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作為戰俘,在被蘇聯關押的五年裡,真實的生活是怎樣的?

戴上面具談人生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末代皇帝中,溥儀算是比較幸運的一位皇帝,在大清退出了歷史舞臺後,皇帝這個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曆史的存在也已經不復存在,溥儀的大清遂雖被推翻,但並未像其他末代皇帝一樣慘遭殺戮,或流亡失所,或自殺殉國,溥儀雖一輩子顛沛流離,但晚年得溥儀還是很安穩和幸福的。

末代皇帝溥儀曾經做過戰俘,他被蘇聯軍隊抓走,並直接關押了五年時間,而在這期間,溥儀卻沒有被蘇方虧待,讓他在蘇聯也過上了皇帝般的生活,以至於溥儀後來竟然都不想要再回國。其實溥儀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末代皇帝,他的一生都被沒有擺脫過大清帝國所帶來的枷鎖,他沒有享受到皇權的至高無上,反而因為皇帝這個稱謂讓他的人生跌宕起伏。

當初日本人為了利用溥儀這個特殊的身份,還建立過偽滿洲國,可是這個政權的建立本是倒行逆施,很快就宣佈了終結,日本戰敗後,溥儀位保全自己,丟下所有人,跑到了瀋陽機場,但是卻被蘇聯軍隊給抓住了。按理說溥儀到了蘇聯之後應該不會很好過,可是蘇聯對於溥儀卻十分優待,他們還曾經一度因為溥儀的身份特殊,而蘇方擔心因為不瞭解皇帝的生活習慣,會怠慢了溥儀。到了蘇聯後溥儀也沒有想到自己會過上那麼舒心的生活,甚至有些樂不思蜀。

那麼溥儀在被蘇聯控制的五年時間裡,他的生活究竟是怎麼樣的呢?首先溥儀被蘇軍控制後,當然是不可以隨意出行或者走動,他的一舉一動都有人看著,而除了這些,溥儀在生活質量上比從前可能還要更好。從蘇聯給溥儀提供的飯食中就可以體會到這一點,當時溥儀在蘇聯時早上可以吃到美味的麵包,也給他提供了咖啡或者是茶。其次中餐和晚餐都非常周到細緻,還有下午茶,而且溥儀被關押的這段時間裡,他不需要勞作,只需要接受一些思想教育即可。

後來溥儀在蘇聯的五年時間裡也輾轉了多個收容所,每到一處待遇都不錯,讓溥儀備感欣慰,後來他還曾經表示不想要回國,當然蘇聯這樣對待溥儀也不是沒有目的,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溥儀講出日本的種種罪狀,這也許也再次印證了那句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溥儀知道自己就任偽滿洲皇帝,本身也是助紂為虐,一旦回國,他將要面對國人對他的審判。所以溥儀想申請在蘇聯的永久居住權,蘇聯人認為溥儀是一個關鍵性的人物,所以沒人敢留,在1948年,溥儀向斯大林寫信,但斯大林沒理他,溥儀動了動腦筋,按中國規矩,這是我沒上態度,於是,溥儀把自己從皇宮裡的寶物,選取其中上好的,託人送給斯大林,但蘇聯人沒要,在1950年,蘇聯人把溥儀連人帶東西一起送回了中國。


歷史課課代表


在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中,他對自己在蘇聯的五年生活有過比較詳細的描述。

一、希望留在蘇聯。

1945年8月17日,溥儀在瀋陽機場準備逃亡日本時,被蘇軍俘虜,遂即他就與溥傑、兩個妹夫、三個侄子、一個醫生和一個傭人被蘇軍押解到了蘇聯的赤塔市療養院。

當時溥儀對自己蘇聯俘虜的身份沒所謂,因為他認為自己落在外國人手裡,尚有活命的一線希望,而若到了中國人手裡,就憑他賣國這條罪,他也必死無疑。並且蘇聯當時對溥儀的待遇也是比較高的,每日都有三頓豐盛的俄餐加一次俄式午茶;生活上也有服務員、醫生、護士照顧;並且溥儀還可以聽收音機、讀書看報,甚至還經常有人陪著他在療養院內散步。

所以溥儀到了不久蘇聯後,就產生了先留在蘇聯,然後再移民去英美的想法。(溥儀當時天真的以為蘇聯和英美是盟邦)


為此,他三次上書給蘇聯當局,申請准許他永遠留居蘇聯。只不過,三次上書申請,最終都全無下文。

比較搞笑的是,溥儀被蘇軍俘虜時,偽滿洲國的一票賣國賊,如張景惠、臧式毅、照治等人也一併被蘇軍俘虜。這些人也到了蘇聯後,見蘇軍對溥儀的待遇不錯,以為溥儀能跟蘇聯當局說得上話,就託溥儀幫他們給蘇軍帶話,求蘇聯當局放他們回國。因為當時國內正是內戰期,他們回國有用武之地。

