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線城市,有五十萬現金的人,如何理財投資最好?

-不離9917180


今年,貓哥不止一次跟大家說過要注意現金流,還要控制好家庭的槓桿比例,這裡我們再次回顧一下“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家庭資產一般需要分為4部分:



10%是必須要花的錢(現金),手上的現金最好可以維持3-6個月的家庭生活費用;


20%保命的錢(槓桿),這部分錢主要是用來應對家庭突發的大額開支,比如家庭成員需要大額的醫藥開支,可以提前購買意外險、重疾險等保險,有個保障;


30%的是生錢的錢,這部分錢就可以做投資賺收益,比如投資股票、基金、房地產等等;


最後40%的錢,一定要選擇保本升值的,因為這部分是為了養老及子女教育的錢。

您在四線城市,有50萬閒置現金,算是還不錯了,有人給資產流動性做了一個排序:現金>存款>證券>房地產,現金在手,選擇權就會多很多。就是不知道這50萬,您有沒有合理考慮象限圖中其他部分。


在四線城市,如何理財投資呢?


現在實體不景氣,實體投資不太推薦。


房地產的話,四線城市房價已到頂點,接下來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橫盤,再繼續暴漲的可能性不大,畢竟四線城市大多地方是有價無市,買房還可能還要再揹負貸款,不太推薦。


股票的話,這行情大家也看到了,雖然現在有很多低點的優質股,但是還是不太穩定,大環境不確定因素太多,等穩了再入場,暫時還是多觀望,不太推薦。


基金方面,受A股影響,今年很多基金收益都不太好,個別基金虧損已經達到20%,貓哥一直推薦基金定投,因為這是穿越牛熊最簡單的方法了,但是如果您不喜歡走長線的,還是不推薦了。再多說一嘴,基金方面,可以看看基建基金,高層釋放多重利好基建的信號,下半年基建行情令人期待,跟蹤基建板塊指數的基金,可以研究研究。


其實目前最保險的方法還是選擇貨幣基金,比銀行活期高,流動性還相對較好,同時您有50萬,也可以問問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相比活期高許多,關鍵還保本,存在銀行幾乎零風險,就算銀行倒閉,也在50萬的賠付範圍。



大貓財經


其實,投資理財是很個性化的事情,要結合個人的年齡,未來的自己用途,風險承受能力來做一個綜合判斷,只是給一個50萬,完全忽略個人情況的答案沒有什麼意義。另外,在目前去槓桿的經濟大環境下,最好的理財投資方式,就是保住本金,有些許利息收益即可。

要明確好個人的理財目標,對資金進行安排

每個人的收益目標是不一樣的,能承受的風險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是以絕對安全為理財目標的話,50萬的現金能投的方向跟標的也是很有限的,無外乎:貨幣基金,銀行理財跟銀行結構性存款。

如果可以稍微承受一些波動,那麼,理財可以選擇的工具就會多出來很多,基金,股票等。再根據資金的使用情況適當進行挑選。

四線城市理財工具很有限,無非就是餘額寶,股票跟基金

很遺憾的是,目前市場上能被正常監管的投資品種很有限,餘額寶,股票,基金,信託,除此之外就沒了,像pe,私募這些雖然也有監管,但是監管的深度不夠,進行投資時對投資人的要求較高,還需要有專業的知識儲備。

所以,中肯地講,如果完全沒有專業能力,又不太會炒股的,也就只有貨幣基金,銀行理財跟結構性存款可以選了。

至於其他工具,在現在去槓桿的大環境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踩雷,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好的理財方式就是保住本金,有些許收益即可。


不要覺得3%-4%利息少,想想那些天天去維權的P2P踩雷的人,有個3%的穩定收益已經很不錯了。



金融筆記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五十萬元現金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如何投資不僅要看您的資金閒置多久,還要看您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綜合考量。

資金如果只是短短的幾個月不用的話,那麼建議可以購買各個銀行的各種寶、貨幣性基金理財,收益在5%以內的理財,這類理財產品一般時間不會很長,流動性較好且風險級別較低本金受到損失的概率較低。那麼每個月大概能有個2000左右的利息收入。

