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發經費近兩萬億,基礎研究僅佔5%,錢都花哪去了?

2018年,我國科技經費投入力度加大,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保持較快增長,國家財政科技支出增速加快,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持續提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8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在2018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達到了19,677.9億元。同時,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研發經費佔GDP的比重,簡稱"研發強度")也上升到了2.19%。

分活動類型看,全國基礎研究經費1090.4億元,比上年增長11.8%;應用研究經費2190.9億元,增長18.5%;試驗發展經費16396.7億元,增長10.9%。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經費所佔比重分別為5.5%、11.1%和83.3%。

中國研發經費近兩萬億,基礎研究僅佔5%,錢都花哪去了?

打造技術創新國家,研發投入逐年攀升

2006年,國務院發佈《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自主創新"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

該綱要旨在促進我國創新發展,旨在國防事業、環境保護事業創新發展,綱要的實施,關係目標的實現,關係的成功,關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國也是以該綱要為重要依據進行編制

總體目標為:到2020年,我國科學技術發展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能力顯著增強,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為在本世紀中葉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基礎。

從這一年開始,我國科研經費保持了連年增長,研發經費總量相繼超過韓國、英國、法國和德國,並在2013年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科技研發市場。

中國研發經費近兩萬億,基礎研究僅佔5%,錢都花哪去了?

研發經費常被用來考察一個地區的科研實力和發展潛力。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由以往的要素驅動逐漸轉向創新驅動,科技創新變得愈發重要。

不過,在衡量研發意願方面,研發強度這一指標更具代表性,它反映了一個地區願意把多少資源用於研發,體現了其對科技的重視程度。

在2000年時,中國的研發強度還不到1%,但到2013年時,中國的這一數值已經超過了2%,邁過了創新型國家的門檻。目前,中國的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超過了多數經合組織的成員國。

中國研發經費近兩萬億,基礎研究僅佔5%,錢都花哪去了?

研發經費總體規模大,地區差異逐步擴大

《中國城市統計年鑑》公佈了296個城市的R&D內部經費支出(R&D經費支出分為內部支出和外部支出,內部支出是指為開展R&D活動實際用於本單位內的全部支出),雖然中國的研發經費已接近兩萬億,但各地的差異其實非常大。

分地區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超過千億元的省(市)有6個,分別為廣東(佔13.7%)、江蘇(佔12.7%)、北京(佔9.5%)、山東(佔8.4%)、浙江(佔7.3%)和上海(佔6.9%)。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地區生產總值[4]之比)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市)有6個,分別為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天津和浙江

分活動主體看,各類企業經費支出15233.7億元,比上年增長11.5%;政府屬研究機構經費支出2691.7億元,增長10.5%;高等學校經費支出1457.9億元,增長15.2%。企業、政府屬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經費支出所佔比重分別為77.4 %、13.7%和7.4%。

中國研發經費近兩萬億,基礎研究僅佔5%,錢都花哪去了?

企業,科研的主力軍,中國區域華為一枝獨秀

根據《2018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的數據,2018年,中國的科研經費有77.4%來自於企業。而城市間的科研經費之所以如此不均衡,很大程度上就與產業結構有關。例如汽車製造、醫藥製造和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這些產業不僅產值高,對科研的需求也高。

歐盟委員會在去年12月發佈了《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The 2018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針對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家主要企業在2017~2018年度的研發投入情況進行了排名。在這份表單中,研發經費達到1億歐元的中國大陸公司有102家,按照公司註冊地去統計,就會看到北上深基本包攬了中國科研投入最多的企業。


中國研發經費近兩萬億,基礎研究僅佔5%,錢都花哪去了?

在歐盟委員會的這份排名中,華為以113.3億歐元的研發投入排名世界第五。根據華為的年報,它的科研費用佔到了銷售收入的14.1%,而華為近十年的研發總投入已超過了4800億元。科研投入的回報是不可估量的,僅2018年,華為就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提交了5405份專利申請,位列全球第一。

該榜單主要是對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家主要企業的會計年度研發投入進行調查而來,因此含金量頗高。總的來看,在這份榜單里美國有778家企業上榜、歐盟有577家、日本有339家,中國則有438家企業上榜。

具體來看,以榜單top5為例,韓國三星電子以134.37億歐元研發投入位居第一,之後依次是美國谷歌母公司Alphabet(133.88億歐元)、德國大眾(131.35億歐元)、美國微軟(122.79億歐元)和中國華為(113.34億歐元)。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華為名列世界第五,但其是榜單前五十里,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國公司,也就是中國企業排名第一。

中國研發經費近兩萬億,基礎研究僅佔5%,錢都花哪去了?

與發達國家相比,基礎研究投入明顯不足

中國與主要發達國家比較,科學研究(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投入明顯不足,美國和日本科學研究投入比例均在30%以上,英國和法國則高達60%。 中國科學研究的主要問題不僅是基礎研究投入不足,更重要的是應用研究差距比較大,不到美國和日本 的一半,與英國和法國的差距更大。


中國研發經費近兩萬億,基礎研究僅佔5%,錢都花哪去了?

中央71個研發經費管理部門中,中國科學院規模最大

中國科學院規模最大,已經接近500億元,其中一半用於基礎研究;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委員會接近300億元;工業與信息化部和農業部在100億左右,其他部門相對比較少。

中國研發經費近兩萬億,基礎研究僅佔5%,錢都花哪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