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有4類人註定未能得道,只有1類人可以得道

如果我問你,你是否渴望成為得道之人,相信你的回答是肯定的。

畢竟在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得道高”的時代,不去追逐得道的人往往都會被扣上“沒有上進心”的帽子。

然而,哪些人能得道呢?哪些人又不能得道呢?

在古代先賢莊子看來,有4類人註定未能得道,只有1類人能得道。

未能得道的4類人分別是什麼人呢?能得道的1類人又是什麼人呢?

在《莊子·刻意》裡寫道,未能得道的4類人分別是:

1、清高的人

清高的人,他們或刻意讓自己的行為和別人不一樣;或不接地氣、不遵守風俗習慣;或喜歡在某些問題上高談闊論、抱怨時世。

像《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就是一個清高的人,她到了榮國府並贏得賈母疼愛之後,就變得目下無塵,和其她人的相處並不融洽,這導致林黛玉在和人緣極好的薛寶釵的夫君爭奪中處於下風。


莊子:有4類人註定未能得道,只有1類人可以得道


在林黛玉最需要別人幫忙撮合和賈寶玉婚事的時候,沒有人幫她。

所以,林黛玉的婚姻悲劇是註定的。

由此可見,清高的人未能得道,註定會失敗。

2、只顧自修的人

只顧自修的人,嘴上雖然說著“仁義忠信,恭儉推讓”,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就把這8個字全忘了。

像《紅樓夢》裡的賈雨村,天天念著“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的他在落魄時,得到賈政的幫助才得以重返官場。


莊子:有4類人註定未能得道,只有1類人可以得道


但是,後來賈政一家慘遭抄家,賈雨村不但不出手相助,反而為了自己能在官場往上爬,作出舉報賈政這等忘恩負義的事。

由此可見,只顧自修的人未能得道,因為他們只有利己而無利他之心。

3、光想著要管理別人的人

光想著要管理別人的人,好大喜功,只想著給自己建立名聲,只想著對下面的人頤指氣使。

像《紅樓夢》裡的王熙鳳就是這種人,她管理榮國府還不夠,對寧國府也是虎視眈眈。

然而,由於王熙鳳的管理過於嚴厲,甚至有些惡毒,這導致她盡失人心。


莊子:有4類人註定未能得道,只有1類人可以得道


所以,王熙鳳在靠山賈母和王夫人歸西以後,在榮國府牆倒眾人推,下場慘不忍睹。

由此可見,光想著要管理別人的人未能得道,因為他們不得人心。

4、無所作為的人

無所作為的人,終日只顧著吃喝玩樂,導致家族敗落。

像《紅樓夢》裡的賈寶玉就是無所作為的人。在那個時代,男子要考科舉謀得一官半職才能維繫家族的繁榮,但是他卻只顧著吃喝玩樂,出外遊山玩水,成為家族敗落的一大罪人。

由此可見,無所作為的人無法得道。

以上4類人都無法得道,能得道的只有:追求精神永存的人。

追求精神永存的人,他們不刻意而高,不會只自修仁義,不追求功名,順應自然之道去做事。

這就是順應天地之道,這就是聖人的德。

所以說,追求精神永存的人,才是得道之人。

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的人,順應人性,連天都會助他一臂之力!

你認為怎樣才算成功?歡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