如果資金長期不用,且抗風險能力比較強,願意接受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的話,可以考慮一些高風險高回報的理財。那麼可以考慮把資金份成三分,第一份15萬元選擇一隻好的股票型的基金購買,好的基金長期持有收益還是很豐厚的,趕上好的年份一年拿下來有個20%-30%的收益都是很輕鬆的。然後拿出15萬元放在活期理財上,收益雖然在4%左右但是靈活性較好,不至於遇到緊急用錢的時候去動別的固定投資收益。最後拿出20萬元,現在大盤已經幾乎到了這次的低位,在2700點左右徘徊,已經在磨底,找一些成長較好的公司股票買入長期潛伏,等待大盤翻轉來個100%的資產收益都不是夢。

但是在投資的時候還是需要謹慎,特別在基金和股票這種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商,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本人沒有這方面的能力那就儘量不要勉強。




首席投資官


2018年是投資風向發生變化的一年,要特別注重風險防範,保護本金是第一選擇。


投資是不要盲目投了,實體經濟下行,多數投資都不一定能獲得盈利。房地產因為漲幅過高,未來降價概率極大,在貸款利率高企的當下,顯然也不應作為投資選擇了。


個人建議50萬現金可以拿40萬元存銀行三年期大額存單,最高能有4.2%的年收益,剩下的10萬元可以存寶寶類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在3.4%-4%之間。


這樣的好處是銀行相對更穩定安全,而寶寶類貨幣基金流動性更好,相當於有10萬元高收益的活期存款,可以隨時取用,應付一些大額開支。


如果你關注時事,就會發現2018年P2P平臺爆雷的新聞格外多,監管層發音提示風險,我們就得格外注意,畢竟不到一定程度,是不會這樣發聲的。


股市負增長成什麼樣子顯然大家都知道,為什麼股民會紛紛撤退呢?固然有上市公司無股不質押的高風險原因,但是對於未來預期的大幅度降低才是重要原因,簡單說就是現在對股市已經失去了信心。


做實體經濟的,普遍已經感覺到生意難幹了。


向外借錢的,普遍已經感覺到賴賬的人越來越多,信用越來越不值錢了。


在這種大環境下,雖然通貨膨脹依然如同猛虎在瘋狂吞噬著我們的財富,但是保守一些,安穩一些,依然是應有的選擇。


財智成功


40/50萬,按現在的市價,在你們城市,應該房子買不起! 至於經商,不知道你經驗如何! 如果不能承受風險,銀行理財,大額存單適合你!如果能承受一定風險,選一些長期優秀,業績在前1/3的股票型基金適合你! 最後能承受更大的風險,那你就購買股票。但是股票需要你自己能鑑別優質公司,能夠長期持有!


滾雪球42


我們正處於一個新技術週期的前夜。

1拿住現金,是事兒不做。

2換成美元坐等匯率變成1:7,1:8,1:10,1:15.再換回來,閉著眼買,買,買。或者炒外匯。

3出租房,自己印鈔票。

4每天看書讀報看頭條看新聞和別人瞎掰,瞭解機會,有新科技就壓上。


花生和麒麒他爹


在貨幣戰背景下,外貿萎縮,經濟形勢堪憂,提振內需是當務之急。一直以來資本市場持續下滑。這種情況下,投資環境較為複雜。

個人觀點,還是以內需為主,50萬在四線城市買房付首付還是不成問題的,買房前需考察,要買有升值空間的,校區附近,江景,商業群,等等。雖然有地產調控,其實是針對一線城市。加之城鎮化進程,棚戶區改造,三四線房價不跌反漲。

首付完成剩下的錢,買短期銀行理財,注意不是高息攬存,年化收益大致在4%-6%。這樣的話你的房子會升值,在此期間還有房租。短期銀行理財,不會佔用資金時間過長。

這應該是當下不錯的理財方式。


一姿千金


可以購買有履約保險的理財產品,或者強擔保的理財產品,收益預計8到9%。最好是有硬抵押品的產品。有的正規金融交易中心就有。


用戶102009203948


實際上不論在幾線城市,投資理財因人而宜,人分三六九等,我說的是智商,如果是一個普通人還是老老實實的存銀行,雖說利潤低點但保險。如果你智商高,承受力強,可以投資一些風險大但回報也高的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