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手下最強大將:官渡之戰大難不死,得曹操賞識,成劉備大敵

在三國局勢形成之前,此人的地盤,兵力,城池,遠要比曹操,劉備,甚至是東吳孫家多得多!只可惜,他不善經營,不善於利用人才,更不體恤手下大將,最終導致戰敗,致使自己血本無歸,留臭名於千古,這位之前的大老闆就是袁紹。


袁紹手下最強大將:官渡之戰大難不死,得曹操賞識,成劉備大敵


袁紹,乃是曹操的發小,其聰明才智也是公認的,只不過他不善經營士人,更不會虛心採納良計妙策。雖然有不錯的家庭背景,但是最終卻只是過眼雲煙,在跟曹操決戰之時,全部家底便毀在官渡。

袁紹雖然不是一個合格的主公,但是他手下的文臣,武將極多。文臣方面有:荀諶、許攸、田豐、沮授、董昭等人,他們的智力驚人。而武將方面也有:顏良,文丑,高覽等人,皆是河北有名的功夫高手,武藝水平一流。不過,袁紹卻將他的這些文臣武將好好養起來,到關鍵時刻卻不聽他們的建議,換句話說就是,導演還是要他本人來當,至於演員選擇哪個,由袁導說了算。


袁紹手下最強大將:官渡之戰大難不死,得曹操賞識,成劉備大敵


袁導的這個搞法,完全是自掘墳墓。在官渡之戰時,手下謀士沮授、田豐都有不錯的計劃,但袁導就是不採納。在官渡之戰後,沮授、田豐均被殺害。比起,沮授、田豐來,袁紹手下的這員大將就非常聰明瞭。為什麼呢?他在袁紹即將敗退之時,便投降了曹操,反而反客為主,給袁紹上了最後一課!

這位大將的做法,也讓人感到佩服,自己遇到了一個無才之主,或許是很多人都不敢說出來的,不過在這員大將眼中,遇不到伯樂,那他就自己找到識千里馬之主。


袁紹手下最強大將:官渡之戰大難不死,得曹操賞識,成劉備大敵


這員大將是誰呢?此人後來得到曹操的賞識,在曹魏有著超高的地位,如果不是他棄暗投明,恐怕已經成為官渡之戰中的袁紹軍的炮灰,後來他發展順利,不但在軍中擔任要職,而且還成為劉備的頭號大敵!

他是誰?正是河北名將,原袁紹帳下大將張郃。


袁紹手下最強大將:官渡之戰大難不死,得曹操賞識,成劉備大敵


張郃這個人頭腦非常靈活,看事情也是非常透徹!當時,曹操派人燒袁紹糧草之時,張郃就認為淳於瓊根本抵擋不住曹操的進攻,張郃建議此時應該火速支援淳於瓊。不過,袁紹卻在郭圖的建議下,直接讓張郃,高覽攻打曹操的營帳,最終卻敗下陣來!

在敗陣之時,張郃便和同事高覽一同投降了曹洪。曹操聽聞之後,高興得不得了,並且聲稱張郃能夠投降於我,就像當年的韓信迴歸大漢一般!如此這般的肯定,這對於一個降將來說,是最大的肯定!曹操也是非常大方,直接便讓張郃做了偏將軍。(此職位,略低於將軍。)


袁紹手下最強大將:官渡之戰大難不死,得曹操賞識,成劉備大敵


張郃果真也不負曹操所望,在加入曹營之後,屢次建功。包括在白狼山之戰中,與同事張遼一起,徹底擊敗袁氏殘餘,為曹操肅清袁氏力量。後來又轉戰,陳蘭、梅成,大勝!而後又征戰,馬超,韓遂等人,結果仍然是大勝。其實,張郃參加這些戰鬥只是曹操的小試牛刀,老曹的目的是想讓張郃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在潼關之戰後,張郃已經成熟。

公元219年,劉備實力猛增,打算搶回曾經被曹操收取的漢中。這一次,劉備親自上馬,把萬餘精兵分成10個小隊,圍攻張郃。結果卻讓劉備尷尬,不但尚未取得成功,反而被困戰中,無法脫身,後來還是諸葛亮發來救兵,劉備才得以脫困!說明什麼?劉備可是久經沙場的統領,他敗被張郃所困,意味著什麼?張郃已經是一名優秀合格的大將了,劉備他不是張郃的對手!


袁紹手下最強大將:官渡之戰大難不死,得曹操賞識,成劉備大敵


劉備後來在救援兵力達到才將夏侯淵引出,劉備用火燒鹿角之計,成功騙取夏侯淵分兵救援張郃,而黃忠此時殺出將夏侯淵擊殺在地!這個時候的劉備,越發氣憤,即使黃忠殺了夏侯淵,他出高興不起來!不僅如此,本應該表揚黃忠的壯舉,不料劉備卻道,“殺個夏侯沒用,若真要殺,就殺我的頭號大敵”(這裡指的便是張郃。)

劉備此舉,也從側面反應出張郃的確是一代將才。正因為如此,曹操在臨死之前,便在暗中留下了張郃。並且讓張郃假節,這是何等的特權!當年,劉備在漢中大勝之後,便想強行渡河過來與曹魏決戰,不料張郃卻早已在對岸擺好架勢,倘若劉備進軍,張郃便在進軍半道殺出,如此一來給劉備沉重打擊,最終劉備只得認慫!(想想都氣啊!劉老闆這個時候年紀也不小了!)


袁紹手下最強大將:官渡之戰大難不死,得曹操賞識,成劉備大敵


在曹操臨終之前,仔細為兒孫事業打算,決定用曹不為繼承人,當然曹操不得不留下一些忠臣良將,以護佑曹家領土。這其中就有張郃。

曹操死後,張郃升為左將軍。並且在,公元228年之時,成功幫助曹魏抵禦了諸葛亮的北伐大軍,張郃更是在街亭,成功打敗了孔明的得意弟子馬謖, 如此一來便切斷了蜀軍的後續支援,導致諸葛亮只得退軍!在三國演義之中,更是誇張,張郃不但成功退軍,而且還讓諸葛亮上演了一出好戲,《空城計》。


袁紹手下最強大將:官渡之戰大難不死,得曹操賞識,成劉備大敵


後來,張郃還成功揣測出諸葛亮北伐之時機,並且建議曹魏早早安防,張郃一輩子幹實事,軍功卓著,為曹魏貢獻一生的才華,這或許是對曹操當年最好的知遇之恩吧。倘若,在曹營之中,多幾個像張郃這樣的人,估計曹魏江山不會這麼容易就被司馬氏竊取。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三國志斐松之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