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大驅一次建造了好幾艘,技術和性能經過檢驗了嗎?成熟嗎?

那年我追過的女孩2


055大驅的建造於以往不同,在055下水的時候,已經有至少2艘055開工,在055首次海試的時候,在建的055數量增加到4艘。到了055大驅參加423海上閱兵式的時候,已經有多艘同型號艦艇下水試航。沒有經過小批量服役試用就進行大批量生產,是055驅逐艦的一大建造特色,這說明中國已經拋棄了小步快跑的造艦模式,海軍水面艦艇技術日益成熟,不需要小批量測試。

在以前,中國海軍的艦艇建造比較奇特,各個型號的數量非常少,間隔時間也非常長。在2005年,中國連續建造服役了兩艘052C導彈驅逐艦,曾經引起轟動。不過,在這兩艘052C驅逐艦服役後,卻一直不見其他052C驅逐艦的蹤影,直到2013年中國才開始重新建造服役了第二批共4艘052C驅逐艦,而當時更先進的052D驅逐艦都開始建造服役了。

052C驅逐艦如此奇特的建造計劃主要是由兩個原因導致的。第一個原因就是052C驅逐艦的技術跨度很大,技術成熟度較低。052C驅逐艦裝備了國產相控陣雷達,還裝備了很多國產新型武器、電子設備,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達到作戰要求。

實際上,前兩艘052C驅逐艦在服役後也花費了很長的時間進行各種測試工作,戰鬥力生成時間明顯更晚。加上其國產燃氣輪機項目也遇到一定的難題,所以建造計劃受阻。直到中國完全解決設計建造難題,前兩艘052C驅逐艦形成作戰能力後,中國才開始建造新一批052C驅逐艦。

第二個原因則是江南造船廠當時正在進行搬遷,整體搬遷到長興島上,也不可避免的導致052C驅逐艦的建造存在一段很長的空白期。而055大型驅逐艦的建造計劃同樣非常特殊,從055驅逐艦的1號艦被官方正式公佈下水的時候起,當年外界就發現至少有6艘055驅逐艦在建造中。不僅如此,在去年055驅逐艦的1號艦進行首次海試前,其2、3、4號艦都已經下水了,特別是3、4號艦還是同時下水的。在首艦還沒有服役甚至還沒有海試的情況下,其就有3艘後續艦艇進行陸續下水,這在中國海軍歷史上無疑是非常罕見的。

一方面,說明中國海軍對055驅逐艦的非常有自信。055驅逐艦雖然裝備大量新型艦載武器以及其他設備,但其仍然擁有很高的成熟度。它的艦炮、垂髮裝置、相控陣雷達、其他電子系統設備雖然都是新的,但都是從現有成熟裝備上升級改進而來。在性能提升完善的同時,成熟度和可靠性都非常高。而且055驅逐艦的很多艦載設備都已經在武漢的陸上試驗平臺上接受了試驗,可靠性更加有了保證。所以在055驅逐艦的首艦還沒有服役的情況下就批量建造055驅逐艦基本並不存在太大的問題。

加上現階段中國海軍對萬噸級驅逐艦是非常“飢渴”的,急需055驅逐艦加入航母艦隊中去。所以055驅逐艦自然而然的擁有非常驚人的建造速度和建造規模了。


科羅廖夫


首批六艘,連正式服役都還沒進行,那裡談成熟?