溥儀想留下,他們想回去,溥儀對此自然是又好氣又好笑,因為他自己也是俘虜,他哪有那麼大的本事。


二、仍然以“皇帝”自居。

由於身邊有人照顧,再加上身邊還有一票前偽滿高官的伺候,所以溥儀在蘇聯的五年期間雖然名義上是俘虜,但實際上仍然架子不減,皇帝派頭十足。

比如溥儀被移送到伯力收容所後,雖然沒有服務員伺候他了,但他從國內帶去的下人每天都會給他請安,替他疊被、收拾屋子、端飯和洗衣服。就連稱呼也是“皇上”。(平時不敢明目張膽叫“皇上”,就稱“上邊”,蘇聯人不在場的時候就稱呼“皇上”)

還比如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人都認清了形勢,不再擺架子了,溥儀的弟弟溥傑就經常自己勞動,幹活,主動幫別人幹活。但溥傑每每幹活時,溥儀就會呵斥他,說你怎麼可以去伺候別人呢?你是什麼身份!

再比如有一次,溥儀身邊的家人和傭人都被送到別的拘留所了,只有岳父郭布羅·榮源在他身邊(婉容父親),溥儀這時候還在擺臭架子,端飯、洗衣服都讓岳父幹,他自己死活不幹。

溥儀的這種臭架子心態,一直到1950年被遣送回國,都沒有扭正過來。



三、東京審判推卸責任。

既然放不下架子,又擺不正心態,想讓溥儀認識到自己的賣國罪行,自然是無從談起。

1946年8月10日,溥儀作為證人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證言中,他聲稱自己在擔任滿洲國皇帝期間,完全是被日本佔領當局擺佈,沒有人身自由,也沒有做為滿洲國元首相應的權力和尊嚴,他是自己被日本關東軍脅持到內滿洲的。

但是他對他自己的賣國行為,公開投敵行為,與日本人長期勾結的行為,他卻不提,屢屢迴避這些問題。

PS:溥儀故意隱瞞很多關於他的罪證,導致很多日本戰犯的責任也一併被隱瞞了。

溥儀的這種推卸,以至於到最後,一個美國律師看不慣了,質問溥儀:你把一切罪行都推到日本人身上,可是你也是罪犯,你終究也要受中國政府的裁判的!

美國律師的話打中了溥儀的要害,說到了他最害怕的地方。所以東京審判結束後,溥儀為了爭取擺脫受懲辦的厄運,就採取了賄賂辦法,討好蘇聯當局。



比如當時蘇聯正在搞五年計劃,各行各業都缺資金,蘇聯當局號召大家捐錢,溥儀為了討好蘇聯當局,就捐出了自己隨身攜帶的珠寶首飾。(溥儀從長春出逃前,帶走了大量財寶,他在蘇聯服刑時,這些財物起初並沒有被沒收)

當然,溥儀沒有全部捐出去,他把財物中最好的一部分留了下來,並讓他的侄子把留下的那部分財物藏進一個黑色皮箱的箱底夾層裡。不過因為夾層小,不能全裝進去,所以很多財寶被溥儀偷偷丟了,可謂是暴殄天物。

1950年7月30日,在蘇聯待了五年的溥儀收到通知,讓他收拾行李,準備引渡回中國。

據溥儀自己所述,當聽到這個通知時,溥儀完全嚇蒙圈了。他在收容所再次向翻譯提出留在蘇聯的要求。但依然被拒絕。

7月31日,溥儀從伯力上車,踏上了回到國內的歸程。

在回國的路上,溥儀欲哭無淚,雖然蘇聯軍官一路上說了不少逗趣的話,但他仍然覺得自己一踏上國內的土地,便沒有命了。他曾經捫心自問過:自己臨死時有沒有勇氣大喊一聲“太祖高皇帝萬歲”?

8月1日,溥儀與其他滿洲國263名原高官一起在綏芬河由蘇方移交給中方,遂即便被送往撫順戰犯管理所,受到了約十年的思想再教育與勞動改造。

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就是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內服刑時撰寫的。


Mer86


1945年8月19日,偽滿洲國傀儡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準備逃亡日本的途中,被蘇聯紅軍俘虜。

之後被押送至蘇聯赤塔莫洛可夫卡30號特別監獄關押。 蘇方對溥儀實施了特別優待政策。

莫羅科夫卡特別監獄在他入獄時專門為他舉行了一個小型宴會,向他交代了政策,並詢問他們有什麼要求。只要是生活方面的問題,都可以滿足。

隨後的生活待遇,更是出乎溥儀等人的意料。蘇方對待他們就像對待療養者一樣:在膳食上,他們每日四餐,早餐有面包和各種點心、咖啡、茶等;午餐至少兩菜一湯;下午三四點鐘還要開一餐,叫“午茶”;晚餐常吃西餐,內容更為豐富,有牛舌、牛尾、果酒、點心等。

