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無垠的宇宙,存在著千億個星系,千千億顆恆星,像地球這樣的行星該有多少?

老胡子a


宇宙中的行星無法計數,但像地球這樣的宜居帶行星就要少一些,而像地球這樣孕育了生命的行星就更少了。

宇宙到底有多少個星系現在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現在發現的已經有一千多億個,但人類看到的還僅僅是宇宙一小部分,看得較清楚的更是很小一部分,因此無法統計出到底有多少個星系。

我們銀河系有約2000~4000顆恆星,太陽只是這其中的一顆恆星。天體結構由小到大為行星~恆星~星系~星系團(較小的叫群)~超星系團,銀河系是本星系群中的一個星系,本星系群包含50個以上的星系;本星系群是本超星系團中的一員,本超星系團包含星系團(群)100餘個,其中心的室女星系團就包含了2500個星系。

現在科學家已經發現超星系團上百個,其中一些超星系團大的驚人 。

我們本超星系團覆蓋直徑約2億光年一片天區,但卻只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部分,這個超超星系團包含了若干巨大的超星系團,以及500個星系團和星系群。像拉尼亞凱亞超超星系團這樣的天體結構還發現了很多。
所以整個宇宙到底有多少星系目前還沒有定數,已經發現的大概有一千多億個,有的科學家估計,宇宙星系總數可能超出萬億個甚至10萬億個。那麼恆星有多少呢?

現在人類已經發現太陽系外行星4000多顆,其中類地行星有1000多顆,宜居帶行星上百顆。

行星比恆星小多了,比如我們地球只是太陽質量的0.0003%,體積的130萬分之一,在以若干光年計的距離,是很難發現行星的,因此還有很多行星沒有發現。

距離我們最近的幾顆恆星,比鄰星4.22光年,巴納德星6光年,現在都發現有行星相伴,而且還不止一顆,因此每一個恆星系統都可能有行星相伴,沒有行星的恆星才才很少吧。這是因為恆星形成機制決定的。

恆星都是形成於一個巨大的分子云,在引力下收縮,中心壓力和溫度不斷加大,最終引發了核聚變,恆星就形成了。所有恆星都會吸積掉這坨星雲的絕大部分質量,但不可能一點殘渣都不剩,而這些殘渣就是行星生成的基礎。

我們太陽系太陽吸收掉了99.85%的質量,剩下的0.14%就形成了八大行星和幾百顆矮行星、衛星,還有無數的小行星碎片和塵埃。其他的恆星系統應該莫不如此,尤其在所有恆星中,紅矮星佔據了80%以上的數量,這種恆星的形成更應該有行星相伴。

所以宇宙中行星的數量真的沒法子計算,而宜居帶行星一般一顆恆星會有1到2顆,能夠孕育出生命的就更稀少了。

根據德雷克方程計算,銀河系中大約會有100萬顆恆星可能孕育出文明,保守估計也有10萬顆,這樣銀河系按2000億顆恆星計算,有文明的恆星佔總量的0.00005%~0.0005%。如果宇宙按有1萬億個星系計算,每個星系有10萬個像地球這樣孕育出了生命和文明,那麼整個宇宙將有100000000000000000顆(10億億顆)像我們一樣的地球。

但是人類窮盡各種辦法巡天搜尋,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地外生命和文明的蛛絲馬跡。

既然這個世界應該具有這麼多的文明,而且這個宇宙已經有138億年壽命了,那麼這些本來存在的高等文明在哪兒呢?這就是費米悖論。這個問題就不在本文討論了,有興趣的歡迎查看時空通訊過去發表過這方面問題的回答或文章,或者且聽下回分解。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時空通訊


宇宙中到底有多少顆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如果是和地球一樣的類地行星的話,光在銀河系就有幾十億顆。如果是和地球一樣出現了高等智慧生命的話,科學家通過計算樂觀的估計也不在少數。

美國的天文學家德雷克曾經提出一個非常著名的方程,用來計算銀河系中可能存在多少能夠和地球溝通的外星文明數量。換言之,就是和地球一樣出現智慧生命的外星球的數量。方程是這樣表達的,N=Ng×Fp×Ne×Fl×Fi×Fc×FL。雖然科學家認為銀河系中出現高等智慧生命的概率極低,但是通過方程計算出的結果為在銀河系內可能有10萬到100萬顆行星和我們地球一樣出現了高等智慧生命。

如果我們尋找的只是類地行星的話,這麼這個方程可以這樣表達N=Ng×Fp×Ne。這就意味著銀河系4000億顆恆星系統中和地球一樣的類地行星就有40億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經開始了尋找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開普勒任務。目前開普勒任務團隊已經確認的系外行星總數接近1700顆。與科學家用德雷克方程估算的40億顆的類地行星數量還相差甚遠。以我們人類現有的科學技術水平是無法探測到所有銀河系中的類地行星的。

更何況在浩瀚的宇宙中,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更是不計取數。因此,宇宙中像地球這樣的行星也是無法計數的。


兔斯基聊科學


小村姑灰過來:看人生需要淡泊,看宇宙更要虛心!