055大驅,第一批共訂購了6艘,上海江南造船集團與大連船舶工業集團各分了3艘。從這個南北齊建的角度來看,055顯然也會下餃子。首艦已經在去年6月份下水,不出意外的話將被命名為“南昌號”(那個刷101舷號的圖片是假的)。到現在該級艦已經有4艘下水,全部6艘都已經在開工建造,從流水線角度講,最遲明年初就要加單建造第二批了。

055級驅逐艦,標準排水量1.1萬噸,滿載排水量1.25萬噸。艦長約180米,艦寬約20米,吃水深度6.6米。使用6臺QC-280燃氣輪機,提供15萬匹馬力,最大航速約30節,續航力約5000海里(9300公里)。該艦由345B海之星,和集合在一體式桅杆上的X波段雷達組成的雙波段AESA相控陣雷達系統。該艦裝備一門H/PJ-38型130mm艦炮,艦上112具VLS垂直髮射系統可以發射海紅旗-9防空導彈、鷹擊-18反艦導彈、長劍-10巡航導彈,未來還將配備新型彈道反艦導彈。

大連船廠兩艘055,該級艦2號艦在今年4月份在江南造船廠下水,7月份大連船廠同時下水兩艘,剩餘兩艘的分段也已經在組建,如果要保持流水線運轉的話,今年低最遲明年初就要下單。這就是中國速度。

至於成熟,那還早,一是連正式服役都還沒完成,一艘軍艦的成熟的標誌,最起碼要正式服役一年半到兩年後,正式形成戰鬥力才可以說下成熟,現在一切都還早。

二是055首艦在全電推進方面放了大家一個鴿子。之前一直言之鑿鑿的4臺QD-50渦輪發電機,提供30兆瓦的電力,進行全電推進。而且還是馬少將團隊研發的屬第二代全直流電推進,跳過歐美不可靠,經常趴窩的交流電推進。但是出於穩妥等考慮,首艦還是沒采用這一推進方式,估計海軍非要確認QC280燃氣輪機的全燃聯合動力系統安全可靠才敢走下一步。

052D還是使用柴油機-燃氣輪機交替的動力組合,低速巡航用柴油機,高速用燃氣輪機,055是首個使用全燃氣輪機的動力系統。

最後是可升級的地方多著呢,談什麼成熟?比如為什麼現在海軍流行全電推進這個概念?靜音和提高靈活性都還是其次,最主要是提高全艦的供電水平,不上全電推進,你哪裡來的電來玩電磁炮和激光炮?還有傳聞中的艦載反艦彈道導彈,這種把DF21D縮小,搬進850毫米直徑垂髮系統的導彈,可是對付對方大型水面艦艇編隊的終極“殺手鐧”。在試驗中的海軍電磁炮


五嶽掩赤城


目前只能說部分技術經過了檢驗,整體成熟度如何未可知。不過既然海軍高層敢首批就上8艘,那說明信心很足,否則不會拿這幾百億開玩笑。至於這信心的由來,那肯定是基於龐大的試驗數據,不是我等所能知曉。
圖:055首艦下水圖

055作為中國第四代驅逐艦,滿排12300噸,搭載雙波段雷達和一體化綜合射頻系統,裝備112單元通用垂髮系統,可發射防空,反導,反艦,反潛以及對陸攻擊巡航導彈,整體作戰能力強大,戰力足以位居世界三甲行列,甚至不少人認為055服役後將成為“世界第一艦”。而中國海軍一口氣就下單8艘,也足以說明對其滿意度之高。


圖:055萬噸大驅解析圖

對055首批即建造8艘會不會顯得“冒險”的問題,網友多有討論。小兵覺得,目前055的關鍵技術中,部分已經得到了上艦驗證。比如,055裝備的四面大型S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就是052D上的“海之星”雷達的改進型號。其性能先進,探測距離遠,可靠性高,在052D上使用經驗豐富,可以說是一款成熟的裝備。
圖:055和052D驅逐艦對比圖。可見二者有很多相似點


除此之外,055裝備的新一代垂髮系統雖然是重新設計,但基本結構類似於052D和054A上的“巧克力塊”,在二者已經大規模投入現役的情況下,中國海軍對此可謂很熟悉。新型垂髮系統深度和直徑借大於052D上的垂髮,對今後導彈種類的選擇和拓展擁有很大的便利性,更可用來驗證國產“一坑四彈”技術。
圖:“一坑四彈”
技術