監獄向溥儀提供圖書、報紙、收音機,還配備了專門的醫生、護士、服務員。

當蘇方知道溥儀會彈鋼琴,還將一架鋼琴搬到了他的住處。 溥儀的活動範圍並沒有受到很大的限制,他被批准可以在房子的前後院自由散步。

後來溥儀還可以在監獄附近的河邊和小樹林中散步。 負責看管溥儀的蘇方軍官甚至找來了幾個蘇聯姑娘作為溥儀的服務員。

蘇聯姑娘:


這幾位姑娘年輕貌美,時間一久,和溥儀關押在一起的幾個隨從便和這些姑娘打得火熱。

溥儀怕隨從們的做法引起蘇方的反感,他嚴厲的斥責了這幾個傢伙,讓他們離姑娘們遠一點。

但溥儀現在的威風不再了,這幾個傢伙總是趁著溥儀不注意時對這些姑娘們不老實。

溥儀只好找到蘇聯看守,要求把這些漂亮的姑娘都撤走,再找幾個長得一般的婦女過來。

那些和溥儀關在一起的滿清遺老和偽滿官員不敢再稱呼溥儀為皇上,就想出五花八門的尊稱來稱呼溥儀,張景惠叫溥儀為“溥大爺”,令溥儀哭笑不得。

滿清遺老:


後來這些人統一稱溥儀為“上邊”。 幾個月後,溥儀等人被轉移到伯力收容所,生活條件比莫洛可夫卡30號特別監獄要稍差一些,但仍然過得很滋潤。

溥儀為了逃避審判,曾三次向蘇聯政府提出居留蘇聯的申請。

他將隨身攜帶的金銀財寶贈給蘇聯人,一心希望留在蘇聯,不願意回國。

但溥儀也留了個心眼,身上最貴重的寶貝他還是想辦法藏了起來。

他把一個裝電影機的箱子裝了夾層,將468件寶物放了進去。一些放不進去的則分給了手下人。還有一些鑽石、手鐲被他扔進了江裡。



在監獄,溥儀最怕見到陌生的中國人。只要見到說中國話的陌生人,就認為是中國派來帶走他們的,總是被嚇出一身冷汗。

因為溥儀覺得自己一旦回到國內,結局就是必死無疑。

1946年8月蘇方通知他到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當證人,溥儀在蘇聯軍方的押解下,從符拉迪沃斯託克乘飛機前往日本。

在法庭上,溥儀陳述了日本帝國主義奴役滿洲的計劃和實施過程。

在遠東特別法庭,溥儀連續出庭做證8天,創下了作證時間最長的紀錄。



之後他又回到了收容所,繼續他的俘虜生活。

1950年8月1日,溥儀與其他偽滿洲國的263名戰犯一起由蘇聯政府移交給中國政府,在接受新中國近十年的教育改造後,於1959年12月4日獲得特赦,從此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位普通公民。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提起溥儀,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末代皇帝,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君主,皇帝之路尤為坎坷,一生之中三次登基,三次退位。但他又是幸運的,歷史上朝代的更替往往夾雜著腥風血雨,前朝皇室都是被清算的對象,但是溥儀沒有,接受新中國改造後被毛主席特赦,一直活到了1967年。



為了皇帝夢,溥儀偷偷的潛到東北,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建立了“偽滿洲國”,做了一個傀儡皇帝,不過也算滿足了自己的皇帝夢。到了1945年8月7日,蘇聯對日宣戰,在蘇軍強大的鋼鐵洪流攻勢下,日本關東軍不堪一擊,滿洲國也是頃刻間覆滅,溥儀見大勢已去,就帶著滿洲國的官員乘火車南逃,到了15日,日本宣佈投降,溥儀也是有意思,在同一天頒佈《退位詔書》,不過這項工作他熟得很。



日本投降後,溥儀還對日本抱有期望,也可能怕被清算,於是計劃前往日本。但是在奉天機場候機時,蘇聯派出空降部隊將其逮捕,隨後押往蘇聯,先是被囚於莫洛科夫卡30號特別監獄,後又被轉移至伯力45號特別監獄。但是溥儀雖然是戰俘,但是卻沒有受到戰俘應有的待遇,他有自己單獨的屋子,不用去食堂用餐,每餐都有牛奶和麵包,也不用參加勞動。為了照顧溥儀,蘇聯人還給他準備了一些蘇聯女人,但是溥儀對她們並不感興趣,身邊的人倒是跟這些女人打得火熱,溥儀一生氣就把這些人趕了回去。



這些優厚的戰俘待遇使得溥儀迷戀上蘇聯,試圖請求永久留在蘇聯,這中間應該也有害怕回到國內遭受清算的因素,但是蘇聯人拒絕了,1950年8月1日,溥儀和其他2百多名戰犯被移交給中國政府,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度過了十年的改造時光。


歷史伶俜者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溥儀?瞅見這倆字,俺首先想到的是,這是個回自己個家裡需要掏門票錢的主。一輩子三次為帝,就這事,擱一般人身上,一輩子當一次皇帝就不錯了,他倒好三次,這事弄的,蠍子粑粑獨一份啊!

