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家將故事:臨潼大帥雙錘無敵,敗孟強焦玉,逼平呼延慶,就怕他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樂閒言聊今古,眼下想說說《呼家將》的故事,這套小說顧名思義,講述的就是以呼延家眾多名將為主角的歷史演義評書,而提到“呼延”這個姓氏,在與北宋名將相關的小說中,算得上是一個重要的素材源頭。無論是第一代成名的鐵鞭王呼延贊,還是後來在《水滸》中名列五虎大將的雙鞭呼延灼,呼家將一直都是民間非常推崇的名將家族。甚至比起同樣是北宋朝代為背景的《楊家將》,呼家將似乎影響力更大,儘管呼延贊是以《楊家將》的配角身份出現的,但是楊家將由於人丁不旺,到了小說後半部,完全可以用後繼無人來形容了,而開枝散葉的呼家將,就完全接替了楊家將的勇武地位。所以在明清時代的市井文化中,就有“金呼家,銀楊家”的說法,甚至連楊家將中最著名的兩大配角,孟良焦讚的後代,都“投靠”了呼家將,可見呼家將的影響力之大。

呼家將故事:臨潼大帥雙錘無敵,敗孟強焦玉,逼平呼延慶,就怕他

因此,就像提到楊家將少不了孟良焦贊這對活寶一樣,孟強焦玉這兩個虛構出來的名將後代,也是呼家將的重要人物,這孟焦小哥倆也跟他們的父親一樣,形影不離,更相似的是,能耐一般,鬼點子多,再加上祖傳的火葫蘆,也算是兩員不可多得的戰將,而且他們最大的作用就是在更強大的敵人面前失敗,進而再讓主角擊敗這種強敵,凸顯出主角的實力。因此,這哥倆一登場,就跟初闖天下的呼延慶結拜為異姓手足,等到呼延慶大鬧東京城之後,哥幾個便失散了,等到他們再次出現的時候,又趕上了另外一件大事,那便是呼延慶的母親王夫人被臨潼大帥童治國抓獲。

呼家將故事:臨潼大帥雙錘無敵,敗孟強焦玉,逼平呼延慶,就怕他

按照小說的邏輯,當時的呼延家是北宋朝廷的欽犯,所有呼延家的人,都要被處斬的,所以當童治國抓到了王夫人後,自然要將她打入木籠囚車,送到京城邀功請賞,與王夫人一起被抓的,還有她丈夫呼延守用的另一位妻子,崔夫人,這位崔夫人也的兒子呼延平,在呼家將中絕對稱得上是第一猛將。因此,這兩位夫人在被童治國抓到的時候,他們的兒子呼延慶和呼延平都沒在身邊,等到哥倆發現母親遭難後,立刻領著一群兄弟,前去營救,而在他們還沒有遇上童治國的時候,孟強焦玉先趕上了。他們一看是自己的“盟娘”被抓,當然毫不猶豫地拍馬上前,截住宋軍,一場爭鬥不可避免。結果也是非常“評書化”的,孟強焦玉先是輕鬆地打敗了兩名墊場宋將,而後,童治國親自上陣,打得孟強焦玉大敗而歸。

呼家將故事:臨潼大帥雙錘無敵,敗孟強焦玉,逼平呼延慶,就怕他

這個童治國的本事還真不一般,手使一對鑌鐵大錘,有萬夫不當之勇,所以孟強焦玉是不可能打敗這種強敵的,小哥倆雖然失敗,但也不可能逃走,只能暗中跟隨著敵人,等童治國駐紮在一家客棧後(軍隊住客棧,這一看就是小說家隨便寫的),孟強焦玉也偷偷住了進來。而且在客棧裡,他們跟呼延慶重逢了,兄弟們見面一聊,就確定了共同的目標,打殺童治國,救回母親。但由於呼家小將人單勢孤,一個童治國非常厲害,再加上這臨潼大帥手下還有不少軍卒,就算呼家將神勇無敵,可是在打仗的過程中,無意中傷害到了兩位母親,那就事與願違了。最終,哥幾個商量決定,讓呼延平先跑回齊平山和鋼叉山,聯繫自己的叔叔呼延守信和另一位“母親”,也就是呼延守用的第三位夫人,鋼叉公主鐵葉梅,請這兩位長輩派大部隊前來救援,而呼延慶領著孟強焦玉,以及呼延守信的兒子呼延明,鐵葉梅的兒子呼延登,緊盯童治國,以防不測。

呼家將故事:臨潼大帥雙錘無敵,敗孟強焦玉,逼平呼延慶,就怕他

計劃制定好後,大家開始紛紛行動了,並且在深夜時分,呼延家的眾位小英雄開始動手,直接搶下了關押二位夫人的囚車,但童治國可不是等閒之輩,他當然要拼盡全力,最好是將呼家將一網打盡,這樣的話,他的功勞就大的沒邊兒了。這位臨潼大帥也真不是痴心妄想,因為他力猛錘沉,一般人都打不過打,孟強焦玉不必多說,呼延明和呼延登也沒佔到便宜,就連全書第一主角呼延慶與之交手,兩大力量型猛將兵刃相撞,火花四濺,也僅僅是個平手而已。如果照這樣下去,呼家將必然吃虧,就在這關鍵時刻,呼延平領著救兵回來了,而且看到童治國跟自己大哥打得難解難分,呼延平立刻換下了呼延慶,跟童治國大戰在一處。饒是童治國驍勇,但他本來也不可能比呼延平力氣更大,更何況他跟呼延慶大戰後,體能消耗不少,所以根本不是呼延平的對手,沒過幾個回合,就被呼延平一扁擔打下馬來,隨後由中一招,一命嗚呼了。

呼家將故事:臨潼大帥雙錘無敵,敗孟強焦玉,逼平呼延慶,就怕他

就這樣,呼家將大獲全勝,兩位夫人平安得救,而這種結果,當然也是小說必須出現的,否則在市井文化中,就沒有人買賬了。所以,臨潼大帥童治國雙錘無敵,敗孟強焦玉,逼平呼延慶,就怕呼延平的故事,雖然是小說中常見的俗套內容,但是在幾百年前,由老藝人精心創作的故事,還是非常受歡迎的,畢竟在那個時代,民眾的業餘文化活動還是不多的,能聽到這樣的小說故事,已經是非常難得的消遣了。而對於如今的我們來說,這些內容雖然看似有些粗陋,但如果能在喧囂的生活,或者累腦累手的各種遊戲之餘,安靜地聽上這樣一段故事,不也是一種難得的休閒享受嗎?畢竟流傳了幾百年的文化遺產,如果在今天被各種電子娛樂設備淹沒的話,實在是一件憾事,您說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