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市,有4500年曆史,是中國秧歌之鄉,大白菜更是聞名於世

在山東,青島的縣市區在全省發展排名中位列前十名的有多個,其中一個就是膠州。提起膠州,大家都會想起“膠白”,對了,這裡的大白菜還真是好吃。

山東一市,有4500年曆史,是中國秧歌之鄉,大白菜更是聞名於世

膠州大白菜俗稱“膠白”、“膠菜”,具有“幫嫩薄、汁乳白、味鮮美、營養好”等特點,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種植歷史,遠在唐代即享有盛譽,後傳入日本、朝鮮被尊稱為“唐菜”。公元1875年,膠州大白菜在東京博覽會上展出,被評為優質產品,從此名揚天下。

山東一市,有4500年曆史,是中國秧歌之鄉,大白菜更是聞名於世

“膠白”只是外界看膠州的一個縮影。其實,對於山東來說,膠州的發展也是名列前茅的。2018年度山東縣(市、區)公共財政收入排名中,膠州名列全省第9位,這成績也是槓槓的。

山東一市,有4500年曆史,是中國秧歌之鄉,大白菜更是聞名於世

膠州現在的發展很好,歷史更是悠久。據相關資料記載,膠州擁有4500多年曆史,至今仍保留新石器時代的三里河文化遺址。

山東一市,有4500年曆史,是中國秧歌之鄉,大白菜更是聞名於世

該遺址位於膠州市城區南部三里河村,共分兩層,上層為龍山文化層,下層為大汶口文化層,較完整地記錄了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社會的文化、生活狀態,具有很高學術價值和歷史地位。

山東一市,有4500年曆史,是中國秧歌之鄉,大白菜更是聞名於世

夏、商時期,膠州為萊夷之地。周初,東有莒、西有介,莒南遷後為計。春秋時期,膠州境內有莒國和介國,北宋重置膠西縣,元、明、清設膠州。20世紀以來,先後改為膠縣,屬過濱北專區,屬過膠州專區、昌濰專區,1978再劃歸青島市。

山東一市,有4500年曆史,是中國秧歌之鄉,大白菜更是聞名於世

​作為青島最早開埠之地,唐朝便設立板橋鎮,宋朝專設市舶司,曾是長江以北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全國五大商埠之一,呈現“少海連檣、商賈雲集”的盛景。​

山東一市,有4500年曆史,是中國秧歌之鄉,大白菜更是聞名於世

​宋朝時,膠州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素有“海表名邦”“金膠州”等美譽。海納百川的開放氣度,涵養了“開放、包容、創新、和諧”的城市精神。

山東一市,有4500年曆史,是中國秧歌之鄉,大白菜更是聞名於世

在清代時,膠州有位名人叫高文熠,1700年,曾受康熙帝召見,得到褒獎。1702年,兩次護駕出巡,領命任南昌總兵。1707年,迎康熙于山東,又隨駕至杭州。康熙賜親筆"樹幹城"堂額,升他為西安府駐防副都統。

山東一市,有4500年曆史,是中國秧歌之鄉,大白菜更是聞名於世

同樣是在清代,膠州還有一個著名人物,其因其畫藝超群,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與鄭板橋等私交甚篤。他叫高鳳翰(1683-1749),是清代著名左手書畫、篆刻家。可惜學運不濟,直到45歲時方得人仕,還遭誣陷入獄,致右肢殘疾,遂抱病隱退於揚州,寓居僧舍,靠書畫度日。

山東一市,有4500年曆史,是中國秧歌之鄉,大白菜更是聞名於世

膠州是"中國秧歌之鄉",至今已有300餘年歷史,當地老百姓俗稱“地秧歌”,“跑秧歌”,“扭斷腰”,“三道彎”,以“三彎九動十八態”的舞姿和“抬重落輕走飄”的舞蹈風格,蜚聲海內外。

山東一市,有4500年曆史,是中國秧歌之鄉,大白菜更是聞名於世

當地的牧馬城遺址是青島地區保存比較完整的唯一的一座漢代古城遺址,牧馬城原為西漢祓國都城遺址。

山東一市,有4500年曆史,是中國秧歌之鄉,大白菜更是聞名於世

膠東辦事處太平寺內的兩棵千年古銀杏樹有1300多年樹齡。相傳唐王李世民東征路過此地,將士們種植。

山東一市,有4500年曆史,是中國秧歌之鄉,大白菜更是聞名於世

膠州物產豐富,除了“膠白”,這裡還有大家非常熟悉的膠西土豆、水蜜桃和裡岔黑豬,除此之外,它的小吃也是很誘人的。

參考資料:《膠州市志》等。喜歡文章,請點關注、收藏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