但這事,他壓根就不好,半輩子的傀儡,半輩子的苦。

話說溥儀這輩子,毀就毀在那慈禧的手心裡,這可是一個連死了都不願意將權利撒手的女人。

按照光緒知道自己的繼任者是溥儀,臨死前的一句話,咱也能琢磨出那個味來:“咋就不能選個年齡大一點的呢?”

所以溥儀的一生是個悲劇,但如果把他擱到歷朝末代皇帝的位置上,他卻又是個結局最好的皇帝。

那今天咱就把溥儀被關押在老毛子地界的事,說道說道。

那打那說呢?

咱就打矮騾子小鬼子崩潰的前一刻說起吧。

這事是一九四五年八月九號開始的。大清早上,那八岐大蛇附體的天皇的菊花——關東軍,他那最後一個完犢子的司令官山田乙三,一路小跑就顛簸到了溥儀的小眼鏡跟前。

話說這名字真真的彆扭,愣是把俺的舌頭都打結了,這就是個乾巴巴的小老頭,這貨別的不幹,跑過來給溥儀打氣,這呀哪呀的講了一大堆。

“哇嗚!哇嗚!”話都講了一半,那防空警報扯淡似的就響了起來。

這一下好了,一大幫人玩命似的擠到到了防空洞裡。

“咚!咚咚!咚咚咚!”外面那炸彈這通砸,炸的是地動山搖啊!

當警報解除之後,這乾巴小老頭也不扯淡了,著急忙慌的又跑了。

第二天一大早又竄了過來,要把溥儀拉到通化去。

這事弄的,溥儀和這小老頭扯皮老半天,終於把收拾家當的時日從一天變成了三天。

從這天開始,溥儀就沒有吃到一頓熱飯,因為廚師全撒丫子跑光了。

這一路連滾帶爬的跑,愣是還沒到通化,卻接到了八岐大蛇附體天皇投降的通知。

這事鬧的!事後溥儀才明白,這天皇是被美國佬倆原子彈給嚇慫了,所以就投降了。八月十五號這貨投降,隨後溥儀就頒佈了《退位詔書》。

話說這退位詔書的事,做的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熟!很快就結束了。

這就等著十九號整個大飛機去小鬼子的地頭了。

結果一幫人,蹲在瀋陽的機場上等,隊伍的屁股後邊還掛著一個小鬼子那神官,穿的一身的喪服,捧著三個東西,一把破劍,一面晃不見人影的破銅鏡外加一塊估計是塑料整的勾玉。

據說這東西就是小鬼子那所謂的天照大神三神器,可按照溥儀的看法,這玩意丟到北京琉璃廠,整個就是個下腳料的貨。

好吧,下腳料就是下腳料,壓根就不起啥作用,矮騾子的飛機沒有等來,卻等來了老毛子那大屁股飛機,那大屁股一撅,下蛋一樣下了一流串老毛子端著大盤雞的兵。

丟人啊!溥儀一腳丫子都想把那神官給踹翻了,這也叫個事!

當然這事,不用溥儀來辦,老毛子大兵一到眼跟前就替他把這事辦了。

去老毛子的地界

這小鬼子那破島是去不了了,老毛子辦事的效率也快,第二天也就是八月二十一號被一架飛機拉到老毛子的一個軍用機場,這趟旅途還給溥儀塞了不少的熟面孔,一幫子遺老遺少,這一路可算不寂寞了。

下了飛機,溥儀就去了老毛子專門為他準備的赤塔莫洛可夫卡30號特別監獄。

為嘛叫特別監獄呢?這其實就是對溥儀的一個優待,活也不用他幹,事也不用他忙,天天吃了睡,睡了吃就得了,前提是別跑。

所以啊,這頭一天,老毛子專門為他入獄接風洗塵搞了一個小型的宴會。

好吧,別人蹲監獄那叫吃牢飯,他蹲監獄居然還有宴會?

當然這個宴會結束之後,監獄領頭的就把溥儀單獨叫出來,給他交代了他們對他的政策,而且還拿出個小本本準備記錄一下溥儀還有啥要求。

“蠻可以的了,還要啥自行車啊!”

