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和日軍都能量產衝鋒槍,戰場上卻為何不大量使用?原因有兩點

近期,有軍迷網友在網上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何而戰的歐洲戰場和美國參戰的太平洋戰爭中,德國、蘇聯和美國都大量地使用了衝鋒槍,而中國戰場上,國民黨軍隊和日本軍隊都不常用呢?其中最著名的衝鋒槍以英國“斯登”式衝鋒槍、德國的MP28、美國的“湯姆森”衝鋒槍和蘇聯的PPS-43式7.62mm衝鋒槍/PPSh41衝鋒槍為代表。特別是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大量使用衝鋒槍,配合重炮火力的掩護,強大的火力壓制住了瘋狂的日軍。

國軍和日軍都能量產衝鋒槍,戰場上卻為何不大量使用?原因有兩點

衝鋒槍是一種步槍短小輕便,便於突然開火,射速高,火力猛,適用於近戰或衝鋒的槍械,相較於傳統的手動步槍。衝鋒槍可以實現自動射擊,連續射擊,而且彈容量可以達到幾十發,每分鐘的射速在100發以上。而如日軍主流的三八步槍、德軍主流的毛瑟步槍和國民黨軍隊常用的中正式步槍等手動步槍,子彈只能單次發射,速度較慢,每次只能裝5發子彈,火力較弱,影響戰爭的進度。所以,到了二戰後期,各國將大量的衝鋒槍投入到了戰場,用於巷戰和攻堅戰等。

國軍和日軍都能量產衝鋒槍,戰場上卻為何不大量使用?原因有兩點

衝鋒槍特別適合近距離作戰、突圍和巷戰等等,強大的火力能夠有效壓制地方,給予猛烈的打擊。但在中國戰場,不管是國民黨軍隊還是日軍,衝鋒槍的使用的非常少,只有少部分的部隊或者人員有裝備,如偵察連、敢死隊、警衛連或者進行巷戰時精銳部隊等。少用很多人認為是中國沒有生產能力。

國軍和日軍都能量產衝鋒槍,戰場上卻為何不大量使用?原因有兩點

事實上,當時的國民黨早就具備了生產衝鋒槍的能力,主要是進行仿製,也進口了一部分。如英國的斯登式衝鋒槍、德國MP-28/18I式衝鋒槍和美國援助的“湯姆森”衝鋒槍等等。當時的年產量已經超過萬把,甚至比日本的還多。

為何不大量使用?我們認為有兩點原因,第一:衝鋒槍火力強,但殺傷力有限,有效殺傷範圍只有100-400米,而日軍的三八大蓋在460米以上。如果大量使用衝鋒槍,面對日軍的遠程射擊會毫無用處,衝鋒時也是如此,射速雖然快,但射程不夠,怎麼打也沒用。所以,那個時期衝鋒槍往往只裝備一些特別的部隊。美軍和蘇軍之所以大量使用,那是因為他們有重炮飛機坦克的掩護,將士兵送到衝鋒槍的射程範圍內,對日軍陣地進行攻擊,而這樣的條件我們不滿足。

國軍和日軍都能量產衝鋒槍,戰場上卻為何不大量使用?原因有兩點

第二:後勤跟不上(主要原因),衝鋒槍射速快,但帶來的問題就是彈藥消耗快,幾十發子彈幾下子就沒了,當時中國的國情,就連步槍都供應不上,打大仗式普通士兵才能分到20發子彈左右,甚至更少,所以大量使用衝鋒槍沒有必要,同時日軍也極少使用衝鋒槍。日軍之所以少用衝鋒槍,也是和供應有著很大的關係,日軍戰場較廣,但資源有限,如果大量使用衝鋒槍也難以支撐住。以至於在後期面對美軍和蘇軍時,拿著三八大蓋的日軍就毫無優勢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