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用錯題本,孩子的錯誤越來越少

孩子真的會做錯題本嗎?就我的觀察來看,90%的同學們只是抄了一本題目大全,抄完即止,無法提升成績。

其實錯題本非常有講究,今天給大家分享3個核心要點:

這樣用錯題本,孩子的錯誤越來越少

第一,錯題本≠摘抄本≠筆記本,內容大於形式

怎樣記錄錯題?推薦剪切和速記。

剪切就是把題目剪下來粘在錯題本上,速記就是隻記錄題目要點到錯題本上。

這兩種方法的共同點,都是強調不要一字一句照抄,節約時間。收錄錯題,是為了解決知識薄弱點,錯題本重在精而不是多,重在分析理解而不是記憶,沒有必要抄寫原句。

這樣用錯題本,孩子的錯誤越來越少

錯題本形式上可以多樣化,比如時間有限,在原試卷上標註,收藏好所有卷子,這些卷子就是錯題集。也可以剪貼和速記到專門的本子上,還可以做成活頁本子,方便刪除和新增內容。

總之,錯題本用來記錄、消滅掉錯題,至於本子的形式,怎麼順手怎麼來。

這樣用錯題本,孩子的錯誤越來越少

第二,整理分類,攻克盲點

錯題類型主要是以下這4種:不會做的題、會做卻做錯了的題、模稜兩可的題、粗心馬虎錯的題。

我們要根據錯題的類型,對症下藥。


這樣用錯題本,孩子的錯誤越來越少

不會做的題,說明知識錯在漏洞,那麼重做錯題就能補上漏洞,所以10分鐘就能取得平時1-2小時的學習收益;會做卻做錯了的題,說明平常練習不到位,稍微換了個思路就不會做了,所以要複習典型題,學會舉一反三;

模稜兩可的題,自己覺得好像會又好像不會,說明基礎和概念不牢固,要加強理解記憶;粗心馬虎答錯的題,是不用抄的,是學習習慣問題,需要長期改善。

這樣用錯題本,孩子的錯誤越來越少

搞清楚錯題類型逐個擊破後,一定要做好數據分析,這部分內容孩子沒時間可以由家長代勞,比如重要考試完的卷子,家長可幫忙整理錯題的數量,按照出錯類型來歸類,算出百分比,然後和孩子共同分析,有效找出學習中的問題,調整學習目標。

這樣用錯題本,孩子的錯誤越來越少

第三,定期複習,攻克遺忘點

為什麼單詞總是背了又忘?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認為,知識的遺忘非常快,學得的知識在1天后,如不抓緊複習,就只記得原來的33%,一個月後只記得21%。

所以說錯題本除了記錄、分析,還必須定期複習。這部分屬於苦功夫,偷懶不得。複習時從三個地方來——那就是碎片化時間複習,考試前複習、家長不定時抽查複習。

這樣用錯題本,孩子的錯誤越來越少

碎片化複習,說的是比如飯前飯後看兩眼,閒來無事看兩眼,每次不用多,重在搞清楚思路。考試前複習,說的是每次大考前,過一次錯題本,對於考試題分有明顯效果。

家長抽查,是為了避免孩子不自覺,以及未掌握到錯題本的使用方法,家長在前期需要適當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