至於綜合射頻系統和小型X波段雷達,中國雖然沒有實際應用過,但只要細心就會發現其早已經見諸報端,並經過了長時間的陸上測試,現在得以上艦,肯定是達到了設計標準,開始實際應用了。所以,應用這些新型技術,只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已。作為軍迷,我們無須過多擔心。


圖:055棲裝圖。其艦橋上的雙波段雷達清晰可見


兵者詭道也


莫說什麼成熟不成熟的話,我覺得這事吧,幾萬噸的都能造,何況這萬把噸的小船?有052D打造出的技術,055大麴更威風,基本可以隨心所欲,此前人們擔心的所謂動力,現在QC280早就成熟,所以055所使用皆是成熟的技術,沒有什麼不可以,可惱的是,有人以比高麗,比之日本金鋼,這真是腦殘到無藥可醫,他們能比得嗎?可以說天壤之別,大國的東西,不是誰人皆能所望項背,與驕傲無關,咱們實事求是,就是這,實話也會如雞蛋挑出一堆骨頭來。中程防空還是反艦導彈,日本不能有,韓國玄武岩,世人皆知怎麼回事,不是大了就好,也無論彈坑多少,中國大麴就這樣瓜熟蒂落,在醞釀了多年之後, 至說DDG1000之類,美國絕非因無錢而頹廢,這東西看似前衛,挺科幻的,其實設計思想沉舊落後,是以造了兩艘拉倒,自己也失了好心情,如果連這點也不知道,終日說什麼噸位,實在可笑至極。

暢想055B。現在不擔心055A如何,要操心者055B,一旦造成就是不得了的事,上了全電推,再加個新概念電磁炮激光近防系統什麼的,威風可以說四至,真成為航母典型一級帶刀護衛,除了攜帶直-20,徜若再帶能帶點無人機什麼的,就更加錦上添花了,上了全電推,055是有這個能力的。有人開玩笑,這簡直是戰列艦重出江湖的節奏呀,這讓人想起《亮劍》中的故事,李雲龍非要柱子來一炮,柱子祭出跳眼法一比劃,嗯,還差點,小鋼炮夠不著,叫來張大彪,一個衝擊前進了50米,架上炮一炮幹掉了鬼子指揮所,這就是重火力的厲害處。隨著當代科技的進步,新概念炮兵開始出現了,這便是傳說中的電磁炮,美國最先露臉,想不到我們也有,這要裝上055B,一定剛剛的,滿滿的期待。

起個啥名好哩。現在開建者4艘,若不成熟,不會一下造這麼多,放心吧,現在問題是起名都費心思,叫個啥名好,大家多出出注意,我聽說了有齊齊哈爾,還有拉薩艦,看著此前都在爭搶052D,現在大城市都快不夠用了呢。看此前兩條還是走得大城市的路,用省會城市就好,以免爭議太大。以英雄的名名,南昌和延安一定是要有的,我們的聖地,據說省會自治區名還剩下太原、南寧、呼和浩特,那麼055不會只造這幾艘,肯定是不夠用的,再叫叫什麼,延安是一個思路,還有沒有,都可琢磨一下,只要叫得響亮,少發生爭議才好。命名命到費頭殼,可見這些年我們戰艦打造速度之快,遠超出人們想像。沒關係,除了大城市,還有中等城市,都可以,比如山東聊城就沒有呀,它是非常傳統的一座北方城市。

遠方的家。中國航母非宅男,055緊跟著,亦非宅男,遠洋才是它安命立命之所,致說行不行?出水才看兩腿泥,子姑待之。一艘戰艦要成長,正像人們曾經的陌生,從陌生經過了認知到熟悉,需要時間,也需要刀口舔血,方能知道,依現有技術而言,它的威力蠻大的,屬於一流戰艦沒問題,要檢驗,魂舞大漠想,有的是機會,但隨著中國軍事實力的不斷進步,很激烈的海戰應該是沒有了,要戰只能抓住一切機會,比如牛刀割雞,絕不給小妖小番留機會,不出手則已,出手就要流血千里,否則就沒什麼意義,漢朝有句很有名的話,犯天漢者,雖遠必誅,以055之威,正有這般意思。大有大的妙用,傳唱大麴也多年,話說這就要交付,沒有問題,借用陝西老鄉詞一句,美得很。

最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1週年到來之際,魂舞大漠謹祝人民海軍全體官員節日快樂!