太陽作為地球的主恆星,給我們光明和溫暖,照拂地球億兆生靈,她的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也就是說,地球是細微沙粒,太陽是籃球,比例懸殊,令人咋舌。

可我們的太陽確是銀河系2000億顆恆星當中的一粒沙子,而且是很普通的中下等及的沙子,據稱銀河系至少存在200億個與太陽一樣的級別的黃矮星,在銀河系內默默無聞,就算其中只有1%具有地球這樣的行星,那也得有2億個!

再看看銀河系,根據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擦,銀河系也只是可觀測宇宙中的1200億個星系當中的小不點,就算按照上面的比例測算,可觀測宇宙內至少也得有2400億個地球。

只是這些小不點之間太遙遠了,無線電波走幾萬年也不一定抵達彼此,何況無線電還要衰減呢?就算外星人想說一句:Hello!,等我們收到,也過了幾萬年,再回復過去,地球早就物是人非了。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比如上海的一個微小細菌,在有生之年不可能知道紐約也存在同類一樣。


諸葛小村姑


你想要多少個?我告訴你,你要多少有多少,你勾畫出來多少,就有多少。這就是宇宙。

不用去找,也不用枉費心機去研究,地球並不孤獨,如果你打開你的心量,你就會看到無限廣大的世界原來都在這裡。你隨時都可以出發,隨時都可以到另外的一個域外文明中旅行。沒有任何風險,只要你不與人為敵,你就是正義之神。也不會遇到任何人與你為敵。首先,你的心目中沒有強大的敵人。所有的假想敵,都是假的,都是你的虛妄之心勾畫出來的。

煙花的星空告訴我們,其實,宇宙也是這個樣子,也會曇花一現,所有我們所見,都會如此一現就沒有了。如夢亦如幻。、

宇宙也是這樣的。我們目光所及都是有限度的。

更廣大的宇宙都在我們的心靈裡面。

打開心,你就會發現真相。

打開心靈的鑰匙就是放下,萬緣放下,放空自己。


東北向前


對於浩瀚無垠的宇宙,存在著千億個星系,千千億顆恆星,像地球這樣的行星該有多少呢之話題,我個人觀點認為,宇宙是浩瀚無垠無邊無際客觀存在的自然天體,是由數之不盡的恆星及其恆星系所構成的,每個恆星系都是一個獨立性的物質週期循環運動的整體單元,能實現恆星與恆星系的週期再生再再生之無限輪迴,無盡數量的恆星及其恆星系之客觀存在,實際上是組成無限宇宙物質的細胞單元,是以數之不盡的細胞單元(恆星系)共同來組成無限宇宙物質的結構,共同來支撐著無限宇宙空間的恆存。

每個恆星系都是同一樣的物質結構,都是同一樣的物質週期循環運動現象,都是同一樣的無限輪迴發展的自然規律。因此,依據我們太陽系的實際情況,太陽系之中只有一個主體的太陽(恆星)和一個地球特殊環境現象的存在。

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宇宙之中星系存在數量的多與少,是由恆星存在的實際數量多與少決定的,也就是說,宇宙之中有多少顆恆星的存在,就會有多少個恆星系的自然存在。

此外,宇宙無限數量的恆星系之中,每個恆星系只有一個像地球一樣環境的行星存在。換句話來說,宇宙之中有多少個恆星系的存在,就會有多少個像地球一樣環境的行星存在。

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關注我,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和學習。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地外天使


千億顆星系,千千億顆恆星,……,這是”相對有限宇宙”觀念,與浩瀚無垠的宇宙不相符,與”絕對無限宇宙”更不相符。


中承明


不知哪位哪麼有錢有這摩多地界……


第一神靈人


我曾經想想過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有多渺小,就像我們相對於地球像只螞蟻這麼小,而地球相對於宇宙也許連螞蟻都算不上把,一粒沙差不多吧,整個宇宙大的恐怖


每天醜的不一樣


地球的誕生是偶然的,想要形成地球這樣的行星條件是極其苛刻,不會超過兩位數


他還⑩訃懂O


有無數個宇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