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试译

第四十五章 (顺势而为)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分析:

1、大完美太突出都是缺点:“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浮躁冲动是失败的根源:静胜躁,寒胜热。

3、冷静是社会规律的根本:清静为天下正。

译:

太完美也是缺点,容不得瑕疵;凶猛如涨水,不能永远保持哪势头。太直的(树木)遇弯必折,聪明人都不露锋芒,善辩的人都懂得三缄其口。平和不要浮躁,冷静不要冲动。平和冷静是处事法则。

译后小议:

老子用这篇短文告诉我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言简意深是古文表达的特点,同时也是局限。

1、老子的这篇短文约五十字,就有五个“若”字,如果按习惯译成“好像”“如同”之类,就可能被误导。例如“大巧若拙”,可以理解成大智若愚,“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辩若讷”呢?不可能讲太直的东西好像弯曲吧?雄辩的人好像木讷吧?

2、如果再把“若”字当作排比句的标志,也可能被误导。

《道德经》试译

高下都是为了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