魂舞大漠


055大型遠洋驅逐艦是目前中國建造的的噸位最大的導彈驅逐艦,作為一款新型驅逐艦,其研製過程是經過幾個階段的,首先就是對海軍提出的需求進行論證,這個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並且需要眾多的資料作為參考。之後才會對軍隊需求提出相應的設備的需求,一方面可以通過採購現有成熟設備來解決,另一方面就需要通過相關的單位研製新型設備了。所以說每一艘新型的艦艇上不會所有的設備都是現成的,總會有許多沒有經過長期使用的裝置,否則就談不上進步了。



055大型萬噸遠洋驅逐艦上嶄新的技術就是雙波段相控陣雷達體系,這種類似的體系連美國的朱姆沃特級驅逐艦都沒有配置。中國海軍從052C開始就配置了大型相控陣雷達和垂直髮射系統,這些裝備讓中國海軍初步具備了艦隊防空的能力。而在055上採用的是成熟的通用垂直髮射裝置,具備了112個發射單元。這款垂髮裝置是目前海軍052D的標準配置,通過了長時間的考驗,具備發射艦對空導彈,反潛魚雷和反艦導彈的能力,未來不排除具備發射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的能力。



在電子對抗體系上055採用了多種技術,值得一提的是具備了一種特殊的對付反艦導彈的主動干擾裝置,一旦有反艦導彈來襲,可以使用大功率電磁波對反艦導彈的電子設備進行燒穿式的打擊,不過這個可能是軍迷對055驅逐艦的一種自己的解讀。



055作為中國建造的最大噸位的驅逐艦,其船體射擊經過了充分的驗證,目前依靠大型計算機已經能夠模擬各種場合對於船體的影響因素。而中國最近幾十年在材料科學領域的發展也保證了船體建造的可靠性。



實際上對於軍艦來說各種子系統都要在陸上進行實驗,合格之後才會在艦船上進行安裝。陸上實驗還不僅僅是某個單一系統,這個還需要愛多個子系統的相互配合。包括各種電子設備也需要進行相關的配合測試,這個都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

要說所有新技術都經過驗證,這個也不是100%,許多設備在真正使用中才會發現問題從而去改進,如果一味使用成熟的技術就永遠沒有進步了。


DS軍美


這個儘管放心。

055雖然是一款噸位大了許多的新型戰艦,但是,很多東西,還是比較成熟的。

看上圖,是不是感覺兩者船型挺相似的?顯然,雖然055在艦艏、艦島上方的改變比較大,噸位也增大了不少,但在整體船型方面,還是052D的繼承和發展。

一款戰艦,動力、武器、電子系統等方面是很關鍵的影響因素。當初052C建造之前,先行建造了2艘052B驅逐艦,就是因為當時的346“海之星”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艦載垂直髮射系統還沒有成熟;即使是國產的GT25000發動機,實際也還在測試階段。

052B驅逐艦

而055則不同,除了船型外,其發動機、防空導彈、雷達等艦載電子系統,基本是052D上裝備的發展型號。比如其發動機才是國產的GT25000,防空導彈是紅旗9的改進型紅旗9B/C,垂髮系統也在052D上得到了驗證。

除了噸位,055最大的改變,就是其綜合射頻管理系統。或者說,其艦載電子系統的性能、架構、信息處理/共享能力、網絡化作戰能力進行了大升級。不過得益於我國這些年在電子產品方面的巨大進步,這些改進相對的“駕輕就熟”;而且,由於是模塊化設計,後面升級起來也比較方便。

