,王夫人的房裡沒有,只有一些根鬚,邢夫人那邊更沒有,賈母處雖然有一大包手指頭那麼粗的,但是因為存放時間過久,也都成了爛木頭,沒有藥性,根本就不能用。

聽見周瑞家的如此回覆,王夫人低頭不語。半日才說“去買二兩吧”,一旁的薛寶釵目睹這一切,提議外邊賣的人參可能摻假,不如讓薛蟠和參行聯繫,找二兩好參。

基於這樣的情況

王夫人說“賣油的娘子水梳頭,自家裡有好的好歹不知給了人多少,輪到自己用卻沒有了”,說完長嘆。


揭示賈府所處的窘迫狀態


這樣的話,只是驗證了當時賈府這個貴族已經落沒,雖然不像賣炭翁那樣貧困,但是已經處於末世狀態。

王夫人這樣說有自我解嘲的意思,畢竟也是貴族大家庭,強撐門面“用水”梳頭,保持表面的光亮,但是她的長嘆和低頭不語已經暴露了問題的實質。

賈府之所以造成這樣的情形,就是一開始猛的享受,無節制的揮霍,元春省親,一個省親別墅,就花費幾代人的積累,元春曾經告誡他們“不要太浪費了”,秦可卿也曾經託夢告誡王熙鳳,但是都沒有引起賈家子弟的注意。

四大家族的結局“呼啦啦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找不到上好的人參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體現在其他的細節也還有,最後落了一個“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木槿談文化


賈家情況越來越嚴峻,王夫人守著偌大家業入不敷出。為了維持自己的臉面,絕口不提開源節流。一味在賈母面前強撐。七十七回為了配藥,遍尋二兩人參不得,最後實在沒有了,決定買二兩。薛寶釵就在旁邊目睹此情此景,替王夫人分憂,說認識參行的人,可以讓薛蟠替王夫人買二兩上好的。王夫人大喜之下對寶釵說了一句:

賣油的娘子水梳頭,自來家裡有好的,不知給了人多少。這會子輪到自己用,反倒各處求人去了。

賣油的娘子水梳頭,說的是賣油的人,他家的娘子竟然用水梳頭。原句:“賣油娘子水梳頭,賣肉兒郎啃骨頭”,指經營小本生意,本小利微,經營者捨不得享用所賣商品。表達了為生活所迫,不能如意,好的都給了人家,自己卻窮酸寒驂的情形。與賈家的情況不算符合,王夫人引用說這話給薛寶釵聽主要表達了幾層意思。

第一,賈家家大業大,並非窮得沒有二兩人參,只是一時之急,臨時想用卻沒有,好的都給了別人。寶釵懂得人情世故,也趁機安慰王夫人:

這東西雖然值錢,究竟不過是藥,原該濟眾散人才是。咱們比不得那沒見世面的人家。得了這個,就珍藏密斂的。

薛寶釵知情知趣圓了王夫人的面子,卻更暴露了王夫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第二,王夫人慨嘆今不如昔的境況。賈家如何,王夫人不說薛寶釵自己也有體會。雖然為了二兩人參王夫人遮掩不至於窮到如此,可到底還是不寬裕,否則直接去買就好了,何必將賈家上下翻了過來。王夫人此言也有暗示賈家情況今不如昔。

第三,王夫人早知道薛家來賈家的目的就是為了金玉良姻,不排除金玉良姻本就是王夫人薛姨媽姐妹共同推動的。王夫人不避諱薛寶釵,當面表現出為了二兩人參左右為難的情節,也是認可薛寶釵的意思。而“賣油的娘子水梳頭”雖然無奈,本意也有勤儉持家的意思。王夫人對薛寶釵說此言,也有告訴薛寶釵,賈家現狀,容不得再浪費,該勤儉持家以度日才可以。

賈家鼎盛階段在賈母之時。賈母將榮國府交給王夫人時,還是繁盛之家。可王夫人管家不過一二十年,興盛的榮國府就一敗塗地。固然男人要承擔大部分責任。可妻賢夫禍少,夫妻之道男主外,女主內,缺一不可。王夫人也並非沒有責任。尤其賈家偌大家業,人口氾濫,王夫人對榮國府入不敷出的情況毫不作為,一味欺上瞞下逞強好勝,卻不知榮國府在她手中已經奄奄一息。賈家抄家與王夫人關係不大,但榮國府衰敗王夫人難辭其咎。

