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砧木嫁接黃瓜最好?怎麼操作成活率高?

俏漁妹海鮮


 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種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種植物的莖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兩個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株。而在嫁接過程中,就要用到合適的砧木。

黃瓜嫁接以黑籽南瓜和瓠瓜作砧木較好,目前已開發出很多黃瓜砧木專用品種,在嫁接時栽培者應根據嫁接的主要目的進行科學選擇。

1)雲南黑籽南瓜、日本黑籽南瓜嫁接親和力強,成活率高,抗多種土傳病害,耐低溫能力強,果實品質好,無異味。(2)西魯坡日本龍井種苗公司1995年育成。親和性好,不易徒長,抗早衰,生育後期植株仍能健壯生長。在高溫、低溫下根量均大,在夏秋季節栽培也能發揮增產潛力。(3)悠悠一輝黑型由日本崎玉原種育種公司1994年育成,嫁接容易,成活率高,低溫生長性好,最適合冬季溫室栽培。(4)雲龍七日本久留米原種育成會1993年育成。抗急性枯萎病。根群發達,但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易平衡,徒長現象較少。嫁接後黃瓜果實在各種栽培方式下都不產生蠟粉。栽培上要求及時追肥,小水勤澆,確保地溫。(5)土佐系南瓜是印度南瓜和中國南瓜的雜交種,品種較多,如新土佐南瓜等,親和力強,成活率高,耐高溫,果實品質好,無異味。(6)壯土臺灣省農友種苗公司新培育的砧木品種,屬於中國南瓜。親和力強,生長旺盛,抗枯萎病,低溫生長性好。

建議採用靠接法嫁接,接穗早播7~10天;嫁接後前3天養護溫度控制在25~28℃,空氣相對溼度95%左右,避免日光直射;嫁接後第4天起逐漸降低溫度,通風降溫;7~10天后按普通苗管理。





小潔在農村


黃瓜砧木應具備的條件:對土壤傳播的病蟲害有較強的抗性,能增強黃瓜植株的長勢,吸肥水強力強,耐溼、耐旱、耐熱以及親和力強。

1、美國黑籽南瓜:此品種極耐低溫,在零度左右還能開花坐果,根系發達,植株生長旺盛,生育期長,耐貧瘠的土地,對枯萎病、疫病、白粉病和霜黴病抗性極強。

2、南砧一號(雲南黑籽南瓜):此品種是雲南科研人員從野生的南瓜中選育出來的,生長特性和抗病性能與美國黑籽南瓜相似。

3、剛立南瓜:此品種是由日本培育出來的,適應性廣、多親和力的優良品種,專用於嫁接。既可以嫁接黃瓜,也可以嫁接甜瓜;既抗高溫,又耐低溫;既不怕溼,又耐乾旱。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抗病性強,長勢旺盛,一年四季均可嫁接。

嫁接苗成活率的高低,與嫁接技術和嫁接後的管理有密切的關係。嫁接後8一10天是嫁接口的癒合期,要創造有利於接口癒合的溫度、溼度和光照條件,促進傷口快速癒合。

1、溫度:在黃瓜嫁接後,白天要保持25一28℃,夜間為17一20℃,過高或過低都影響成活率。

2、溼度:在黃瓜苗嫁接前,要澆足水,使幼苗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嫁接後也要立即向根部澆水,而且要一次性澆透。空氣相對溼度達到95%以上,還要用小拱棚蓋嚴,使育苗場所密閉。嫁接後前3一4天不通風,以後在夜晚和清晨通風,每天通風1一2次。以後逐漸揭開塑料薄膜,增加通風的時間,但要保持較高的溼度,每天中午噴霧1一2次。

3、光照:嫁接後頭3天要遮光,避免陽光直射,可在薄膜上面蓋草簾或紙被、報紙等。以後逐漸在早晚通光,縮短遮光的時間,到一個星期以後就不用遮光了。


慶雙


黃瓜嫁接用的砧木是雲南黑籽南瓜和白籽南瓜。黑籽南瓜在低溫條件下親和力較高,多應用於早春嫁接;白籽南瓜在高溫條件下親和力較高,多應用於夏秋黃瓜的嫁接。黑籽南瓜種子最好用隔一年的種子,可以提高發芽率。

黃瓜嫁接有靠接、插接等方法。嫁接方法不同,要求的適宜苗齡也不同。要依據所採用的嫁接方法,來確定黃瓜和南瓜的播種時間。黃瓜出苗後生長速度慢,黑籽南瓜苗生長速度快,要使兩種苗在同一時間達到適宜嫁接,就要合理錯開播種期。

插接法:一般南瓜提前2~3天或同期播種,黃瓜播種7~8天后,就可以進行嫁接。嫁接適宜形態為黃瓜苗子葉展平、南瓜苗第一片真葉長1cm左右。用消毒後的到刀片將子葉旁邊的頭去掉,然後把頂端的莖部劃成兩半,深淺適中即可,不需要太深。從黃瓜的子葉旁邊剪下枝茬,插到南瓜的莖部上,之後會自己長好。

4靠接法:一般黃瓜播種5~7天后,再播種南瓜,在黃瓜播後10~12天,就可以進行嫁接。嫁接適宜形態為黃瓜的第一片真葉開始展開,南瓜子葉完全展開。用刀片或竹籤刃去掉南瓜的生長點及兩腋芽。在離子葉節0.5~1cm處的胚軸上,使刀片與莖成30~40度角向下切削至莖的1/2,最多不超過2/3,切口長0.5~0.7cm。切口深度要嚴格把握,切口太深易折斷,太淺會降低成活率。

