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元的香腸在公眾號上賣了1000份,它是怎麼做到的?


118元的香腸在公眾號上賣了1000份,它是怎麼做到的?


在上週中國石化也宣佈跨界“賣菜”了,雖然暫時只向北京地區開放,但也給我們很大的遐想空間,往往危機和機遇是同時存在。雖然“宅”家策略讓線下的商場、餐飲業受到冷落,但是線上卻充滿著機會。


1、電商商品投放量增加約10%


據西瓜數據對上週發文的活躍公眾號數據進行統計,對比前一週(2.17-2.23)的投放數據發現,廣告文章數量從14.93%增加至18.13%,浮動增加4%。

118元的香腸在公眾號上賣了1000份,它是怎麼做到的?


結合投放廣告的公眾號類別分佈數據,通過和前一週的數據對比,數據顯示情感類、資訊類各增加5%左右,而時尚、職場管理、娛樂小幅度的增加2%左右。

118元的香腸在公眾號上賣了1000份,它是怎麼做到的?


而如果對於廣告文章類型分佈進行分析,數據則顯示日用百貨投放量從8.67%增加至15.21%、培訓教育也從11.28%增加至15.01%,以及食品從7.51%增加至12.65%,除了保健滋補的上週投放量為20.66%,和之前20.44%數據接近。

118元的香腸在公眾號上賣了1000份,它是怎麼做到的?


最後我們依據淘口令、原文應用、小程序、其他廣告四個類目進行深入分析,對比發現上週原文應用廣告從24.68%增加至32.53%,而淘口令類型廣告也從3.45%增加至5.82%,這兩項累計新增浮動約10%

118元的香腸在公眾號上賣了1000份,它是怎麼做到的?


通過以上數據顯示,上週廣告總的投放量有增加4%,廣告主青睞投放類型以資訊和情感為主,投放量變化較大的廣告類型屬於食品、日用百貨這兩個類型,而原文應用及小程序累計增加約10%。


因此可以說,整體投放電商商品的廣告數量有增加,考慮到食品類別的變化較大,本週挑選食品類別的熱銷商品進行分析。


2、118元的香腸商品投放數據解讀


在2月25日它排在電商商品排行榜總榜的第6名,目前已經銷售了1010盒。

118元的香腸在公眾號上賣了1000份,它是怎麼做到的?


為了更快捷瞭解到該商品的投放數據,使用西瓜數據的商品投放分析功能生成所有涉及該商品的投放數據報告,如下圖所示。

118元的香腸在公眾號上賣了1000份,它是怎麼做到的?


本次商品的投放分析報告是針對“臺式烤肉腸”這款商品,在商品分析中我們能查看到所關聯的商品數據,涉及售價、銷量、評論量、投放文章數、投放公眾號數、近30天曝光量等數據。

118元的香腸在公眾號上賣了1000份,它是怎麼做到的?


回到商品投放分析正文,數據顯示該商品在2-24至3-1內投放65個公眾號,涉及到70篇投放文章,累計投放的廣告閱讀為26084,累計點贊量為26。

118元的香腸在公眾號上賣了1000份,它是怎麼做到的?


從閱讀點贊比來說處於較低水平,但考慮到投放的商品是原文應用,因此這個數據屬於正常情況。


另外依據公眾號行業分佈、公眾號主體類型分佈、受眾性別分佈這三塊數據顯示,該商品投放餐飲美食的僅佔11.43%,而投放星座命理及其他類別的公眾號佔62%的比例。

118元的香腸在公眾號上賣了1000份,它是怎麼做到的?


從這個比例的投放數據中,能瞭解到這款商品的消費群體較廣,有可能是男性用戶的購買力並不會低於女性,因此在整體的投放中以男性消費群體為主。


依據下圖內容分析數據顯示,提煉以下幾點信息

1)投放類型以原文應用、小程序為主,在廣告文章內也有顯示小程序商城的二維碼。

2)廣告主在投放中是以通稿文案進行,因此非原創文章的佔比為100%;

3)投放二條佔比為70%,3-n條佔25.71%,頭條僅為4.29%

118元的香腸在公眾號上賣了1000份,它是怎麼做到的?


其中投放次條廣告能夠有效控制投入成本,另外有部分廣告主開始投放小程序商城,這也是小程序與微信的體驗上更好,大家在廣告投放中也可以嘗試。


在重要媒體數據中可快速查看廣告主所投放的公眾號,可依據預估粉絲數、總閱讀數、西瓜指數、文章數等字段進行排序;我以西瓜指數,發現大部分公眾號的西瓜指數都在500-600分值,綜合來看廣告主投放以中小粉量的公眾號為主。


118元的香腸在公眾號上賣了1000份,它是怎麼做到的?


從熱門主題詞的數據中能看出廣告文案的特徵,高頻的關鍵詞多數是和味道及食材所關聯,如孜然、澱粉、黑胡椒、味道、解解饞等等。從中能看出文案更重點強調食物的味道,並且介紹食物由哪些食材構成,其中有哪些調味料,通過這些提升用戶對商品的消費衝動。

118元的香腸在公眾號上賣了1000份,它是怎麼做到的?


通過以上幾類數據維度中我們能發現,廣告主精心打磨文案內容,在其中突出強調商品的食材和口味,以此來吸引消費者;


另外在整體的投放中,以投放二條圖文位置為主,而對於小部分公眾號才採取投放頭條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控制投放成本。


但最令人注意的是,該廣告主同時運營小程序商城,在部分公眾號上是以投放小程序商城為主,考慮到微信小程序與微信銜接度更高,因此在投放中也能可以進行嘗試。


總的來說這篇商品能夠達到不錯的銷量,其中廣告文案佔比的因素確實較高,比如說在內容上放置gif動圖突出展示商品的特色,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刺激用戶的消費慾望。


118元的香腸在公眾號上賣了1000份,它是怎麼做到的?


從上週公眾號投放數據來看,尤其是食品類與日用排行榜分類的廣告增幅較大。而綜合來看電商類商品廣告數量也有明顯增多,其中除了原文應用商城的投放數據增加,小程序商城的投放量也有輕微上浮。


值得關注的是越來越多商家投放商品引流至小程序,以及一些有影響力的公眾號號主,也有在運營小程序商城,考慮到小程序與微信的體驗會更好,因此建議大家可以嘗試,或許有意外的收穫。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如果大家對於文章中提到的功能感興趣,歡迎訪問官網進行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