也是,大傢伙瞅瞅。那年月這傢伙咱一般人一天吃三頓,或者能湊活兩頓這就不錯了,人家給溥儀的待遇一天四頓,哎呦!俺了個大天!

大早上,那比拳頭大的麵包一打,如果不想吃麵包,點心隨便造,吃的噎著了,沒問題啊,咖啡,茶這都有。

午餐,四菜一湯,兩葷兩素,也不是天天換樣式,但也不錯了,大米,饅頭隨便。

下午三點左右,按照西方的習慣,還給整了一頓下午茶。麵包、點心、咖啡、中國茶。

晚飯,有時候變個花樣整個西餐,啥牛舌頭,牛尾巴的等等。

這還不算,啥報紙,圖書,外加收音機這一整套全提供。

這生了病,就這小監獄裡頭不到三分鐘,醫生帶著護士夾著藥匣子就來了。

咱就說了,就這不可謂不到位啊!

回頭聽那遺老遺少說溥儀會彈鋼琴,也不用溥儀說話,直接就整了一架鋼琴抬他屋裡去了。

你就算是大晚上,興致來了整那麼一區圓舞曲,大傢伙都沒有意見,當然溥儀沒試過,畢竟他是個戰犯的身份。

就這監獄裡頭的人,除了溥儀不想回去,其他人擠著腦瓜子想要回去。

就為了這事還跪地上求溥儀給老毛子說說,放他們回去。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問:“為嘛這幫子遺老遺少的要回去?難道是落葉要歸根?溥儀為什麼就不想回去呢?”

這事,和當時的環境有關,當年國民黨對這幫子有點影響力的遺老遺少有特殊需要,回去不僅沒事,指不定還能撈一筆。

而溥儀就不一樣了,他老感覺自己個腦瓜子在脖子上這不牢固,所以就不想回去。

您瞅瞅這事弄的,結果是誰也回不去。

為了安定這幫人的心,老毛子還特別的費心招了好幾個年輕漂亮的毛妹。

大傢伙都知道毛妹很漂亮,可這也攪不動溥儀那早就死了的心。

但一傢伙把溥儀帶的那幫子隨從給攪了個心花怒放,這頓勾勾搭搭的,把個溥儀氣的七竅生煙,一傢伙就找到了他們的頭,要求把姑娘換成能扛大木頭的大媽。

這小日子過的,除了擔心以後上法庭的事,還算不錯了。

那幫子遺老遺少,感覺是回不去了,還跑到樓下開麻將攤,整測字的鬧哄哄的,得咧,這日子還算過得去。

以後的事

後來這又把他們轉移到了伯力收容所,這條件削微的差了點,但也差不到哪裡去。

溥儀這個時候打心眼是不想回去,所以三次向老毛子申請居留蘇聯。

這事老毛子一直都沒有答應,所以整到最後也就黃了。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為嘛老毛子沒有答應呢?”

話說這天下壓根就沒有免費的午餐,對溥儀這幫人這麼做,當然是有原因的。

當年外蒙古的事,大傢伙應該知道吧。那麼溥儀這事有啥歪心思,大傢伙應該明白,咱在這個問題上就不多說了。

後來也就是1946年,溥儀接到通知,讓他上遠東國際法庭當證人,這傢伙當個證人就用了八天的時間,這讓他成為了作證最長的證人。

在法庭上,最狗血的是那小鬼子的律師,扯淡一樣扯到了溥儀迎接他們那所謂的天照大神,說溥儀攻擊了他們的祖宗,這擱東方的地頭上,是道德敗壞的問題。

這傢伙把個溥儀氣的臉都綠了:“啥玩意?俺可沒有強迫他們把俺的祖宗當他們的祖宗!”

接著,大傢伙也就知道了,時間卡到1950年八月一號,溥儀就被移交給咱大華夏,那麼他的五年老毛子地頭的生活就徹底結束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相當於免費旅遊了,溥儀舒服的都不想離開蘇聯。

1945年8月16日,溥儀的護軍被日軍繳械,溥儀覺得自己可能被日本人滅口。第二天,溥儀被安排和日本人一起坐飛機逃亡日本。臨行前,溥儀為了活命,給老主子留個好印象,無數次的向日本人重複說“我在滿洲國沒幹好,我對不住天皇。。。”甚至,在臨行前,他還向押送他的日本兵做出擁抱姿勢。

可是,等他們一行人到長春換乘大飛機時,被蘇軍截住了。能離開日本人的控制,溥儀很高興。在溥儀看來,他沒有得罪過蘇聯人,所以,蘇軍肯定不會殺他。事情的發展比溥儀預料的還要好。蘇聯不僅讓溥儀自己挑選隨機人員,而且,還在蘇聯給他安排了一個非常像一家豪華飯店的“監獄”給溥儀等人居住。