賣油的娘子水梳頭,是王夫人最後遮掩自己臉面的說辭,也是對榮國府日薄西山的無奈,更是對心中兒媳婦人選薛寶釵的一個提醒。畢竟如果金玉良姻成功,薛寶釵接管的就是這樣一個家庭,到時候就像《淮南子•說 山訓》:

“夫屠者羹藿,陶者用缺盆,匠者處狹廬,今變之曰:賣油娘子水梳頭,賣肉兒郎啃骨頭。”

事實上,賈家抄家,面臨的情況遠比“賣油的娘子水梳頭”更嚴峻,這是王夫人當時萬想不到的。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君箋雅侃紅樓


這句話,是一句俗話,在其他古典小說裡也見到過。現代人可能不理解,古人一聽就懂。為什麼呢?因為古人梳頭,是要用頭油的。

在《紅樓夢》中,湘雲行酒令,說過“這鴨頭不是那丫頭,頭上那有桂花油”,說的就是丫頭(女子)頭上擦著頭油,而鴨子腦袋上沒有。尤二姐進入榮國府,善姐百般刁難,也是從頭油開始:“沒了頭油了,你去回聲大奶奶拿些來。”被善姐頂了回來。

張愛玲的《半生緣》中有這句話:“嫂嫂和母親一樣,都是梳頭的,衣服上也許有頭油的氣味”。明清之時,女人都留長頭髮,梳頭要擦頭油,使辮子或髮髻光滑服帖。民國開始,年輕時尚的女子剪髮,就不需要擦頭油了。所以世鈞不願讓曼楨穿嫂嫂的衣服,怕頭油氣惹曼楨不快。

“賣油的娘子”,不管是窮是富,總是擁有油的,否則拿什麼去賣?她梳頭時不用頭油,只蘸水,既沒有頭油的香氣,也不夠光滑,更沒有定型效果。究其原因,要麼是太小氣,要麼是窮得捨不得用。

古代還有風俗,把珍貴的藥材收藏起來,作為積蓄的一類。同時向貧窮之人施捨藥材,是行善積德之舉。林語堂《京華煙雲》開篇,就寫姚老爺門前貼著告示:“贈送霍亂、痧症、痢症特效靈藥”,被車伕稱為“大善人”。

賈府肯定常做這樣的事。比如賈代儒就曾為治孫子賈瑞的病,向榮國府尋求。王夫人當場就答應了,但王熙鳳陽奉陰違,沒有給——調戲過自己的異性,換了我也不願幫助他。

不料世易時移,現在輪到王熙鳳配藥,賈府中竟找不到合適的人參來。所以王夫人感慨:“自來家裡有好的,不知給了人多少。這會子輪到自己用,反倒各處求人去了”,正是那句俗話:“賣油的娘子水梳頭”。

當然,賈府雖然敗落,並沒到完全找不到、買不起人參的地步。王夫人自己有“幾枝簪挺粗細的”,她嫌不好;邢夫人是沒有、還是小氣不給,不清楚;王熙鳳也有,只是也不太好,並且每天煎藥要用;賈母倒是有一大包,可惜時間太長了,藥力不夠。

家裡沒有,王夫人就打算派人去買,可見賈府雖窮,買人參的錢是有的,不像賈代儒“如何有這力量”。之所以寶釵攔阻,也只是因為沒有內行指引、容易上當買了假貨,不是不讓買。並且寶釵幫忙代買,說明了“不妨咱們多使幾兩銀子,也得了好的”,並不是由薛家出錢,而是賈家出大價錢、買真貨好貨,寶釵、薛家只是起引薦、介紹、中間人的作用。

賈府的敗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自來家裡有好的,不知給了人多少”,到“這會子輪到自己用,反倒各處求人去了”,反映了敗落的過程。但這並不是說,賈家已經窮到吃不起、買不起人參的地步。

同樣的,寶釵託人代買,但並不是出資贈送。事實上,如果這時候薛家出錢、買了人參送給賈府,薛家就成為“施捨藥材”的善人,賈家則成了受施捨的窮人。那才是打臉呢。


棲鴻看紅樓


俗話說:賣鹹鹽的喝淡湯,編涼蓆的睡光床。

一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