5在黃瓜子葉下節下1~2cm處,自下而上呈30度角向上切削至莖的1/2深,切口長0.6~0.8cm,但是不切斷苗且要帶根,切口長與砧木切口長短相等。砧木和接穗處理完後,一手拿砧木,一手拿接穗,將接穗舌形楔插入砧木的切口裡,然後用嫁接夾夾住接口處或用塑料條帶纏好,並用土埋好接穗的根,20天左右切斷接穗基部就可以了。

6嫁接後管理

先澆透水,保證土壤的溼潤度,同時還要噴810倍液的百菌清,這樣起到防病的作用。嫁接後前3天要進行遮陽,保持密閉狀態。然後4-7天,可以接受短時間的弱光照,每天對嫁接苗噴霧1-2次,保持水分,其中一次噴500倍的百菌清,以預防霜黴等病菌侵染。一般7天傷口即可癒合,可逐漸延長見光的時間,每天適宜光照的時間以瓜苗不發生嚴重萎蔫為標準,當黃瓜新葉開始生長標誌嫁接成活,就可以轉入正常管理階段啦!


胡貞禹


黃瓜嫁接以黑籽南瓜和瓠瓜作砧木較好,目前國內外巳開發出很多黃瓜砧木專用品種,在嫁接時栽培者應根據嫁接的主要目地進行科學選擇。①雲南黑籽南瓜、日本黑籽南瓜嫁接親和力強,果實品質好,無異味。②西魯坡日本龍井種苗公司1995年育成。親和性好,不易徒長,抗早衰,生育後期植株仍能健壯生長,抗早衰,生育後期植株仍能健壯生長。在高溫.低溫下根量均大,在夏秋季節栽培也能發揮增產潛力。


韋奇花


用南瓜一片葉子嫁接黃瓜最好!可拼接法,靠接,插接等,最好靠接成話率高!


農村鄉下蜂


黃瓜作為我國設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栽培面積正在逐年擴大,但是連茬病蟲害、重茬連作的障礙、土傳病害的發生日益突出。在栽培過程中,採用嫁接技術育苗,不僅提高了植株抗病蟲的能力,而且能有效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本期節目介紹雙砧木黃瓜育苗技術。

  黃瓜雙砧木嫁接,即嫁接時多接入一根砧木,使三根不同植株結合成一個完整的植株。雙砧木嫁接不僅提高了黃瓜的抗病蟲能力,而且在黃瓜生長過程中,同時有兩棵植株的根向同一植株輸送營養和水分,使植株吸收肥水能力明顯提高,結出的黃瓜產量高而品質好。

一、黃瓜嫁接砧木

  1.種子選擇  雙砧木嫁接可選擇的砧木品種有白籽南瓜和黑籽南瓜,實際生產中,可同時採用黑籽南瓜或都用白籽南瓜,也可兩者搭配。

  2.種子處理 將砧木種子放入50℃溫水中保持10分鐘左右,然後攪拌到溫度降至30℃左右,繼續浸種8小時,撈出瀝乾水分,進行催芽後播種。砧木種子一般畝用量2~2.5公斤,播種在營養缽內,3~5天即可出芽,等到60%苗破土時再覆土1~2次,此時注意夜間溫度14℃以上,白天22℃,水分見幹見溼,9~10天后可長成強健的砧木苗,

二、黃瓜嫁接接穗

  1.品種選擇  接穗選用耐寒、抗病、生長勢強及高產的品種,如津優35、津優36、中農26、中農 27等,較適宜北方溫室越冬黃瓜生產。

  2.種子處理  將接穗種子放入55℃溫水中攪拌10分鐘,然後浸泡4小時,再催芽,待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3.接穗種子播種  為使接穗苗和砧木苗在嫁接時削切面最大程度結合,一般接穗晚砧木1天播種,每畝大概用量150克。

三、黃瓜嫁接

  9~10天后,當砧木和接穗苗剛露出心葉時為嫁接最佳時期。雙砧木嫁接需要比單砧木嫁接更高的技術,首先將其中一棵砧木子葉處呈30°斜面切下去,削掉一真葉和另一片子葉,砧木上只留一片子葉,削切時要一氣呵成,不要返刀,另一棵砧木用相同方法削切,接穗苗選取子葉下1.5釐米部位左右兩側分別削去15°左右的斜面,兩個削麵形成約30°的楔形,然後將兩個砧木的切面和接穗貼合後用嫁接夾子夾好,放入營養缽中固定。

 四、黃瓜嫁接後管理

  經過嫁接的苗需進行緩苗,緩苗過程中要注意保水。為保證嫁接成活率,嫁接最好選在晴天上午,嫁接苗要在中午溫度達到最高之前放在提前備好的小拱棚中,全部放進去後再澆一次緩苗水,遮上遮陽網防止嫁接苗失水過多。高溫高溼是緩苗期的理想環境,此時溼度保持在95%以上,白天溫度控制在28~32℃,夜間溫度不低於18℃。3天后,在中午溫度較高時逐漸給小拱棚通風1~2小時,5~7天后嫁接苗就可正常進行光合作用,此時每天的放風次數可增加2~3次,一週後可撤掉遮陽網準備定植。定植前還要將砧木上長出的側枝及時清除,以防和接穗爭奪營養。同時在植株生長過程中,隨時留意砧木新長出的側枝,發現後及時清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