溥儀剛到“監獄”的時候,還以為接待他的蘇聯軍官是“飯店經理”。然而,這位飯店經理其實是赤塔市的衛戍司令。

在赤塔市監獄,溥儀享受著五星級待遇。

當時,還處於解放戰爭。蘇聯對於東北的未來還存在“私心”,可能妄想扶持溥儀繼續在東北執政一個新的滿洲國。所以,溥儀受到了非常好的待遇。他的日常生活有漂亮的蘇聯服務員照顧,洗衣做飯全部由她們照料。

不過,溥儀不舉,並不會對這些女人動手動腳。但是,溥儀手下的那些老臣(張景惠、臧士毅、熙洽,等)就不一定了。溥儀可能屬於“我享受不了,你們也不能享受的人”,他就讓蘇聯換一批不漂亮的大媽老照顧他的起居。

溥儀每天吃的飯菜也很不錯,都是精緻豐盛的俄式飯菜。喝的水,也是蘇聯有名的礦泉水。甚至,蘇聯還給他提供午茶。吃完飯,還有地方遛彎。在蘇聯的優異生活,讓溥儀不想離開蘇聯。溥儀先後三次給蘇聯當局(斯大林)寫信,請求永遠留在蘇聯。

溥儀覺得,哪怕是在蘇聯當個“寓公”,以自己攜帶的錢財,也夠揮霍了。為了討好蘇聯,溥儀將自己隨身攜帶的一些寶貝獻給了蘇聯政府和蘇軍軍官。只留下一些最珍貴的寶貝,藏在行李箱夾層內。

後來,溥儀從赤塔市搬到了伯力市,待遇降了一些,蘇聯沒有給他安排專人伺候。但是,溥儀的弟弟、妹夫等人還在伺候他。此時,大家都不方便稱呼溥儀皇上,而是稱呼他“上邊”。以前的偽滿舊臣,則是稱呼他“溥大爺”等俗稱。

溥儀的家人曾被調走一段時間,沒人照顧的溥儀被安排和其他漢奸一起居住。此時,蘇聯依然允許溥儀自己單獨吃飯。後來,他的岳父看見溥儀的窘迫,就來照顧他的起居。

溥儀也曾想自己勞動一下,有一次,他拿拖把拖地時被蘇聯人看見了。蘇聯人像發生大新聞一樣,笑著說"好啊,連溥儀也幹活了"。

可是,他終究是放不下架子。等家人回來以後,又過起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正是蘇聯的無憂生活,等溥儀聽到解放軍獲勝的消息時,慌了神。溥儀怕回國受審訊,怕失去現在的“安穩”生活,怕被處死。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一朝天子一朝臣,溥儀作為清朝末代皇帝,他的命運也是頗為坎坷,但這個人比較會“見風使舵”即使作為俘虜被蘇聯關押但他的生活也絲毫不差。

差點去了日本的溥儀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當天,溥儀就宣佈了退位,偽滿洲國也徹底垮臺,這時候日本派駐在溥儀身邊的官員也勸說溥儀可以去日本。

次日,溥儀就去了瀋陽機場,等著登上飛往日本的飛機,但這時候有一架蘇聯飛機也從天而降,直接繳了機場守衛們的械,並且俘虜了溥儀押送到了蘇聯遠東城市“赤塔”

被蘇聯關押的日子

溥儀畢竟是一個重要的人物,蘇聯也並沒有特意的為難他,最終他被和日本戰犯關押到了一起,開始準備著東京審判。

在東京審判的時候溥儀也推翻了一切,將所有的罪行都推到了日本人的身上,甚至將自己描述成了一個“被受害者”

但最終溥儀還是回到了遠東,繼續被拘留,這時候國民政府還存在,不間斷的找回蘇聯,希望將溥儀交還,好到時候接受審判。

這時候的溥儀是非常不願意回到中國的,害怕審判結果,於是向蘇聯也寫了一封信,開始了“見風使舵”,內容如下。

這封信的內容全篇都是稱讚蘇聯,一改當時在偽滿時期對蘇的態度,甚至將俘虜他的行動稱呼為“復活”

並且提出想要長時間留居蘇聯,蘇聯實在太好了,實在是不希望離開蘇聯這個“人類未來”

但斯大林等人也一直都沒有給出答覆,可溥儀的生活也十分的優越,一日三餐十分的豐富,還有下午茶,並且還有醫生護士給其檢查身體,並且也從來不用參加勞動。

在後來新中國成立之後,毛主席也訪問了蘇聯,並且提出引渡溥儀等戰犯的要求,想要通過處理戰犯的方式,證明其已是主權國家,因為當時的西方國家並沒有承認,當時只有十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有外交承認。

最終溥儀等人也在1950年8月3日在中國黑龍江綏芬河車站移交了我國,溥儀的蘇聯之行也終於結束。


娛樂吃瓜主








答:溥儀在被蘇聯關押的五年裡,都經歷了些什麼呢?