以前我們實行“小步快跑”的方法,一個是當時技術水平離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還比較大,但我們技術進步很快,所以如果一開始就大批量的建造,那麼前面建造的很快就落後了,所以很不划算;一個是但是我們也沒有多少錢,支撐不起規模性的建造。

現在由於052D(除噸位外)各主要方面都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055再進一步,已經達到了世界頂級水平,所以不用擔心落後的問題。而且,現在我們也比較有錢了,也能夠支撐規模性的建造了。

不得不說,這拍攝水平,,不咋地

此外,這幾年,由於國際需求的問題,各大船廠的民用訂單略有不足。所謂民用不足軍用湊,真是一個大幹快趕上軍品的好時候啊。於是,不僅055型驅逐艦,還有052D驅逐艦、054A護衛艦、093系列攻擊型核潛艇、094系列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及航母、輔助艦艇等,都在“下餃子”。海軍軍品建設,這是迎來了一個盛世啊。


晨曦談兵


根據目前披露的消息,第一批次的055驅逐艦的建造數量為8艘,其中位於上海的江南造船廠建造4艘、位於遼寧的大連造船廠建造4艘,目前南、北兩個造船廠至少已各有2艘下水,去年在江南廠下水的首艘055驅逐艦預計將於明年初正式服役!
055驅逐艦首艦下水時的盛況
大連廠建造的2艘055驅逐艦同時下水,這是其中一艘(後面“禁止釣魚”搶眼😂)

055級驅逐艦被稱為人民海軍水面艦艇的“目標艦”,裝備4臺改進型國產燃氣輪機(具備後續綜合電力推進的改進裕量)、112管大尺寸通用型垂直髮射管(前64、後48),可以混裝遠程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反潛導彈,甚至有消息報道後續還可能會裝備反艦彈道導彈。055驅逐艦採用一體化桅杆,探測能力強大,滿載排水量約12500噸,平臺噸位大、續航力長、可以充當水面艦艇作戰編隊指揮艦,也可以為航母編隊提供強大的遠程防空、反艦和反潛都綜合保護。
055驅逐艦強大的電子和活力配置

055艦首的武器:130mm主炮、64管垂直髮射管、1130近防炮及兩面巨型的相控陣雷達

關於055驅逐艦各項技術的成熟度,個人認為完全不必擔心。結合我軍以往的慣例,如果技術不成熟是肯定不會批量化生產的,即使在海軍水面艦艇嚴重匱乏的年代,類似051B、052C驅逐艦,也僅僅分佈建造了1艘和2艘(第一批次),技術成熟後才批量化建造了10餘艘的052D驅逐艦。而像055這樣超過萬噸的驅逐艦,每一艘的建造價格及具有的戰略意義都是以往其他水面艦艇無法比擬的(航母除外),而第一個批次就建造8艘,說明其各項技術以及得到了充分的驗證,成熟度完全不成問題!



從052C到052D中間經歷了數載,就是為了驗證相關的技術!


軍事裝備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就是可靠性,沒有經過驗證的技術是無法批量應用的,對於055驅逐艦這樣具有特殊意義的艦艇,如果關鍵技術沒有得到檢驗,相信沒有人有膽子大去大規模批量建造!

從052C到055,不僅外形改變了,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改變!


