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鎮上,一溜的大石壩,數十戶人家相聚而居,守護著自然山水

從長嶺鎮出發,沿著長青路一路蜿蜒而上,地勢在長嶺崗社區2組變得平坦開闊。一溜的大石壩上,數十戶人家相聚而居,守護著眼前的自然山水。


這個因坐落在大石壩上而得名大壩院子的院落,共有58戶人家。得益於人居環境整治和院落打造,大壩院子如今成了望得見山看得到水的美麗院落,農家風光不僅吸引了村民回鄉,還吸引了遊客觀光。

長嶺鎮上,一溜的大石壩,數十戶人家相聚而居,守護著自然山水

院子飄出文化味

走進大壩院子,一眼便被院子的乾淨整潔吸引。從院子東邊走到西邊,家家戶戶房前屋後打掃得乾乾淨淨,柴禾堆碼得整整齊齊,公共地塊不見一點垃圾,取而代之的是滿眼的鮮花、綠植、小景。


院落的東邊,兩棵高大挺拔的黃葛樹矗立。放眼望去,兩棵參天黃葛樹鬱鬱蔥蔥,枝繁葉茂,直入雲霄,如兩把巨型綠傘。兩棵樹捱得很近,距離不足10米,繁茂的枝葉在空中相連相融,遠遠望去就如摟肩搭背的一對夫妻。院落打造中,大壩院子就地取材,先清理黃葛樹下雜草,平整樹下空地,並圍砌了幾個小花壇,再搬來條石砌成石凳,把一個曾經雜草叢生、垃圾成堆的地方,變成了一處景點,再挖掘黃葛樹的傳說故事,賦予它們“同心文化”內涵,把鄉愁鄉韻留在其間。

西邊,院落打造根據老人們的描述,在茨竹巖打造了“老虎洞”,增添了院落的故事性。南邊,殘存寨牆的基腳石被保護起來,把曾經“母豬寨”的故事再次展現出來。而在北邊,一座石制的“化錢爐”至今完整矗立村口,石上刻字仍然清晰可見,展示著一方群眾文化。


走進院子,文化味更加濃郁。50多戶人家相聚而居的院子,大家和睦相處,鄰里團結相助,散發著濃濃的鄰里文化。而在村民房屋的院牆上,繪製的多幅農耕場景圖,似乎在展示著院子裡村民生活的點點滴滴,講訴著一個個有關農耕文明的故事。

長嶺鎮上,一溜的大石壩,數十戶人家相聚而居,守護著自然山水

院子散發人情味

時下的大壩院子,院子裡裡外外的太陽能路燈上,紅紅的燈籠掛了起來。

經過院落打造,大壩院子如今沒有了衛生死角,村民養成了良好衛生習慣,以前亂堆亂碼、亂排亂放的髒亂差形象已經轉變為現在的“路寬敞、屋明亮、鮮花美、路燈亮”的美麗院子。


“大家都動手,家園更美麗。”長嶺崗社區主任鄧德貴告訴記者,大壩院子的蛻變,是大壩院子全體村民齊心協力打造的結果。


從2019年初,大壩院子50多戶村民在村小組組長馮春和的帶領下,把進出院落的公路、公共地塊、垃圾堆全都清理了一遍,打掃完公共地塊,家家戶戶又動手清掃房前屋後,整理堆碼柴草,扮靚自家院落。大掃除中,有的人家外出無人居住,其他村民便主動幫忙打掃,讓院落的每一個角落都得以煥然新生。

為了籌集美化綠化院子的資金,大壩院子的村民主動出勞出資,在社區黨員幹部的帶頭下,大家10元、50元、100元等紛紛籌資,很快就自發籌集了6500元。

長嶺鎮上,一溜的大石壩,數十戶人家相聚而居,守護著自然山水

2019年春節期間,大壩院子村民以打平夥的方式團年,50多戶人家第一次聚在一堂團年,為院子平添了幾多人情味。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居環境最終是群眾受益,只要群眾的內生動力被激發,這樣的人情味就越來越濃了。”長嶺鎮有關負責人表示,大壩院子整治中,村民自發投工、自發籌資,實現以政府投入小錢,撬動民間大錢,共同投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大壩院子2.25公里人行便道得以硬化,600餘平方公共區域得以整治,修建了花臺200餘個,栽植花草苗木3萬餘株,修建楠竹大門1個,實現了家家有花臺,戶戶有鮮花,整治的效果切實“靚”了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