先讓我們來看看溥儀的表現吧。

溥儀多次懇求蘇聯政府接受他的珠寶發展國民經濟,想把他珍藏的大量珠寶分批捐獻給蘇聯。

溥儀還先後三次向蘇聯政府提出了居留蘇聯的申請。

溥儀還多次申請加入蘇聯共產黨。

溥儀被押送到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作證,當他看到了機場的蘇軍,臉上就露出了舒心的笑容,他甚至跪下來親吻地上的乾草。

溥儀曾三次寫信給給斯大林套交情,拉關係。

其中屢屢提到,感謝蘇聯政府讓他得以安全度日,他要以最誠摯感情來表示感謝。

他還把自己申請長期居留蘇聯的理由說成是“研究蘇聯社會主義和科研”。

1950年8月3日,溥儀被移交回國時,他還向蘇聯政府和斯大林寫感謝信,說要祝願蘇聯人民時代繁榮,祝願斯大林健康長壽。

……

溥儀對蘇聯這樣感恩戴德,一方面是考慮到自己曾經積極搞復辟,又協助日寇統治東北長達十四年,罪惡滔天,回國一定會接受審判,並且會被槍決;另一方面,不能不說,蘇聯人對他實在“太好”了。

蘇聯人對溥儀有多好呢?

名義上是戰俘,事實上就是個一寓公。

溥儀最初是被押送至蘇聯赤塔莫洛可夫卡30號特別監獄關押的。

蘇聯政府特別通過監獄,要對溥儀實施最佳優待政策。

“東道主”監獄長在他入獄時,專門為他舉行了一個小型宴會,告訴了他蘇聯的最佳優待政策,鄭重承諾,無論他們有什麼要求,只要是生活方面的問題,都一律滿足。

一開始,溥儀什麼都不敢提。

但蘇聯人善解人意,對待他們一行就像對待療養者一樣,無微不至地對他們進行了關懷和愛護,每天給他們安排四餐膳食,早餐有奶油麵包和各色點心、咖啡、茶等;上午餐和下午餐都有菜有湯;晚餐享用西餐,食材豐富,應有盡有,常見的有牛舌、牛尾、果酒、點心等。

為了解決溥儀精神上的空虛,監獄向溥儀提供圖書、報紙、收音機,甚至還給他配備了一架高級鋼琴。

單單這個還是不夠的。

俗話說,飽暖思那個那個,蘇聯人還給溥儀安排了幾個年輕貌美的蘇聯姑娘,專門充當溥儀的服務員。

不過,溥儀倒沒有造次。

蘇聯人還給溥儀配備了專門的醫生、護士、服務員。

溥儀的行動也沒受太大的限制,可以在監獄附近的河邊和小樹林中散步。

……

蘇聯人之所以對溥儀這麼“好”,一則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他的利用,二則是想拿他當一張牌打打,搞點什麼小動作,一旦溥儀的利用價值被壓榨乾,下場指不定有多慘。

不過,1950年8月3日,溥儀最終還是被移交回國了,而在經過九年勞教後,他重獲了新生,他才深深認識到,曾經以溫柔面目對待他的日本人、蘇聯人,都是別有目的的,只有祖國,才是真正把他當作赤子來看等。


覃仕勇說史


溥儀在蘇聯雖然是戰俘,但是過的比較滋潤,除了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之外,其他的生活需求蘇聯儘量都會滿足。

比如,溥儀仍然可以跟自己的隨從玩他那一套君臣之禮,依然可以享受到奴僕的侍奉。除此之外,蘇聯方面每天都會給溥儀提供大量的麵包、肉類以及蔬菜水果,而且還可以獲得乾淨的衣服,生病了還會有蘇聯醫生治療,他們不用像德國、日本戰俘那樣參加重體力勞動。當時蘇聯雖然贏得了二戰的勝利,但是經濟生產還未完全恢復,可以說這些食品是蘇聯人勒著褲腰帶省出來的。

而且這幫玩意還挺浪費,吃麵包不吃麵包皮,肉專挑好肉、嫩肉吃,蔬菜水果稍微不新鮮就不吃。蘇聯工作人員雖然看不下去,但是仍然把他們看不上的食品收集起來帶回家給老婆孩子吃,因為當時的蘇聯人都餓著肚子呢,一頓飯能吃個黑麵包就著點鹹菜都是美食了,更別提肉類和蔬菜水果了。