威吶解析


作為海軍實現戰略轉型的標誌性戰艦055型萬噸大驅,自去年首艦在江南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以來,至今已有4艘同型艦下水了,但是到本文作者敲鍵盤時,都還未正式服役海軍三大艦隊。

對未服役的海軍艦艇,說其技術和性能都檢驗了嗎,成熟了嗎?未免有點操之過急了,技術以及性能是否成熟,有待艦艇服役,並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完善提高等。

如此這般,技術和性能才會慢慢成熟,那有未服役的艦艇,技術和性能都已經成熟了,世界上沒有哪個艦艇總設計師膽敢這麼說。

055型是滿排超萬噸的大驅,承載了海軍和國內軍迷們太多的期待和希望,所以期待其技術和性能都成熟,都是可以理解的,但飯總得一口口吃,不能立馬吃出一個胖子來。

作為國內最大的主力驅逐艦,055型艦防空、反導、對海、攻潛、打擊陸基目標等一應俱全,是戰鬥力全海軍水面戰艦最強悍,不僅垂髮數量多,各類導彈種類和數量多,且隱身性能強,又有雙波段雷達和新型自動化指揮控制系統,全新的電子戰和數據鏈系統,各方技戰術性能,都傲視其他的水面作戰艦艇。

但全新的雷達、電子戰、數據鏈、指揮控制、新型武器系統等,都有待055型艦服役後的檢驗,與原設計的技戰術性能指標是否吻合,是否存在設計缺陷等。

設計師、造艦單位、各子系統生產單位、艦員都要通力合作,對艦艇在使用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加以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式的研究、討論、攻關,解決軍艦使用過程中暴露出的所有問題。

待軍艦服役一段時間後,所有暴露的問題都解決後,才真正稱得上是技術和性能成熟的戰艦,海試時檢驗過了,軍艦順利被海軍用艦單位接受,不等於服役後,就不會發生問題,問題大都是在服役時產生的。


國平軍史


外界確實有這種說法,那就是認為055這種,一次性建八艘的大批量做法有點“操之過急”,不符合海軍“小步快跑”的發展模式,海軍高層對055也有僅算“階段小目標”的看法,但是這些看法要分怎麼去看;

首先,我們不能以我們過去對各型驅逐艦小批次建造來與055相比,過去我們那種“小批次”建造與其說是“小步快跑”還不如說是海軍無奈下的一種“自我安慰”。

過去海軍真是太“窮”了,窮的局座一提那時候的海軍都要掉眼淚兒,沒錢就沒有辦法大批量造艦,早先70年代初051的時候還好一些,基本每年服役一艘,但是等到80年代改革開放,一切要給經濟讓路,軍工要忍耐的年代就完了,1985年-1991年就服役了三艘,速度自然顯的就慢了(當然,後批次的051改裝也多)

而等到053護衛艦的時候就更慘了,053H在1975年-1980年服役了14艘,053H1在1982年-1988年服役了10艘,基本每年可以保證2-3艘的服役量,等到053H2的時候1986年-1990年,四年才服役了3艘,“咔嚓”一下連一年一艘都湊不上了,而等到053H3的1999年-2002年的時候海軍又開始有錢了,三年又服役了10艘,大家能說這是“小步快跑”嗎?

而至於052系列,除了先期驗證艦體和燃氣輪機的兩艘052B,後續的052C一下就造了6艘,而且052B和052C的服役也就差了一年而已(2004-2005),說052C是“小步快跑”嗎?它比日、韓、歐洲絕大多數現代驅逐艦的建造總數都多了。

圖注:鬼子金剛級、愛宕級兩型驅逐艦才造了六艘,052C一型就造了六艘。

當然,和美國比就不行了,除了唯一的一艘伯克1外,伯克1A級造了27艘,這個數量比我們現在海軍服役驅逐艦總數都多,但是反過來說,美國能那麼大批量的建造為什麼055就不行?