溥儀在蘇聯時期非常害怕被引渡回國,畢竟曾經當過二鬼子,害怕被人民政府執行死刑,甚至向蘇聯提出加入蘇共的請求。蘇聯方面也是哭笑不得,只能把這事給晾起來,不做回應。不過他最後還是被引渡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迴歸了正常人的生活,這也許是一個奇蹟吧。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中國有句古話: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末代皇帝溥儀在蘇聯的5年戰俘生活,就屬於他擺脫日本人控制之後的“後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當天,偽滿皇帝溥儀宣佈“退位”,在日本人吉岡的劫持下,溥儀準備動身前往日本本土。當時,溥儀只有一種感覺——他在自傳《我的前半生》裡這樣描述:

“我認為死亡已經向我招手了。”

“死亡向他招手”,則是他這一天之前的半生裡,最普遍的狀態。

從當上大清皇帝那天起,溥儀每天都被“死亡”籠罩,寢食難安。最初是革命軍、太監,然後是北洋軍閥、民國軍閥,最後是日本人,他們都在利用溥儀。溥儀就像一枚棋子一樣,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確認自己是否“有用”。

因為他一旦沒用了,就會被遺棄;而被遺棄,則意味著死。

偽滿洲國宣佈“退位”,無疑讓他確定了一件事——自己沒用了。因此,吉岡拉著他去日本時,溥儀的心情頗為複雜:一方面,他不敢違抗吉岡的命令,否則就會當場斃命;另一方面,他若是真的去了日本,不定受到怎樣的折磨。

第二天,溥儀等人經過輾轉回到瀋陽,在機場等待轉乘赴日飛機時,被一群蘇軍俘虜。 自此,溥儀開始了5年戰俘生涯。

△溥儀在蘇聯

溥儀在蘇聯的戰俘生活,用一個詞來形容,有福。為什麼這麼說呢?請看溥儀在蘇聯的生活狀態:

“一日三餐頗為豐富,還有面包、果品、奶油等午茶。另外配有醫生、護士,為他檢查身體和治病。溥儀從不參加勞動,生活起居一應都由侄兒和原隨侍伺候。”

如果溥儀想出去散步,還有專門的蘇聯姑娘陪著他。比如說,有一次溥儀想出去滑雪,蘇軍就派了2名金髮碧眼的姑娘陪著他,一起到附近的雪山上陪他滑雪。為了讓溥儀放鬆,蘇軍從不檢查溥儀的行李和房間。

要知道,蘇聯可是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切吃喝度用必須通過勞動獲得。溥儀以戰俘的身份,從不參加勞動,就能夠獲得這麼多物質享受,不得不說他非常有福氣。這種莫名其妙得來的“福氣”,甚至讓他產生了一個幻想:蘇聯人對他這麼好,何不申請永久留居?

1949年7月29日,溥儀直接向斯大林寫信提出申請,第三次請求允許他居留蘇聯。在這封申請書裡,溥儀這樣寫道:

“在前曾提出請求願留居蘇聯邦,雖尚未蒙答覆……因此我衷心盼望您允許我居住蘇聯邦內。現在我向您再鄭重表示最大的感謝和敬意,並願您長壽。”

看來,溥儀對蘇聯的生活相當滿意,要不然惦著臉求斯大林。

根據與溥儀一起去蘇聯當俘虜的侄子愛新覺羅·毓瞻回憶,溥儀請求留在蘇聯的“目的”並不單純:

“溥儀說將來的話咱也不能老在蘇聯呀,咱得由蘇聯接著上南美洲去吧。一看過去那時候可能是別的國家有些個皇帝,到南美洲當寓公去了,他也想著那個呢。”

溥儀被“俘虜”到蘇聯的時候,帶了一大箱子金銀珠寶。蘇聯內務部估計,這些首飾、鐘錶、金銀、寶石等貴重物品按1946年收購價格來算,值47.3萬盧布(10公斤黃金),;若是以藝術價值來估計,則百倍不止。

△溥儀捐的部分珠寶

1946年,溥儀為了討好蘇聯當局,將大部分珠寶“捐”給蘇聯當局,僅留下幾十件極品——這些極品換成錢的話,每一件都足夠溥儀吃喝度用後半輩子。這幾十件極品寶物,正是溥儀去南美洲當寓公的底氣。

人心不足蛇吞象,大概就是在說此時的溥儀。

唉!蘇聯當局也是沒讀過《孫子兵法》,要不然怎麼會養溥儀這麼個白眼狼?

蘇聯當局之所以會留著溥儀,很關鍵的原因是:溥儀是個棋子。這枚棋子交給誰,就意味著認同誰——溥儀被俘虜時,中國有白色和紅色兩部分。白色雖然有話語權,紅色卻與蘇聯“同宗”。因此,蘇聯在等中國的紅白之爭。

溥儀只是行了好運,才會享受本不該享有的“後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