相對噸位來說055的造價更便宜,而且大批量建造還可以平攤研發成本,進一步拉低單位造價,同時大批量建造還能縮短建造週期,給海軍提供足夠大戰鬥力。

不過055現在確實不夠完善,但是問題很小,比如它的直升機甲板較短,太大的直升機上不了,哪怕直18F這種13噸級的直升機上艦也兼顧不了登陸任務,但是055是典型的“盾艦”,登陸任務又不是055的主要作戰方向,有足夠大反潛直升機就可以了。



至於動力不足、隱身性能稍差(和朱姆沃爾特比)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仿製的GT-25000雖然比美國的LM2500要差一些,但起碼夠用了,而目前來說艦船隱身有多大作用,現在還是個疑問,因為地球是有曲率的,艦船隱不隱身在一定距離下都會被地球遮擋。

唯一的問題就是055反導的問題,目前很多人說055缺少反導能力,不能跟美國伯克級去比,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很大的錯誤,因為美國的伯克級本身也沒有反導能力;

伯克級僅是一個作戰發射平臺和導彈彈道修正信息提供者,光靠伯克級自己是根本攔截不了彈道導彈,因為伯克級的SPY-1雷達發現距離滿足不了導彈發射要求,所以伯克級的反導是需要“導彈預警衛星”和“導彈跟蹤雷達”提前提供大量預警信息。
圖注:伯克級的反導是這需要大量天基預警衛星與海基跟蹤雷達信息支持的。

我們現在缺少的主要就是這兩點,尤其是像美國海基X波段雷達這樣的“導彈跟蹤雷達”,我們目前還沒有。

有很多人還認為我們目前缺少美帝“標準-3”這樣的遠程攔截彈,HHQ9也沒有反導能力,其實這也是不對的,陸基的HQ9本身就有反導能力,只不過以前我兔太窮,捨不得用實彈打靶,所以很多人以為HQ9沒有反導能力,但這不代表它就沒有。

而至於類似“標準-3”這樣的遠程反導攔截彈,別的不說光民用馬甲的“動能系列”、“鯤鵬系列”我們都有一大堆,何況還有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的“HQ19”,唯一的問題,僅是這些能不能塞進9米深的大垂髮裡。

當然啦,以上這些僅是理論,我們不能拿理論來當做實際,但是我們不能說其沒有。

好了就說到這裡吧,廢話扯的有點多了,總之一句話吧,055大批量建造是很正確的!


武備趣科普


近日,在我國大連港,傳出兩艘055大驅逐艦同時下水的喜訊,這讓世界軍事媒體都為之震驚,要知道,同日同廠同時下水兩艘如此大型的水面艦艇,在世界軍事史上尚屬首例。那麼,除了生產速度快之外,055大型驅逐艦與世界先進水平向出於什麼養的地位呢?

首先,055艦的噸位。055艦排水量大約為13000噸,是我國首款排水量超過萬噸級別的戰艦;其次,055艦配備先進的達和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可以為未來航母戰鬥群提供充分的保障。最後一點,055是我國海軍戰略性轉型發展的標誌艦艇。先進的裝備和強大的綜合作戰能力,可以實現更加長期、遠距離的任務部署。在全世界範圍來看雖然有很多萬噸大驅,但是在設計上被用於遠距離作戰護航任務的僅有美國的提康德羅加和前蘇聯的光榮級、基洛夫級,韓國和日本的萬噸大驅都只是大號的驅逐艦沒有太大的戰略用途。

055艦在未來的航空母艦作戰群中,將承擔起更加重要的任務。在設計過程中,參照了美國和蘇聯的驅逐艦功能。一方面,配備美國大型巡洋艦所配備的先進雷達系統和指揮系統,使得航空母艦在編隊中,可以專注於艦載機的使用。指揮所可以設置在055艦上。另一方面,借鑑蘇聯大型驅逐艦上配備的防空反導、反艦及對地作戰的武器系統,有效的保障航母作戰編隊的安全,也是我國海軍史上火力最強的作戰艦艇。

在055艦的設計上,不僅是技術裝備上的體現,也是思想觀念上的一次巨大進步,強化了“以作戰為需求”這一精準定位。在055艦上,無論是作戰能力,還是在其研製中確立的新標準,都將具有里程碑性質,將影響中國海軍以後的艦艇研發模式,對於提高我國海軍水面艦艇的水平和綜合作戰能力,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據說最新的伯克級驅逐艦也將是一艘萬噸大驅,他才是055真正的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